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练习(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一、 单项选择题1. (2018江西赣州模拟)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B.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C. 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 H2SO4与NaOH的反应是吸热反应2. 已知C(s)+H2O(g)CO(g)+H2(g)H=a kJmol-1、2C(s)+O2(g)2CO(g)H=-220 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1,则a为()A. -332 B. -118 C. +350 D. +1303. (2018河南三门峡期末)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6C(s)+5H2(g)+3N2(g)+9O2(g)2C3H5(ONO2)3(l)H12H2(g)+O2(g)2H2O(g)H2C(s)+O2(g)CO2(g)H3则反应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的H为()A. 12H3+5H2-2H1 B. 2H1-5H2-12H3C. 12H3-5H2-2H1 D. H1-5H2-12H34. (2018河南信阳期末)通过乙醇制取氢气通常有如下两条途径:a.CH3CH2OH(g)+H2O(g)4H2(g)+2CO(g) H1=+256.6 kJmol-1b.2CH3CH2OH(g)+O2(g)6H2(g)+4CO(g) H2=+27.6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a的反应温度,乙醇的转化率增大B. 由b可知,乙醇的燃烧热为13.8 kJmol-1C. 2H2(g)+O2(g)2H2O(g) H=+485.6 kJmol-1D. 制取等量的氢气,途径b消耗的能量更多5. 已知:C(s)+O2(g)CO2(g)H1CO2(g)+C(s)2CO(g) H22CO(g)+O2(g)2CO2(g)H34Fe(s)+3O2(g)2Fe2O3(s)H43CO(g)+Fe2O3(s)3CO2(g)+2Fe(s)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 H10,H30,H40C. H1=H2+H3 D. H3=H4+H56. (2018山东第二次大联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 N2+O22NO分别在有、无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C. 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D. 0.1 mol N2和0.1 mol O2充分反应吸热18.26 kJ7. (2018山东潍坊模拟)已知:1 g C(s)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9.2 kJ的热量;氧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碳C(s)的燃烧热H为-110.4 kJmol-1B. 1 mol CuO分解生成Cu2O放出73 kJ的热量C. 反应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为292 kJmol-1D. 足量炭粉与CuO反应生成Cu2O的热化学方程式:C(s)+2CuO(s)Cu2O(s)+CO(g)H=+35.6 kJmol-18. (2018中原名校联考)已知:1 mol晶体硅中含有2 mol SiSi键。Si(s)+O2(g)SiO2(s)H,其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化学键SiOOOSiSi断开1 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46050017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二氧化硅的稳定性小于硅的稳定性C. H=-988 kJmol-1D. H=a-c9. (2018湖北随州模拟)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B. 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 由CCO的热化学方程式:2C(s)+O2(g)2CO(g)H=-221.2 kJmol-1D. CO的燃烧热H=282.9 kJmol-110. (2018江苏苏州一模)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u(s)+H2O2(l)+2H+(aq)Cu2+(aq)+2H2O(l)H。已知:Cu(s)+2H+(aq)Cu2+(aq)+H2(g) H1=+64 kJmol-12H2O2(l)2H2O(l)+O2(g) H2=-196 kJmol-1H2(g)+12O2(g)H2O(l) H3=-286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可通过铜作电极电解稀硫酸的方法实现B. 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C. 若H2(g)+12O2(g)H2O(g)H4,则H4H3D. H=-320 kJmol-1二、 非选择题1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S(s)+32O2(g)SO3(g)H=-315 kJmol-1, H即为该反应的燃烧热()(2)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 kJmol-1,H 即为该反应的中和热()(3) 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 kJmol-1()(4) 已知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5)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12. (2018河南联考)NaCN(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可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等。制备NaCN的方法有很多种。(1) 氨钠法:反应原理为2Na+2C+2NH32NaCN+3H2。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aCN,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NaCN也可由HCN 与NaOH反应制得。已知:CH4(g)C(s)+2H2(g)H12HCN(g)2C(s)+H2(g)+N2(g)H 2N2(g)+3H2(g)2NH3(g)H 3则反应CH4(g)+NH3(g)HCN(g)+3H2(g)的H=(用含H 1、H 2、H 3的代数式表示)。13. (1) (2016全国卷)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2O2(g)+N2(g)N2O4(l)H1N2(g)+2H2(g)N2H4(l)H2O2(g)+2H2(g)2H2O(g)H32N2H4(l)+N2O4(l)3N2(g)+4H2O(g)H4=-1 048.9 kJmol-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2) (2018郑州第一次质检)已知:As(s)+32H2(g)+2O2(g)H3AsO4(s)H12As(s)+52O2(g)As2O5(s)H2H2(g)+12O2(g)H2O(l)H3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3) (2018江西上饶二模)已知:2Mo(s)+3O2(g)2MoO3(s)H1MoS2(s)+2O2(g)Mo(s)+2SO2(g)H22MoS2(s)+7O2(g)2MoO3(s)+4SO2(g)H3则H3=(用含H1、H2的代数式表示),在反应中若有0.2 mol MoS2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mol。14. 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1 NaOH溶液和 0.50 molL-1 H2SO4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配制0.50 molL-1 NaOH溶液(1)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 mL NaOH溶液,则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g。(2) 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字母)。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仪器序号abcdef. 测定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1) 写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1): 。(2) 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平均温度差(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30.1227.027.427.233.3325.925.925.929.84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 H2SO4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 c=4.18 Jg-1-1,则中和热H=(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结果的数值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 在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 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d. 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第16讲反应热盖斯定律1. C解析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无关,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故A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键断裂吸收的热量和化学键形成放出的热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故B错误;化学反应过程遵循能量守恒,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H2SO4与NaOH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2. D解析将已知的两个反应编号为,-2,即可得到2H2(g)+O2(g)2H2O(g),H=(-220-2a)kJmol-1,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键能之和,则有-220-2a=4362+496-4624,解得a=130。3. A解析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5+12-2得4C3H5(ONO2)3(l)12CO2(g)+10H2O(g)+O2(g)+6N2(g)H=12H3+5H2-2H1。4. A解析反应a吸热,升高a的反应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乙醇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乙醇的燃烧热应该是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的能量,故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b-2a得2H2(g)+O2(g)2H2O(g),H=-485.6 kJmol-1,故C错误;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制取等量的氢气,途径a消耗的能量更多,故D错误。5. C解析C和CO与氧气的反应均放热,H10、H30,Fe与O2反应生成Fe2O3为放热反应,H40,B错误;将已知五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则H1=H2+H3,+2=3,则3H3=H4+2H5,C正确,D错误。6. C解析A项,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错误;B项,加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错误;C项,由图可知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D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N2和O2不可能完全转化为NO,吸收的热量应小于18.26 kJ,错误。7. D解析12 g C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热110.4 kJ,而燃烧热指的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A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由CuO分解生成Cu2O需要吸收热量,B项错误;反应2Cu2O(s)+O2(g)4CuO(s)的活化能为348 kJmol-1,C项错误;依据图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Cu2O(s)+O2(g)4CuO(s)H=-292 kJmol-1,再根据1 g C(s)燃烧生成CO时放出热量9.2 kJ,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C(s)+O2(g)2CO(g)H=-220.8 kJmol-1,根据盖斯定律,-2得2CuO(s)+C(s)CO(g)+Cu2O(s)H=+35.6 kJmol-1,D项正确。8. C解析晶体硅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根据化学键的键能判断,断裂1 mol二氧化硅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为4460 kJ=1 840 kJ,断裂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为2176 kJ=352 kJ,故二氧化硅的稳定性大于硅的稳定性,B错误;Si(s)+O2(g)SiO2(s)H=(1762+500-4604) kJmol-1=-988 kJmol-1,C正确;根据图中信息可知,H=-c,D错误。9. C解析图中C为固态,1 mol C(s)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比1 mol CO2(g)的能量高393.5 kJ,故A错误;反应2CO(g)+O2(g)2CO2(g)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错误;由图可知C(s)+12O2(g)CO(g)H=(282.9-393.5) kJmol-1=-110.6 kJmol-1,则2C(s)+O2(g)2CO(g)H=-221.2 kJmol-1,故C正确;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负值,CO的燃烧热H=-282.9 kJmol-1,故D错误。10. C解析铜作电极电解稀硫酸时,阳极上铜失电子,阴极上H+得电子生成H2,A正确;反应的H0,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正确;由于H2O(l)H2O(g)H0,故H4H3,C错误;由盖斯定律,+2+得目标反应,H=(64-1962-286) kJmol-1=-320 kJmol-1,D正确。11. (1) (2) (3) (4) (5) 解析(1) 硫燃烧的稳定氧化物是二氧化硫。(3) 中和热不变。(4) 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电离时要吸收一定的热量。(5) 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氢元素应转化为H2O(l)。12. (1) 3 mol(2) 2H1-H2-H32解析(1) 该反应中Na元素和C元素化合价升高,H元素化合价降低,N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每生成1 mol NaCN,转移3 mol 电子。(2) 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12(2-)可得目标反应,则H=2H1-H2-H32。13. (1) 2H3-2H2-H1反应放热量大、产生大量气体、无污染(2) 2H1-H2-3H3(3) H1+2H22.8解析(1) 根据盖斯定律,=2-2-,因而H4=2H3-2H2-H1。(2) 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编号为,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