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两大主要指标是a.地貌、生物 b.生物、土壤 c.气候、地貌 d.气候、水文2关于图中信息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3.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下列关于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山”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位于图中东部季风区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大致分界c.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d. 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答案】1、c 2、a 3、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三大自然区划分指标,区域特征,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名师点睛】三大自然区划分,以自然因素为主要指标,地形、气候起决定作用。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一致性,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一致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了解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分布。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4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5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c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d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答案】4、c 5、c【考点定位】区域资源分布比重差异,区域地理特征。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列各题。6.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c.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7.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 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b.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 6. c 7. b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名师点睛】根据材料和图表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x轴和y轴表示的含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区别。降低能耗是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关注的话题,主要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读我国东部某市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结构演变图,回答下列各题。8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市已由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二产业为主b该市应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c该市应加快第一产业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比重和产值d目前该市产业结构已经达到最优化状态,不需要进行产业升级9目前,该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困境。对此,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b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答案】8、b 9、a【考点定位】区域总产值,区域产业结构特点,区域发展措施。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完成下列各题。10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耐克制鞋 b可口可乐饮料c通用汽车 d波音飞机制造11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 b c d【答案】10、a 11、b【解析】试题分析:10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耐克制鞋是劳动密集型企业,a对。可口可乐饮料是市场指向型企业,b错。通用汽车、波音飞机制造是资金密集型企业,c、d错。11读图,“哭泣曲线”的形成,主要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高造成。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对。无法降低工资和土地成本,错。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对。可以改善基础设施,但不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错。b对,a、c、d错。【考点定位】企业指向类型,“哭泣曲线”原理,我国今后发展措施。【名师点睛】读图理解,哭泣曲线形成是因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的结果。特别是劳动力、土地成本的提高,所以最可能撤离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土地价格不会下降,所以只能是自主创新,自主设计研发,培育品牌。2015年初,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一些知名外资企业,如松下、夏普等计划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回答下列各题。12近年来很多世界知名企业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中国产业升级的推动 b外资企业寻求更优的创新环境c中国制造业成本的改变 d全球制造业面临过剩13关于日本计划将大量日资企业迁回本国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缓解我国的环境压力 b有利于促进沿海地区矿产资源开发c有利于增加日本的就业机会 d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2、c 13、b【考点定位】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2015年12月15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应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2013年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区域产业结构()11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省4.947.347.8甲2.045.352.7乙8.755.935.4丙18.842.239.0丁16.341.742.014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设最适宜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广东省内部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主要转移方向为 a甲丙 b乙丙 c丙乙 d丁甲16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市场优势不断丧失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a b c d【答案】14a15. a16、b【考点定位】机器人产业的指向类型、发展的原因,产业转移方向,区域产业结构。【名师点睛】要了解机器人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需要的资金、技术投入多,应布局在经济发达区。了解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第三产业占比重越大,区域经济水平越高。用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可以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7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a. b. c. d.1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b.冬季风势力增强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答案】17、d 18、c【考点定位】流动沙丘形成条件,区域沙漠南侵的原因。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下列各题。19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20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 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 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 b c d【答案】19、b 20、c【考点定位】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名师点睛】根据图示地形与能源结构,分析区域植被破坏较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区域燃烧矿物燃料,大气污染也较严重,不是最主要问题。结合能源结构分析,不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封山育林不现实。用矿物燃料代替,不能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2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答案】21、a 22、c【考点定位】鸟群栖息地的形成条件,水面季节变化大的原因。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和效益。读图“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3. 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b.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c.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d.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24. 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北美五大湖 b.亚马孙河 c.太湖 d.里海【答案】 23、b 24、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湿地的主要功能、环境效益。【知识拓展】湿地价值分析,生态价值主要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抑制气候变暖。调蓄洪水、减轻灾害、防止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包括提供农副产品、原料、水资源。提供航运、水能资源。具有旅游观光价值。社会价值主要是教育与科研价值。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5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西部沿海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地中海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较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26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的核心b农业以发展温室疏菜生产为主c工业以高耗能的机械、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答案】25、d 26、d【考点定位】区域地理特征,综合开发措施。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27图中a地在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主要作用是a养殖 b分洪与蓄洪 c改善气候 d立体开发利用28为缓解甲河段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a加强流域下游地区植树造林 b下游退耕还湖c在乙河上游修建水库 d修建和加固河堤【答案】 27、b 28、c【解析】试题分析:27、根据等高线数值,a地的海拔小于40米,是洼地。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分洪和蓄洪区,b对。洼地对改善局部气候不是主要作用,c错。洼地作为蓄洪区,发展养殖业、进行立体开发主占主要作用,a、d错。28、为缓解甲河段的洪水泛滥,最有效的措施是在乙河段修建水库,通过水库调节径流量,c对。流域内多植树造林可以减少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植树造林对缓解下游河段洪水灾害作用不明显,a错。 下游河段退耕还湖、修建和加固河堤有效果,但不是最有效措施,b、d错。【考点定位】治理洪水灾害的措施,河流综合 治理措施。【名师点睛】治理中、下游河段洪水灾害的最有效措施是修建水库,植树造林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之一。退耕还湖、加固河堤可以减少洪水灾害,不是最有效措施。在河流综合治理中,利用低洼地形区,可以做行洪区。读长江上游干流(部分河段)梯级水电站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29金沙江干流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已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工建设,这两个水电站建成后 a三峡水利枢纽的发电量将大幅度减小 b三峡水利枢纽的入库泥沙将增多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将增大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将进一步提高30作为西电东送中部和南部通道的骨干电源,金沙江水电将 a改善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 b变华东地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促进华北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 d解决华南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答案】29、d 30、a【考点定位】流域梯级开发,对当地及下游地区的影响。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31(16分)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材料二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材料三 25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1) 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 _。分析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2分)(3)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6分)【答案】(1) 乌苏里江 (2分)处于中温带,冬季寒冷而漫长;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且多暴雨;有永久性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答对3点即6分)(2)原因:粮食等需求增加,对土地资源盲目地大量开垦造成湿地减少和退化。(2分) (3)协调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对三江平原进行综合整治规划;综合利用三江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生产;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答满3点即6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考点定位】区域湿地成因,面积减少的原因,保护开发的措施。【名师点睛】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地形、汇水量、排水量、蒸发、下渗等方面分析。汇水量多,排水不畅,蒸发、下渗少,地势低洼易积水形成沼泽。湿地退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是重要措施。要有相关法规保障,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32.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平均每年土地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材料二 表列出我国西南某地区坡度与土层厚度与有机质层厚度的实测数据,图为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的统计图。(1)根据右图图中信息可知三条曲线分别是: ; ; 。 ( 3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 4分)(3)分析我国喀斯特地貌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6分)【答案】(1)石漠化面积 人口环境容量 生物多样性 ( 3分)(2)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降水丰富且多暴雨;土层薄,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破坏严重(答对四点得4分)(3)有利条件: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2分)建议: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景区接待能力;加强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和旅行社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护旅游资源等(答对2点得4分,其他合理即可)【考点定位】读图能力,区域石漠化的原因,经济发展条件和措施。33(11分)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湖北和陕西三省交界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1/6条黄河,基本缓解北方严重缺水局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