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 广东省公安厅二OO五年十一月目 录1 前言22 适用范围23 建设目标与原则23.1 建设目标23.2 建设原则34 网络系统架构与功能54.1 网络主体架构 54.2 系统联网框架 84.3 网络系统功能 85 系统基本要求125.1 系统传输规范 125.2 系统性能规范 125.3 系统安全规范 136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46.1 摄像设备 146.2 数字硬盘录像设备(DVR)156.3 视频图像显示设备 156.4 视频矩阵控制设备 166.5 数字视频编码设备 176.6 GIS 服务器 176.7 流媒体服务器集群 177 系统建设要求187.1 主要建设内容 187.2 主要建设范围 187.3 建设实施步骤 208 应用管理与系统维护208.1 应用管理工作 208.2 运行维护工作 208.3 运行与维护职责划分 208.4 各业务单位管理保障制度与台帐 219 附录239.1 执行法规规章 239.2 执行公安部文件 239.3 参照执行标准 23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1 前 言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重要批示,广东省珠三角各城市要多安装摄像镜头,科技强警,更加有力地预防和打击犯罪。8月12日,省维稳及综治委召开会议(简称“8.12”会议),对加强珠三角地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会议要求,珠三角各市要把加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作为搞好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由各市党委、政府负责,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各级党政领导要亲自抓,两年内构筑珠三角地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为了贯彻落实“8.12”会议精神和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要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成技术标准统一、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全省性网络。特制定出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2 适用范围本指引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及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与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要求,与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配套使用,指导广东省珠三角(八市)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用和管理。本省其它有条件的城市建设本地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参照本指引的要求执行。3 建设目标与原则3.1 建设目标为了贯彻落实“8.12”会议精神和部署,实施 “科技强警”战略 ,加大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力度,提高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应付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的能力,要实现如下目标:a分级建立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或租用)供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专用的视频传输网络,确保高质量图像传输的畅通,实现系统互联,视频图像可上传下调,达到全省视频图像资源共享的目的。b通过逐步建立全省的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利用流媒体技术,上级领导机关可以在GIS的电子地图上,进行远程点播访问需要调看的现场实时图像或录像资料,遇到突发事件和恐怖袭击事件,上级领导机关可通过GIS警用地理信息和远程现场实时图像,分析案情并实施决策与指挥。c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要和当地的报警指挥系统联动,当地的某区出现报警,要求能联动该区附近的视频图像,达到快速警情图像核实、快速反应与快速接处警的目的。d各市在建立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时,必须考虑从政策上和技术上对社会上的重点要害部位视频监控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自建和整合两步骤加以实施,建设覆盖全省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体系。3.2 建设原则3.2.1 总体规划原则各市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当地已建或正在建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联网系统,掌握这些系统的设备种类、接口类型、通信方式、软硬件平台等,制定出各地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到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区别档次,逐步实施,积极推进,边建边用,争取两年内初步完成建设任务。3.2.2 遵守标准原则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要采用开放式架构,选用标准化接口和协议,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建设必须遵守国家和公安部行业有关标准与规范,参照公安部关于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技术系统建设的意见、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与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及本指引等技术规范要求来组织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抓准备、抓调研、抓指导、抓试点,各地区要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情况,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以试点带全面地开展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3.2.3 系统集成原则规划组建新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要充分考虑和利用现有的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及传输资源,自下而上,先内后外,坚持先进,兼容传统,实现系统集成和系统互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必须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边建设、边整合、边应用、边完善,把系统建设成“实用工程”。通过系统集成与互联,实现“打、防、控、管和服务社会”的各项功能,实现珠三角各城市跨区域报警与监控的警务联动机制,形成城市社会治安整治的规模效应。3.2.4 系统安全原则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必须满足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设备选型不能选试验产品,要选先进的市场主流产品,不求最先进,要求最可靠,要能保证系统不间断运行。对关键的设备、数据和接口应采用冗余设计,要具有故障检测、系统恢复等功能;网络环境下信息传输和数据存储要注重安全,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可靠性,避免遭到恶性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的现象出现。3.2.5 安全管理原则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要体现资源共享、快速反应,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的网络体系。必须加强对系统运行、应用的监督管理,对系统运行、应用安全管理原则如下:a统的用户授权的权限认证管理,每一级公安机关的用户只要在自己所属的共享平台开设帐号、经授权分配权限,可浏览所辖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相应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b同级机关的用户经上级机关授权,根据权限可以浏览其他同级公安机关所辖的治安视频治安系统的相应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c经省厅授权的用户,可浏览所辖各级公安机关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任何监控点的实时图像和历史图像。d系统认证可以根据省厅金盾工程要求使用统一的CA中心。3.2.6 工作流程原则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要与报警联动系统相配合,根据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管理的现状,工作流程分为日常管理流程和报警联动与视频监控流程。a日常管理流程:治安视频监控中心接收各报警点与监控点传输的巡检信息、事件信息和视频信息等日常管理信息,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对以上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处理,对要求上传的重要信息上传至上级机关监控中心,上级机关监控中心再做出相应处理。b报警联动与视频监控流程:治安视频监控中心接收到移动点报警、固定点自动报警或人工报警信息,通过自动联动或手控联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对警情进行复核,确认后对警情进行处理,对要求上报的重要警情上报至上级机关监控中心,上级机关监控中心再做出相应处理。处警完毕后,恢复系统正常状态。c工作流程与流程图见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4 网络系统架构与功能4.1 网络主体架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总体架构分为:省厅为上级监控中心,市局为三级监控中心,区(县)分局/交管局为二级监控中心,派出所为一级监控中心;派出所辖区内各个部门、单位、社区、报警服务业等控监中心属社会资源级。省厅、市局、区(县)分局/交管局和派出所等控监中心这四级为内网结构,系统主监控中心一般要求设在各区(县)分局/交管局,如有的市派出所编制比较大监控点很多,也可把主监控中心设在派出所。视频监控系统主监控中心设在区(县)分局的联网结构图见(图一);视频监控系统主监控中心设在派出所的联网结构图见(图二)。4.1.1 内网结构内网为治安视频监控公安专网,其网络分多层结构,从各派出所到区(县)分局为一层、各区(县)分局和交管局到市局为一层,这两层视频信息流量大,要求走的是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这一层网络视频信息可走数字也可走模拟,但上传和下调视频信息必须走数字;从各市局到省厅为一层、从省厅到公安部为另一层,这两层走的是上传或下调的重要视频信息,视频信息流量不大,走公安信息专网。理想状态是各市局到省厅能走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走数字网络每路视频带宽要求最低为256kbits/s,重点领域每路视频带宽应达到512kbits/s以上,正常网络带宽应该是最小需求的1.5倍。4.1.2 外网结构外网为社会视频监控混合网、他们由各个部门、单位、社区、报警服务业等控监中心等组成。是一笔很大的社会资源,接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属于整合社会资源范畴,这些系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近接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以接入派出所为主),其接入网络可以是公共电信网,也可以是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线,可数字接入也可模拟接入,以最便捷的接入方式为准。外网接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要求与内网物理隔离,若外网接入公安视频监控系统要与公安专网联网必需加网闸和网关。社会资源的外网接入到公安视频专网,需要报公安部批准,并备案。A网(内网)视频监控公安专网各市局监控中心n省厅监控中心公安部省厅监控中心市局监控中心部公安信息专网各市局监控中心1 省公安信息专网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数、模结合网)各交管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区(县)分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模拟或数字网)各派出所监控中心(分监控中心2)各派出所监控中心(分监控中心n)各派出所监控中心(分监控中心1) 公共电信网、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线(模拟或数字网)B网(外网)社会混合网 单位、社区、报警服务等控监中心(图一)A网(内网)视频监控公安专网公安部 省厅监控中心各市局监控中心n公安部公安信息专网安部公安信息专网省厅监控中心各市局监控中心1公安信息专网 省公安信息专网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数、模结合网)各市局监控中心各市局监控中心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各区(县)分局监控中心各交管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交管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分(县)局监控中心(分监控中心)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模拟或数字网)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网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1)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2)各派出所监控中心(主监控中心n)公共电信网 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线 公共电信网、自建或租用视频专线(模拟或数字网)B网(外网)社会混合网 单位、社区、报警服务等控监中心 (图二)4.2 系统联网框架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整个联网系统划为主要的派出所、区(县)分局 / 交管局、市局、省厅四个层次及社会资源和公安部两个层次。其系统联网框架和说明见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其系统联网基本框架图见(图三):公安信息网社会资源派出所 DVRWeb、流媒体服务器联网监控服务器区(县)分局/ 交管局 自建本地公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 (数模结合网)自建本地公安视频专网、或租用视频专网 (模拟或数字网)市公安局 摄像机流媒体接入网关省公安厅 工作站Web、GIS服务器联网监控服务器NAS、联网监控服务器Web GIS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 公安部(图三)4.3 网络系统功能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最终目的是搭建视频信息处理平台,实现各个厂商的设备的联网,保证联网的视频传输的质量(清晰度、流畅程度),提供一个统一的Web及GIS管理、检索系统。设立流媒体服务器,实时监控视频信息的传输、管理、分发。统一监控录像的上传格式,保证重要监控录像的检索、比对、管理、备份。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保证信息安全和数据的安全。实现实时视频监控、巡视、视频信息与数据上传和下调(检索),并能与报警联网系统联动。没建GIS系统的市,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要留有GIS接口,当全省GIS联网系统建设时,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必须配合全省GIS联网系统建设,把视频监控点放在GIS的警用图层上。各地建设通过模拟联网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保留,为解决多路视频图像信息上传和多路并发视频图像信息下调(检索)问题,要求参照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建设一套与模拟相结合的数字联网系统。4.3.1 视频图像上传省厅、市局、区(县)分局 / 交管局、派出所各级建设治安视频图像信息传输根据其网络的能力,基本要求如下:a. 派出所与区(县)分局之间联网是自建本地治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一般要有同时实时上传1、2、4、8、12、16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最低要有同时实时上传1、2、4、8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b. 分(县)局/ 交管局与市局之间联网是自建本地治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一般要有同时实时上传1、2、4、8、12、16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最低要有同时实时上传1、2、4、8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c. 市局与省厅之间联网是公安信息网,要有同时上传1、2、4、8路图像信息的能力,最低要有同时实时上传1、2、4路视频图像信息的能力。省厅根据公安部指示,可实时上传相关的视频信息。d. 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副的上传模式。但无线传输必须采用安全措施后才能进入治安视频专网。4.3.2 视频图像下调(检索)通过设立在区(县)分局 / 交管局的流媒体服务器和GIS服务器(条件不够的区(县)分局, GIS服务器设立在市公安局),建立全省的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监控资源的查找和调用。其流程为:a经过授权的省级用户通过IE浏览器登录省GIS系统,可浏览授权全省的区域电子地图;b经过授权的市级用户通过IE浏览器登录GIS系统,可浏览该市的全市电子地图; c经过授权的省、市级用户通过IE浏览器登录县(区)GIS系统;可浏览该县(区)的电子地图; d通过电子地图选择监控点区域,获取监控点信息;e调看前端监控点任一路监控图像和录像资料,上级领导可根据需要遥控前端监控点某些重要图像;f对监控录像进行检索、查看、比对和管理。4.3.3 视频图像监视要求监控点的图像清晰,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能清晰监视目标场所,视频监控中心或授权用户在需要的场合能对摄像机进行方位、变焦等控制。监控点的图像要求在显示屏左上角中文显示监视点位置、在显示屏右下角显示监视点当时的年、月、日、时、分、秒。4.3.4 视频图像录像视频图像录像以派出所为主,为了给取证和案情分析提供依据,各监控点的视频图像以数字方式记录为主,记录时间不少于15天,对报警所记录或抓拍的视频图像记录时间不少于30天,一些重要的案情视频图像应另存盘备份。所记录的视频图像应能快速地进行检索和回放,以便检索、查看、人像识别比对和管理。为处理好海量视频数据的存贮问题,有条件的派出所后台要设存贮容量大的磁盘阵列,以减轻前端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压力。也可使用摄像与数字压缩存贮一体化数字摄像机,采用最前端摄像分布存贮方式。4.3.5 警视联动和电子地图定位通过全省公安GIS系统,将全省各市公安局能控制的所有治安视频图像监控点在电子地图上标识(监控点编码)。编码方式见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的要求。利用GIS系统的电子地图定位查寻相应监控点,并在屏幕上调出该点图像。对于发生报警或其他警情时,能自动切换到相应监控点,在屏幕上显示出该点图像,并在电子地图上给出指示,计算机发出声音提示,记录相关报警信息。在进行摄像机切换和控制时能在电子地图上指示邻近监控点。4.3.6 与公安部门其他系统互联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有与公安部门其他信息系统互联的接口,如与区域联网报警系统、通信指挥系统、110综合接处警系统等互联,发生警情能实现连动,对警情进行复核,确认警情。报警和处警流程与流程图见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4.3.7 智能交通和治安卡口接入交管局的智能交通视频监控中心和区(县)分局治安视频监控中心属于同一层,通过自建本地治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和市局视频监控中心联网,通过公安信息网和省厅视频监控中心联网,通过两网分别实时上传重要视频图像信息。治安卡口系统视频图像信息可通过自建本地治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进入区(县)分局视频监控中心,也可通过自建本地公安视频专网 、或租用视频专网直接进入市局视频监控中心。4.3.8 外部监控系统接入各个部门、单位、社区、报警服务业等各监控中心涉及的点多面广,是极大的社会资源,整合这些资源,是减少投资,扩大信息来源的一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涉及有用的治安信息接入到派出所或公安(分)局,社会资源信息接入到派出所或公安(分)局一般不要求进入公安视频专网,确实要进入的,要采取安全措施,要经过网闸和网关,才能进入公安视频专网。社会资源的外网接入到公安视频专网,需要报公安部批准,并备案。4.3.9 无线视频信息接入 有条件的地区可组建“有线为主、无线为副”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无线接入公安视频专网,必须解决安全问题,要采取安全措施,有线网、无线网采取物理隔离,或经过网闸和网关进入公安视频专网。4.3.10 语音通信接入市局110指挥中心与各分控中心之间、或其他需要的场合,应具有监听或双向语音通信功能,能对现场监听,便于现场指挥或指挥中心对现场进行广播。4.3.11 移动定位信息接入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GIS的应用中,要考虑移动定位信息的应用。已建GIS系统的市局,要把GIS系统应用到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点定位上面,还要应用到移动信息点定位上面。还没建这些系统的必须留有接口。4.3.12 扩充、兼容与升级 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必须为扩充或和其他相关的系统留有相应的接口,系统的配套软件应是开放的,要有良好的兼容性,并有升级能力。5 系统基本要求5.1 系统传输规范5.1.1 视频数据传输视频数据传输协议采用流媒体传输协议,包括: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和实时传送协议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等协议,流媒体的传输可以通过UDP和TCP来传送。支持图像组播、点播,支持DNS、NAT端口映射、支持代理服务器转发、支持网络流量平衡控制等要求。5.1.2 视频模拟传输视频模拟传输采用PAL视频标准制式,信躁比应达45-48db。5.2 系统性能规范5.2.1 视频采集视频编码器采用MPEG 4,高配置采用MPEG4第10部分H.264的压缩方式,将摄像机视频转换成两组独立的码流,分别用于录像和浏览。一组录像码流直接进入硬盘录像机或通过交换机直接进入网络录像机;浏览码流进入流媒体服务器再通过交换机传至各级查看。两组码流的分辨率和帧率均可调,根据不同的网络状况,防止网络阻塞。对于PTZ设备,视频编码器将其控制信号连接至网络,兼容同轴视频控制线控。 5.2.2 视频存储a视频压缩协议采用MPEG4,高配置采用MPEG4第10部分H.264的视频压缩标准,在DVR中进行录像存储。录像采用流媒体的格式(ASF, RM等)传输,同时把DVR作为流媒体服务器的一个节目源,被存储的视频数据应允许多用户同时访问浏览。b网络存储方式,通过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 (简称SAN)采用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通过光纤通道交换机连接存储阵列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区域网络。或者采用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采用网络(TCP/IP、ATM、FDDI)技术,通过网络交换机连接存储系统和服务器主机,建立专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区域网络。5.2.3 视频显示 模拟图像显示a视频图像质量按五级损伤制评定,主观评价不应低于4级。b实时视频彩色图像分辨率270线、黑白分辨率400线,灰度等级不小于8级。c回放实时25帧/秒/路图像分辨率220线。 数字图像显示 a本地调看实时20-25帧/秒/路分辨率应达到D1(720576)或4CIF(704576)显示格式。 b异地调看实时15-25帧/秒/路分辨率应达到CIF(352288)或SIF(352240)显示格式以上。 c回放实时20-25帧/秒/路图像分辨率应达到DCIF显示格式(528384)以上。 d图像显示应支持无级宿放功能。5.3 系统安全规范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参照公安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指南的系统安全性要求和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规范及国家、公安部的信息安全规范的要求执行。6 主要设备技术要求6.1 摄像设备摄像机设备可选模拟或数字网络摄像机,要有足够的灵敏度,有低照度的适应能力,镜头可更换,图像解析度高,有背光补偿功能等,满足现场监视实际需要。6.1.1 固定摄像机a图像传感器:1/3英寸。b分辨率:彩色470电视线、黑白560电视线。c最低照度:彩色0.1LUX、黑白0.02LUX。6.1.2 网络固定摄像机a图像传感器:1/3英寸。b分辨率:彩色470电视线、黑白560电视线。c最低照度:彩色0.1LUX、黑白0.02LUX。d网络传输清晰度:宽带情况下为D1(720576)或4CIF(704576)水平;窄带情况下为CIF(352288)水平。e传输协议:支持TCP/IP、HTTP、RTSP、SMTP、FTP、NTP、DNS、DHCPD等协议。f功能:支持移动侦测、侦测告警、报警触发联动,音频可选。6.1.3 一体化球型摄像机a变焦镜头:变焦倍数16倍。b高速预制云台:360水平无极旋转,视频运动检测,80个预置位。c分辨率:彩色470线。d最低照度:彩色0.1LUX;黑白0.02LUX。e协议标准:具有开放的或兼容的控制协议,及标准的RS485控制接口。6.1.4 一体化球型网络摄像机a变焦镜头:变焦倍数16倍。b内置云台:360连续旋转。c分辨率:彩色470电视线。d最低照度:彩色0.7LUX;黑白0.01LUX。e网络传输清晰度:宽带情况下为D1(704576)水平。f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HTTP、RTSP、SMTP、FTP、NTP、DNS、DHCPD等协议。g控制方式:适合于任何PTZ控制协议。h功能:支持移动侦测、侦测告警、报警触发联动。音频、本地视频存储可选。6.2 数字硬盘录像设备(DVR) 数字硬盘录像设备应采用工控式或嵌入式的数字硬盘录像机,技术要求如下:a. 采用MPEG4,高配置采用MPEG4第10部分H.264的视频压缩标准。实时25帧/秒/路录像回放分辩率720576、704576、528348、352288、176144可调。b. 8路以上同时实时录像,录像保存15天以上。内部监控部分的DVR应符合公安留置、审查室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的30天录像。c. 具有掉电自动保护,来电自动恢复,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具有死机后自动重启功能。d. 每路录像及远程显示与回放必须要达到25帧/秒,本地显示时延0.5秒,远程浏览显示时延3秒。回放能以不同速度放像,能前放、倒放。e. 具有RS-485输入/输出接口和以太网端口,支持TCP/IP协议。f. 具有声音与视频同步和报警联动功能;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SDK软件包。6.3 视频图像显示设备视频图像显示设备要求选显示屏显示图像清晰,不出现闪烁的高分辨率监视器。以下是装置在分局以上级别监控中心的视频图像显示设备技术的要求,装置在派出所的视频图像显示设备的技术要求可相应降低,但必须保证显示图像清晰。6.3.1 高分辨率监视器a显示屏:平面直角防眩显像管,点距0.24mm0.28mm。b行频:60Hz85Hz逐行扫描。c清晰度:最大PAL 1250TVL、NTSC 1040TVL。d视频输出/输入:有BNC、VGA、YCBCR、S端子输入接口和BNC、S端子输出接口。e音频输出/输入:有RCA输入接口和RCA输出接口。f电源:100V230V AC。6.3.2 中分辨率监视器a显示屏:平面显像管。b水平同步范围:15.625KHz500Hz。c垂直同步范围:50Hz/60Hz3Hzd清晰度:最大PAL 720TVL、NTSC 625TVL。e视频输出/输入:有BNC、S端子输入接口和BNC、S端子输出接口。f音频输出/输入:有RCA输入接口和RCA输出接口。g电源:100V230V AC。6.3.3 液晶监视器a显示屏:LCD a-Si TFT active matrix 屏。b行频:60Hz75Hz; 场频:30KHz80KHz。c清晰度: 大显示屏清晰度最大1366768(1080TVL);中显示屏清晰度最大16001200(1080TVL);中小显示屏清晰度最大12801024(800TVL);小显示屏清晰度最大1024768(720TVL)。d视频输出/输入:有VGA、DVI输入和复合视频BNC、S端子输入/输出接口。e电源:90V250V AC。6.4 视频矩阵控制设备视频矩阵控制设备可选模拟或数字视频矩阵控制主机,技术要求如下:a要求采用模块式结构,按建设需求可扩展容量,并应有冗余度。b要具有优先级别统一设置,多级矩阵可远程级联组网;切换要求做到全交叉无阻塞矩阵切换。c要具有视频丢失检测报警和系统自动诊断功能及指令可调用组巡检、预置位功能。d要具有键盘云台控制功能及报警输出/输入接口和报警联动功能。e数字视频矩阵控制主机应具有RS-485输入/输出接口和以太网端口,支持TCP/IP协议。6.5 数字视频编码设备数字视频编码设备要具有对视频信号的采集、压缩、编码、和实时传输的功能,技术要求如下:a采用MPEG4,高配置采用MPEG4第10部分H.264的视频压缩标准。b实时25帧/秒/路图像效果分辩率720576、704576、528348、352288、176144可调。传输带宽比较宽时走D1(720576)格式,传输带宽比较窄时走CIF(352288)格式。c具有RS-485输入/输出接口和以太网端口,支持TCP/IP协议;并支持IP组播技术。d具有一点对多点、多点对一点或多点对多点的切换控制功能。e具有同时提供客户机/服务器(C/S)或浏览器/服务器(B/S)两种架构。f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SDK软件包。6.6 GIS服务器GIS服务器是通过管理的GIS资源,提供电子地图调看现场的监控图像和事后查看监控录像的服务器,技术要求如下:a能快速设计和管理Internet地图服务,提供广泛的GIS功能。b基于标准通讯,具有RS-485输入/输出接口和以太网端口,支持TCP/IP协议。c支持相当多的客户端,支持海量GIS基础数据处理。d支持 IBM DB2,IBM Internet ,Microsoft SQL Server和 Oracle 商业数据库。6.7 流媒体服务器集群流媒体服务器集群是由GIS服务器、联网监控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直接通过网线与以太网相连,通过集群软件而构成的流媒服务器集群。a单台视频服务器可支持数百个并发流,采用分组分布方式视频服务器群组方案可根据网络规模和用户数的变化弹性扩展。b提供的客户端播放器,用户可实时对点播节目进行播放、暂停、快进。快退甚至定位、音频控制等互动操作。c. 广泛支持各类数据库,如:Oracle、MS SQL SERVER、Sybase、Access 等数据库。7 系统建设要求7.1 主要建设内容a. 建设广东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联网系统,构建省厅市局区分(县)局/ 交管局派出所多级视频监控图像传输联网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信息综合管理的数字平台。b. 对重要部门、部位,公共活动场所,治安复杂路面、段,敏感场所,多发案地域、地点等设置视频监控点,进行连续24小时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c. 在城市主要出入口、重要交通要道和路口建设车辆自动抓拍比对系统。有条的地方建设无线基站,有线与无线相接合,接收移动目标的视频图像信号如营运车辆、危险物品车辆和较为边远监控点的视频图像信号。 d. 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有效整合社会上各个部门、单位、社区、报警服务业等已建的视频监控系统,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治安视频信息资源。7.2 主要建设范围7.2.1 视频监控主要范围根据省人大2002年5月30日立法通过,2002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规定下列场所和部位应当装置视频监控系统:a. 武器、弹药及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或者存放场所;b. 国家重点科研机构, 集中存放重要档案资料的馆、库;c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集中陈列、存放重要文物、资料和贵重物品的场所;d金库、有价证券、票据的制造或者集中重要存放场所,票据、货币押钞车辆,金融机构的营业和金融信息的运行、存储场所;e广播、电视、电信、邮政及供水、供电、供气等单位的要害部位或者场所;f机场、港口和大型车站、码头、停车场的重要部位,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线和地铁的重要路段、路口及隧道、大型桥梁的重要部位;g星级酒店(宾馆)和公共娱乐场所的大堂出入口、电梯和其他主要通道等重要部位。7.2.2 视频监控风险等级根据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分为高风险等级对象和普通风险等级对象,除高风险等级对象外,一般公共场所的监控对象基本为普通风险等级对象,但对于治安复杂区域和人群聚集地及案件高发的治安黑点应属于高风险等级对象。 高风险等级对象a.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b. 银行营业场所;c. 重要物资存储库;d. 民用机场; e铁路车站。 普通风险等级对象a. 通用型公共建筑;b 住宅小区。 其他需要监控对象除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风险等级对象和需要安装监控系统的部位、场所外,需要监控对象的治安复杂区域和人群聚集地有:商业旺地、广场、公园、大型体育比赛、展览、文艺演出等活动的举办地点,及案件高发的治安黑点等需要重点监控的其他区域。7.2.3 视频监控设置范围各地市要根据7.2.1和7.2.2需要视频监控的对象、部位、场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规划,对公安机关需要实时直接监控的重点部位进行分类,以实效为准则;以“打、防、控、管和服务社会”为目的,合理设置监控范围,实行分级管理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安监控效果。7.3 建设实施步骤系统工程建设实施步骤分为:系统总体方案初步设计、系统初步方案论证、系统方案正式设计、系统方案报建审批、系统工程施工、系统工程测试、系统试运行、系统工程验收。8 应用管理与系统维护8.1 应用管理工作各地市局、分(县)局 / 交管局、派出所视频监控中心应设立专人负责监控图像的管理和使用,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运行应用管理规章制度。一线的视频监控中心要以技术防范与人力防范相结合,后台监视取证与现场控制打击相结合,由监视图像信息指引精确打击盗窃、双抢等犯罪活动和处置各种群体性事件。8.2 运行维护工作系统的承建方在系统保修期内应定期对系统进行现场保养维护,系统出故障时系统的承建方应及时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服务。系统保修期后,要有系统维护资金的后续投入,保证维修服务的延续。使用方除依靠承建方或维修服务方的保养维护服务外,必须建立自己的一套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章制度,才能使系统长期正常运行。8.3 运行与维护职责划分a. 各地市局、分(县)局 / 交管局、必须成立视频监控系统的视频与报警联动和GIS电子地图等运行与维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协调各部门工作。各市局由通信处(科),各分(县)局 / 交管局、由通信科(技术科)为网络通信技术保障部门,必须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技术环境和必要的技术支持,必须协同业务单位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和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图像监控、记录、远程控制监控设备维护由指挥中心负责。b. 有些地方公安的视频监控系统聘请或承包给保安公司或视频与报警服务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的,该地市局、分局、市县局必须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这些公司进行管理,签定保密协议和制定运营服务保障体系。这些公司要参照本指引的系统维护与管理的要求制定出自己的服务与内部管理制度。8.4 各业务单位管理保障制度与台帐8.4.1 人员保障制度为了能使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各业务单位在系统投入运行前,应根据本辖区治安状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人员保障制度,确保治安视频监控信息有人看、发生案件有人管。配套台帐为监控室值班记录,能反映系统运行情况、事件过程和处理结果。8.4.2 系统维护制度为确保系统的运行良好,各市局、区分局、县级市局应明确系统前后端设备的维护责任(如前端摄像机由什么部门具体负责维护,多少时间维护一次等),落实好系统维护经费,与维护单位签订维护协议,并由各业务单位制定相应的系统维护及管理制度,例如根据运行情况制定出季度检修(对关键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年度测试检查(由检测机构对系统关键性指标进行抽样测试,提交年度系统检测报告)和不定期抽测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抽查计划,对系统进行针对性抽测检查,并由检测单位提交抽查测试报告)等制度,并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配套台帐为监控设备维护记录,他能反映系统运行状态、故障原由和处理结果。8.4.3 机房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包括了监控机房保养制度、电气安全制度、卫生制度。8.4.4 备用电源监控制度UPS是监控机房所有设备的应急备用电源,如UPS出现故障,不能及时修复,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对监控机房内的UPS系统实行监控。通过UPS的智能接口进行监测,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寿光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书法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物业楼梯扶手施工方案
- 宁夏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锦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怀邵铁路特大桥施工方案
- 单缸柴油机铁路施工方案
- 2025年邮政储业务试题及答案
- 安顺阳台阳光房施工方案
- 2025年上海国际新能源研究中心横向技术合同可行性评估
- 机械检验培训课件
- 福建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2.2中国的气候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 DB11∕T 1130-2024 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程
- 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监督规程第5部分:化学与环保技术监督
- ppp审计管理制度
- 小儿鼾症麻醉管理要点
- 健康评估(第3版)课件6-2 泌尿系统常见症状评估
- 2025年高考湖南省物理真题(含解析)
- 律师合伙人管理制度
- DZ/T 0275.3-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矿石光片制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