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doc_第1页
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doc_第2页
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doc_第3页
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doc_第4页
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重大事件与时间速记一、中国古代史(公元前20701840年)1.先秦时期: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1)周朝:政治上,分封制,目的是广立封国,拱卫王室; 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促成家族观念的形成; 经济上,井田制,名为公有,实为贵族占有。(2)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前85世纪)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大变革时代,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战争频繁; 经济上,春秋晚期出现铁器、牛耕,井田制开始瓦解,小农经济兴起;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思想上,孔子的“仁”和“礼”(3)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前53世纪)。 政治:分封制瓦解,出现战国七雄; 经济: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确立,重农抑商崛起,小农经济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儒家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施; 科技:司南的发明和使用。2.秦汉时期:公元前三世纪3世纪(公元前221年220年)(1)秦朝: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军功授爵;影响深远。(2)汉朝:政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选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铁犁牛耕广泛推广,精耕细作日益完善;强化重农抑商,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青瓷。 思想:董仲舒提出新儒学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科技:西汉发明纸,东汉蔡伦改进。3.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36世纪(220580年) 政治:政权更迭频繁,九品中正制选官,士族当权。 经济:商业倒退。 思想文化:佛道两派发展;绘画魏晋文人画出现,顾恺之“以形写神”;书法魏晋南北朝发展为自觉艺术,王羲之。4.隋唐时期:69世纪(581907年) 政治:国家统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经济:实行坊市制;中唐以后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制瓷业成熟,丝织业缂丝。 思想:三教合一,画圣吴道子,书法草书、楷书,讲求法度,文学李白飘逸豪放、杜甫“诗史”、白居易平易近人。雕版印刷,火药发明。5.宋元时期:1014世纪(9601368年)(1)宋朝:政治:二府三司制,分中央官员职权,但重在削弱地方,重文轻武。经济:江南成为经济中心,打破坊市制,出现沿街而市,商业活动不在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出现夜市、晓市、草市和集镇,出现纸币;出现瓦舍,市民阶层兴起。 思想文化:理学,程朱理学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陆九渊“心即理也”“发明本心”。南戏标志中国戏剧的形成;词成为文学主流形式。宋代书法有意无法。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科技: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发明。(2) 元朝:政治:行省制;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 经济:更广泛流通纸币; 思想:理学成为科举考试内容,元曲成为文学主流形式,杂剧标志中国戏剧的成熟。6.明清时期:1419世纪中叶(13681840年)(1)政治:明朝:废除丞相,权归六部,直属皇帝,设立内阁; 清朝:雍正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经济:市镇兴起,江南为盛;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广泛使用货币白银;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出现区域性大商帮;明中期,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闭关锁国,重农抑商,资本主义发展迟滞。(3)思想: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心学,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和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a.李贽明朝后期人,自称“异端”,破除对孔孟思想的迷信 ,强调个性发展。 b. 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发展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学应务实。 王夫之:批判宋明理学,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经济上他们主张“工商皆本”。 明代书法,强调个性化创造;绘画,不拘成法;明代昆曲流行。清代京剧流行,文学上流行小说。文化世俗化。(4)科技: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的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李时珍本草纲目。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近代史上列强的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政治:签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外国商品大量涌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3)思想:西学东渐,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政治:签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2)经济: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自强”“求富”,近代工业起步。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3)思想:中体西用,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政治:签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经济: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洋务运动失败;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3)思想:康有为、梁启超掀起维新思潮,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业救国”思潮兴起。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政治:签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2)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三民主义。5.抗日战争(19371945)晚清、民国概念1.晚清:18401912年(大事依序排)鸦片战争(1840184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51912)维新思潮和戊戌变法(18951898)义和团运动(18981900)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20世纪初)辛亥革命(1911)2.民国:19121949年(台湾至今还是用中华民国纪年)3.北洋军阀政府民国:19121928年 期间发生的大事有: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1915开始)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共产党的创立(1921)新三民主义与国民大革命(又称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 4.南京国民政府民国:19271949年 期间发生的大事有:公共十年对峙(又称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国民党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81936);毛泽东思想形成,开辟井冈山道路(1927);九一八事变(1931);遵义会议(1935);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西安事变(1936);全面抗战(1937.7.71945.8.15);重庆和平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945.81945.6);内战爆发(解放战争1946.61949.10)近代前期重大历史事件顺序:(西学东渐过程)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19世纪四十年代,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尤其是军事技术。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方的器物。4.维新变法运动(19世纪90年代1898年)主张变法革新,君主立宪。学习西方的制度。5.义和团运动(18981900年)提出“扶清灭洋”,盲目排外。6.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体指1905年前后的清末新政,预备立项和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7.新文化运动(19151924年)标志:1915,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创刊;主要主张:a.提倡民主与科学,发对专制与愚昧迷信;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化,发对旧文化。(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五四运动(1919年)标志新民主义革命的开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共创立(1921年)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国共第一次内战抗日战争 (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1. 防御阶段:1937.7-1938.10(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了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 相持阶段:1928.10-1945.4(南京国民政府守住了大西南,大西北国土)3.反攻阶段:1945.5-1945.8.15(国共两党配合盟军大反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和平谈判阶段(1945.81946.6)2.国共第二次内战阶段(1946.61949.10)1946.61947.6:防御阶段,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1947.61948.9: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反攻开始,大反攻阶段1948.91949.1:三大决战1949.41951年: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三、中国现代史(1949今)按社会性质分:1.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19491956年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至今建国65年来可分为:1.新中国前30年:19491978年2.新中国后35年:1979至今历史分期: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进行土改和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2.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一化三改造。三大改造(19531956)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合作化改革,建立生产合作社;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公私合营。实质是对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一五计划(19531957) 影响: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合力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政治: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外交:“一边倒”,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4)文化: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中共八大:1956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错误表现: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三面红旗后果:19591961年三年经济严重困难时期;1960年冬1962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4.文革十年:19661976年:(1)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2)外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对内改革:农村改革起步:1979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试点后推向全国。8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建立计划经济下的市场经济探索。1992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7年,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对外开放:改革开放起步:1980年设四大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三个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全境开放。(1988年设海南特区;1992年设上海浦东新区;90年代开放内地;2004年设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全面进行:2001年加入WTO。(3)政治: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起以宪法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完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一国两制”。(4)外交: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1991年,加入APEC;2001年底,加入WTO;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2年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已启动);在联合国框架内,参与“反恐”与维和。四、世界古代史(距今三四百万年前1500年)1.古希腊雅典时期: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1)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特点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是小国寡民下的直接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2)思想:是人文精神之源,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苏格拉底讲哲学发展为研究“人”的学问,提出知识即美德,认识自己;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无有爱真理。”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2.罗马帝国时期:相当于中国秦汉时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从习惯法走向成文法,是平民的胜利;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的完备,是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3.简要概括:一个制度(民主制)、一部法律(罗马法)、一种精神(人文精神)五、世界近代史(15001917年)历史分期:1.手工工场时代(资本主义童年时期):14、15世纪18世纪60年代期间进行了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和早期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外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英国对华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3.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上半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4.信息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1945年至今重大历史事件时间:1.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2.文艺复兴:1416世纪: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物。 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世幸福和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思想。3.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加尔文将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4.启蒙运动:1718世纪: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牛顿。兴起于英国,高潮在法国。倡导理性主义,具体主张有三权分立、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和人非工具。5.新航路开辟(或地理大发现):1500年前后,哥伦布、麦哲伦。对世界影响:标志着全球化的起步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人类开始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 对欧洲的影响: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6.殖民扩展:16世纪19世纪末,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资本原始积累。抢占了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是掠夺与罪恶,也是警醒及传播工业文明。7.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法律至上,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实行责任内阁制。(2)美国:总统共和制,1787年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和财政,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3)德国:君主立宪制,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明显的专制主义色彩,议会无实权。(4)法国:议会制总统共和制,1875年宪法,又称第三共和国宪法。简单总结世界近代史:(1)政治:四个国家(英、美、法、德),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2)经济:一个市场(世界市场),四个阶段(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文化:两个主义(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三次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六、世界现代史(1917今)时段分期:两个分界点(二战与91 ),三个时段(二战前,冷战,冷战后)(一)二战后的政治格局变化1.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对峙时期):19451991年。欧洲冷战: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舆论宣传)1947年杜鲁门主义(政治上)1948年马歇尔计划(经济上)1949年北约成立(军事上)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亚洲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越南战争。2.国际关系体现为民主化、体系化、制度化3.政治多极化萌生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61年中苏关系恶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崛起;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4. 多极化趋势阶段:1991年以来,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19171945年的世界经济概况:1.苏联经济史一条线: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年)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纯计划经济模式19211924年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市场经济19251991年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27年工业化1929农业集体化;实行五年计划。19531964年,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改革为主,未突破斯大林模式。1964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主。19851991年12月,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政治民主化改革,苏联解体,斯大林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