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课堂教学模式备课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案备课人:刘春雨 备课时间:2月10日 上课时间:2月13日课题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课型新授三维目标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的使用教学重难点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2、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学具准备烧瓶、气球、水槽、冷水、热水等教 学 过 程(双边活动)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修 改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1、播放动画,引发思考教师播放动画:烈日炎炎,一男生起着自行车在马路上行驶,忽然听到“嘭”的一声,回头一看,车胎爆了。出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师板书课题: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本,你有什么问题吗?2、教师总结,揭示课题师总结: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看来同学们离科学家越来越近了。这节课,就让一起探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吧!二、探究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刚才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气体能热胀冷缩,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从资料书上查阅到的信息。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你们的猜想呢?2 、全班交流各种实验方案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的设计方案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师:看来同学们的课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找到了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师也不是很了解,你们真是老师的骄傲啊!善于查找资料,发现问题,这也是做为一名科学家应该具备的,恭喜你们,又朝科学家的方向迈进了一步。3、各小组进行实验验证下面各小组根据你们的实验方案,来领取你们需要的实验器材。师:在同学们实验前,请同学们注意几点问题:(课件出示温馨提示)A小组内分工合作,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B把你们的发现填写在课本上。C实验器材要轻拿轻放,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D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行车胎爆裂是因为车胎内气体膨胀引起的。所以夏天我们在自行车打气的时候,不要打得太满。汽车轮胎夏天一般都建议充氮气,因为氮气化学性能稳定,不容易膨胀,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风险。三、探究固体热张冷缩的性质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气体跟液体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器材,设计方案验证老师这儿有一套实验器材,是专门验证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器材。(师展示主要器材: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如果让你来设计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你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可以对铜球和塑料球加热,再看看他们是否能穿过铁圈,如果不能穿过,就能说明固体有热胀的性质,再把两个小球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如果两个小球能穿过铁圈,说明他们有冷缩的性质。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可以对铜球和塑料球加热,再看看他们是否能穿过铁圈,如果不能穿过,就能说明固体有热胀的性质,再把两个小球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如果两个小球能穿过铁圈,说明他们有冷缩的性质。3、学生分组实验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师总结: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熄灭酒精灯的时候,直接用酒精灯的盖盖上即可。再用酒精灯加热时,我们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物体加热,对塑料小球的加热时要防止烫伤。另外记得把你的发现填写到课本上。下面请各小组派代表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铜球和塑料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圈了。说明铜和塑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自己设计实验,验证其它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通过刚才几个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像木块、橡胶等其他固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老师相信各位小科学家们,一定能通过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同学们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学家,想到了这么多方法。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和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师总结:一般情况下,物体(液体、气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最少。四、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的应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只要你仔细看、用心想,大胆做就能解开他们的奥妙。(课件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一:一个憋了的乒乓球,如何让它回复原样?图片二:商店里卖的成瓶的啤酒或酱油,为什么不装满?图片三:铁轨之间留有缝隙。图片四:水泥路面上留有缝隙。图片五:夏天架得较松的电线。五、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现在你能自己做这个实验了吗?课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喷泉实验的方案,把你的设计展示给你的家人,让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你的成果。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两句话: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认真地努力过了,就没有任何遗憾。我们坚信:科学,我能行!创设情景。和同学们共同玩一个憋气的游戏或进行一个憋气的比赛,让学生亲自体验呼吸的重要性,深刻体会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提出问题:“人为什么离不开呼吸”?“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三、探究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1.猜测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相同吗?”。2.看教课书上的提示资料,设计实验方案。3.实验设计完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让学生相互评价,弥补设计中的不足,更好的为实验探究作准备。4、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为什么呼气时石灰水变浑,吸气时石灰水不变浑?”“你认为呼出的气体与吸进得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使火柴熄灭了?”5、教师小结: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的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中氧的含量少。四、探究呼吸器官和我们怎样呼吸。1.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它们在人体的什么位置?2、交流完后,根据学生的对呼吸运动的理解,画出人呼气和吸气的路线,进一步理解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各部分的作用。五、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1.提出问题:呼吸器官容易的哪些疾病?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六、拓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调查资料,主题为调查吸烟和空气污染对呼吸器官产生的危害情况。 学生思考,猜测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自由发言比较集中的问题:自行车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气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固体受热或遇冷会怎么样?喷泉实验是怎么做的?)各小组交流设计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和加热铜球实验方案各组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各组组长上台领取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不同方案的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固体热胀冷缩现象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学生会猜测固体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然后汇报方案学生交流。各组选择12种固体,设计实验验证它们热胀冷缩的性质小组汇报方案和实验现象、结论思考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联通海北藏族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财务审计类
- 茂名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国家能源驻马店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交通运输岗位
- 2025年学生磁场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恩施自治州2025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答案
- 咸阳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田勘探开发岗
- 宜宾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油品分析质检岗
- 西安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中国移动日照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副高药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网营销培训课件下载
- 农村财务报账员培训课件
- (2025秋新版)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GB/T 45870.1-2025弹簧测量和试验参数第1部分:冷成形圆柱螺旋压缩弹簧
- 数据备份课件
- 银行集团管理办法
- 人行国内证管理办法
- 电厂钢结构安装方案(3篇)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词语积累与运用》专项检测卷 含答案
- 残运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T/SFABA 2-2016食品安全团体标准食品配料焙烤食品预拌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