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1页
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2页
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3页
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4页
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普通本科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报 书推荐单位: 西安医学院 学校名称: 西安医学院 中心名称: 医学检验实验中心 中心网址:/info/iList.jsp?cat_id=10300 中心联系电话:中心通讯地址: 西安市未央区辛王璐1号 申报日期: 2014年5月26日 陕西省教育厅 制二一四年四月填 表 说 明1申报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医学检验实验中心所属学科名称临床技能类隶属部门管理部门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成立时间2004年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医学检验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2月,是以教学为主,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校级实验中心,隶属校系双重管理。西安医学院于2006年2月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同年医学检验实验中心也由含光校区搬迁至未央新校区。升本后,检验中心实验室的规模扩大,实验室面积增加,实验条件也大大改善。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目前主要承担检验专业本科、专升本的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遗传学检验输血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检验仪器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微生物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的实验诊断学共计12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2010年,医学检验实验中心获批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我校医学检验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1年在中央财政拨款和省校级建设经费的支持下,中心对各实验室进行了整体装修和改造。目前,医学检验实验中心实验用房面积 1195平方米,包括医学检验形态实验室4间、医学检验机能实验室2间、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室2间、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间、模拟实训室1间、无菌室2间、清洗消毒室1间、准备室4间、库房1间及办公室1间。生均使用面积为4平方米。中心现拥有仪器设备1431台(件),总价值344.57万元。2011年,中心新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全自动的优利特生化分析仪1台、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1台、血培养仪1台、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1台、生物安全柜2台、麦克奥迪显微镜100台等。自动化仪器的购入及使用,满足了检验专业学生在校的实践教学,为生产实习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实验中心主要实验室基本情况如下:医学检验形态实验室:实验室配备35台显微镜,确保实验课时每生人手一台及其示教用;配有培养箱、离心机、水浴箱等基本设备。主要承担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遗传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医学检验机能实验室:配有721、723等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及电泳槽等设备。主要承担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配有生物安全柜、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等设备。主要承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教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配有美国全自动荧光和可见光凝胶图像采集分析系统、PCR基因扩增仪、紫外透射仪等。主要用于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实验教学。模拟实训室:模拟临床检验科所建,对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之前的综合性检验技能的集中培训与实践。配有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尿液分析仪、血凝仪、血沉仪在内的临床常用大型仪器。检验中心承担着以检验专业为主的不同医学类专业(层次)近千名学生12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大学生科学研究与社会检验考核等任务,年实验教学量达 9万余人时数,在我校医学检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心主任姓 名景晓红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4民族汉专业技术职 务教授学位学士毕业院校陕西师范大学通讯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邮 编710021电子邮箱J联系电要职责对检验中心各项工作全面负责及管理,主要有实验教学、实验设备的管理与运行,实验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实验课程的设置与改革,实验教学资料的编写与整理,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兴趣小组等的指导,仪器设备申购、低值易耗申报等各项工作。教学科研主要经历2004年主持检验中心工作至今:1、承担本专科遗传学、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等理论与实验教学。2、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及其教改课题,指导大学生科研课题。3、撰写并发表科研与教改论文。4、主编和参编教材及其实验指导。教学科研主要成果2004年主持检验中心工作至今:1、承担04级-12级本专科遗传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检验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好。2、主持2项校级教改课题并结题,主持校级质量工程-检验示范中心并结题;主持陕西省教育厅、科技局科研基金并结题,主持校级科研基金并结题;指导大学生科研课题2项并结题;参与10余项国家、省级等科研及其教改课题。3、公开发表20余篇科研与教改论文。4、主编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获得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二等奖。5、主编遗传学、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已经用于教学,其中医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实验指导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式出版。6、主持医学检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年龄人数24102112501837占总人数比例11%22%56%11%5%67%28%0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21304100893000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11951431344.5798.5%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1180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252万元来源: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 省、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经费 2010年-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主要投向: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的设备、实验台购置及其实验环境改造等。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 2011-2013年医学检验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 2011-2013年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省级精品课程;3. 西安医学院2012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4. 西安医学院2012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 西安医学院2010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6. 西安医学院2010年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8中心成员简表序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景晓红女1963.4学士主任教授遗传检验9教学管理是2邵明明女1979.2硕士教师讲师微生物检验5教学是3孙静女1977.2硕士教师副教授临床医学5教学管理是4贺红艳女1976.12硕士教师讲师临床检验9教学是5武永红男1980.6硕士教师讲师免疫检验5教学是6黄君华男1985.8硕士教师助教血液检验2教学是7张淑莉女1971.10学士准备教师实验师临床检验9实验准备是8李小峰男1980.3学士准备教师助理实验师临床检验9实验准备是9韩文霞女1984.5硕士教师讲师微生物检验4教学是10杨亚娟女1966.12学士教师讲师生化检验9教学是11李海燕女1979.2硕士教师副教授血液检验7教学是12曹珮华女1974.9硕士教师副教授分子生物学检验7教学是13康炜男1969.11学士教师教授免疫检验5教学是14梁晓萍女1984.5硕士教师讲师微生物检验3教学是15李妮女1979.6硕士教师讲师微生物检验7教学否科技处16黄凤霞女1980.5硕士教师讲师临床检验6教学是17苟兴春男1973.3博士教师副教授遗传检验5教学是18张妮女1985.3硕士教师讲师遗传检验3教学是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一、实验教学相关政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制定了西安医学院关于加强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西安医学院关于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西安医学院院(系)、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西安医学院实验中心(室)工作评估方案、西安医学院实验中心(室)指标评估体系、重点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西安医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西安医学院实验室管理规范及流程等一系列文件,并将各学院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情况纳入对学院的年度考核、评比之中。二、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1.顺应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加大实验教学、实验改革、创新科研的力度,同时将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明确临床工作的性质和目标。2.建立完善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室管理改革,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合理、科学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3.积极开拓实践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毕业后提供继续医学教育平台和技术支撑。 4. 完善实验课考核题库建设。不断探索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的方式,变应试型考核为能力考查型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基本技能与临床分析的能力。三、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1.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医学检验实验的教学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所以医学检验实验技术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因此,各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在完成整个教学与实验任务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实验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内容如下:基础检验强化训练包括血、尿、便的常规项目的训练。生化检验的滴定法和比色法等。免疫检验中ELISA 和凝集实验。微生物检验有形态染色、分离培养、药敏实验等。通过强化规范的专业训练,加强了学生只注重专业理论课,而轻视实验课的学习风气。尤其是纠正了实验基本技能操作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较好的使用常规仪器和实验物品,减少或杜绝试剂、耗材的浪费,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基础检验学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及血细胞形态的观察,过去有许多学生因不能熟练正确使用显微镜,较长时间不能准确找到所要观察的细胞,耽误了观察细胞的最佳时间,影响了实验结果。针对以上情况,首先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通过强化学生基本实验操作与项目的训练,端正了学习态度,增强了动手能力,较快的掌握了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对专业基础实验项目的强化训练,为医学检验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证专业技能强化训练顺利进行,对检验综合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开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习和训练的基本条件。2.重组实验内容对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调整,强化了验证知识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医学检验的基本实验要求。如微生物检验学中,把无菌技术、染色技术、纯培养技术、显微镜技术等微生物学的四大基本技术贯穿于整个实验过程,同时根据检验目的的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使学生对微生物形态观察及培养技术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这些实验内容以帮助理解课程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为主。(2)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这些实验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上,由学生自己来选定不同的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仅使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有更为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同时还可使学生对检验各种方法学的优缺点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去开发寻找更为实用和完美的检验方法,从而激励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实验教学的成绩评定强化训练的考核标准包括:学生熟练掌握所做实验内容及实验前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的判断、实验操作要点和实验操作考评的判分规则。重在操作方法及技术步骤的规范,并逐步进行分解,便于学生练习掌握。同时采取平时考查与实验强化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把强化实验考核成绩作为实验课平均成绩的 30%,这样就能使学生重视对平时实验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实验强化训练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等)医学检验实验中心每年面向医学检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四个本科专业的1000余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医学检验(本科) 293人/年医学检验(专升本) 85人/年预防医学(本科) 197人/年临床医学(本科) 387人/年医学影像(专升本) 46人/年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性很强,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遵循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培养设计实验能力的原则,我们尝试采取了实验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开放实验室以及更新和重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措施。检验专业的实验课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基础验证性实验,旨在使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其二是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旨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医学检验的实验教学,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发挥创新思维的大平台,营造了一个能使学生主动进行实践的大环境。检验中心承担血液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遗传学、临床检验基础,输血技术、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检验仪器学、卫生微生物学、实验诊断学等12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二、部分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项目属性所属教学环节所属平台面向专业层次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显微镜使用及细菌染色技术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培养基的制备4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细菌的接种技术和培养方法4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细菌的生化试验2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药敏试验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病原性球菌的检验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肠杆菌科细菌的检验一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肠杆菌科细菌的检验二4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非发酵菌的检验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结核分枝杆菌的检验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病原性真菌的检验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痰液标本的检验6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液标本的检验7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红细胞计数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白细胞计数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涂片制备染色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白细胞分类计数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小板计数2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网织红计数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静脉采血比积测定3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嗜酸细胞计数2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沉测定、Hb测定2临床检验基础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常规综合实验3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细胞分析仪2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尿液理学检验尿液化学检验12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尿液化学检验22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尿自动分析仪、尿沉渣镜检3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粪便检查、复习2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生化检验基本操作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双缩脲法测血清总蛋白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4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葡萄糖、邻甲苯胺法测血糖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9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诊断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果糖胺法测糖化血清蛋白、血糖仪的使用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酶法)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训练平台五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HDL-C/LDL-C测定(沉淀法)、ApoA、B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钙、磷、镁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钾钠氯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LDH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ALP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赖氏法测定ALT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胆红素测定、速率法测定ALT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尿素、尿酸测定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糖尿病综合性试验5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9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诊断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自动生化分析仪综合性试验6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9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诊断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5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核酸的浓度和纯度测定1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思维训练平台五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聚合酶链式反应6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ABO血型鉴定3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Rh血型鉴定2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交叉配血试验3临床输血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试管法3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溶血素的制备与鉴定9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抗血清的纯化与鉴定8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沉淀反应双扩、对流电泳3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血清总补体活性测定6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和金标法检测HCG6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视频,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结果的镜下观察3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单个核细胞的分离3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小吞噬细胞功能检测3临床免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正常红细胞形态6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6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正常粒细胞形态6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其他细胞系6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细胞化学染色5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IDA3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MA/AA/SA5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急性髓细胞白血病6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MM3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PT/APTT/TT2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6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五官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BT/3P/ITP2临床血液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9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诊断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消化道寄生虫线虫13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消化道寄生虫线虫24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2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消化道寄生虫吸虫、绦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4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基本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消化道寄生虫原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肝脏与胆管寄生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脉管系统丝虫、血吸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脉管系统疟原虫、杜氏利氏曼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皮肤与组织寄生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呼吸系统寄生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手术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医学类各专业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2临床寄生虫学检验基本技术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混合虫卵3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3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粪便检查3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检验训练平台检验本科专科临床基本技能训练急救综合训练平台三年级临床医学专业三、实验教学与科研随着实验室硬件条件的改善,检验中心师生开展科研工作的态度和热情随之提高。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与教改课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开展科学研究等学术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科研热情异常高涨,表现在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参加部分实验过程,申报大学生科研基金,实施大学生在研基金,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并发表在包括核心期刊的学术刊物上。通过开展科学研究等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学习或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导,学生则可以获得课外知识及科研方法,提高自身学术水平,达到教学相长。近年来,检验中心在教学科研、特色教学等方面成效显著、成果丰硕。检验专业教学人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级教改科研课题4 项,省级特色专业1 项,省级精品课程1 项,主编和参编教材6 部,校级科研与教改课题10 项,校级实验示范中心1 项,指导学生科研课题8 项,发表教学及科研文章40 余篇,学生撰写并发表论文6 篇。检验专业和检验中心的两项教改项目分别两次获得西安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一、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检验中心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改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科研的过程。只有将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调动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才能真正使检验医学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等多层次的改革落到实处。因此,我们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制定教研计划,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实验改革与建设中重点完成以下工作。1.实验兴趣小组 学生进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始,在本专科学生中成立实验兴趣小组,鼓励、动员学生积极参加,采取自愿报名、主讲教师与实验室教师共同带教的方式,组织安排兴趣小组的学生开展一些课堂上不进行的辅助性实验工作,如试剂配制、实验预示、分析预示结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实验基本技能操作的训练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打破课程局限,将医学检验的基本实验技能进行规范训练,包括显微镜的使用、移液器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涤等,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3.掌握基础验证性实验 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重点筛选出必做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进行操作,如手工法血细胞计数、细菌的培养与分离鉴定、革兰染色、瑞氏染色、抗酸染色、抗原抗体反应等,这些既是最基本的实验过程,也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奠定基础。4.进行综合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教师将不同课程按照同一标本(如血、尿、粪)或同一部位(如口腔、阴道等)进行综合设计,由学生完成的实验项目。已经开展的有以血液为标本的生化六项检测,免疫中乙肝“两对半”、类风湿因子、抗“O”、免疫球蛋白等的检测;以粪便为标本的临检、微检和寄生虫检验;临检中交叉配血和PCR技术等。虽然综合实验主要是教师综合,师生一起完成,但同样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5.开展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通过以上实验学习,结合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临床知识相结合,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编写设计性实验程序并予以实施。已经开展的设计性实验有动物实验、免疫血清的制备与效价的检测、二手烟对小鼠的影响等。此项改革只在检验本科中开展,其中参与过综合性实验的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突出,动手能力强,已经考取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6.展望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这项改革通过学生科研项目、参加学校创新杯等进行实施,使学生受益匪浅。二、实验考核方法实验教学在医学检验的整体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所占比例可以达到50%甚至以上。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以提高授课质量,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实验考核评分办法。实验技能考核在理论考核之前进行,占学期总成绩的30%50%,实验考试不及格的同学无资格参加期末的理论课考试。实验考核以100分计,由平时、实验报告和操作考试三部分成绩组成。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10%,包括出勤率、实验态度、实验纪律、课堂提问等内容。每节课都会为学生打分,累计后计入期末总的实验考核成绩中。2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成绩占20%。实验报告是实验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方面,它反映了学生的实验思路,实验报告的认真书写,是对整个实验内容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报告,学生对实验操作与结果加以分析讨论,提出问题,是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3操作考试操作考试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操作项目,学生抽题目后独立完成,满分为100分,占实验考核总成绩的70%。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1.医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主编/景晓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14.12.形态学实验指导,参编/景晓红,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113.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景晓红4.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邵明明5.血液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李海燕6.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贺红艳7.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杨亚娟8.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曹珮华9.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曹励民10.细胞遗传学检验实验指导(供医学检验专业使用) 自编/景晓红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水准高素质的实验师资力量。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引导和激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中,提高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的水平,设置专兼职教师队伍,使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在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为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还采取了下列相关政策措施:1.注意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选择优秀的硕士生或本科毕业生到实验中心任教,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2.理论授课与实验指导相结合,理论课教师同时兼任实验课指导。3.实验技术人员辅助实验课教学,参与指导学生实验过程,参与编写实验指导。4.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实验开发,不断提高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善职称结构,促进实验教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5.对内部教师实施岗位培训,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定期进行示范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青年教师试讲制度。6. 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业务培训,鼓励现有从事实教学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7. 有计划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外出进修、参观和学习,通过交流、学习和培训,扩大了实验教师的视野、实验教学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其中1名骨干教师到意大利考察学习,4名青年教师先后到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每年派遣十余名骨干教师参加相关技能培训及教学研讨会议。8. 引入高水平、高学历双师型教师,鼓励积极投入实践教学与科研。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一、队伍组成模式医学检验实验中心人员组成分别为专职管理人员(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实验教师(专职、兼职教师)及实验员共18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技术人员2人,兼职教师1人,专职人员中高级职称占3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72%。检验中心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9%,大部分来自全国重点大学,其中包括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教师人数相对稳定,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逐年提高,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人员学历类别人数专职人员校内兼职教师所占人员比例博士1105%硕士1211167%学士(本科)55028%合计18171100%职称结构表人员职称类别人数专职人员校内兼职教师所占人员比例教授(正高)22011%副教授(副高)44022%讲师(中级)109156%助理实验师(助教)22011%合计18171100.00%年龄结构表人员职称类别人数专职人员校内兼职教师所占人员比例30岁以下22011%3045岁1413178%45岁以上22011%合计18171100%二、培养培训优化情况1.对专职教师实施岗位培训,聘请校内外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定期进行示范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和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通过短期培训学习,使实验教学人员掌握除原来的学科知识外,还对其它相关学科的实验特点和实验方法尽快了解和初步掌握。2.制定培养培训计划,鼓励与支持实验教师在职提高学历教育。目前有1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制定系列培训与学习制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年鼓励支持部分教师和技术人员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教学研讨会,交流学习教改经验;有目的地组织人员到国内外院校临床技能中心参观学习,其中选派1名教师去意大利进修学习2个月;组织教师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学术活动;参加岗前培训和实验技术培训,经常针对新教学仪器设备及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短期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科研项目研究。通过各种培训与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教育理念、学术水平、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一、教风医学检验实验中心全体人员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用自己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技术、严谨求实的作风感染、熏陶学生,用自己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洒脱大度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做出了榜样。二、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 检验中心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鼓励教师申报各级科研和教改课题。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参与到教学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