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ppt_第1页
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ppt_第2页
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ppt_第3页
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ppt_第4页
高二文科班历史导言课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的起点 新的成长 历史开学第一课 2 文科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3 歷 史 历者 经历也 史者 记录也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4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叙述 历史评价 史观 对史料的解读 不加入个人观点 对历史的描述 记录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对历史的记录 对历史的分析评价 5 史料 史料解释 历史评价 孟子 名轲 邹人 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 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 义 礼 智四端 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对不义之事的羞辱 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他强调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即主张民贵君轻 他又说 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 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的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 为后世儒家所不及 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6 关于二战日本投降的3种说法 1 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 一文中 明确指出 苏联的参战 决定了日本的投降 而不是美国的原子弹 2 文革 期间 中苏关系进一步紧张 另一方面 为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报刊宣传的口径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 八路军和人民战争的力量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迫使日本政府投降 3 文革 结束后 海峡两岸统一问题提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宣传的口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尽管日本政府是向国民党提交了投降书 我们也不再提 蒋介石摘桃子 了 而强调 国共合作 共同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 所以 日本政府投降应该是国共两党共同战斗的成果 7 认为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包括政治 经济 思想等 认为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认为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 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 史观 社会史观 认为 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 经济 思想 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 更是与平民百姓 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包括衣食住行 风俗习惯等 史观解读 认为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 包括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横向看 包括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文明史观 8 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 全球史观 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2 文明史观 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 现代化史观 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4 革命史观 是殖民掠夺之路 5 社会史观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 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9 革命史观 全球史观 整体史观 现代化 近代化 史观 社会史观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丁说 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多元史观解读 历史人物 9 10 生产力 人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生产力包含 人 产品 工具三个要素 即生产者 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 最重要的标志是工具 也就是科技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 最核心概念 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时 则需变革生产关系 12 经济基础 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 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 组织和设施 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最核心概念 1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4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发展的反映 15 经济史 政治史 文化史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影响 其中 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相互交融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 16 知识 知识的理解记忆 知识的表达 知识的综合联系能力 读题审题的能力 材料处理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证分析问题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高考考什么 17 中书 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 在东汉亦属少府 虽典机要 而去公卿甚远 魏晋以来 浸以华重 唐遂为三省官长 居真宰相之任 这段话意在指出A 汉代少府份属九卿 位尊权重B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 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 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8 1893年 驻外公使薛福成在 出使日记 中写道 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 殆鲜其人 或以官高挂名 或以浅尝自喜 或骤出骤入 听其自然 一闻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 两书之名 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A 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 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 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 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 19 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该战事的后果是A 南京条约 签订B 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 沙市 重庆等商埠开放D 辛丑条约 签订 20 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 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 明确了 建设国民经济 必须为全盘之统制 的政策 该政策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A B C D 21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 卡莱尔在 文明的忧思 中发出感叹 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 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 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 可见 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C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22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 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 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 法国物理学家保罗 朗之万评价道 这是一个重大事件 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在此 朗之万A 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 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 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 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23 图2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 该图可以反映出 A 冷战格局的扩展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 美苏的直接对抗D 联合国势力的扩张 24 十二铜表法 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 关于该法的表述 错误的是A 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 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 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 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25 1 结合所学知识 以 交流与联系 为主题 解读材料一 10分 1 新航路开辟 2分 新旧世界 或新旧大陆 之间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4分 物种交流密切了各地区联系 疾病传播给人类带来灾难 4分 26 明朝后期 玉米 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 亩可得数千斤 胜五谷几倍 玉米 种一收千 其利甚大 大大缓解了 民食问题 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 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 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 清代以来 人口压力不断增加 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 因为 老林初开 包谷不粪而获 和番薯 备荒第一物 的特性 玉米 番薯等栽种遍野 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 阡陌相连 将山土刨松 一遇淫霖 沙随水落 倾注而下 溪河日淀月淤 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 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 据材料一 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12分 2 促进了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分 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3分 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3分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破坏了自然环境 3分 27 平时怎么学 要求 以一个文科生的姿态对待历史课程学习以高考为奋斗目标记忆是基础 方法是钥匙 28 预习阶段 1 阅读教材 并置疑和释疑2 根据问题阅读教材并填练习册的导学3 认真理解练习册的重难点释疑4 完成练习册的选择题 平时怎么学 29 上课环节回顾上节课知识课程目标导读 重难点定位讲解重难点知识合作探究 思考 讨论并回答相关探究题检测学习效果 练习 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