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5真题面对面)试题.doc_第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5真题面对面)试题.doc_第2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5真题面对面)试题.doc_第3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5真题面对面)试题.doc_第4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含5真题面对面)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2017常德4)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西晋、隋 b. 东汉、南宋、隋c. 蜀、西晋、金 d. 蜀、西夏、元2.(2016长沙14)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采邑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3.(2015永州5)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 )a. 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b. 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c. 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d. 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4.(2017张家界4)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5.(2013长沙40)(10分)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研究科举的历史,有助于正确认识今天的高校招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就像当代知识分子多数参加过高考一样,科举时代读书人从未应过科举的只是少数无论科举制与现代的文官制度在考试内容和实施环境上有何根本差异,但两者采用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精神是相同的一千多年科举考试史不断证明,在重人情与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只有通过公平的考试竞争才能有效的解脱人情困扰,才能较好的选拔人才。摘编自中国科举文化 材料二 “有人于此,一习八股,则心不得不细,气不得不卑,眼界不得不小,意味不得不酸,形状不得不寒,肚肠不得不腐。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摘自(明)张岱石匮书请回答:(1)魏晋时期的政府官员主要来自哪个阶层?(2分)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有何优点?(2分)近代历史上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湖南籍进士是谁?(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八股一日不废,则天下一日犹不得太平也”?(2分)科举制度最终于哪一年被废除?(2分)备考实战演练1.(2018原创)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于隋代,唐代臻于完善,唐代的科举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四书、五经 b.进士科、明经科 c.诗词、歌赋 d.诸子百家思想2.(2017常德澧县联考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清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 世袭制b. 分封制c. 科举制d. 郡县制3.(2018原创)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统治措施的是( ) a.完善三省六部制b.重用贤臣虚心纳谏c.完善科举设立殿试d.推行均田制发展农业4.(2017长沙南雅中学月考)唐朝政府中具有“若政令有失当,除授非其人,则论奏而驳正之。凡章奏,日录目以进,考其稽违而纠治之”职能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史部5.(2017眉山)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下列史实中能够说明“唐蕃一家”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b. 唐太宗设立管理西域的机构 c. 唐玄宗册封回鹘首领d.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6.(2017常德澧县模拟)唐朝是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其史实不包括( )a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中国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c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文化交流d玄奘西游,在天竺各地讲学7.(2017成都)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8.(2017常德澧县联考三)(12分)“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国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又是指什么?(3分)材料二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经济继续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为唐朝繁盛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科举制的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4分)材料三15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3分)(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至少说出两条)(2分)9.(2017潍坊)(16分)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4分)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6分)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6分)7答案: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湖南5年真题面对面(20132017)1. a 2.c 3.b 4. c5.(1)权贵阶层;(2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公平、和谐;(2分)魏源。(2分)(2)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2分)1905年。(2分)备考实战演练1.b 2.c 3.c 4.b 5.a 6. c 7. c8.(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张骞;丝绸之路。(3分)(2)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开创殿试和武举;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唐玄宗。(4分)(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原因: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表示怀念和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3分)(4)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