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6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6.1 脚手架工程简介本工程主要由主厂房、北侧附楼、南侧附楼三部分组成;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梁,局部地下室部分为平板式筏基,地上分为主厂房和北侧附楼、南侧附楼三部分;主厂房:跨度42米,柱距8.0米,屋面采用钢网结构形式,焊接球节点,网架下弦中心标高11米,纵向长度104米,北侧附楼为一层,层高5.4米。南侧附楼为三层,局部设人防地下室,层高2.9米,一层层高为5.4米,二三层层高为4.5米。结构设计将三部分连成整体。本工程的脚手架将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人防区域脚手架从基槽底搭设至三层顶,其他部分脚手架从自然地坪搭设至楼层顶。本工程确保北京市安全文明绿色工地,脚手架搭设质量要求高,因此,外架的立面效果和美观程度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5.6.2 脚手架工程施工工艺1 脚手架设计技术参数本工程拟采用的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技术参数见表5.6.2-1。表5.6.2-1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技术参数序号脚手架类型架体参数(m)搭设范围钢管参数立杆横距立杆纵距步距距结构距离搭设高度(m)1落地式双排脚手架南侧附楼人防区域48.33.69001500180030018.82主厂房、北侧附楼、南侧附楼(除人防区域)48.33.612001500180030012.5(主厂房)、6.9(北侧附楼)15.9(南侧附楼除人防区域)2 构造要求本工程拟采用的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构造要求见表5.6.2-2。表5.6.2-2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构造要求序号架体构造技术要求1搭设场地脚手架搭设场地应平整、夯实并设排水措施。立杆底部铺垫宽度200mm、厚度50mm的木脚手板,脚手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每根立杆的支垫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小于0.15m2。2立杆外围落地脚手立柱均采用单立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且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或遗漏。立杆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且100mm。3纵、横向水平杆双排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水平杆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根据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且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不应小于3跨,当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时,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且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扣件规格应与钢管相对应,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4脚手板采用木脚手板,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mm150mm。脚手板宜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将两端与架体可靠固定,严防倾翻。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塔接铺设。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mm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大于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5连墙件1) 连墙件按两步三跨设置。若能采用抱柱形式,利用钢管将柱四周箍筋,伸出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扣在主节点或纵向水平杆上,柱脚采用模板或木方保护好;无法采用抱柱的地方在拉结点位置于结构施工时在楼层外侧梁板中预埋48.3短钢管,外脚手架搭设后用48.3钢管将预埋短钢管与外架拉结(靠近主节点)。2) 连墙件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下斜连接,严禁外高内低上斜连接。3) 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3.6m,连墙点的设置位置遇到洞口、墙体构件、墙边或窄的窗间墙等时,应在近处补设,不得取消。6剪刀撑、横向斜撑1)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2) 在转角和端部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应每隔6跨距设置一道;3)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管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至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以保证架体的安全使用。7脚手架防护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网,竖向每隔5步(9m)紧贴脚手板的下部铺设一道安全网作为水平防护。在脚手架内侧与结构楼板之间采用脚手板隔离,防止施工过程中垃圾掉落影响下一层施工,并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8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200mm高的立杆处;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其连接方式及接头位置同纵向扫地杆。9上人斜道人行斜道采用“之”字型斜道,宽度为850mm,坡度不应大于1:3,拐弯处设置宽度为1.5m的休息平台。两侧及平台外围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为1.2m,挡板高度为180mm,斜道脚手板上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为2030mm。3 搭设顺序摆放扫地杆铺50毫米厚脚手板立立杆(与扫地杆扣紧)装横向扫地杆(与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与各立杆扣紧)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装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装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加设临时斜撑杆装第三、四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装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挂安全网。5.6.3 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措施1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节点落地式脚手架节点图见表5.6.3-1。表5.6.3-1 落地式脚手架节点序号详图内容1脚手架立面大样图2外架开口位置设置3架体底座详图 4脚手架地基5杆件搭接6连墙件节点详图7钢丝绳绳卡做法8纵横向扫地杆9纵向水平杆接头10脚手板对接、搭接11上下安全网12上人斜道立面、剖面图13水平安全网2 搭设注意要点1) 底立杆按立杆接长要求选择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设置,至少应有两种适合的不同长度的立杆。2)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且基础需应硬化并且增加排水措施,垫板采用不小于50毫米厚脚手板。3)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二步以上。4) 在设置第一排连墙件前,应约每隔6跨设一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5) 一定要采取先搭设起始段而后向前延伸的方式。如两组作业,分别从相对角开始搭设。6) 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2步。7) 杆件端部伸出扣件之外的长度不得小于100毫米。8) 剪刀撑的斜杆与基本构架结构杆件之间至少有3道连接,其中斜杆的对接或搭接接头部位至少有1道连接。9) 周边脚手架的大横杆必须在角部交圈并与立杆连接固定。10) 作业层的栏杆与挡脚板一般应设在立杆的内侧。栏杆接长也应符合对接或搭接的相应规定。11) 扣件规格应与钢管相对应,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不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3 脚手架的拆除1) 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须遵循先搭后拆原则,从脚手架顶端拆除其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杆挡脚板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连墙杆纵向支撑。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2)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3) 拆除前应对操作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 混凝土结构封顶后,拆除地下室区域外架,对地下室外墙防水及肥槽回填。5)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6)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7)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购买液压拖车合同范本
- 帮带宠物出境合同范本
- 合伙开火锅店合作协议书2篇
- 高压注水泵房配电设备维修技术协议3篇
- 考勤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10篇)
- 指导性案例的题目及答案
- 八月一日讲话参考
- 旅游行业活动策划攻略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CN222980410U 一种静簧与线圈架装配结构及拍合式继电器 (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申请表
-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件
- 社区社群团购新团长培训案例课件
- 外科学教学课件:食管癌
- 露天矿开采技术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教学设计)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 DB3302_T 1130-2022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高清-可复制)
- 锚杆、锚索锚固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