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doc_第1页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doc_第2页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doc_第3页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doc_第4页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参考 会理县“8.30”地震震损水库黑泥田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工作报告 会理县水利勘测设计队 工程设计证号:丙级228821-sb 二XX年十二月 1.设计经过 黑泥田水库位于会理县绿水乡境内,属金沙江水系城河支流绿水河上游,是一座一座年调节水库,蓄水、防洪、灌溉,具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73km2,总库容60万,有效灌面400亩。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05m,最大坝高28.3m,放水隧洞建于大坝右侧,长109m,斜拉闸放水,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式宽顶堰。 大坝于1971年修建,大坝坝内坡自起产生多次内滑坡。在20XX年8月30日下午16:30分,会理县黎溪区鱼鮓乡咩嘟咕村发生的里氏6.1级地震中受损,由于在地震时水库为空库,受损不是特别严重,但仍发生右坝肩横向开裂(裂缝宽8mm,深1-2m)、右坝内侧出现长20m纵向裂缝(缝宽5mm,深1-2m)、右坝内坡出现三条长度在5-10m,缝宽2-5mm,深1-2m的横向裂缝以及管理房被震损等危害,如水库为满库,受损可能会更严重,因此经省、州、县三级专家会诊,按照国家定级标准定为次高危险情水库。 为保证水库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本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尽快实施,20XX年9月,县水务局委托我队编制了会理县“8.30”地震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黎洪乡黑泥田小(2)型水库初步设计报告(我队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丙级资质),根据水务局安 排,我们迅速成立了设计小组,并于20XX年10月完成了外业勘测任务,于20XX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20XX年2月5日,县水务局组织专家针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初步审查,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 我们根据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和省里专家关于会理县震损水库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批复意见,按四川省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大纲和会理县水务局关于会理“8.30”震损水库灾后恢复重建及除险加固工程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于20XX年2月8日完成了本工程的设计。 20XX年2月27日,州水务局组织专家对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经会理县水利勘测设计队根据审查意见对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修改、补充和完善后,凉山州水务局以凉水发20XX62号文凉山州水务局关于对的批复,对初设报告及项目实施方案作了批复,同意设计方案,批复总投资为279.44万元。 1.2水文 库区气候属国内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日照时数多,蒸发量旺盛,雨量集中在六十月,干湿季节分明,全年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但气候垂直变化大,高山积雪和峡谷炎热并见;地方性气候特征十分显著。 根据当地有关资料,区内年平均气温18.2,最低月平均气温 10.7,最高平均气温23.6。受热带季风影响,雨季集中于6月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93,平均降水量910mm,年平均蒸发量1775.5mm为降雨量的1.95倍,年平均湿度63。 1.3工程地质 本区位于川滇南北向断裂构造带中段。安宁河断裂和绿汁江断裂分别从东西两侧通过,前震旦纪会理期、晋宁期以及震旦纪以来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互相叠加、复合构成本区独特的地质构造格架。 本区位于川滇地震带安宁河强震发生带的南段。具有强烈新构造活动的深大断裂磨盘山绿汁江断裂带从库区西侧通过。库区北距鱼鲊拉鲊20公里。 本强震发生带是历史上的多震区,共计发生地震17次,对库区影响较大的地震是XX年的鱼鲊地震和20XX年8月30日会理6.1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2008年6月国国地震局发布的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确定工作区的地震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45s。2工程设计要点 2.1设计主要整治方案为 1、开挖左右坝肩裂缝,并分层夯实回填; 2、整治内滑坡,前坝坡砼预制块护坡,后坝坡框格草皮护坡; 3、扩宽衬砌溢洪道; 4、整治放水隧洞出口陡槽段; 5、增设水位和雨量观测设施; 2.2大坝整治 1、开挖坝肩裂缝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电动(或油动)夯实机械夯实。 2、内坝坝脚增设干砌块石镇脚。 3、增加内坝坡预制砼板护坡,板厚度4cm,在预制板与大坝之间设20cm粗砂过渡层。 4、放缓内坝坡比,下半部分采用砾碎石回填,上半部分采用新采的含碎石的壤土回填。 4、修整外坝坡,增设M7.5浆砌块石护坡,网格内植草。增设外坝两侧和马道排水沟,保证坝坡排水畅通。 2.3溢洪道整治 1、进口段长新建溢流堰体,增加溢流堰高度,堰宽加宽到12m。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