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_第1页
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_第2页
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_第3页
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_第4页
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广新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文化名市建设为工作总抓手,以全国文化先进市(县)复审为契机,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文化育人化人工程。一是打造文艺精品,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值王尽美诞辰120周年之际,重点打造了大型茂腔现代戏王尽美,弘扬尽善尽美为人民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国龙城尽美诸城的文化品牌知名度,6月12日在密州宾馆大礼堂进行了首演,受到了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目前,配合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在全市展演4场,使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进一步打造提升失却的银婚,7月13日将赴济南为省纪委领导演出,7月18日、19日将进京演出,是我省唯一一部县级市打造的作品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进一步扩大诸城茂腔的影响力。二是打造党性教育基地,开辟党员学习教育的实境课堂。今年以来,将名人馆三楼打造为诸城改革历程展室,在二楼打造王愿坚生平事迹展室,配合枳沟镇打造王尽美红色小镇,配合石桥子镇打造刘家庄保卫战纪念馆,实现了党性教育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三是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坚持市、镇街、社区三级文化场馆、共享工程站点正常有效开放,在全市设立了13处流动图书站,在90%以上的社区设立了文艺辅导点,今年以来共接待服务群众60多万人次。常态化开展百名非遗传承人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像茂腔传承人李树梅、非遗中心主任陈柏林定期到学校、社区开展传承活动,受到学生和社区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农村社区广泛绘制文化墙、设置文化宣传栏、建设文化标志。通过以上举措,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农民群众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存在,随时随地可以学习文化、利用文化,真正让文化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以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形成,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二)文化惠民利民工程。一方面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首先,继续提升市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市图书馆再次蝉联国家一级馆,积极筹备新馆开放事宜,完成10名聘用制工作人员招聘,以满足新馆开放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对博物馆、文化馆、超然台等基础设施和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市级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能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场所。其次,实行典型带动,全面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整体建设水平。针对镇街综合文化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了1345提升工程,即明确1个标准要求,打造3个国家一级文化站,重点提升4处镇街文化站和5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精心打造了昌城镇综合文化站、密州街道综合文化站、石桥子镇综合文化站、杨义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北杏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刘家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示范点,努力向功能化、数字化、便民化和综合性方向发展。再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推行一三五七总分馆制服务模式为抓手,盘活文化资源、统筹服务力量,将服务触角向基层向群众身边延伸,开展定向服务、菜单服务、有约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效能。目前,总分馆制已在70%的镇街(园区)和50%的社区推开。我市总分馆制一体化服务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文化扶贫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设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得到省文化厅李国琳副厅长的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开展好系列文化活动。首先,扎实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去年,市里拿出150万元扶持公益电影放映,使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在208个农村社区的基础上向1249个自然村辐射,扩大了放映范围,增加了受众面,今年已完成放映3500场,占全年放映任务的50%。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力度,充分发挥舜龙艺术团的带动作用,今年以来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惠民演出680场,占全年演出计划的55%。其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镇街、社区文化广场为主阵地,以全市300多支秧歌、锣鼓、竹板快书、茂腔、广场舞等业余文艺演出队伍为骨干,镇街、社区加强服务和引导,市文化馆跟上指导培训,常年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社区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今年以来共举办镇街社区广场文化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达15万人次,实现了群众自娱自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文化资源开发工程。一是发扬光大诸城茂腔。以举办山东省(诸城)茂腔文化艺术节为媒介,以确立茂腔为山东三大剧种之一地位为契机,加强对诸城茂腔的资源开发、传播交流和队伍建设、剧目扩排,做好茂腔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好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东茂腔罗衫记表演人才培养工作。二是扩大诸城派古琴影响力。积极筹备首届中国(诸城)古琴文化艺术节暨幽兰阳春奖展演活动,完成与中国器乐协会的对接,公布活动章程。三是打造非遗聚集区。打造龙都街道岔道口社区张择端文化街区非遗聚集区和皇华镇孟家庄子非遗聚集区,形成非遗保护、非遗开发、创业创新人才集聚效应。四是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完善非遗传习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新建诸城老膏药综合传习中心、舜王大荣王氏文化综合传习中心、密州王一贴膏药综合传习中心、密州黑陶综合传习中心等四处非遗传习中心。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已建成县级历史文化展示馆(室)1处、镇级13处,社区级20多处,让社区居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有序推进齐长城二期保护修缮工程和东方文化宝库博物馆建设项目。(四)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一是叫响中国龙城尽美诸城文化品牌。借助纪念王尽美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打响中国龙城尽美诸城文化品牌,积极推介大型茂腔现代戏王尽美,配合枳沟镇打造好枳沟镇红色文化旅游小镇,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二是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认可,在寓教于乐,陶冶群众情操,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方面展现出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第25届庆新春广场文艺演出、第28届迎春灯谜竞猜; 第9届社区文化节、第17届龙城之声夏季广场文艺演出已启动,正在进行中;第二届山东(诸城)茂腔文化艺术节和首届中国(诸城)古琴文化艺术节也早已着手准备,已与上级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了初步对接。三是争创省级文化消费示范市。在总结去年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及早研究部署第二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扩大文化企业参与面,扩大社会受惠面,加大优惠力度,切实发挥好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引领作用。目前已完成签约企业11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