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部分城市经济学 2 一 相关知识 一 对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识1 对规划的作用 将政府与市场的两个力量联系起来帮助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和把握政策对市场的引导为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提供理论基础2 学科性质与特点运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运行原则分析城市问题和政策 理论基础包括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 特征表现为对经济活动空间关系的分析 把空间变量带入经济理论模型对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进行经济评价 3 一 对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识3 研究内容三种经济关系 市场经济关系 公共经济关系 外部效应关系 二大研究内容 基础理论 城市问题 一 相关知识 产品市场 厂商 公众 政府 要素市场 税收 公众 产品市场 市场经济关系 公共经济关系 4 一 对城市经济学的基本认识4 研究的基本问题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二个层次的分配问题 有限的资源如何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之间进行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配二种分配的方式问题 市场分配方式计划分配方式 一 相关知识 5 二 所提及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市场经济关系 公共经济关系 外部效应关系外部正效应 外部负效应经济人效用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边际效用 边际产出边际效用递减率 边际产出递减率供求曲线 市场均衡 一 相关知识 6 二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一 城市规模1 为何会形成规模 三个基本原理生产要素组合原理规模经济原理集聚经济原理2 为何会有最佳规模 最佳 指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效益与城市规模存在紧密联系3 如何确定最佳规模 当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相等时4 如何调控城市规模 对负的外部性征税 对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 5 是否存在实际的最佳规模 不存在 7 二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二 城市经济增长与调控1 什么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2 经济增长的途径是什么 外延式 增长 增加生产要素 内涵式 增长 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3 外延式增长的途径 资本 劳动力和土地三大要素的特性资本 劳动力和土地三大要素的相互关系 相互替代是否存在 增长的极限 4 内涵式增长的途径 技术进步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者技能和生产效率 8 二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三 城市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1 产业结构对城市规模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结构影响城市规模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一部分2 城市的基本与非基本部门3 划分基本与非基本的方法残差法区位熵法正常城市法最小需要量法4 不同产业部门的选址和规划工业服务业 9 二 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四 所涉及的主要概念最佳规模与均衡规模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城市的集聚力与分散力经济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资本增长率 建设用地增长率外延式增长与内涵式增长资本劳动比 资本密度基本部门与非基本部门区位熵 10 一 土地利用与空间变化1 地租理论土地地租是交通通达性和交通成本节约的函数 地租与规模呈正比 与距离呈反比 城市的实际地 房 租 地 房 价呈多中心蛛网状 2 土地利用方式逐步趋向于土地效率最大化 并通过各种功能活动相互竞争最优区位来实现 3 土地 资本 劳动的替代效应 形成不同空间和区位的土地开发强度 4 交通是决定土地价格和开发强度的最重要要素 三 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11 二 城市空间结构1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来自不同功能的竞标租金关系 各种功能活动对区位的选择来自两个因素 该活动的区位中心化要求该活动支付地租的能力2 城市边界城市土地地租与农业土地地租相等时3 城市空间扩展人口增长或经济增长交通的改善或居民收入的上升 R A S H R A S H 0 R R商业A A办公S S居住H H工业 三 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12 三 政策 规划1 我国的土地制度权属管理是基础 我国的土地产权关系所有权的分解 占有权 使用权 受益权 处置权不同土地市场的建立用途管理是核心 土地用途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空间规划规划的目的是 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安排社会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用地减小市场的外部效应2 住房市场与住房政策房价的差异 区位 环境质量 社区特性房价与房租 流量市场的建立健全新房与旧房 住房市场的 滤下 过程私房与公房 公屋政策消费与投资 房地产泡沫和房地产税体制与政策 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 三 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13 四 所涉及的主要概念地价 地租和贴现率市场租金梯度线土地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住房的存量市场和流量市场 三 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14 一 城市交通供求的不均衡性与调控1 时间不均衡性及其调控城市交通的供求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调控手段 价格调控时间调控要彻底解决时间的不均衡性是不可能的 2 空间不均衡性及其调控集中的需求与分散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调控手段 增加供给 在特定的方向上增加供给控制需求 通过价格控制或分流需求如何实现就业与居住的平衡 四 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 15 二 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错位及其调控1 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错位是导致交通问题的重要原因 2 调控手段交通拥堵的成本分析通过货币成本来调控对拥堵路段收费征收燃油税 四 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 16 三 城市交通成本特征及公共交通的合理性1 交通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可以相互替代2 不同交通方式的交通成本特征3 公共交通的亏损问题资源的闲置外部效应的忽略4 如何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 四 城市交通经济与政策 17 一 税收效率与土地税1 公共部门获取社会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税收2 政府税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税收的 无谓损失 单一土地税 理论3 房地产税征收形式 静态税和动态税征收房地产税的作用 使政府获得稳定的财政收入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调控地方发展 五 城市公共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18 二 公共品概念与公共品供给1 公共品的界定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定义 政府参与供给和管理的物品2 公共品规模的确定私人品边际效用曲线与公共品边际效用曲线的交点实际上是由政府的财政预算决定的 也可通过贷款近期建设规划应解决相应的预算问题 五 城市公共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19 三 城市政府规模与运作效率1 用手投票 与 用脚投票 用手投票 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用脚投票 可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 即每个政府都提供各具特色的公共品 给居民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2 如何在城市公共品的供给规划中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有差异的产品 五 城市公共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20 四 涉及的主要概念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税收的 无谓损失 单一税公共品房地产税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 五 城市公共财政与公共品供给 21 假设条件的不合理性均质性经济人对效益的追求和对公平的忽视对差异的忽视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六 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局限 22 第二部分城市地理学 23 一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一 学科概况1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 城市形成发展 分布组合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 主要任务从地理空间角度揭示各国 各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空间组织规律性和预测区域城镇发展的未来趋势 在我国 研究经济社会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 并探讨发展对策 为国家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3 研究方向研究区域中的城市研究城市中的区域4 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城市问题与对策 24 二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城市地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应用于规划实践 城市地理学同时广泛运用于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政策的制定 城市问题的分析解决等许多领域 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目前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更多的与经济全球化 特定的社会问题与信息技术相联系 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具有更明显的指导意义 一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 25 二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地理条件 一 城市的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空间开发的演变 二 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要素自然条件交通区位区域经济基础社会生产方式 三 城市的地理位置大 中 小位置中心 重心位置和邻接 门户位置交通区位 26 三 城镇化 一 城镇化的基本理论1 城镇化概念城镇化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 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 人口集中的过程 也是城镇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空间类型向心型与离心型外延型与飞地型景观型与职能型积极型与消极型自上而下型与自下而上型2 城镇化过程诺瑟姆的 S 型曲线城镇化的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3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对数相关关系 27 三 城镇化 二 世界城镇化概况1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是其重要的特点 伴随着殖民扩张的过程 使亚非广大国家向封建城市和近代城市相结合的二元结构转化 世界城市体系逐步形成 城市中心由传统的封建国家向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 2 当代世界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普遍加速 发达国家城市化相对成熟 发展中国家构成全球城市化的主体 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大城市迅速发展 城市带发展迅速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等现象在发达国家普遍出现 发展中国家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28 四 城镇地域空间的演化规律 一 城市地域空间类型1 实体地域2 行政地域3 功能地域 29 四 城镇地域空间的演化规律 二 都市区1 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Area 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2 美国的都市区概念在1910年提出大都市地区的概念 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 命名为标准大都市区 简称SMA 1959年改称标准大都市统计区 SMSA 1980年以后又改称大都市统计区 MSA 每一个MSA必须至少包括一个5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或者包括一个至少5万人的城市化地区 并满足都市区的总人口至少10万人 一个MSA由中心县 CentralCounty 和外围县 OutlyingCounty 两部分组成 3 日本的 都市圈 与 大都市圈 概念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对 都市圈 的定义是 以一日为周期 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 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须在10万以上 1960年的提出的 大都市圈 概念规定 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 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 并且邻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 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率不小于本身人口的15 大都市圈之间的物资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 30 四 城镇地域空间的演化规律 三 大都市带1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JeanGottmann 于1957年首先提出来的 指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 在经济 社会 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作大都市带 2 戈特曼认为现有的城市带有以下六个 美国东北部海滨城市带 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东京至横滨 大阪城市带 英格兰城市带 欧洲大陆城市带 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31 四 城镇地域空间的演化规律 四 我国的城镇密集区国家 十一五 规划对城市群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 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 若干城市群为主体 其它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 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 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32 五 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理论 一 基本概念1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一系列规模不等 各具特色 相互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 特征整体性等级性或层次性动态性 33 五 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理论 二 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1 职能组合结构划分城市的基本与非基本职能确定城市的性质2 地域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与廖什景观区域有中心 中心有等级中心区与补充区相适应 补充区以六边形为最佳中心地等级体系及其空间结构市场原则 K3 交通原则 K4 行政原则 K7 核心边缘模式网络城市理论3 等级规模结构城市金字塔城市的首位分布城市的位序 规模分布 位序 34 五 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理论 三 城市经济区1 概念是以中心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为依托 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对内 对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枢纽区 2 组成要素中心城市腹地经济联系空间通道3 城市经济区组织的原则中心城市原则联系方向原则腹地原则可达性原则过渡带原则兼顾行政区单元完整性的原则 35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要素位置 区位距离结构范围时间 六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6 六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城市发展条件评价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二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综合增长法时间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联合国法 三 城市吸引区的界定经验判断断裂点公式潜力模型 37 七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如何定义城市 如何定义城市地理学 研究方法的转变传统研究区位与形态 目前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研究的内容和思想更为复杂和多样 并与社会文化的整合日益紧密 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 1 人类的行为与决策 2 影响人类决策的因素与方式 3 决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城市发展是人类选择与社会控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选择与控制 choiceandconstraint 是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主题 城市地理学流派众多具有高度的理论性 与当前的社会经济问题结合更为紧密 38 第三部分城市社会学 39 一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一 概念1 社会学社会学重视对社会结构 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控的研究 具有描述 解释 预测和规范的功能 2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应用性学科 研究对象 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关系3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是一个物质实体 但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实体 城市规划不仅是物质形态规划 更是社会要素和政策的规划 40 一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二 主要理论1 芝加哥城市生态学派将生态学的竞争 淘汰 更替优势的原理引入城市研究 从人口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城市发展 Park指出城市布局 职业分类和文化是城市研究的重要方面 Mckenzie提出城市生态过程包括 集中 concentration 分散 dispersion 集聚 centralization 离散 decentralization 隔离 segregation 侵入 invasion 演替 succession 土地利用的三大经典模式的研究 LouisWirth的城市性状态理论 人口规模 密度和异质性 41 一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二 主要理论2 马克思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是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 HenriLefebvre 空间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的重要环节 生产关系具有社会和空间双重属性 DavidHarvey 资本的三次循环理论以及城市公平问题 EdwardSoja 第三空间 阐述了 空间 知识 权力 的三元辩证法 ManuelCastells 集体消费与都市社会运动 提出集体消费是国家中介的消费过程 意识形态的政治行政的经济的生产消费交换调控 象征的空间制度的空间经济的区域空间城市空间作用城市规划 社会结构 空间结构 42 一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二 主要理论3 韦伯学派和新韦伯主义理论侧重对制度和阶层的分析城市社会学关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社会冲突与权利分布等问题 它反对马克思主义将资源分配完全归咎于社会结构 认为个人行为在社会结构中是相对独立的 同时 它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念 认为阶级的划分可以基于很多因素 Paul的城市经理学说 城市的资源通过政府的官僚体系进行分配 在官僚体系中负责资源分配的各种城市经营者 gatekeeper 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Rex和Moore的房屋阶级理论 全资拥有自置居所贷款 借款拥有自置居所出租公共房屋租住私人房屋 全套自置居所 但需靠出租补贴生活租住一个房间 43 一 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 二 主要理论4 全球化与信息化理论经济转型与城市重构社会转型与城市重构文化转型与城市重构政治转型与城市重构提出后大都市问题 44 二 城市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 1 数据的采集 处理与使用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数据2 问卷调查设计发放与回收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建立数据的使用3 访谈部门访谈质性研究与深度访谈4 研究逻辑与分析程序选题收集和阅读文献确定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开展调查完成论文 45 三 城市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一 城市人口结构1 概念指一个国家 区域或城市内部各类人口之间的数量关系 2 性别结构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性别结构的影响3 年龄结构年龄组划分年龄结构金字塔 山形 钟形 瓮坛形老龄化 老龄化指标 老少比 少年儿童比重 年龄中位数 少年儿童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4 素质结构衡量指标 PQLIASHAHDI规划的人口素质结构 46 三 城市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 二 城市人口的社会问题1 老龄化问题增加老年人抚养比增加社会保障的负担影响劳动力结构 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产业结构面临调整2 流动人口问题流动人口带来的正面影响流动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流动人口的自身人口结构特点3 失业问题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贫困性失业 47 四 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一 城市社会阶层1 城市社会分层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财富 威望和权力2 城市社会阶层分异的动力收入差异与贫富分化职业的分化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权利的作用和精英的产生3 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 以组织资源 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阶层 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十大社会阶层 48 四 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二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1 概念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城市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投影 基本要素 人 经济和社会活动 空间是综合了人口变化 经济职能的分布变化以及社会空间类型等要素形成的复合性城市地域形式 2 极化 隔离与分异极化 本质即贫富分化的扩大 隔离 把个人或集团从更大的集团或社会中分离开来 也可理解为个人或单位在共同特点的基础上互相结合的倾向 分异 由简单到复杂 由同类到异类的发展过程 49 四 城市社会阶层与社会空间结构 二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3 三大经典模式同心圆模式以经济地租理论为基础 采用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将空间联系视为生物群落竞争和选择的结果 土地利用呈同心圆状分布 忽视了人类社会文化层次的分析 对现代交通考虑较少 扇形模式在经济地租的基础上增加了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 各功能区根据自己的交通通达性和环境的要求沿交通线竞争区位 呈扇形分布 有些功能区有相互排斥的趋势 多中心模式城市中除主要经济胞体 CBD外 还有次要经济胞体存在 构成不同的中心和生长点 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沥青渣子销售合同范本
- 合作合同解读与案例
- 快递物料采购合同范本
- 混凝土切块采购合同范本
- 酒店楼层转租合同范本
- 鸭场赔偿合同范本
- 武汉租商铺合同范本
- 土地勘察合同范本
- 护栏制作安装合同范本
- 防疫运输合同范本简单
- 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Z(卫生) 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GB/T 9729-2007化学试剂氯化物测定通用方法
- GB/T 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 GB/T 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三视图及尺寸标注课件
-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检验委托书模板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众辰变频器说明书3400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