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doc_第1页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doc_第2页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doc_第3页
原创-机能实验-尿生成因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邵先森南方医科大学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家兔在正常、注射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等情况下,各项指标的变化来探究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和肾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方法 对正常家兔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家兔,进行GS、NS注射下,检测其血压、尿量、内生肌酐清除率等的变化。 结果 注射20mlNS和10mlGS都使家兔血压升高,尿量增多,缺血再灌注后的家兔通过三种治疗方案,其血压尿量也增多,但肌酐清除率下降 结论 增加循环血容量,血压上升,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血液增多,尿量增加;增加小管液浓度,使原尿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尿量减少,经过治疗,尿量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排泄能力降低,功能受损。关键词:肾脏;尿生成;尿肌酐;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是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之一,同时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探究肾泌尿功能的影响因素,可以让我们更加对肾的排尿机制有所了解,同时可以指导临床根据不同病变部位进行用药,根据不同靶点研制特异性靶向性更强的药物。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很常见,所以对其机制及预防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内生尿肌酐清除率这一指标的测量,来研究在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功能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 家兔1.8kg(由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1.1.2 试剂 20乌拉坦溶液;生理盐水;20高渗葡萄糖溶液;0.2 肝素;肌酐测定试剂1.1.3 器材 家兔手术台;PcLab及计算机;动静脉输尿管插管;动脉夹;压力换能器;三通管;注射器;兔绳;纱布;剪刀;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称重称1.2 方法1.2.1 实验动物前期处理 取一只家兔称重,按照5ml/kg,从耳缘静脉注射20乌拉坦溶液进行麻醉,麻醉成功指标为:四肢肌肉松弛;疼痛反射、角膜反射消失。待麻醉麻醉效应趋于平稳后,将家兔仰卧位固定,备皮,沿甲状软骨下正中剪开皮肤,分离左颈动脉,右颈静脉。左颈动脉插管,右颈静脉插管,补液30ml NS,待血压平稳后,左输尿管插管。计算其每分钟尿量,同时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尿中肌酐含量1.2.2 尿的生成过程 1.从右颈静脉注射20ml NS,15分钟后,测其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2.再从右颈静脉注射10ml GS,15分钟后,测其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1.2.3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1.从腹正中切口,游离左肾动脉,动脉夹夹闭15分钟,观察其心率、血压、尿量等指标。2.松开动脉夹,记录其在15分钟内,各指标的变化,并测量尿的肌酐浓度。3.分为3组,分别对其家兔通过右颈静脉注射,NS 20ml,或NS 19ml 速尿 1ml,或NS 10ml GS 10ml,分别测量尿中肌酐浓度。1.2.4 尿肌酐测定方法 1取样:取尿液10l与2ml蒸馏水按1:200比例稀释。加样(ml)标准管测定管空白管测试样品上清01.60试剂一(Cr标准品)1.600蒸馏水001.6试剂三0.5 0.5 0.5 试剂四0.5 0.5 0.5 2加样表1 . 尿肌酐测定加样量表 3测定 37 10min水浴,以蒸馏水调零, 测510 nm 处光密度。4计算 尿肌酐(mmol/L) = (测定管OD - 空白管OD)/ (标准管OD 空白管OD )x标准品浓度 x 201倍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尿肌酐浓度/血肌酐浓度x 尿量(ml/min)5参考值 血肌酐浓度:正常:152.3umol/L :175.6umol/L 标准品浓度:10umol/L标准管OD值 = 0.075, 0.0692.结果2.1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注射NS后,家兔血压、尿量都有减少,注射GS后,血压、尿量也减少,且幅度更大。与预期相反,应该跟实验过程中意外导致的大出血有关。表1.平均动脉压尿量初始140mmHg0.25ml/min注射NS 20ml135 mmHg0.15 ml/min注射GS 10ml57.4 mmHg0.17ml/min2.2 肾缺血损伤再灌注从表2,可以看出夹闭肾动脉后,血压下降,同时因为阻断了肾脏血流供应,使其不排尿。再灌注后,使肾的损伤进一步加重,但毕竟恢复了血流供应,所以有一定的尿液排出。当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尿量均有提高。表2.平均动脉压尿量夹闭左肾动脉15min110 mmHg0 ml/min再灌注15min后118 mmHg0.1 ml/min注射10mlNS 10mlGS129 mmHg0.2 ml/min注射19mlNS1ml速尿85mmHg0.15ml/min注射20mlNS94mmHg0.11ml/min2.3 尿肌酐测定结合表3.4.5及其他两种治疗方法所得数据,可以看出肾缺血再灌注后,其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值,其后经过治疗,内生肌酐清除率虽有提升但仍旧低于正常值,提示肾损伤依旧存在。实验初始时,家兔尿肌酐测定值,如表3表3标准管空白管测定管OD值一0.0530.579OD值二0.0540.588OD值三0.0550.582平均OD值0.0690.0540.583肌酐清除率为83.1肾缺血再灌注后,尿肌酐测定值,如表4表4标准管空白管测定管OD值一0.0530.498OD值二0.0530.510OD值三0.0540.502平均OD值0.0690.0530.503肌酐清除率为23.4采用NS 10ml GS 10ml治疗后,尿肌酐测定值,如表5表5标准管空白管测定管OD值一0.0510.472OD值二0.0540.552OD值三0.0570.517平均OD值0.0690.0540.513肌酐清除率为50.1采用注射NS 20ml的治疗方法,其正常内生肌酐清除率为9.9;再灌注后内生肌酐清除率为0.8;注射20mlNS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为5.8采用注射NS 19ml+1ml速尿的治疗方法,其正常内生肌酐清除率为43.4;再灌注后无尿液产生;注射NS19ml+速尿1ml后,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23.讨论3.1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有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有效渗透压。在本实验中,初始血压140mmHg,经过注射20ml生理盐水,增加了家兔的循环血量,使其BP上升,循环血量的增多刺激迷走神经抑制VP的合成与释放,使得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冲吸收减少,同时NS的注入使肾小球的血浆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出液增多。重吸收减少,有效滤过压升高,导致家兔尿量的增多。1理论上是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三通管使用出现了一个失误,导致家兔丢失了一定量的血液,导致循环血容量下降,所以实际来看,尿量减少,血压还下降了一些。3.2 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可以看出其对血压的升高作用相比于注射生理盐水明显弱一些,原因可能是,首先其注射量相比于生理盐水就明显要少一些,而且其中葡萄糖含量较高,主要起到增加血浆渗透压的作用,使得有效滤过压降低,减少了水在肾小球部位的滤过,增加了循环血量,使血压上升。但由于葡萄糖浓度过高,其从肾小球滤过进入小管液中,增加了其渗透压,超过了肾小管的肾糖阈,使得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钠重吸收大大减少,在某种程度上又减少了循环血量。3.3 导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氧损伤、钙超载、白细胞呼吸爆发、补体的级联作用。在这四种作用的影响下,使得肾损伤进一步加重,血肌酐上升,而尿肌酐则下降。同时由于恢复了血流供应,所以尿量及血压都有了一些提升。23.4 对肾缺血再灌注家兔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可以发现由于静脉注射液体的原因,其血压及尿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于此项操作是分组进行完成,参考其他组数据可以看出,10mlNS+10mlGS和19mlNS+1ml速尿的治疗方案对于损伤大鼠的肾功能恢复效果相对较好,GS的作用在3.2已做说明,速尿的作用机制则是,呋塞米与髓攀升至粗段的钠钾氯共同转运系统可逆结合,抑制其转运能力,是氯化钠重吸收减少,降低肾脏的浓缩功能,产生了利尿作用,排出等渗尿。3.5 在内生肌酐清除率计算中,当缺血再灌注后,测其清除率可以发现明显低于正常值,甚至出现根本无尿的现象,主要就是肾脏因为15min的缺血缺氧导致其功能受到损害,再恢复灌注后,由3.3的讨论可知,更加加重其功能损害,所以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的现象。应用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可观测到其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有提升,尤其是NS10ml+10mlGS效果最为明显。主要是单纯使用20mlNS治疗时,稀释了肌酐在血中的浓度,也就导致了尿肌酐含量的下降,所以虽然清除率较治疗前有提高,但仍旧低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References:1.温敏霞, 王黎明与覃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