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考级1-3级教学法资料.doc_第1页
中国舞考级1-3级教学法资料.doc_第2页
中国舞考级1-3级教学法资料.doc_第3页
中国舞考级1-3级教学法资料.doc_第4页
中国舞考级1-3级教学法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简 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于1986年开始筹备,1992年成立。中国舞考级中心旨在“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热爱中国舞蹈艺术,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开发智力,强健体魄,为儿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一个园地。 “中心”采用北京舞蹈学院编写的十三级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授课,设有十三个级别班:第一、二、三级课(4至7岁幼儿),第四、五、六、七、八级课(7至13岁儿童),第九、十级课(12至15岁少年),第十一级、第十二级、第十三级课(14至18岁青年),以及各级的教师培训班。考级中心于每年寒假和暑假前开设考场,举行教师资格证书和学生考试合格证书考试。凡参加此课程的学员(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及教授此课程的教师)于每级课程学习结束后均可报名考试。经“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所指派的考试官考核,合格者由“考级委员会”按级颁发考试合格证书。学员可以从第一级课逐级考取证书,证书确认其舞蹈特长及水准。考试内容一、教师资格考试内容: (1)课程动作示范 (2)教学法 (3)授课成绩(用本教材培训之学员合格率应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二、学员考试内容:表演所学课程,达到应有水准。 “中心”本部设在北京舞蹈学院院内,每周日上午和下午进行教学,由本教材编委和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授课。中心设校长一名,此外,每节课均聘请考级专家任教学巡视员,以确保教学质量和不断完落考级中心的管理。在北京市的区,县和我国其它省、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及美国都设有考级中心的分部进行各级课程的教学及考试。目前,在北京,考级中心设有学生课和教师培训班,每学年均举行证书考试。 中国舞考级中心竭诚与海内外热心中国舞蹈普及教育的人士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舞考级。 中国舞考级中心 2007年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简 介由北京舞蹈学院编、中国舞教授孙光言主编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是我国第一套为在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中普及舞蹈教育而编的校外舞蹈素质教育系列教材。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套经文化部确认的、可以在海内及海外推行的中国舞蹈考级教材。教材共分:普及型教材: 第一、二、三级课 适用于4至7岁幼儿 第四、五、六、七、八级课 适用于 7至13岁儿童 第九、十级课 适用于12至15岁少年半专业型教材: 第十一级课(初级课) 适用于14至16岁青年 第十二级课(中级课) 适用于15至17岁青年 第十三级课(高级课) 适用于16至18岁青年 教材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族、藏族、蒙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垫上技术(滚翻)以及舞蹈节奏感训练四部分。教材还配有伴奏乐曲及歌曲。这套教材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训练体系的一部分。课程第十级的水准接近舞蹈学院附中一年级;十一至十三级课程是舞院附中课程的通俗化和简化。每级教材均设有教学法课,从理论和教学实例阐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和中国舞蹈特色,以及如何面对不同年龄的学员施教时采用与其年龄及舞蹈水准相应的教学方法,训练步骤等,这是教师证书班必修课。 教材旨在:加强对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审美和素质教育,推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歌舞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热爱中国舞蹈艺术,以及发现和选拔舞蹈专业人才。 教材力求:符合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心理与生理特点。注意他们的情趣和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的中国民族特色。它是一套集训练性、娱乐性和中国舞蹈知识性为一体的,校外舞蹈普及教育教材。 本教材设:教师资格证书及学生考试合格证书两种证书。 与每级教材同时推出的有:教材文字书、伴奏曲谱、VCD、CD、录像带和录音带,北京舞蹈学院教材音像部有售。电话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课程表授 课 总 时 数学 生 证 书教 师 证 书级 别入学年龄(实足)考试年龄(实足)技术课教学法换证书复修海内海外新一级4岁5岁9小时9小时3.5小时6小时新二级5岁6岁10小时10小时新三级6岁7岁11小时11小时新四级7岁8岁15小时15小时1.5小时5小时新五级8岁9岁16小时16小时1.5小时6小时新六级9岁10岁17小时17小时1.5小时9小时新七级10岁11岁21小时21小时1.5小时12小时新八级11岁12岁24小时24小时1.5小时24小时新九级12岁13岁27小时27小时1.5小时27小时新十级13岁14岁27小时27小时1.5小时30小时新十一级14岁15岁30小时30小时1.5小时15小时新十二级15岁16岁32小时32小时1.5小时15小时新十三级16岁17岁34小时34小时1.5小时15小时注:*年满18周岁(实足年龄),方可参加中国舞等级考试教师培训班。*“复修课”包括:1、由高级教师授课的教师培训班。 2、为已持有启蒙、初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举办的新版教材复修课。 3、新八级的复修时数包括教学法。 4、新11、12、13级的复修课属于自愿。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 2007年1月中国舞等级考试教师培训班须知 1、凡参加中心培训的教师,请于课前办理入学手续(填写教师登记表、交纳学费、考试费),手续齐备者方得进教室上课。 2、凡报名后中途退学者,按“中国舞考级中心有关退学费的规定”办理。退费手续于本级别结束后3天内办理,过时不候。 3、遵守考勤制度:上课不迟到、不早退,有病须请假,出勤不足4/5课时者,取消考试资格。 4、遵守考试纪律,请按规定时间进考场,迟到者须重新申请考试,否则将取消考试资格。 5、考试不合格者可申请补考,连续两次考试不合格者,暂不补考并不可学习下一级课程。 6、上课必须备齐所需教材。 7、上课时请将通讯工具关闭。 8、上课及考试请穿练习服及练习鞋,头发结扎整齐,不配戴饰物。 9、遵守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并尊重管理人员,爱护公物,珍惜教学设备,损坏公物要赔偿。10、为了确保考生质量,仅获教师资格证书者,有资格向中国舞考级中心推荐所教授的学生报考。未获教训资格证书擅自教授考级课者,其学生一律不予考试。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 2007年9月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新版各级教学任务第 一 级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驰、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接节拍做动作。 4、培养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第 二 级1、进一步完成第一级年级任务的各项要求。2、认识教室的8个基本方位。 3、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 4、培养幼儿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跳时愉快的心态。第 三 级1、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级年级任务的各项要求。2、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旁、平、斜位)3、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4、培养幼儿热爱本课程,在跳舞时有自娱感。中国舞等级考试课一、二级教师试题 B(一)示范表演1、手位 (二级)2、手臂动作 (一级)3、提腰、松腰 (二级)4、前压腿 (一级)5、脚位 (一级)6、头的动作 (一级)7、摆臂 (一级)8、蛙跳步 (二级)9、鸡走步 (二级)10、模仿与想象 (二级)(二)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及节奏1、推指、绕腕 (二级)2、头的动作 (二级)(三)讲解训练目的与教学步骤1、音乐反应(一) (二级)2、蛙跳步 (二级)A(一)示范表演1、扩指 (一级)2、勾绷脚 (二级)3、弯腰、转腰 (一级)4、含胸、展胸 (二级)5、推指、绕腕 (二级)6、头的动作 (二级)7、半蹲 (二级)8、蹦跳步 (一级)9、蛙跳步 (二级)10、平踏步 (一级)(二)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及节奏1、摆臂 (一级)2、蛙跳步 (二级)(三)讲解训练目的与教学步骤1、音乐反应(二)(一级)2、鸡走步 (二级)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 2007年9月中国舞等级课教学法一、二级一、从教材名称说起。二、教材诞生的由来(海内外背景)。三、考级制度的特点及做法(参看孙光言撰写的“中国舞考级制”一文)。四、讲解下列词汇概念。 l、规格动作的方位(教室、自身);动作的角度;动作的形状以及运行的路线。 2、要领指用力的方法(用力点、力度的强弱); 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3、节奏:在(新)一、二、三级中仅要求学生找到乐曲中的一拍及半拍的节拍,及考生依动作的顺序从头至尾地数着节拍完成动作。 请举本级考题说明(请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要领和节奏)五、训练目的及教学步骤。 1、训练目的: (1)对每一个组合和每一个动作所承担的对身体素质训练的任务及本年级应达到的水准。 (2)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联系考题讲出动作术语名称) 2、教学步骤的概念:是达到训练目的的阶梯,每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教学步骤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 3、教学步骤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由原地到流动及动作速度的由慢到快等方面。 以上l、2、3请举本级考题说明。六、请说明本年级的教学任务。 要求考生理解并熟记年级任务。 联系本年级组合作为例证讲解训练目的七、教师参加考试应注意的事项:穿低领紧身衣、紧身裤、软鞋(七级以上需带跟鞋人头发结扎整齐,不带饰物、手表,带教具,有礼貌。注:l 、四、五、六属考试范围。 2 、带书上教学法课,参加教师班的学员均应备齐教材。 3 、班主任讲:考级的组织机构。 4、 教师在上课中讲:模仿与想象如何教授。一、二级课考题内容一、动作的规格、要领:1、摆臂规格:“单摆臂”,一臂“背手”,一臂“扩指”手型:掌心向前在“上位”及“旁平位”之间摆动。“双摆臂”在“上位”时,双手交叉。要领:手臂延伸拉长,由肩关节整体摆动。2、蛙跳步 a、蛙跳步(一) 规格:“大八字位蹦跳”,右脚落地时屈膝,同时左腿“勾脚旁吸腿”(大腿与小腿形成90度直角),双手“扩指”手型掌心向前成左“顺风旗位”。 b、蛙跳步(二) 前俯蛙跳步 规格:“大八字位”准备,蛙状“蹦跳”身体前俯,双手扶地屈臂,虎口相对,后背平直。 要领:跳时膝盖控络有弹性。 3、推指、绕腕 a、推指 规格: 五指交叉相握屈臂于胸前,“前平位”推出同时“半蹲倾头”。 b、绕腕 规格:双臂“前平位”抬起与肩同宽。以腕为轴,“团手绕腕”拍手。要领:“推指”时指根用力向前推到头,“绕腕”时腕主动。4、头的动作a、低头 规格: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颈部前侧肌肉收缩,后侧肌肉伸展。眼视下方。 b、仰头 规格: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颈部前侧肌肉伸展,后侧肌肉收缩、眼视上方。 c、倾头规格;后背直立,双肩平正固定不动,颈部一侧肌肉伸展,一侧肌肉收缩,眼视前方。d、点头规格:“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要领:颈部最大限度屈伸。二、动作的训练目的:1、音乐反应对幼儿进行舞蹈启蒙教育的同时进行音乐的启蒙教育,通过说歌谣时一个字做一个动作,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音乐节拍感,同时发挥他们舞蹈的想象力及创造能力。2、鸡走步训练上下身协调配合及学会“踵步”动作。3、蛙跳步训练腿的控制能力和膝部的松驰,以及学会“蛙跳步”。三 级教师试题(一)示范表演 1、吸跳步和敬礼 2、波浪 3、弯腰 4、勾绷脚 5、吸伸腿 6、手位 7、松肩 8、半蹲 9、鸭走步 0、蹦跳步 11、踮脚走 12、模仿与想象 (二)讲解动作的规格要领及节奏 1、勾绷脚 2、弯 腰 、踏点步 (三)讲解训练目的与教学步骤1、松 肩 2、蹦跳步中国舞等级课教学法三 级一、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级教材讲解): 训练的系统性;训练的科学性;训练的全面性;浓郁的民族特色;具有情趣及自娱感。二、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正确的示范;认识教材的训练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三、请讲解下列动作的规格、要领和节奏:四、请说明本年级的教学任务:1 要求考生熟记本级教学任务。(1)能较好地完成第一、二级年级任务的各项要求。(2)熟悉围绕自身的基本方位(上、下、旁、平、斜位)(3)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4)培养幼儿热爱本课程,在跳舞时有自娱感。 2 年级教学任务与教师授课的关系: (1)年级教学任务即是本年级的教学目的。 (2)是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本年级的中心训练任务的提示。 (3)是检验和评价本年级教学成果的依据。五、1 请说明本教材的性质:本教材是一套舞蹈的身体素质训练的教材,是对舞者作初步的舞蹈基本能力的训练(包括身体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并使舞者掌握中国舞基本动作。 2 请说明一堂课教材的基本组织原则:应具有两个全面性 (1)教材类别的全面性:包括舞步、基训、身韵、民族民间舞、音乐反应、游戏、模仿与想象及滚翻等类别。 (2)身体部位训练的全面性:包括头、颈、肩、胸、背、腰、髋、腿、膝、踝、脚、臂、肘、腕、手和眼睛。六、如何制定一学年的教学计划: 1 时间如何分配:如果以一个级别的课程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作为一个学年段来说明,推新课应占3/4时间(可含恢复课),巩固、提高并准备考试用1/4时间。 2 新课的概念。每一个组合在达到最后完成之前的任何教学步骤(或称教学过程)均称为新课,并包括动作与音乐(由慢速到正常速度)配合的过程及队形的分解练习步骤。 3 巩固、提高所训练的范围:在组合己教授完毕之后,再对动作的规格、要领、节奏、风格、韵律及表现力等给予进一步的雕琢。七、为什么要制定教学计划: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计划性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顺利达到本年级所确定的教学任务。八、学生参加考试应注意的事项(考场内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