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doc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doc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doc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doc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周周清试题 文区域发展阶段(2)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困难被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因素,主要发生在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以后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工具的改良之后 开发的早期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a b c d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桑蚕基地 矿产资源开发基地 大豆生产基地a b c d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在气候条件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降水充沛,松嫩平原降水稀少b长江中下游平原热量充足,松嫩平原热量不足c长江中下游平原雨热同期,松嫩平原雨热不同期d长江中下游平原光照充足,松嫩平原云量多、光照条件差左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右图为“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5、右图中a、b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b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 )ad时段 bc时段 ce时段 df时段 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据图,完成下列各题。6、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a,b,c ba,b,c ca,b,c da,b,c 7、目前该区域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下列措施最好的是a加大交通建设,从区域外运进原料和燃料,保证加工业的需求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c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d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二、综合题8、读我国北方某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该地区在第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试分析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据图推断该地城市化加快的具体表现。(3)试简述第阶段城市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甲国地形以高原为主,西部地中海沿岸有小面积平原。石油、磷酸盐、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已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下图为甲国与周边国家简图。材料二 下表为2015年甲、乙两国部分数据统计表。(1)简述甲国沿海和内陆自然环境的差异。(2)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两国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同点。(3)甲国国家规划中把发展石化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a 2、b 3、b 4、c 5、b6、b7、b8、(1)原因: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2)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 (3)交通拥堵;住房拥挤;(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严重(或环境恶化);绿化面积不足等9、(1)西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内陆以高原为主;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植被丰茂;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沙漠广布,植被稀少。(2)都位于中东地区;河流(幼发拉底河)都流经两国;都属于文明古国;两国石油资源均丰富;热带沙漠广布,水资源缺乏;两国都属于阿拉伯国家,人口密度小,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水平低,失业率高,国内冲突问题严重。(3)赞同。 理由:该国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化工业与油气出口;国际市场对相关产品需求量大;利用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地中海沿岸海港运输便捷,发展国际合作与贸易。(或不赞同。 理由:石化工业所需的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石化工业的发展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国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科技实力不足;人口较少,人口外流严重,人力资源不足;国内陷入持续的国内冲突,政局不稳等。)【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这些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故答案a正确。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矿产资源相对缺乏;大豆生产基地是东北平原,故答案b正确。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都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降水长江中下游平原比松嫩平原多,但松嫩也较丰富;夏季两地光热充足,故答案b正确。根据图示数值,判断城市人口占比重下降,应是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右图中各产业的就业比重,判断第一产业中的就业人口比重,即农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与农业人口的比重相对应,由此判断出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在左图中选择适当阶段。4、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反映的是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对。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是c、d阶段,a错。a处于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b错。逆城市化阶段,城乡差距缩小,d错。5、读右图,图中b表示在农业中就业比重约50,占比重大。第二、三产业占比重小。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城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相似,推断城市人口比重约占50,最可能处在图甲中的c时段,b对。其它时段的城市人口比重不合适,a、c、d错。6、据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可知,b时期交通线路最稀疏,应为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应以第一产业为主;c时期最晚,以第三产业为主。故选b。7、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反映了当地资源已不能满足该地加工工业的需求。从外地运进原料和燃料势必会提高成本,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失去区域原有的优势,a错误;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能够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环境效益;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正确;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和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均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cd错误。故选b。8、(1)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在河流交汇处发展起来。第阶段和第阶段相比,港口、公路线增加,城区面积扩大。图片显示了煤和铁的分布。由此获取答案。(2)据三幅图的对比可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均是城市化的表现。(3)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的城市规模逐渐提高。伴随城市规模逐渐提高,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工业化水平提高。因此会产生交通拥堵等环境问题。9、(1)结合材料一分析,甲国的西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为主,东部内陆以高原为主。结合经纬度判断,甲国沿海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植被丰茂。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沙漠广布,植被稀少。(2)两国都位于中东地区,幼发拉底河流经两国,都属于文明古国。根据材料一,两国石油资源均丰富,热带沙漠广布,水资源缺乏。两国都属于阿拉伯国家,人口密度小,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水平低,失业率高,国内冲突问题严重。(3)结合材料,甲国油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发展石油开采或石化工业与油气出口。国际市场对相关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利用中东地区战略位置,地中海沿岸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