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与词五首复习 史记陈涉世家1、陈涉世家的内容: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2、陈涉世家 中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胜是一个有远见卓识、远大抱负、审时度势、洞察时局、勇敢坚毅(勇敢、智慧、执著、少有大志、不向命运屈服)的人。3、从 陈涉世家 的第2段中看出陈胜是怎样的人?可以看出陈涉是一个审时度势、洞察时局、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人。4、陈涉世家中从 苟富贵,无相忘 可以看出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5、文中关涉全篇,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是: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用文中的话回答 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误期该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秦的暴政)7、陈涉世家中哪些内容表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十分周密?a 诈自称扶苏项燕:冒充身份,争取天下人响应(为天下唱,宜多应者)b 置书鱼腹中:把写有“陈胜王”的字条塞到鱼腹中c 篝火狐鸣:天黑以后装鬼火,装狐狸鸣叫,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bc都是为了起义作舆论准备、营造声势、获得起义者支持。)8、陈涉世家 起义分哪几个步骤进行?起义前做了舆论准备,分别为: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起义时的具体步骤:并杀两尉;号令徒属;为坛而盟;胜利进军。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明陈胜是个怎样的人?答:具有反抗精神,不甘屈于人下,有雄才大略的人。同时也表达了陈涉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否定。10、有关陈胜吴广起义的成语:揭竿而起、云集响应11、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唐雎不辱使命1、唐雎不辱使命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答:唐雎为了保全安陵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胜利,没有辱没使命。2、故事情节:开端(第一段)秦王设下骗局,唐睢临危出使。发展(第二段)秦王严厉指责,炫耀实力;唐睢重申立场,断然拒绝。唐睢沉着应对。高潮(第三段)秦王威吓,唐睢反击。唐睢针锋相对。结局(第四段)秦王长跪而谢,唐睢不辱使命。秦王前倨后恭。3、第一自然段中要翻译句子:(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大王加惠(3)安陵君其许寡人4、第二、三自然段要翻译的句子:(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出(2)仓鹰于殿上(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4)天下缟素(5)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7)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8)秦王怫然怒5、第四自然段要翻译的句子:(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2)寡人谕矣6、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唐雎的形象:唐雎是一位从容镇定、有胆有识、正气凛然、机智勇敢、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并且善于斗争、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谋臣。(2)分析秦王的形象:秦王骄横、狂暴、虚伪、阴险狡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7、列举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宋;(2)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等。8、注音。唐雎(j)怫然(f)韩傀(gu)色挠(no)休祲(jn)缟素(go)徒跣(xin)9、通假字(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 (2)轻寡人与(“与”通“欤”,语气词“吗”)(3)仓鹰击于殿上(“仓”同“苍”,青色) (4)寡人谕矣(“谕”同“喻”,明白,懂得)10、词类活用(1)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动词,“扩大,补充”)(2)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动词,“轻视,看不起”)(3)天下缟素(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4)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5)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11、一词多义(1)使 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是“派遣”,后一个是“出使”)(2)虽 a、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b、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假设连词)(3)徒 a、免冠徒跣(光着) 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4)夫 a、此庸夫之怒也(f 成年男子名词) b、夫专诸之刺王僚也(f 发语词无义)(5)以a、以头抢地耳(以:介词“用”) b、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介词“凭借”)c、徒以有先生也(以介词“因为”) d、以大易小(以介词,用)隆中对1、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作者陈寿,字承祚(音zu),是晋朝人,史学家。2、全文大致分四部分:第一部分(1段)按传记的一般体例写主人公年轻时代的事情,着重表现诸葛亮的抱负,为下文写他的天才预见张本,其余无关的细节则一概略去。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件事本来也有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作者只写徐庶对诸葛亮的赞语和向刘备提出“枉驾顾之”的建议,由此引出刘备“三顾茅庐”一事,从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第三部分(3至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这是全文的重点,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天才预见。第四部分(第6段)是刘备以“鱼之有水”为喻,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性,也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3、分析对手的形势及应对的策略:a、曹操拥百万之众(军事上),挟天子而令诸侯(政治上)不可与争锋;b、孙权据有江东(天险),已历三世(历史),国险而民附(民心),贤能为之用(人才)可以为援而不可图。4、分析有利的地势及利用的策略:荆州用武之国,益州天府之土。跨有荆益,保其岩阻。5、分析刘备的优势:帝室之胄,信义著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6、确定霸业兴汉的策略:(a)做好准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等待时机:天下有变。(c)起兵北伐: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人物:诸葛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长远。是一个高瞻远瞩有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注重实际有政治才能的政治家。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矜持自重。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令人折服。e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治国之栋梁。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b、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e、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8、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及抱负,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为下文作铺垫。9、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侧面描写) 10、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为什么说诸葛亮只可“就见”“不可屈致”?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3)通过徐庶的话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11、第三段:写刘备三顾茅庐问策。第四段:写隆中对策。第五段:写羽、飞,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能,体现对其器重与信任。1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为达到这个目的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政治蓝图:“霸业可成” “汉室可兴”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根据:占据荆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3、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的?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贤能为之用”“总揽英雄”。14、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1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运用。正面:诸葛亮隐居及答问过程体现:不凡抱负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侧面:徐庶的推荐、关与张的不悦、刘备的回答体现:表现诸葛亮的非凡才能。16、通假字:欲伸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7、词类活用:名作动:箪食壶浆:箪,用箪盛,名词作动词。壶,用壶盛。名作状。: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一天天。西和诸戎:西,向西。18、一词多义:信: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因:因屏人曰于是 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因此 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 罔不因势象形就着,根据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然操遂能克绍:终于、最终; 遂迷,不复得路:竟然诚: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诚如是如果已: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谓: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曰对说然: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用:遂用猖蹶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运用19、句式:判断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此用武之国。 省略句:君与俱来。倒装句: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被动句:贤能为之用。20、古今异义顾古义,拜访。将军宜枉驾顾之。今义,照顾。孤古义,我,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孤立。凡古义,总共。凡三往。 今义,平常的。 日古义,一天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太阳或日子殆古义,大概。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今义,危险。(百战不殆)21、出自本文的成语:度德量力箪食壶浆挟天子而令诸侯22、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23、正音:陇(lng)亩颍(yng)川倾颓(tu)屏(bng)人 猖蹶(chng ju)沔(min) 存恤(x) 挟(xi)天子 戎(rng)吴会(kui) 殆(di)24、江城子 密州出猎借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运用三个典故,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第一个 亲射虎,看孙狼 作用: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第二个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用:希望朝廷能够中用,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第三个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作用:表现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26、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叙事(描写);下阕重在 抒情。27、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或豪情壮志。28、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29、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答: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30、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3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答: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32、“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3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3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挽弓劲射的英雄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辽和西夏军队。35、这首词用一个“ 狂 ”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36、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d “会挽雕弓如满月”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37、那么“狂”又表现在哪里?他怎么狂呢?请你赏析这个“狂”字。答:狂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狂在“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的英姿;狂在“千骑卷平冈”的阵容;狂在“为报倾城随太守”的场面;狂在“亲射虎,看孙郎”的气概;狂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的信心,作者已经“鬓微霜”了,还想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狂在“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忠心;狂在“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38、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3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体现了苏轼的词“豪迈奔放”的特点。b. 这首词上片以孙权自比,写出猎的阵势,气概豪迈。c.词的下片写请战,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情豪志壮。d.词中通过“老夫聊发少年狂”表现出作者对朝廷的厚望,其中“狂”字,贯穿全篇。40、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全词通篇纵情放笔,挥洒自如,风格豪放。b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被贬密州后,对朝廷的怨愤之情。d结尾两句卒章显志,极写作者杀敌报国的爱国情怀。 范仲淹渔家傲 41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 ,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4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分析其作用。答: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作用:一是表现了边塞的悲凉、戍边生活的艰辛、军事事态的严重 4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控与优化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中的医疗信息化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资策略:充电站投资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报告001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附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课件
-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
- 书法坐姿与执笔课件
- 外宾接待礼仪课件
- DB31T 808-2019 地下空间安全使用检查规范
- 劳动课整理与收纳教案
- 戴晓琳《课余生活我安排》-课件
- 日周月安全检查记录表
- 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专项施工方案
- 数据文化与我国时空大数据的发展
- 现代生物技术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