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溶液1. (2016青海)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蔗糖 c. 菜籽油 d. 酒精2. (2016邵阳一模)实验室配制30克浓度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漏斗 b. 量筒c. 烧杯 d. 玻璃棒3. (2016邵阳二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 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4. (2016眉山)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烧碱b. 硝酸铵c. 食盐d. 生石灰5. (2016淄博)一定温度下,向图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 溶质的质量增加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6. (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 20时,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可配制2%的溶液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7. (2016长沙南雅中学一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乙小b.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30%d. 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8. (2016赤峰)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甲物质溶解度是102 gc. 20 时,50 g水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65 g溶液d. 70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9. (2016湘潭)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 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c. 欲将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d. 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10. (2016呼和浩特)小朋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 g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选用2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 b. c. d. 11. (2016株洲)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要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_等。(3)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12. (2016安顺)(1)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液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30 时,丙的溶解度是_。50 时,在100 g水中放入50 g乙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保留至0.1%)若将2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 (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_。将5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1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2)常温下欲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操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填对应字母)。量取水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13. (2016武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_(写名称或化学式);(3)将t1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g;(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 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14. (2016上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温度()2040506080溶解度(g/100 g水)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 20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 5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nacl_g。 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1,量取水时应沿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 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a是80 含有120 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图2操作,得到102 g kno3固体。.a溶液为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选填编号)。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 至80 之间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 g答案及解析1. c 【解析】食盐、蔗糖、酒精放入水中都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形成溶液;而菜籽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故选c。2. a 【解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质量、需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需在烧杯中配制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不需要漏斗,a符合题意。3. d 【解析】高锰酸钾溶液呈紫色,a错误;面粉不能溶解在水中,与水混合后得到悬浊液,b错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c错误;硝酸铵(nh4no3)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d正确。4. b 【解析】u形管b液面降低,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原因是试管吸热,导致锥形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烧碱(naoh)和生石灰(cao)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食盐(nacl)溶于水,吸放热现象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选b。5. c 【解析】在一定温度下,向有氯化钾晶体存在的饱和氯化钾溶液中加水,固体会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图中烧杯内的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该实验中温度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当图中的溶液恰好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是当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由于温度没有发生改变,因而其溶解度一定不会发生改变。故选c。6. d 【解析】由溶解度表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错误;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 g,所以该温度下将2 g高氯酸钾加入98 g水中,高氯酸钾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b错误;6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3 g,所以该温度下高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乙丙 (2)降低温度 (3)丙甲乙 【解析】(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因此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2)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了增加溶剂,还可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3)结合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甲乙。12. (1)10 g 28.6% 丙 乙、甲、丙 (2)b 偏小【解析】(1)由图可知,30 时,丙的溶解度为10 g;5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所以该温度下将50 g乙加入100 g水中,不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为过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8.6%;甲和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饱和溶液升温时,有晶体析出;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50 降温至10 时得到10 时的饱和溶液,由于10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所以该温度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降温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10 时甲的溶解度比50 时丙的溶解度大,所以10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0 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此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 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2)用天平称取物质的质量时,应该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不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读出的体积偏小,量取的实际水量偏大,致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3. (1)是 (2)氯化钾(或kcl) (3)50 (4)ad【解析】(1)烧杯中还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所以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为饱和溶液。(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所以氯化钾溶解的质量大于硝酸钾溶解的质量,因此烧杯中溶解的溶质为氯化钾。(3)已知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 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则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为50 g20%10 g,稀释后的溶液质量为100 g,则所加水的质量为100 g50 g50 g。(4)烧杯的溶剂质量相等,但烧杯溶质质量较大,所以烧杯溶质质量分数较大,a正确;烧杯可能为不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烧杯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b错误;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对于单一溶质而言,均为稀释的过程,溶剂的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两种物质均溶解,无固体剩余,c错误;温度升高到t2时,两种物质溶解度均增大,且相等,烧杯中的固体物质全部溶解,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均相等,所以质量分数也相等,d正确。14. 氯化铵(或nh4cl) 37.0 a b 不饱和 ac 【解析】20 时,溶解度最大的是氯化铵; 5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 g ,所以5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7.0 g氯化钠固体; 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保宣传课件教学
- 2026届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市级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6届北京西城师大附中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网络文学IP全产业链开发中的影视改编与制作策略报告
- 金融科技行业2025年估值模型创新与投资决策策略实证研究
- 2024-2030全球建筑风幕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30全球低折射率光纤初级涂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联邦学习隐私保护技术评估与优化策略报告
- 班主任的工作方案
- 智能交通系统2025年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大数据应用研究报告
- GB 2811-1989安全帽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件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酒店Opera培训资料(42P)
- 酒店中餐包厢服务流程技能篇课件
- 金字塔原理(完整版)
-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
- “扬子石化杯”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选拔赛暨2022年江苏赛区复赛试题及答案
-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 汽车可靠性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整套课件幻灯片(最新)
- 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 DB62∕T 4134-2020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