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税收政策最新税收政策法法规规解解读读 1 关于 关于进进一步明确房屋附属一步明确房屋附属设备设备和配套和配套设设施施计计征房征房产产税有关税有关问题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2 关于具 关于具备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产税的通知税的通知 税前扣除工税前扣除工资资及附加及附加政政策策汇总汇总 增增值值税税优优惠政惠政策策简简明明汇总汇总 咨咨询问题询问题汇汇总总 关于关于进进一步一步明确房屋附属明确房屋附属设备设备和配套和配套设设施施计计征房征房产产税有关税有关问题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国税 国税发发 2005 173 号 号 苏地税发 2006 19 号 宁地税发 2006 121 号自自 2006 年年 1 月月 1 日起日起执执行 行 关于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计征房产税问题 原先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定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几个业务问题的解释与规定 87 财税地字第 003 号 第二条已作了明确 即 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 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 主要有 暖气 卫 生 通风 照明 煤气等设备 各种管线 如蒸气 压缩空气 石油 给水排 水等管道及电力 电讯 电缆导线 电梯 升降机 过道 晒台等 属于房屋 附属设备的水管 下水道 暖气管 煤气管等从最近的探视井或三通管算起 电灯网 照明线从进线盒联接管算起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房屋中央空调是否计入房产原值等问题的批复 财税地字 1987 28 号 规定 新建房屋交付使用时 如中央空调设备已计算 在房产原值之中 则房产原值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 如中央空调设备作单项固 定资产入账 单独核算并提取折旧 则房产原值不应包括中央空调设备 关于 旧房安装空调设备 一般都作单项固定资产入账 不应计入房产原值 国税发 2005 173 号文件在需要并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的设备设施范围的 确定原则上 与前述 87 财税地字第 003 号文件第二条的规定没有实质性的差 别 但表述更为明确 它规定 为了维持和增加房屋的使用功能或使房屋满足 设计要求 凡以房屋为载体 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 如给排水 采暖 消防 中央空调 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等 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 记账与核算 都应计入房产原值 计征房产税 该规定取代了财税地字 1987 28 号文件的前述规定 在新规定下 中央空调设备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不会对房产 税计税原值的确定方法产生影响 总体上将会使房产税税负保持不变或者增加 此外 国税发 2005 173 号文件所作的一项重要补充规定是 对于更换房屋 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 在将其价值计入房产原值时 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 施的价值 对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中易损坏 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配件 更新后不 再计入房产原值 也就是说 在更换应计入房产计税原值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 施后 新的计税原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新的计税原值 原计税原值 更换的新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价值 被 更换的易损零配件的价值 被更换的旧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原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 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 是指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 账面净值 2 零配件 是指单位价值标准为 2000 元以下 不包括 2000 元 的房屋附 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相关配件 3 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 应由其在该纳税年度结束后 15 日前 随同办理房产税纳税申报时申报 提供 房产税扣减房屋附属原设备和配套设 施申报备案表 见附表 和原始发票 或入帐决算书 审计决定书等 复印件 经主管地税机关审核后 方可予以扣减 另外 国税发 2005 173 号文件的上述规定同样也适用于城市房地产税 也 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同样也应执行上述规定 关于具关于具备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产税的通知税的通知 财财税税 2005 181 号 号 苏财苏财税税 2006 6 号 宁号 宁财财税税 2006 86 号 自号 自 2006 年年 1 月月 1 日起日起执执行 行 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在 1986 年印发的 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 行规定 86 财税地字第 008 号 第十一条中曾规定 为鼓励利用地下人防设 施 暂不征收房产税 但是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 根据财税 2005 181 号文件 的规定 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 包括与地上房屋 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筑 地下人防设施等 均应当依照有 关规定征收房产税 根据财税 2006 181 号文件的规定 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 维护结构 能够遮风避雨 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 经营 工作 学习 娱乐 居住 或储藏物资的场所 这一定义与 关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几个业务问题的解 释与规定 87 财税地字第 003 号 中对 房屋 的定义基本是一致的 财税 2006 181 号文件对于地下建筑同样按照自用和出租规定了两种不同的 计税方式 1 出租方式下的计税方式与出租地上房屋建筑相同 2 在自用方式下 允许先将房屋原价 按照现行规定 应当即为会计 账簿中 固定资产 科目记载的原价 乘以一定比例 具体折算比例由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在上述幅度内自行确定 江 苏省工业定为 50 商业定为 70 求得房屋计税原值 然后按照现行的房产 税计税方法对房屋计税原值减除 30 后求得计税余值 按照计税余值的 1 2 计 征房产税 用下列公式表示自用的地下建筑 工业用途房产 应纳房产税的税额 应税房产原值 50 1 30 1 2 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 应纳房产税的税额 应税房产原值 70 1 30 1 2 将房屋原价乘以一定比例折算为应税房产原值 实际上是减征了一定比例 的房产税 需要注意的是 出租的地下建筑在计征房产税时 是没有这样的减 征优惠的 另外 财税 2005 181 号文件还规定 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 筑 如房屋的地下室 地下停车场 商场的地下部分等 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 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 同时省局规定地下建筑的房产原值应包括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和 配套设施 税前扣除工资及附加政策 工资及其附加税前扣除政策的概述工资及其附加税前扣除政策的概述 一 工资及其附加税前扣除政策的基本内容一 工资及其附加税前扣除政策的基本内容 纳税人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按照计税工资扣除 计税工资的具体标准 在财政部规定 的范围内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报财政部备案 计税工资 是指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允许扣除的工资标准 包括企业各种形式支付 给职工的基本工资 浮动工资 各类补贴 津贴 奖金等 企业的一切工资性支出 包括企业列入管理费的各项补助等 在确定计税工资和挂钩 工资时 应全部计入工资总额 二 工资税前扣除的制度二 工资税前扣除的制度 1 1 标准计税工资制度 标准计税工资制度 发放工资在计税工资标准以内的 按实扣除 超过标准的部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计税工资的月扣除最高限额为 800 元 人 具体扣除标准 可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不同行业情况 在上述限额内确定 并报财政 部备案 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确需高于该限额的 应在不高于 20 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审定 财政部将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指数对计税工资限额作适当调整 各地可据此相应调 整计税工资标准 2 2 提成工资工资制度 提成工资工资制度 对饮食服务企业按国家规定提取的提成工资 在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时准予扣除 有些地方仍在在执行这一工资制度 南京市已将过去实行提成工资的企 业改按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 3 3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 业 其工资发放在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 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以内的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包括原来经批准实行工 效挂钩制度和 两低于 工资制度 4 4 百元工资含量工资制度 百元工资含量工资制度 凡实行百元工资含量方式计提工资的企业 其百元工资含 量的确定 必须报主管地税部门 劳动部门批准后 方可执行 从 1996 年起南京市百元工 资含量方式已逐步纳入 工效挂钩 范围 5 5 国务院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 国务院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 事业单位凡执行国务院规定的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 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在税前进行扣除 南京市根据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不同 对事业单位工资规定了不同的办法 对于全额拔 款的事业单位 基本工资与奖金的比例是 7 3 差额拔款单位的基本工资与奖金的比例 是 6 4 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与奖金的比例是 5 5 经这人事局的批准 事业 单位可以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 基本工资包括基础工资 级别工资 职务工资 工龄工资 各项津贴和补贴等 与行 政单位的基本工资一致 6 6 实际支付税前扣除工资制度 软件 实际支付税前扣除工资制度 软件开发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 在计算应纳税所 得额时准予扣除 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视同软件企业 享受软件企业的有关税收政策 7 7 利润比例税前扣除奖金制度 利润比例税前扣除奖金制度 城市商业银行税前扣除的奖金比例最高不得超过税前 利润的 8 掌握的三个条件 一 税前利润不得低于 1000 万元 不良资产比例不得高于 20 二 奖金已实际发放 三 奖金扣除的最高比例没有超过税前利润的 8 标准计税工资标准计税工资 企业所得税标准计税工资制度是指企业按规定的每月可税前扣除的工资标准和允许计 提计税工资的人数计算每月可税前扣除的工资 在执行标准计税工资制度中应当注意的政 策要点为 工资薪金支出内容 计税工资人数 一 工资薪金支出内容一 工资薪金支出内容 1 工资薪金支出的范围 工资薪金支出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 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的所有现金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 奖金 津贴 补贴 年终加薪 加班工资 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地区补贴 物价补贴 和误餐补贴均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 2 2 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支出项目 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支出项目 1 雇员向纳税人投资而分配的股息性所得 2 根据国家或省级政府的规定为雇员支付的社会保障性缴款 3 从已提取职工福利基金中支付的各项福利支出 包括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探亲路费 等 4 各项劳动保护支出 5 雇员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6 雇员离退休 退职待遇的各项支出 7 独生子女补贴 8 纳税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 9 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不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项目 3 3 工资薪金支出中需要把握的支出项目 工资薪金支出中需要把握的支出项目 1 交通费 2 通讯费 3 防暑降温费 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100元 其他人员每人每月 80元 全年按四个月计发 4 出车补贴 5 劳动保护支出 6 股权奖励 7 支付旅游费用 8 车辆等实物奖励 二 计税工资人数二 计税工资人数 1 1 应计入计税工资人数的人员 应计入计税工资人数的人员 在本企业任职或与其有雇佣关系的员工包括固定职工 合同工 临时工 2 2 不应计入计税工资人数的人员 不应计入计税工资人数的人员 1 应从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的医务室 职工浴室 理发室 幼儿园 托儿所人员 2 已领取养老保险金 失业救济金的离退休职工 下岗职工 待岗职工 3 已出售的住房或租金收入计入住房周转金的出租房的管理服务人员 3 3 计税工资人数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计税工资人数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 劳动合同在确定计税工资人数中的作用 2 缴纳社会保障性费用在确定计税工资人数的作用 3 计税工资人员的凭据 检查常遇到的问题 4 内退人员能否作为计税工资人数 5 临时人员的计数 期货经纪机构临时招聘工作人员所支付的费用 无论采用取提成佣金方式或是以工资 名义支付 均属于人员工资费用 纳税人在年终申报纳税时必须按照税收法规规定的计税 工资在税前扣除 凡超过当地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 在计征所得税时予以纳税调整 摘自国家税务总局 1997 年 10 月 9 国税发 1997 158 号通知 工效挂钩工资制度工效挂钩工资制度 一 工效挂钩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一 工效挂钩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经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的企业 其工资发放在工资总额增 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以内的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 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其实际发放的工资额可在当年企业 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按的工效挂钩办法提取的工资额超过实际发放的工资额部分 不得在 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超过部分用于建立工资储备基金 工资储备基金分为 老基金结余 和 新基金结余 老基金结余 是指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 1997 年度 含 以前将提取的工资总额的一部 分用于建立以丰补歉的工资储备基金结余 这部分基金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已在税前扣除 新基金结余 是指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 1998 年度 含 以后每年将按规定提取的工资 总额超过当年实际发放数的部分建立的工资储备基金结余 老基金结余在以后年度发放时不得在税前扣除 新基金结余在以后年度发放时允许在 税前扣除 二 工效挂钩工资的种类二 工效挂钩工资的种类 目前工效挂钩制度计算效益工资办法有三种 系数挂钩办法 定率挂钩办法 两低于 挂钩办法 一 系数挂钩办法 一 系数挂钩办法 主要是指由有关部分指准实行的老工效挂钩办法 主要是指由有关部分指准实行的老工效挂钩办法 这种方法是给工资基数确定一个系 数 南京市多年来从 0 3 到 1 以控制可税前扣除的效益工资 从过去给的系数的大小来 看 系数的作用是为了稳定税前扣除的效益工资 并非计算出来的效益工资应可以在税前 扣除 劳动部门 国资委 确定的系数工效挂钩方案中 效益工资工资相当于工资总额的 10 25 的部分可以全部作为效益工资 10 25 25 45 的部分 最高可提取 50 25 40 45 60 的部分 最高可提取 30 40 60 以上的部分最高只能提取 20 1 制定系数工效挂钩方案的机构 制定系数工效挂钩方案的机构 1 国资委 各级国资委制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效挂钩方案 这部分企业是有 国资委文件列举名单 2 人事部门 人事部门制定事业单位的工效挂钩方案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除国资委制定方案的国有企业和集 体企业的工效挂钩方案 2 允许实行系数工效挂钩工资制定的条件 允许实行系数工效挂钩工资制定的条件 对新办工效挂钩的企业 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 为企业所得税查帐征收户 2 上年度盈利 3 人均工资水平高于 960 元 3 系数工效挂钩工资制度中的有关指标 系数工效挂钩工资制度中的有关指标 1 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 企业根据某一企业所得税纳税期间的效益状况和一定的计算规则 计算 出的扣税前扣除的工资增减量 金额上也等于本年可税前扣除工资与工资基数之间的差额 当效益增长时 效益工资为正数 效益下降时 效益工资为负数 2 实现效益 实现效益 是指未扣除效益工资前利润 3 工资基数 工资基数 计算效益工资的基数一向情况下为上年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 即上年税 前计提工资总额 加上动用的以前年度新老基金金额 如果上年允许计提的效益工资没有 全额发放 部分转为新基金结余的 应扣除转为新基金结余的部分 工资基数一般不应调 整 但发生以下情况的 工资基数可进行调整 1 当年招用人员的 2 当年改组改制 企业分立减少人员或合 兼 产增加人员的 3 政策性调整工资的 工资基数调整的金额 人员变化数 按人员调整前的工资基数计算的人均工资 工效挂钩制定方案部门调整工资基数不符合规定的 增加的工资不能在税前扣除 4 效益基数 效益基数 已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定的企业 以上年实际完成的利润为计效益工资 的效益基数 新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定的企业 以上年实际实现利润数为效益基数 上年 实现利润数低于前三年平均数的 以前三年平均数为效益基数 效益基数原则上不进行调整 4 稳定系数工效挂钩办法税前扣除工资的措施 实行工资挂钩工资制度后 由于工资 与企业效益挂钩 税前可扣除的工资可能会因效益下降 大大降低 这儿主要指系数挂钩 办法 为解决这个问题 南京市对实行系数挂钩办法的企业 如果效益下降 造成工资总 额下降 最高下浮幅度不高于工资基数的 20 对于实行两低于挂钩办法的企业 如果效 益下降 造成工资总额下降 人均工资不低于 960 元 月 对于由于政策性原因造成企业效益下降的 企业可将政策变化造成效益下降的情况报 税务机关备案 并提供政策造成效益下降的计算方法和效益下降的金额 经税务人员审核 后 可将由政策影响而形成的效益下降金额 视同企业实现的效益 计算效益工资 二 定率挂钩办法 二 定率挂钩办法 如果企业当年实现的效益超过效益基数 企业可按规定的比例提取效益工资 如果企 业当年实现的效益低于效益基数 企业工资应当按规定的比例向下浮动 南京市劳动局和 国资委定浮动比例为 5 或 二 两低于挂钩办法 二 两低于挂钩办法 即企业当年工资总额增长速度低于效益总额增长速度 人均工资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 速度 实行两低于工资办法的企业 由出资人或行使出资人职责的部门制定工效挂钩方案 主要是指股东会议或股东大会 方案应报税务机关备案 目前由于无法获得劳动生产率数 据 南京市地税局选用了效益总额控制工资总额增长的办法 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单位关于全面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意见的 通知 苏政办发 2005 132 号 后 省局对两低于工资制度作了以下掌握意见 1 实施的时间 条件 实施的时间 条件 自 2006 年度起 适用于 2005 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各 地根据本地实际 对辖区内持续生产经营满一个会计年度盈利的查帐征收企业 实行工资 集体协商制度的 其工资薪金支出在符合 两个低于 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效益增 长幅度 人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条件下 允许税前扣除 采用 两 个低于 工资扣除标准的纳税人 凡不按集体协商工资办法执行的 则应按计税工资办法执 行 2 2 两低于工资制度中的指标 两低于工资制度中的指标 凡符合规定条件实行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企业 其工 资薪金支出均应按 两个低于 标准税前扣除 为简化操作 两个低于 工资扣除标准以 工资总额增长率和经济效益增长率为计算指标 工资总额指标为 实际发放的并计入当期损益的工资薪金支出 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工资总额 工资总额基数 工资总额基数 100 经济效益指标为 利润总额 会计利润 增长率计算公式为 经济效益 经济 效益基数 经济效益基数 100 初次实行 两个低于 工资扣除标准的纳税人 其初始工资总额基数的确认按企业上 年的工资实际发放数确定 但最高不得超过按省辖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 资的 3 倍 计算实际发放数的人员按企业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确定 人数平均数 1 12 月数字加权平均 非本地外来人员就业人数的确定 凭签订的一年以上劳动合同 经济效益基数可以选择上年度利润总额或前三年利润总额的平均数 以后年度分别以上年工资总额实际发放数为工资基数 以上年度利润总额为效益基数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时 其工资总额可维持上年基数 亏损企业亏损额的减少不得作为经济效益增长指标 3 适用两低于工资办法企业的纳税调整 适用两低于工资办法企业的纳税调整 采用 两个低于 工资扣除标准的纳税人 其工资薪金支出应按照 两个低于 原则和实际发放原则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工资总额增长率如高于经济效益增长率 则可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应扣减至工资总额 增长率等于经济效益增长率 扣减额作为纳税调整增加 扣减额计算公式 当年扣减的工资 工资基数 工资增长率 经济效益增长率 4 工资总额基数的调整 工资总额基数的调整 企业因成建制划入 划出而发生的人数变动 可按规定相 应调增 调减工资总额基数 原实行工效挂钩的 可按其工挂基数确定 原实行计税工资 的 可按初次实行 两个低于 协商工资的初始工资总额基数确定 5 其他 其他 原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办法的企业仍按原工效挂钩办法执行 6 省局关于两低于和原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还应当明确的问题 省局关于两低于和原实行的工效挂钩办法还应当明确的问题 一是对于实行两低于 工资办法的企业 按两低于办法计算的可税前扣除的工资大于实际发放的工资 可不可以 作为新基金结余 在以后年度使用 二是原实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 改按计税工资办法 的 未使用完的基金结合 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四 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的程序四 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的程序 1 申办或制定工效挂钩工资方案 申办或制定工效挂钩工资方案 符合实行工效挂钩工资制度的企业向为其确定工效 挂钩工资方案的部门申办工效挂钩工资方案 或者由其行使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制定工效挂 钩方案 2 申报备案 申报备案 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将工效挂钩方案和上年度会计报表报税务机 关备案 3 效益工资清算 效益工资清算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提交申报表前 将 工效挂钩企业计提效益 工资清算表 和 二低于 工资清算表 提交给税务管理员审核 税务人员根据企业工 效挂钩方案和效益工资的计算规则 审核企业效益工资计算的准确性 4 申报税前扣除效益工资 申报税前扣除效益工资 企业根据确定的效益工资 与实际发放的工资比较 实际 发放数大于工资基数和效益工资之和的 大于的部分不能税前扣除 如果有新老工资基金 结余的 动用的新基金部分可以税前扣除 动用的老基金不能税前扣除 实际发放数不大 于工资基数和效益工资之和的 可全额申报税前扣除 结余的效益工资可作为新工资基金 结余 作为以后年度效益工资税前扣除 五 工效挂钩工资的计算五 工效挂钩工资的计算 1 系数挂钩效益工资的计算 系数挂钩效益工资的计算 效益工资计算公式 效益工资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公式的推算 工资增长率 效益增长率 工资增长率 100 效益增长率 100 当工资增长率等于效益增长率时 效益工资最大 即本年实现的的新增效益全部用于 发放工资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效益工资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本年实现效 益 效益工资 效益工资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本年实 现效益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效益基数 效益工资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本年实现效 益 效益基数 效益工资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本年实现效益 效益基数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效益工资 工资基数 挂钩系 数 本年实现效益 效益工资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效益工资 工资基数 挂钩系 数 本年实现效益 效益工资 效益基数 本年实现效益 效益基数 效益基数 工资基数 挂钩系数 例 某企业是南京市市属国有企业 2004 年平均职工人数为 100 人 税前扣除的 工资总额为 360 万元 其中效益工资 60 万元 会计利润为 80 万元 新工资基金结余 40 万 元 老工资基金结余 10 万元 2005 年由新增加人员 10 人 实际发放并已税前扣除工资 528 万元 会计利润 200 万元 国资委审定该企业 2005 年挂钩系数为 1 该企业其他方面 不需要纳税调整 计算该企业 2005 年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解 效益基数 80 60 140 工资基数 110 360 100 12 12 396 实现效益 200 528 396 332 效益工资 396 1 142 142 396 100 30 45 可提取的效益工资 396 25 142 396 25 50 120 5 在动用新老工资基金前可税前扣除的工资限额 120 5 396 516 5 516 5 实际发放数 528 其中 11 5 万元应动用新老基金结余来抵补 2005 效益工资不 足的部分 可动用的老基金结余为 10 万元 企业首先应用老基金结余 但不能税前扣除 仍 有 1 5 万元不足的部分 以新工资基金结余抵补 并可以在税前扣除 该企业 2005 年应纳税所得额为在会计利润 200 万元的基础上调增老基金抵补效益工资 的 10 万元的金额 即 210 万元 2005 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210 33 69 3 万元 二 定率挂钩效益工资的计算 二 定率挂钩效益工资的计算 例 某企业经劳动保障部门审定 实行定率挂钩办法计算效益工资 挂钩比率是 5 2004 年该企业实现利润 100 万元 税前扣除工资 40 万元 2005 年实现利润 99 万元 已发放工资 44 万元 计算该企业 2005 年可计提的效益工资 解 该企业效益基数为 100 万元 实现效益 99 44 40 103 实现效益大于效益基 数 可计提效益工资 100 5 5 问题是企业扣减了效益工资后 实现的效益只剩下 98 万元 又小于企业效益基数 企业要不要扣减 2 万元的效益工资 以使实现效益不低于效益基数 下面的例子可以解释 这个问题 例 某企业经劳动保障部门审定 实行定率挂钩办法计算效益工资 挂钩比率是 5 2004 年该企业实现利润 100 万元 税前扣除工资 40 万元 2005 年实现利润 97 万元 已发放工资 40 万元 计算该企业 2005 年可税前扣除的工资 解 该企业本年实现效益小于效益基数 应当扣减税前扣除工资 扣减金额 100 5 5 企业可税前扣除的工资金额 为 40 5 35 同样一个问题 纳税人扣除了效益工资后 实际的效益为 102 万元 纳税人是不是可 以因为此时的效益超过了效益基数再计提 2 万元的效益工资 在处理这两个问题中 应当按照同一个逻辑 如果在前一个例子中可以计提了效益工 资后为维持以前的效益基数 而扣减效益工资 那么在后一个例子中 企业也可以因为扣 332 140 140 396 1 减了效益工资后 实现的效益又超过了效益基数 企业也可以因此而补提效益工资 企业 在后一个例子中补提效益工资显然是违背政策的 所以在前一个例子中 企业也不应扣减 效益工资 目前定率挂钩的办法与国家税务总局对工效挂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 不符合两低于的 原则 三 两低于挂钩办法 三 两低于挂钩办法 例 某有限责任公司经股东会决议 职工集体协商 实行两低于挂历钩办法 该企业 2004 年平均职工人数为 100 人 税前扣除的工资总额为 360 万元 其中效益工资 60 万元 会计利润为 180 万元 新工资基金结余 40 万元 老工资基金结余 10 万元 2005 年由新增 加人员 10 人 实际发放并已税前扣除工资 528 万元 会计利润 50 万元 该企业 2005 年其 他方面不需要纳税调整 计算该企业 2005 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解 效益基数 180 60 240 工资基数 110 360 100 12 12 396 实现效益 50 528 396 182 效益工资 396 33 2005 年可税前扣除工资 396 33 363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528 363 165 应纳所得税额 50 165 215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215 33 70 95 万元 工资附加税前扣除政策工资附加税前扣除政策 一 政策内容一 政策内容 纳税人的职工工会经费 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 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百分 之二 百分之十四 百分之一点五计算扣除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职工工会经费 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 分别按照前款规定允许税前扣除标准工资总额的 2 14 1 5 计算扣除 但原来在有关 费用中直接列支的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已扣除职工福利费的 不得再计算扣除医疗基金 没有计算扣除职工福利费的 可在不超过职工福利基金的标准 额度内计算扣除医疗基金 对离退休人员的职工医疗基金 可按规定标准计算的额度扣除 根据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 2002 16 号 规定 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 培训任务重 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 2 5 提取 列入成本开 支 中移动职工教育经费从 2003 年起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 2 5 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前扣 除 同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 从 2005 年度起 按照计税工资总额 2 5 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 纳税人税前允许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 暂按照允许税前 182 240 240 396 扣除标准工资总额的 2 5 计算 工效挂钩企业的职工工会经费 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应按企业当年度允许在税 前扣除的工资总额发放数提取 超过部分作纳税调整 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培训费用 首先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 支 超过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 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 纳税人应提供真实 合法凭证 否则 不得在税前扣除 培训费的证明材料包括 培训时间 地点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培训目的 费用标准 支付凭证等 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 工会拨交的经费 凭工会组织开具的 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在税前扣除 凡不能出 具 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 的 其提取的职工工会经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增值税优惠政策 一 一 农业产品农业产品 1 销售自产农业产品 1 农业产品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暂行条例 2 农业 是指种植业 养殖业 林业 牧业 水产业 农业生产者 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农业产品 是指初级农业产品 具体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确定 实施细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十六条所列免税项目的第一项所称的 农业生 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 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 收割和动物的饲养 捕捞的单位和 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 对上述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 以及单 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 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注释所列的农业产品 不属于免税的 范围 当按照规定税率征收增值税 财税字 1995 052 号文 4 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 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 养殖业 林业 牧业 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 动物的初 级产品农业产品 纳税范围包括 一 植物类一 植物类 植物类包括人工种植和天然生长的各种植物的初级产品 具体纳税范围为 一 粮食 粮食是指各种主食食科植物果实的总称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小麦 稻谷 玉米 高梁 谷子和其他杂粮 如 大麦 燕麦等 以及经碾磨 脱壳等工艺加工后的粮食 如 面粉 米 玉米面 渣等 切面 饺子皮 馄饨皮 面皮 米粉等粮食复制品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以粮食为原料加工的速冻食品 方便面 副食品和各种熟食品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 范围 二 蔬菜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 木本植物的总称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各种蔬菜 菌类 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科植物 经晾晒 冷藏 冷冻 包装 脱水等工序加工的蔬菜 腌菜 咸莱 酱菜和盐渍蔬菜 等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蔬菜罐头 罐头是指以金属罐 玻璃瓶和其他材料包装 经排气密封的各种食品 下同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三 烟叶 烟叶是指各种烟草的叶片和经过简单加工的叶片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晒烟叶 晾 烟叶和初烤烟叶 1 晒烟叶 是指利用太阳能露天晒制的烟叶 2 晾烟叶 是指在晾房内自然干燥的烟叶 3 初烤烟叶 是指烟草种植者直接烤制的烟叶 不包括专业复烤厂烤制的复烤烟叶 四 茶叶 茶叶是指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和嫩芽 即茶青 以及经吹干 揉拌 发酵 烘干 等工序初制的茶 本货物的征收范围包括各种毛茶 如红毛茶 绿毛茶 乌龙毛茶 白毛 茶 黑毛茶等 精制茶 边销茶及掺兑各种药物的茶和茶饮料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五 园艺植物 园艺植物是指可供食用的果实 如水果 果干 如荔枝干 桂园干 葡萄干等 干果 果仁 果用瓜 如甜瓜 西瓜 哈密瓜等 以及胡椒 花椒 大料 咖啡豆等 经冷冻 冷藏 包装等工序加工的园艺植物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水果罐头 果脯 蜜饯 炒制的果仁 坚果 碾磨后的园艺植物 如胡椒粉 花 椒粉等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六 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用作中药原药的各种植物的根 茎 皮 叶 花 果实等 用上述药用植物加工制成的片 丝 块 段等中药饮片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中成药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七 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是指主要用作榨取油脂的各种植物的根 茎 叶 果实 花或者胚芽组织等 初级产品 如菜子 包括芥莱子 花生 大豆 葵花子 蓖麻子 芝麻子 胡麻子 茶子 桐子 橄揽仁 棕榈仁 棉籽等 提取芳香油的芳香油植物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八 纤维植物 纤维植物是指利用其纤维作纺织 造纸原料或者绳索的植物 如棉 包括籽棉 皮棉 絮棉 大麻 黄麻 槿麻 苎麻 茼麻 亚麻 罗布麻 蕉麻 剑麻等 棉短绒和麻纤维经脱胶后的精干 洗 麻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九 糖料植物 糖料植物是指主要用作制糖的各种植物 如甘蔗 甜菜等 十 林业产品 林业产品是指乔木 灌木和竹类植物 以及天然树脂 天然橡胶 林业产品的征税范 围包括 1 原木 是指将伐倒的乔木去其枝芽 梢头或者皮的乔木 灌木 以及锯成一定长度 的木段 锯材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2 原竹 是指将砍倒的竹去其枝 梢或者叶的竹类植物 以及锯成一定长度的竹段 3 天然树脂 是指木科植物的分泌物 包括生漆 树脂和树胶 如松脂 桃胶 樱胶 阿拉伯胶 古巴胶和天然橡胶 包括乳胶和干胶 等 4 其他林业产品 是指除上述列举林业产品以外的其他各种林业产品 如竹笋 笋干 棕竹 棕榈衣 树枝 树叶 树皮 藤条等 盐水竹笋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竹笋罐头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十一 其他植物 其他植物是指除上述列举植物以外的其他各种人工种植和野生的植物 如树苗 花卉 植物种子 植物叶子 草 麦秸 豆类 薯类 藻类植物等 干花 干草 薯干 干制的藻类植物 农业产品的下脚料等 也属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二 动物类二 动物类 动物类包括人工养殖和天然生长的各种动物的初级产品 具体征税范围为 一 水产品 水产品是指人工放养和人工捕捞的鱼 虾 蟹 鳖 贝类 棘皮类 软体类 腔肠类 海兽类动物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鱼 虾 蟹 鳖 贝类 棘皮类 软体类 腔肠类 海兽类 鱼苗 卵 虾苗 蟹苗 贝苗 秧 以及经冷冻 冷藏 盐渍等防腐处理和包 装的水产品 干制的鱼 虾 蟹 贝类 棘皮类 软体类 腔肠类 如干鱼 干虾 干虾仁 干贝 等 以及未加工成工艺品的贝壳 珍珠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国 熟制的水产品和各类水产品的罐头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二 畜牧产品 畜牧产品是指人工饲养 繁殖取得和捕获的各种畜禽 本货物的征税范围包括 1 兽类 禽类和爬行类动物 如牛 马 猪 羊 鸡 鸭等 2 兽类 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肉产品 包括整块或者分割的鲜肉 冷藏或者冷冻 肉 盐渍肉 兽类 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内脏 头 尾 蹄等组织 各种兽类 禽类和爬行类动物的肉类生制品 如腊肉 腌肉 熏肉等 也属于本 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肉类罐头 肉类熟制品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3 蛋类产品 是指各种禽类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的卵 包括鲜蛋 冷藏蛋 经加工的咸蛋 松花蛋 腌制的蛋等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各种蛋类的罐头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4 鲜奶 是指各种哺乳类动物的乳汁和经净化 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的乳汁 用鲜奶加工的各种奶制品 如酸奶 奶酪 奶油等 不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三 动物皮张 动物皮张是指从各种动物 兽类 禽类和爬行类动物 身上直接剥取的 未经鞣制的 生皮 生皮张 将生皮 生皮张用清水 盐水或者防腐药水浸泡 刮里 脱毛 晒干或者熏干 未经 鞣制的 也属于本货物的征税范围 四 动物绒 动物毛绒是指未经洗净的各种动物的毛发 绒毛和羽毛 洗净毛 洗净绒等不属愚笨货物的征税范围 五 其他动物组织 其他动物组织是指上述列举以外的兽类 禽类 爬行类动物的其他组织 以及昆虫类 动物 1 蚕茧 包括鲜茧和干茧 以及蚕蛹 2 天然蜂蜜 是指采集的未经加工的天然蜂蜜 鲜蜂王浆等 3 动物树脂 如虫胶等 4 其他动物组织 如动物骨 壳 兽角 动物血液 动物分泌物 蚕种等 财税字 1995 第 052 号文 5 从 2002 年 1 月 1 日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业产品 的进项税额扣除率由 10 提高到 13 财税 2002 12 号文 2 粮食和食用植物油 1 对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的粮食免征增值税 A 对其他粮食企业经营粮食 除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外 一律征收增值税 军队用粮 指凭军用粮票和军粮供应证按军供价供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 武装警察部队的粮食 救灾救济粮 指经县 含 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凭救灾救济粮票 证 按规定的销 售价格向需救助的灾民供应的粮食 水库移民口粮 指经县 含 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凭水库移民口粮票 证 按规定 的销售价格供应给水库移民的粮食 对销售食用植物油业务 除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的销售继续免征增值税外 一律照章 征收增值税 B 承担粮食收储任务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经营本通知所列免税项目的其他粮食经 营企业 以及有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销售业务的企业 均需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免税 资格 未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认定 不得免税 享受免税优惠的企业 应按期进行免税 申报 违反者取消其免税资格 C 粮食部门应向同级国家税务局提供军队用粮 救灾救济粮 水库移民口粮的单位 供应数量等有关资料 经国家税务局审核无误后予以免税 财税字 1999 198 号 2 享受免税优惠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可继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自 1999 年 8 月 1 日起 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 暂一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 应当比照非免税货物开具增值税专用发 票 企业记账销售额为 价税合计 数 属于一般纳税人的生产 经营单位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购进的免税粮食 可依照国 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额抵扣进项税额 国税明电 1999 10 号 3 凡享受免征增值税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均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 并进行纳 税申报 日常检查及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各项管理 经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1999 年内要全部纳入增值 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 自 2000 年 1 月 1 日起 其粮食销售业务必须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 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违反本条规定 逾期未使用防伪税控系统 擅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的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国税函 1999 560 号 4 自 2002 年 6 月 1 日起 对中国储备粮总公司及各分公司所属的政府储备食用 植物油承储企业 按照国家指令计划销售的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 可比照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具粮食销售发票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明电 1999 10 号 及国 家税务总局 关于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增值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 1999 560 号 的有关规定执行 允许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纳入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 国税函 2002 531 号 二 农业生产资料 二 农业生产资料 1 饲料 A 免税饲料产品范围包括 1 单一大宗饲料 指以一种动物 植物 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产品或其副产品 其范围仅限于糠麸 酒糟 鱼粉 草饲料 饲料级磷酸氢钙及除豆粕以外的菜子粕 棉子 粕 向日葵粕 花生粕等粕类产品 2 混合饲料 指由两种以上单一大宗饲料 粮食 粮食副产品及饲料添加剂按照一 定比例配置 其中单一大宗饲料 粮食及粮食副产品的参兑比例不低于 95 的饲料 3 配合饲料 指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 饲养对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 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后 形成的能满足饲养动物全部营养需要 除水分 外 的饲料 4 复合预混料 指能够按照国家有关饲料产品的标准要求量 全面提供动物饲养相 应阶段所需微量元素 4 种或以上 维生素 8 种或以上 由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 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置的均匀混 合物 5 浓缩饲料 指由蛋白质 复合预混料及矿物质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B 原有的饲料生产企业及新办的饲料生产企业 应凭省级税务机关认可的饲料质量 检测机构出具的饲料产品合格证明 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 经省级国家税 务局审核批准后 由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免征增值税手续 饲料生产企业饲料产 品需检测品种由省级税务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 C 本通知自 2001 年 8 月 1 日起执行 2001 年 8 月 1 日前免税饲料范围及豆粕的征税 问题 仍按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 饲料 注释及加强饲料征免增值税管理问题的通 知 国税发 1999 39 号 执行 财税 2001 121 号 2 其他农业生产资料 1 下列货物免征增值税 农膜 生产销售的除尿素以外的氮肥 除磷酸二铵以外的磷肥 钾肥以及以免税化 肥为主要原料的复混肥 企业生产复混肥产品所用的免税化肥成本占原料中全部化肥 成本的比重高于 复混肥 是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加工制成的氮 磷 钾三种 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的肥料 包括仅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复合肥和仅用物理方法制成 的混配肥 也称掺合肥 生产销售的阿维菌素 胺菊酯 百菌清 苯噻酰草按 节嘧磺隆 革除灵 吨虫琳 丙烯菊酯 哒瞒灵 代森锰锌 稻瘟灵 敌百虫 丁草胺 啶虫脒 多抗霉素 二甲戊乐 灵 二嗪磷 氟乐足 高效氯氰菊酯 炔螨特 甲多丹 甲基硫菌灵 甲基异柳磷 甲 乙 基毒死蜱 甲 乙 基嘧啶磷 精恶唑禾草灵 精喹禾灵 井冈霉素 咪鲜胺 灭 多威 灭蝇胺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噻磺隆 三氟氯氰菊酯 三唑磷 三唑酮 杀虫单 杀虫双 顺式氯氰菊酯 涕灭威 烯唑醇 辛硫磷 辛酰溴苯腈 异丙甲草胺 乙阿合剂 乙草胺 乙酰甲胺磷 莠去津 批发和零售的种子 种苗 化肥 农药 农机 自 2001 年 8 月 1 日起执行 财税 2001 113 号 2 尿素 自 2005 年 1 月 1 日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 对尿素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尿素产品 继续实行先按规定征收增值税 后按实际缴纳增值税额返还 50 的政策 对尿素产品实行 增值税返还政策 是国家为保证化肥供应 稳定化肥价格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地财税 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 将应当返还的税款及时足额地返还给企业 财税 2005 9 号 自 2005 年 7 月 1 日起 对国内企业生产销售的尿素产品增值税由先征后返 50 调 整为暂免征收增值税 财税 2005 87 号 3 钾肥 自 2004 年 12 月 1 日起 对化肥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钾肥 由免征增值税改为实行先 征后返 具体返还由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按照 94 财预字第 55 号文件的规定 办理 财税 2004 197 号 4 农药 自 2003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浴室管理制度
- 文化旅游产业报告
- 安全密钥管理框架-洞察及研究
- 七夕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早教内容国际化趋势-洞察及研究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文成中学高二(上)开学数学试卷(含答案)
- 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文化街区更新的政策与模式创新-洞察及研究
- 思想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学员培训期间安全管理课件
- 绿化小型工程合同范例
- 涂层材料与叶轮匹配性研究-洞察分析
- 讯问笔录课件教学课件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文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19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 (正式版)JB∕T 7052-2024 六氟化硫高压电气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技术规范
- 中国民间吉祥图案艺术(部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