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州市2017年上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历 史注意事项:1全卷分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2全卷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3考生务必将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计48分。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曹魏时出现了一种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的灌溉工具是a. 曲辕犁 b. 水排 c. 翻车 d. 筒车【答案】c【解析】唐朝时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操作灵活,节省了人力和畜力,故a项错误。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汉朝时发明,故b项错误。翻车早在曹魏时代就已用于农业灌溉,故c项正确。筒车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它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故d项错误。2. 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宋朝 d. 明清【答案】d3.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 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c. 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答案】a【解析】由题干可以知道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这说明了当时国内物资交流的频繁即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故a项正确。宋代经济中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b;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的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国内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排除d。点睛:材料中“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反映的是南北方间不同地域间的商品交换,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4. 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a. 瓷器质量的骤降 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 技术创新的停滞 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b。ac两项中的“骤降”“停滞”说法绝对,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5.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b. 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c.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d.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原因,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及金银等贵金属的需求增加,出现了“寻金热”这一社会原因。材料中表明,哥伦布等航海探险是为了得到“黄金和香料”,属于经济动因,且可见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明确,故a正确,d错误;bc两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故答案选a。点睛: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已经产生并初步发展,作为商品交换的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6. 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背景相同 b. 地理环境相同c. 世代友好交往 d. 殖民扩张的结果【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侵占殖民地时,为了表明该地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基本都以本国的国名或城市名来命名,但为了区别原地名,都在前面加一个“新”字,因此出现了新西兰、新奥尔良等,abc均不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排除。故答案选d。7. 下表是16至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圈地运动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进行c. 自由贸易的发展 d.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答案】b【解析】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故答案选b。圈地运动发生在14、15世纪,排除a;cd均符合工业革命时期的史实,但不符合题意。点睛: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出现一大批工矿业城市,这是因为:大机器的使用,工业化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也促使城市自身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城市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城市工业也需大量劳动力,所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8.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下列发明或创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本茨研制成三轮汽车 瓦特改良蒸汽机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是以电力为主要成就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发明都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题干要选择的是“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即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的。根据所学知识,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符合材料的观点,不符合题干所问;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其发明主要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不符合材料观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9. 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直到1894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c. 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d.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了样布在中国的滞销,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御作用,一般中国民众生活贫困、消费能力低,故a正确;bd不是根本原因;c与题干无关。10. 据统计,18721894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是53家,资本共4697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9.6%,而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设厂数高达463家,资本达90801万元占近代工业总资本的41%,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推动c. 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d. 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与题干的时间不符,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均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故答案选c。11. 中共八大指出,当前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两对矛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c. 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社会矛盾。新中国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建国初期,建立先进的工业国是先进社会制度的要求;而落后的农业国是中国的社会现状,经济文化水平低下即生产力水平落后。因此,从中共八大提出的矛盾本质上来看,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d。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2. 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务虚会。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要求利用市场活跃流通。如平反的孙治方重提了“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的观点。该会议a. 认识到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b. 结束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 从理论上阐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解析】由“许多经济学家批评了要求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左倾观点,要求利用市场活跃流通”可知当时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发展商品经济,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a正确。b项“结束”说法错误;c是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排除;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排除d。13. 1984年5月18日,青岛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批准成立。这是山东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也是全国第二家合资租赁企业。这一企业的出现表明a. 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 b.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 沿海经济开放带形成 d. 改革开放从此开始【答案】a【解析】中外合资合资经营企业,是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华和”的出现,迈出了资本跨国流动、相互协作的第一步,这一企业的出现表明利用外资的步伐加快,故a项正确。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才刚刚起步,排除b项;c项题干没有体现;改革开放开始于1980年经济特区的开放,排除d项。14. 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西方列强的入侵 b. 维新变法运动的推动c. 清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 d. 辛亥革命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不剪发不算革命”“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可以看出剪发与革命联系在了一起,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故答案选d。a不符合题意;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清政府自身改革-新政发生在1905年,排除bc。15. “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材料描述的技术领域是a. 铁路运输 b. 航运 c. 航空 d. 电讯【答案】d【解析】由题干材料可以知道,此项发明能使位于不同地点的人们相互之间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故该项发明属于通讯方面的发明,故d选项是正确的。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6.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将自己的网站网址设为,采用“1905”是因为这一年a. 世界第一部电影产生 b.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首映成功c. 中国诞生了第一部有声电影 d. 产生了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答案】b【解析】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排除a。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故答案选b。1931年,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c正确。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排除d。17. 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29年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西方对苏联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 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b. 英德试图争取苏联加盟c.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d. 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以知道,西方国家在30年代正在经历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因此西方国家在30年代主动降低对苏贷款利率的背景只能是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故d项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成功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点睛:由题干1926年以前,苏联得到西方国家的贷款数额少、利率高。但1935年以后,苏联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贷款,且年限较长、利率低。结合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可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为缓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主动对苏联进行贷款且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的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而缓解危机。18. 图1是一幅关于美国经济的图表,数据表明a. 新政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b. 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c. 新政对美国的经济作用不大d. 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答案】b【解析】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所以新政不能消除美国的经济危机,排除a;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复苏,所以新政对克服经济危机起了重大作用,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故b项正确,c项错误;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在90年代,排除d。故答案选b。19. 在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人把政府提供的福利看作为自己的“福利权”,分不清楚“权利”和他人“给予的权益”。这种观念a. 增加了社会问题发生率 b. 降低了人们工作积极性c.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降低了社会消费总水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福利政策的评价。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入阶层的生活是到了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b。20.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不能依靠革命所产生的群众的热情来建立,而只能在这种热情同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物质关心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建立。为此,苏俄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颁布土地法令c. 实行粮食税 d. 采取义务劳动制【答案】c【解析】“依靠革命所产生的群众的热情”来建立社会主义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根据题干可知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a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排除;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令,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c项正确。21.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这一改革导致苏联a. 国民经济迅速好转 b.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c.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国内局势失控并最终解体【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其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他的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且继续坚持传统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在经济改革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解体,可见他的改革是想要围绕“白菜心”剥下去,但最终把“白菜”剥光了,符合材料中的叙述,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点睛: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就像剥卷心菜一样,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22.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提供贷款的机构应该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 世界贸易组织 d. 欧盟【答案】b【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长期贷款”“扶贫等项目”,结合所学知识,世界银行的宗旨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促进该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故b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欧盟是经济区域化组织,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2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以下阐述正确的是a.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目前合作国家最多的一个区域性集团b. 亚太经合组织是合作程度最高、最典型的经济集团c.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d. 欧盟成员国之间仅限于经济合作【答案】c 24.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a. 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b. 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c. 经济全球化只是理论不可能实现d. 经济区域化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指出,“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即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应先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来逐步实现,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故b项正确。ac两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排除d。点睛:注意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计52分。其中,25题16分,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0分。)25.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2 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2)关系:出现雇佣关系;实质:资本主义萌芽。(3)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发展;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科举制度的影响。【解析】(1)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可以依据教材很容易的作出答案: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等。(2)从材料中的“计日受值”中得出苏州地区的手工业出现了雇佣关系。其本质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根据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得出地主和商人将资金用来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根据材料“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科举制度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得出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影响;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等。26.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英国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英国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三 15001750年是英国社会发展的前工业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英国的商业贸易以空前的规模发展起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商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为市场经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摘编自论英国历史上的重商主又市场经济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答案】(1)表现: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赚取丰厚的利润;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英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英国的海外贸易使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宋代时期“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草市具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本题首先理解商业革命的含义,然后从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进行分析。再具体结合英国的海外贸易对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推动作用。27.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 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材料二 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攀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 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材料四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出席会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摘编自腾讯新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答案】(1)原因:唐朝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唐朝西部疆域广阔,先后设机构管辖,保护沿途商旅贸易往来,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唐朝文化繁荣,制度先进,国力富庶,对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汉朝以来形成的良好基础等。(2)作用: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贯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欧亚大陆人民的交往桥梁等。(3)意义: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增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完善了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深化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并扩大对外开放,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增进了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等。(任答二点4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得出唐朝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政策开明,社会安定,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为丝路的繁荣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依据材料二中“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城市面向应届毕业生招聘医疗岗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广发银行天津市东丽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度自考公共课考试综合练习【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
- 平安银行徐州市泉山区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民生银行北京市西城区2025秋招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民生银行金华市兰溪市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成都市青羊区2025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民生银行佛山市顺德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北京市平谷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华夏银行成都市金牛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超声诊断在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中的应用
- 舆论导向培训课件
- 腮腺脓肿护理查房
- 保管员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自动灭火系统课件
- 本币交易员考试题库
- (2025.06.12)领导干部任前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知识考试题库(2025年度)
- 关于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下五月高考模拟英语试卷
- 小儿烧伤的护理
- 2025年牛羊肉市场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