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doc_第1页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doc_第2页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doc_第3页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doc_第4页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语言学著作作者一览表先秦时期: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语言学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语言学家,也没有语言学方面的专门著作。关于文字起源的问题,最古的记载见于易经声辞传。关于名实的讨论:1.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其政治含义是以周礼为尺度来正名分。2.老子对名实的看法,“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名”“实”不可分的人,也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个比较科学指出名称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人。3.荀子认识到语言是人类交际、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他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幷指出了“名”和“实”的关系。此表著作按照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出现顺序编排。类别书名年代作者简介训诂学尔雅起于战国末期,成书于汉初它是集各家之詁训而成,非出自一人之手尔雅是我国古代重要经书十三经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汇释经典用语的训诂工具书。它汇集了从春秋战国以至秦汉间训诂研究的丰富成果,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尔雅注释尔雅注晋郭璞尔雅注一方面引证群书,注释尔雅的训诂;另一方面用当时口语方言训释先秦古语,留下大批晋代语词,是研究汉语史和汉语方言的可贵材料。汉语方言学方言西汉扬雄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尔雅体例,含古方言及汉代方言和通行官话,注以晋代口语,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专著。方言注释方言注晋郭璞方言注用晋代方言与扬雄的汉代方言相比较, 方言进行注解,并对其内容加以补充。文字学说文解字汉许慎说文解字集先秦、两汉文字、训诂研究之大成,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说解字义、辩识读声的字典。训诂学释名东汉刘熙释名是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训诂著作,它仿效尔雅,按照意义分类编排,用音训的方法对事物命名的含义及原因进行解释和探索,对不见于经传而日常使用的语词收录较多。训诂学小尔雅不早于东晋后人掇拾成书小尔雅共有十三篇,对尔雅未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一些古义、旧制也独见于小尔雅,此书中记载存录的周秦时期的训诂与汉儒多相印合。训诂学广雅魏张揖广雅依尔雅体例,凡所不载,悉著于篇。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淮南、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解,谶纬之记,含頡、训纂、滂喜、方言、说文之说,靡不兼载,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得失。一向被认为是研究汉魏以前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文字学字林晋吕忱字林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为补说文解字漏略而作,收字一万两千八百二十四字,兼有异体字,是说文与玉篇之间的一部字书,在字书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文字学玉篇梁顾野王玉篇是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虽然属于字书,玉篇释字以音义为主,先反切注音再释义,引证之外有时加以按语说明,异体字附后。与说文相比更近于现代字典的形式。训诂学五经正义唐孔颖达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为经学义疏的结集。由于经书文字多晦涩难懂,记事又简略不详,给后人学习带来不少困难,便出现许多经书注本。五经正义从中选出比较好的注本,摒弃其余杂说,对前代繁杂的经学解释进行一番统一整理。五经正义又依据传、注对于晦涩难解的部分加以疏通解释。五经正义是一部典型的以疏解经的著作。文字学干禄字书唐颜元孙干禄字书是收录唐代俗文字的一部字书,以四声分类,每字分俗、通、正三体,研究我国古代文字字体演变过程以及汉字形体笔画规范。文字学复古编宋张有复古编根据说文解字,辨别文字正俗。以四声分列诸字,正体用篆书,而注别体,俗体于其下。又辨别形体笔画相似的字,以免疑混。文字学字汇明梅膺祚字汇依据楷体,将说文解字部首简化为214部。按子、丑等地支分为12集。部首和各部中字,又按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共收 33179字。除古书中常用字外,还收有许多俗字;收僻字不多。注音先列反切,后注直音。解释字义通俗易懂。其编排体例偏旁分部检字法,一直为后世正字通、康熙字典等所遵循,成为中国字典、词典主要编排方式之一文字学正字通明张自烈正字通是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共12卷。 所分部首与字汇相同,凡214部。部首次序和每部之内的字次都按笔画多少来排;但是正字通注释繁博,引书有的失注篇名,一字又有重见于两部的。清代修康熙字典根据正字通,而加详备。正字通中所出方言俗语的意义,不免有贵古贱今之意。然而正字通在字典史上仍有一定的地位,足资参考。音韵学切韵隋陆法言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共5卷。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切韵开创了韵书修撰的体例,而其归纳的语音体系,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音韵学刊谬补缺切韵唐王仁煦此书是在切韵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增订而成,除对切韵加以刊正、补注义训外,还对本字俗体等加以辨析,增收约6000余字,另增立两韵,并注明切韵与另外5家韵书分韵的异同,可供了解其分韵梗概和关系等。音韵学唐韵唐孙愐唐韵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全书5卷,共195韵,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唐韵也对韵字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它同时具有辞书和字典的功能。音韵学切韵唐李舟李舟的切韵,据唐韵加以订正,使韵部排列各以类相从,又使四声次序相配不乱。尤其在收嬜音和收m音的阳声韵部的次序排列以及入声韵部和平、上去三声韵部的配合方面,有一些特点,对后世的韵书中韵目的排列都有影响。音韵学广韵宋陈彭年、丘雍等广韵,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广韵的韵目下注有同用、独用之例,是为当时作诗选字之用的。广韵一书记录了中古汉语的字音和字义,特别是数以千计的反切注音, 为後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它是汉语语音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音韵学切韵考清陈沣切韵考根据广韵用双声、迭韵剖析了切韵法,把双声分为40类,其中清声21类,浊声19类;迭韵则以广韵的4声为准;还把全部汉语语音列表定位,对广韵可谓是除其增加,校其伪异。音韵学玉篇广韵校刊礼记清邓显鹤此书由沈道宽草创,作者续成,是对玉篇、广韵的违误,未经纠出者,亦有与他说参互者,因尽发藏书,凡言小学之书,初为涉猎,并将日得之数条按部分列。音韵学十韵汇编清末至当代刘半农草创、魏建功、罗常培续成此书把十种韵书材料集中在一起,按韵对照编排,附有广韵校勘记,汇集众本之异同,卷末有两种索引,一为分韵索引,一为部首索引。十韵汇编体例精善便利,堪称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代表性作品,因此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音韵学广韵研究当代张世禄广韵研究共5章,论述广韵的作述及其体例,广韵的韵部和声类,以及广韵前后的韵书等。音韵学广韵校勘记当代周祖谟此书共五卷,以张士俊泽存堂本广韵为底本,根据北宋刻本及景宋写本,校勘异同,以订正张刻之误,并取各类韵书残本二十本,一一参校订正。音韵学集韵宋丁度等中国宋代编纂的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一部官修韵书。全书共十卷,分韵的数目和广韵相同。只是韵目用字 ,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 。内容注重文字形体和训诂,为研究文字训诂和宋代语音的重要资料。音韵学集韵考正清方成珪此书主要校订集韵,初据曹寅扬州刊本,以群书校其伪字,后以段玉裁等手校本为据重加校订。音韵学集韵校本稿清段玉裁此书为对集韵手校初稿,借周漪塘所藏毛钞宋本,一一校勘,虽笔画小伪均予改正。音韵学集韵声类表清末黄侃据集韵考正略加检覆,查漏补缺。全书分四卷,以声为纲,以韵为目,是第一本以声类为纲的韵图表。音韵学集韵本清施则敬这本书将集韵反切列成图表,以韵目为经,阴声列下,入声列中,以四十声类为纬,复统之以二十三摄,眉目清楚,有助于集韵研究。音韵学集韵声类考清末白涤洲全书分叙论,集韵之声类,集韵切音之特点,集韵切音与广韵切音以及附录五节。音韵学韵略宋丘雍等韵略五卷,取广韵中重要的字,借当时科试之用,是广韵的简略本。音韵学礼部韵略宋丁度等此书为修订韵略而成,专备礼部科试之用,分韵及同用、独用例,只收常用字,注释从简。音韵学增韵宋毛晃、毛居正此书为搜采典籍,依韵增附,并辨正音、义、笔画之误,增修礼部韵略而成。音韵学五音集韵金韩道昭全书分160韵,平声共44韵,上声43韵,去声47韵,入声26韵。本书收字大部分以广韵、集韵为蓝本,在韵部和体例上有所改革,是第一部真正改革的韵书。音韵学古今韵会举要元熊忠古今韵会注释太繁,作者参照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编成本书,共分107韵。形式上承用传统分韵,实际划分韵类和声类时参照当时实际语音。音韵学洪武正韵明乐韶凤、宋濂等洪武正韵是一部官方韵书,共16卷,鉴于唐宋音韵在长江以北多失正,作者等人奉诏编写而成。洪武正韵继承了唐宋音韵体系,但其分韵特点在于改定礼部韵略的韵部,又以中原雅音为定,对旧晕反切有所改变。音韵学中原音韵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部曲韵著作,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韵书的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66个字,按字的读音进行分类,编成一个曲韵韵谱,第二部分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关于北曲体制、音律、语言以及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音韵学韵略易通明兰茂韵略易通为北音系统韵书之一,受中原音韵影响,在声类上有较大贡献、通俗易懂。以革新精神删三十六字母为20并编成“早梅诗”,声类20、韵部20,声调仍分平、上、去、入四类。音韵学韵略汇通明毕拱辰韵略汇通为近古时期北音系统韵书之一,以韵略易通为基础分合删补而成,全书分韵十六,前六韵有入声,后十韵无入声,又把平声分为上平和下平。音韵学五方元音清樊腾凤五方元音两卷,在韵略易通基础上分合删补而成,韵分十二,列十二图,声母二十,增四声为五声,以入声韵配阴声韵。音韵学韵镜年代不详作者不详韵镜是按照切韵一系韵书所编制的声、韵、调配合图表,共四十三图。在卷首列有三十六字母,并注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于韵母,本书又从等、开合和转几方面进行分析。音韵学通志七音略南宋郑樵七音略为宋郑樵所撰通志二十略之一,为分析字音之书。在等韵学著作中,与韵镜并为最早之韵图。其书先列谐声制字六图,次列内外转四十二图,每图纵立平上去入四声,横列七音,四声之中,又各分四等,广韵二百六部之韵目即分列於四声各等之後。音韵学四声等子南宋之前作者不详四声等子为元代刘鉴切韵指南的蓝本。四声等子分十六摄二十图,为“韵摄”立名之始。四声等子在图式上沿袭了韵镜和七音略,但在内容上有改动。四声等子在语音系统上受当时实际语音的影响,有脱离切韵的倾向,对切韵系的韵,进行了较大的合并。音韵学切韵指掌图南宋作者不详指掌图三十六字母排成三十六行,每行一母,不立韵摄名目,对江韵和支之两韵开口精组字的处理不同,又把止蟹两摄的字重新划分,打破了摄的界限,并把许多原来的三等字列入四等地位。指掌图有许多革新之处,其语音系统与实际语音颇为接近。这部韵图对后代韵书韵图影响很大。音韵学切韵指南元刘鉴切韵指南列十六摄二十四图,即江、宕两摄,会、梗两摄分开,把咸摄的严、凡两韵另立一图。又纵列二十三行,以统括“三十六字母”。指南是研究宋元间语音变化的重要资料。音韵学韵补宋吴棫韵补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古代音韵的专著,作者取材于五十种书考查古人用韵与韵书分韵不同之处,凡集韵所未载,都分条列出,把古音分为9部,在古音研究上有开路先锋之功。音韵学转注古音略明杨慎转注古音略提出古人叶音有标准,从转注而来。音韵学毛诗古音考明陈第毛诗古音考4卷,破除所谓“叶韵”之说。 作者在书中表现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实地发展的理论认识,这在语言学研究上是最为重要的。作者的认识正确,研究方法也较为科学,其成绩不仅超越了前辈又启迪了清代顾炎武、江永诸人的古音研究。音韵学音学五书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凡五种: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此书破除传统韵书的束缚,根据古韵实际归纳韵部,离析唐韵以求古音分合,并将今韵入声配阳声改为入声配阴声,分古韵为10部,其中阳、耕、蒸、歌四部已成定论。音韵学古韵标准清江永古韵标准,分古韵为13部,其贡献在于真元分部、侵谈分部,幽宵分部,侯部从鱼部分离出来归入宵部。音韵学声韵考声类表清戴震声韵考声类表分古韵为9类25部 ,每一类都阴声 、阳声 、入声三分 ,开阴阳入相配的先河 。音韵学六书音均表清段玉裁六书音韵表 ,分古韵为6类17部 ,书中支脂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并有同谐声的字在同一部古韵的理论。古韵分部至段氏大体已定。音韵学诗声类清孔广森诗声类分古韵为18部,明确提出阴阳对转之说,主张东、冬分部。音韵学广雅疏证清王念孙广雅疏证20卷,博收汉以前古训并详加考证,以形、音、义相互推求,以古音求古义,颇多创见。音韵学音学十书清江有诰音学十书,分先秦古韵为21部。方言校本方言疏证清戴震方言疏证为方言正伪补漏,逐条疏证的第一个校本。13卷。戴震以永乐大典本跟明本校勘,并进一步搜集古籍中引用方言和方言注的文字来和永乐大典本互相参订,共改正讹字281个,补脱字27个,删衍字17个。辨析疑义,取证确凿。方言校本重校方言清卢文昭重校方言为清人对方言的第二个校本,校正详细,认为注疏、释文不应合刻。方言校本方言笺疏清钱绎方言笺疏除参考戴、卢两家之外,又用玄应一切经音义参校,而详究方言。尔雅注释尔雅正义清邵晋涵尔雅正义着重校正文字,采录古注,以古书证尔雅尔雅注释尔雅义疏清郝懿行尔雅义疏着重以声音贯串训诂,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方法破除文字障碍,以探求词源。说文注解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明许书的体例,在词汇方面对说文进一步阐发。此书对说文作了细密全面的校勘整理,通过对许书的注释提出并初步解决了一些有关汉语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以及词汇学方面的重大问题。说文注解说文解字义证清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举例证明某字的本义;二是参证许慎的说解;主要是博引古籍的说解来证实、补充或参证许书的说解。说文注解说文句读、说文释例等清王筠说文句读一书,王筠采撷诸说文学大家的著作,辨其正误,删繁举要,参以己意,集语言文字之大成,浅易简明,是初学说文者较为便利的本子,共20卷。说文释例疏解许说,贯穿通达,博大精深,辞尚体要,为研究许书开辟了新途径,使阅读说文者能够提纲契领,登堂入室。说文注解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凡18卷,是一部按古韵部改编说文解字的书。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