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therm 软件应用学习精华.doc_第1页
flotherm 软件应用学习精华.doc_第2页
flotherm 软件应用学习精华.doc_第3页
flotherm 软件应用学习精华.doc_第4页
flotherm 软件应用学习精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现实物体表面的温度云:Fig.1Fig. 2关于表面换热系数在附件中的模型中,设置换热系数时,无论数值怎么改,最后的温度分布没有改变,这是为什么?=对流换热系数与很多参数有关,况且不同位置这个值也不一样从网格的角度出发,在固体内的网格中,每个网格应该有一个导热系数参数,而在固体与流体相连的网格里,有一个对流换热系数参数,还有一个热辐射参数并且这些数值随着迭代不断变化(如果导热系数不是定值,是一个随温度变化的值),最终不再变化,模型也就收敛这个换热系数是用于考虑箱体与外界环境的换热量,求解域与箱体大小一致时才计算,这是软件对外界换热的一个近似处理,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和外界的换热系数一般是未知的,不应作为一个已知的第三类边界条件。ambient中的对流换热系数,仅在如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发挥作用:1.对某个方向上的计算域边界附加了你设置的ambient属性2.改计算域边界和计算域内某固体表面重合则此ambient种设置的对流换热系数会在与计算域边界重合的固体表面上发挥作用。此设置有一个典型应用:你的一个机箱,内部采用强迫对流换热,此时系统90%多的热量都是靠系统内部的强迫风冷带走的。但同时,机箱外表面也是存在自然对流和辐射的,只不过非常小而已。在进行仿真计算时,又不想把机箱外计算域放大实际计算其自然对流。就可以设置ambient中的对流换热系数,近似模拟机箱外表面的自然对流和辐射。在此情况下,一般设置此值为10左右即可system里的fliud设置的是求解域内的流体属性,比如导热系数,密度,粘性,比热等等;ambients设置的是求解域外的流体温度,压力等,默认为空气,而且不能更改;global设置的是求解域内初始计算的温度和压力,它会在计算过程中被逐步的修正。joshchang初階用戶積分 1發表文章 1註冊 2006-9-19狀態 离線 #1 新手求問.版主好,我是FLOTHERM的初學者,目前在使用上有幾個問題請教!1.要如何使用FLOTHERM模擬風洞實驗,以求得系統之阻抗?2.目前在散熱模組的使用上,多有使用熱管,如何在FLOTHERM內建構具有熱管的散 熱模組,參數如何設定?感激不盡,tks!2006-9-20 12:23 PM whlex初階用戶積分 1發表文章 1註冊 2006-9-14狀態 离線 #2 1. 聽說是建個風洞直接吹看看2006-9-25 10:35 A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3 要如何使用FLOTHERM模擬風洞實驗,以求得系統之阻抗?你可以利用計算系統阻抗的公式來設計:其中為速度P為壓降 f為阻抗如此你只要建立一個風洞的空間,然後在風洞的入口設定一個pressure source,出口處設定一個2D region,如此你就可以利用求解後的region的table觀察到速度,入口的壓力則為壓降直(因為出口壓力為零),這樣就可以代入公式求解系統阻抗2006-9-27 03:18 P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4 如何在FLOTHERM內建構具有熱管的散熱模組,參數如何設定?在FLOTHERM中設定熱管,只能利用compact model的方式設定熱管,其設定方法則是利用一個傳導係數很高的cuboid來代替,因為熱管的目的在於很快的將熱帶從熱端帶到冷端。至於導熱係數要設定多大呢?一般來說至少都要1000以上,甚至大於10000,只是這就要看你要模擬的熱管的性能了。 另外,由於熱管傳熱的方向大多在軸向,所以一般我們在設定時,會利用非等向熱傳的方式設定,也就是將軸向的導熱係數設很大,另外兩個方向則設定為零或非常小。如果熱管有轉彎處,則在彎角的地方多設定一個cuboid來連接,並把連接的那一個cuboid設定兩個方向熱傳。2006-9-27 03:40 PM ckchiang一般用戶積分 9發表文章 9註冊 2006-12-2狀態 离線 #5 Quote:Originally posted by joshchang at 2006-9-20 12:23:版主好,我是FLOTHERM的初學者,目前在使用上有幾個問題請教!1.要如何使用FLOTHERM模擬風洞實驗,以求得系統之阻抗?2.目前在散熱模組的使用上,多有使用熱管,如何在FLOTHERM內建構具有熱管的散 熱 . 直接用 Fan 的 Linear Fan,計算完後在 Table 中看風扇操作點。2006-12-3 12:52 PM hank0301一般用戶積分 15發表文章 15註冊 2007-12-11狀態 离線 #6 1. 建立風扇,設定fixed volume (從0.5CFM一直到你需要的風扇風量)從table中去看modeGeometryFans的壓差是多少,就是該風量對應的阻抗多做幾次就可以得到阻抗曲線2. 熱管只要是正常操作,而且並無失效狀況時,蒸發端與冷凝端溫差應當在3度以下,所以只要根據熱管長度來調整K值就好了,不需要像版主建議的方式區分方向性#1 relaxation設定一般relaxation設定預設值為1 但有時為了方便加速得到結果並必免發散產生該如何來做此參數之設定原廠是否有值設定上的issue.對結果是否會有誤差?#2 Relation是鬆弛係數 此參數的設定原廠建議在0.70.9之間做調整roman.lin一般用戶積分 7發表文章 7註冊 2007-11-3來自 taiwan狀態 离線 #1 flotherm 收斂問題最近在做一些分析但速度場中 x方向 velocity 出現發散之情況! 該如何來解決?為何會這樣?謝謝2007-11-3 02:55 PMjimmy一般用戶積分 17發表文章 16註冊 2007-6-29狀態 离線 #2 造成發散的情況 有很多種單就您只提出速度發散是無法得知為什麼會這樣不過您可以從Sloveoverall controlStore Error Field中選擇x方向的velocity跑幾步後 在後處理的分佈圖中選擇後就可以看出在 x方向上速度較不收斂的區域了yuruiboy一般用戶積分 4發表文章 4註冊 2006-8-23狀態 离線 #1 請問這樣模擬導熱係數的測量可以嗎?我用兩塊Cuboid分別設定固定溫度1度和101度, 把要測的物體夾在中間,周圍用絕熱的Cuboid圍起來, 並在要測的物體中間放乙個Region, 加熱1小時, 看Region通過的熱流.可結果不對.不知道為什麼請問ambients & global要怎樣設定才比較好?感謝!另外一個問題是, 對於對稱的model可不可以只建立一半? 如果可以的話怎樣設定邊界條件?我將system-face中x-high設為symmetry可溫度變了很多.謝謝! Last edited by yuruiboy on 2007-1-22 at 05:15 PM 2007-1-19 04:59 P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2 Ambients與global如何設定比較好?ambient的設定指的是模型的計算域,所以就是模型在什麼樣的環境,你就可以直接設定;而global指的是計算域以外的空間,一般這兩個空間在實際環境底下應該會一致,所以建議你把這兩個環境設一樣,否則模擬之後可能有一些結果會不符合實際現象。比如說溫度設不一至時,在計算自然對流時,其流動的現象會有問題。2007-1-25 09:30 A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3 如何建立對稱模型?如果你的模型為完全對稱型的話,你是可以將你的模型建立一半,並將對稱面貼在domain的邊界上,然後在system中的face將對稱面設為symmetry,如此就可以模擬對稱模型了。wky1010初階用戶積分 2發表文章 2註冊 2006-6-26狀態 离線 #1 請問平均風速?請問各位先進!我使用的軟體為Flovent6.1在設定Mointor Point時,可以求得X、Y、Z方向之風速如果只是要知道平均風速的話!應該如何求得?2006-12-25 08:45 PMIring中階用戶積分 29發表文章 29註冊 2005-10-14狀態 离線 #2 wky1010您好:您可以利用在您想觀測的截面上貼上2D region (collapsed region)然後在到Table表讀取Region的結果結果顯示的是經過此截面的流量故將流量除以面積可得流速希望以上對你有幫助,謝謝TERRY_LAIO初階用戶積分 2發表文章 2註冊 2006-7-18狀態 离線 #1 曲線所表達意義各位先進您們好 有個問題請教 , 在RESIDUALS V ITERATION 圖表曲線中XVelocity YVelocity ZVelocity PREAAURE TEMPERATURE是代表哪種意義?若曲線上下震盪跳動 是代表啥意義呢?RESIDUAIS 是否在10以下才算收斂(所有曲線)?謝謝2006-7-18 05:01 P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2 RESIDUALS V ITERATION 圖表曲線中XVelocity、 YVelocity、ZVelocityPREAAURE 、TEMPERATURE指的是以上各種變數在預設監測點上每一個疊代步數的殘值,所以其x項為疊代的步數,而y項則為殘值的大小,而殘值指的是數值疊代中與前一次的差值。以溫度計算到100次的殘值舉例,第100次的殘值指的是100次所算出來的溫度與第99次的溫度之差值。2006-7-26 09:16 A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3 殘值曲線可以表示出數值運算過程中的變化,所以如果曲線上下震盪的震幅很大時,表示數值疊代過程中有不穩定的現象,這時候建議將此變數的鬆弛係數調小,增加其穩定性。2006-7-26 09:17 AM JasonNiu該用戶已被刪除 積分 N/A發表文章 N/A註冊 N/A狀態 离線 #4 收斂的定義應該是case by case,當然如果曲線可以達到10以下或是1以下,當然是最佳;但是如果你在模擬時,你所容許的誤差很大時,你也可以將收斂的條件調大。一般判斷收斂的方式是,假如你的殘值曲線已經在50以下,且曲線呈線類似直線的平穩狀態,這時候你可以初步判斷其變數已經達到收斂,但是這時候你必須配合其他條件來加以判斷。例如,你今天模擬的case中有實驗可以比對,假如你實驗有十組數據,那你比對實驗值與模擬值時,這之間的差值如果都差不多,且差值在你允許的範圍內,這時你就可以判斷其模擬已經達到收斂。2006-7-26 09:18 AM ckchiang一般用戶積分 9發表文章 9註冊 2006-12-2狀態 离線 #5 可以儲存 Error Field 看看不守恆的區域發生在哪兒。我是一位新手,各位高手,怎么建模才能有利于后期的网格生成,有什么技巧吗?我看教材都是输入坐标和尺寸的。 实际中这样建模是不是太复杂啦?欢迎指教, THANKS!Flotherm太阳辐射(Solar Radition)even2004信息:来自:未填发贴:1099 贴积分:217 点货币:5440 阳光币注册时间:2008/12/31Flotherm太阳辐射(Solar Radition)Solar Radition 翻译成中文就是太阳辐射,在做户外设备热仿真和热设计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太阳照射; 太阳辐射与热辐射不同; 点击所示的“Model/Modeling”对话框中“Solar Radiation”按钮。如果要考虑机箱壁面与内部各元器件间的辐射作用,可以把“Radiation”选项设置为“Radiation On”; 激活太阳辐射; 一个机箱位于纬度50且z轴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180。solar time是指从午夜为起始的时间,若solar time是12小时就表示在正午时分; 或者看下图: 机箱X向与北向成270度; 太阳强度可以输入也可以计算;参见下表: 分析: 户外机柜: 宽x深x高=1200X500X1600; 壁厚: 2mm 按上表,以在香港为例; 下方为水泥墩; 温度云图: 关于求解域设置的思考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基础理论 关于求解域设置的思考众所周知,求解域是Flotherm软件求解的区域,我这里下面要说到的系统则是我们求解计算是主要关心的位置。一般来说,我们所关心的系统都会对周围区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不同的系统中,这种影响的大小并不一样,我们在设置求解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系统所影响的范围,根据影响的范围设定求解域。Flotherm的培训中建议,强制对流散热时,求解域和系统大小一致;自然对流时,在重力反方向放大系统尺寸的两倍,其它方向放大的尺寸则同系统的大小相等。实际上,放大求解域主要是用来计算壁面和系统外部的换热量(主要是对流换热量,还有一部分是辐射换热量);那么这个放大的求解域只要包括对流换热所影响的区域就可以了,并不一定严格按照Flotherm培训中的建议来确定。求解域放大的尺寸还应该和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有关,比如我们关注的物体处于系统边界,那么这时的求解域就应该适当放大。收藏 分享 0 0 0 支持 反对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2# 发表于 2008-9-2 16:48 | 只看该作者 提到求解域放大,那么就不得不提到对流换热系数,求解域的放大主要是准确的计算这个对流换热系数;而一般在Ambient中我们会设置求解域边界的对流换热系数,很多人在进行仿真时并不关心这个数值的设置,设置的时候随心所欲的设定,更多的人应该是根本就不设定这个数值。一般来说,我们的系统应该是放在空气当中,也就是系统的壁面与空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传热学里面关于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0W/(m2K)。所以我们在设定对流换热系数时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但是我们并不能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具体值,影响这个数值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仿真的时候才要放大求解域,Flotherm软件可以通过求解能量、动量和质量方程最后确定这个对流换热系数值,这个值我们可以在后处理中查到。如果我们可以正确的设置这个数值的话,那么求解域实际上就不需要再放大了,因为我们无法准确的设置这个值,因而我们要放大求解域。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3# 发表于 2008-9-2 16:58 | 只看该作者 1.自然对流时,如果系统是一个封闭的机柜,那么系统中的热量主要是通过边界的对流换热和外界进行热交换,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辐射换热。即使系统是由开孔的机柜(一般应该是封闭的情况比较多),那么对流换热量也是占有很大一部分。既然对流换热是主要的换热方式,那么准确的计算对流换热系数那就是决定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因而此时求解域应该比强制对流换热放大的相对应该更大一些,至于应该大到什么程度,应该根据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举个例子:1*1*1m的机柜,如果按照Flotherm推荐的放大求解域的尺寸,那么这个求解域的尺寸就够可观的了。而如果一个尺寸很小的机柜,那么很可能求解域放大的尺寸还不够。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求解域的大小。而自然散热时,热空气是要向上流动的,也就是系统对其上方的区域影响的更大一些,而对其下放大区域影响较小。那么设定求解域时,其上方的尺寸就应该大一些,而下方放大的尺寸就可以小一些。2.强制对流时,系统中大部分热量通过进出系统的风带走,系统边界的固体与气体之间对流换热量占总的换热量的份额大大减少,因而对流换热系数对求解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有例外,比如一个金属的机柜内表面贴有一个我们比较关心的元件,而该元件处的流场又较差,那么这时元件通过机柜导热,然后通过机柜与系统外对流换热进行的热交换量所占的份额就会变大,这时如果不放大求解域,对流换热系数设置也不准确的话,那么仿真结果的准确就可想而知了。个人建议,即使强制对流也不能总是把求解域和系统设置成同样的大小。像进风口位置、出风口位置,适当放大求解域应该都是有利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的,也会有利于仿真的收敛。 本帖最后由 lym123110025 于 2008-9-2 17:07 编辑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xh252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xh2522 当前离线 UID4675帖子333精华0积分1525威望0 金币557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127 小时注册时间2008-7-7最后登录2010-2-274# 发表于 2008-9-2 16:58 | 只看该作者 LZ有没有尝试过,同样的系统,不同的求解区域会有多大的影响?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xh252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xh2522 当前离线 UID4675帖子333精华0积分1525威望0 金币557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127 小时注册时间2008-7-7最后登录2010-2-275# 发表于 2008-9-2 17:02 | 只看该作者 我曾经有过一个测试的经验,对强迫对流的系统,放在一个简单的恒温箱里面(有风扇和热电偶加热来调整里面的温度)和放在一个比较高级的恒温箱里面(相当于一个空调在里面调节温度),系统的测试温度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换了自然对流的系统,两者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样是不是可以和我们仿真的时候,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的时候两者的求解域设置要求不一样箱 比较?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上理杀手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上理杀手 当前离线 论坛十大杰出青年UID786帖子777精华2积分10046威望3 金币3519 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146 小时注册时间2006-12-26最后登录2010-3-156# 发表于 2008-9-2 17:0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非常好,感谢分享!简单说一点,求解域是否放大,主要是看周围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是否是你所能估计的。如果无法估计,就放大求解域。强迫对流,系统的热量主要是通过风扇带走,所以系统表面与环境的换热较为简单(且这部分换热量较小),通常可以简单设定一个换热系数,从而不必放大求解域。自然对流,系统内的热量,主要通过系统表面的对流和辐射方式散失至周围空气中,一般比较难估计,所以要放大求解域。此外,对于笔记本等仿真案子,可以考虑系统应用场合的影响。可以把笔记本下方的桌子建成一个Cuboid。如果有什么这方面的问题,欢迎跟帖交流!与天斗,其乐无穷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08-9-2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xh2522 于 2008-9-2 16:58 发表 LZ有没有尝试过,同样的系统,不同的求解区域会有多大的影响? 同样是放大求解域,放大的程度不同,对求解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与天斗,其乐无穷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白金会员8# 发表于 2008-9-2 1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xh2522 于 2008-9-2 16:58 发表 LZ有没有尝试过,同样的系统,不同的求解区域会有多大的影响? 有试过一些的。自然散热(边界是机柜)如果不放大求解域,对流换热系数不设(也就是0),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收敛的,即使收敛了温度也会高得不可想像。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白金会员9# 发表于 2008-9-2 17:13 | 只看该作者 而强制对流时,如果关心的器件是安装在机柜表面的话,最好能放大求解域,避免由于自己设定对流换热系数带来的误差。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10# 原帖由 上理杀手 于 2008-9-2 17:10 发表 同样是放大求解域,放大的程度不同,对求解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 杀手说的没错。所以求解域需要放大到不再影响结果为佳。至于实际应用就要靠不断的经验积累了。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xh2522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xh2522 当前离线 UID4675帖子333精华0积分1525威望0 金币557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127 小时注册时间2008-7-7最后登录2010-2-27金牌会员11# 发表于 2008-9-2 17:2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做过的系统级的散热基本上都是风冷的,所以没有怎么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不过我一般会把对流换热系数设置成5的样子求解区域放大到不在影响结果为佳?这个不在影响结果就不知道是多大了,不过我做过的强迫对流的,一般都没有多大的影响。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白金会员12# 发表于 2008-9-2 17: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没错,风冷时将对流换热系数设置为5,一般来说和放大求解域计算的结果不会很大,尤其是做电子散热时,很多时候我们关心的是系统内部的元器件,对于这些元器件来说,温度相差应该不会超过一度。但是如果我们关心的元件有贴附于机柜内表面的,而且该元件的流场较差的话,那对流换热系数的设置对结果的影响可能就比较大了。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无量佛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无量佛 当前离线 UID66帖子97精华0积分1195威望0 金币493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121 小时注册时间2006-9-12最后登录2010-3-15金牌会员13# 发表于 2008-9-3 08:38 | 只看该作者 对流换热系数是在这里设置吗?未命名.JPG (57.19 KB) 下载次数:52008-9-3 08:38关于风扇曲线的设置lchua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chuaan 当前离线 UID6501帖子20精华0积分152威望0 金币102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2009-2-13最后登录2009-9-3注册会员基础理论 关于风扇曲线的设置在设置风扇曲线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多的困惑。首先,系统里的风扇根据实际情况,应该是某个厂家的某个型号的风扇,上网能查到风扇曲线。但是在FLOTHERM里面建模的时候,如果LIBRARY里面没有这个风扇的话,要自己输入风扇曲线。这种情况下该如何保证曲线的准确性呢?我的感觉是只能看着网上的风扇曲线,大致估量一下各个点,然后输入到FLOTHERM里面,但是这样准确度必然下降许多。我在曲线设置的地方看到可以输入一个CSV格式的文件,不知道各位大虾是不是用这个办法输入曲线呢?写了那么多,恳请各位高手指点小弟一二。感激不尽!0 0 0 liyumaster 发短消息 MSN 聊天 加为好友 liyumaster 当前离线 UID7065帖子405精华0积分2894威望0 金币594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379 小时注册时间2009-4-1最后登录2010-3-16白金会员3# 发表于 2009-7-21 07:5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要理解风扇曲线是如何来的,个人理解,风扇厂商在对风扇进行试验时,也是得到的一些离散的点,为了精确,这些点会很密,然后将这些点连起来,两点之间采用插值的方法使得曲线比较平滑其次,在你有了曲线后,你需要的是从中离散出一些点,并将这些点的数据输入到Flotherm软件中,这个过程的确需要通过观察和估计,会有一点误差,但是,如果你取的点数比较密的话,精度也是很高的最后,在你得到很多点的数据后,你可以直接输入到Flotherm中,也可以把它存在Excel里,通过Flotherm调用CSV格式文件来完成,本人比较喜欢第2种方法。如果你这次风扇建立成功后,也可以将它存到Library中,这样可以方便以后的使用 lchua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chuaan 当前离线 UID6501帖子20精华0积分152威望0 金币102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2009-2-13最后登录2009-9-3注册会员imgliyumaster ,再次感谢你!你说的这个办法我还是有点疑惑,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风扇的资料,里面的曲线请参考附件的图片或者PDF文档(更清晰),里面的4条曲线只是不同的型号,我们只要一条就够了。上面的点如何取得呢?我想的办法是得打印出来,然后用铅笔细化坐标,慢慢找出其中的关键点。不知道这个办法是不是太不高明了。是不是有软件可以分析这个图片,然后得出这些关键点呢?风扇曲线.JPG (34.53 KB) 下载次数:02009-7-21 10:28风扇曲线AD8025GP.pdf (95.54 KB) 下载次数:132009-7-21 10:28更清晰的PDF文档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liyumaster 发短消息 MSN 聊天 加为好友 liyumaster 当前离线 UID7065帖子405精华0积分2894威望0 金币594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379 小时注册时间2009-4-1最后登录2010-3-16白金会员5# 发表于 2009-7-21 11:1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法最简单直接如果你能打印有点透明的硫酸纸就好了你也可以找一张坐标纸,把打印的纸蒙在坐标纸上,这样找起来就比较简单了至于软件,我会使用AutoCAD导入图片,然后对刻度进行细分,然后再纵横坐标划线取值 lchuaan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chuaan 当前离线 UID6501帖子20精华0积分152威望0 金币102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6 小时注册时间2009-2-13最后登录2009-9-3注册会员 明白了 非常感谢 你说的AUTOCAD的方法很好,正好我也会用CAD,我去试一试,谢谢! 8# 又进了一小步,另:getdata graph digitaizer 很好用,thanks图像数字化软件wacow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wacow 当前在线 UID783帖子250精华0积分3774威望2 金币589 阅读权限100在线时间587 小时注册时间2006-12-26最后登录2010-3-16论坛元老9# 发表于 2009-7-21 19:17 | /thread-6044-1-1.html找一下我發的 Excel。1. 打開 Fan P-Q 的圖。2. Print Screen3. 用小畫家把 Screen 存成圖片。4. 用 Gat Data 把點抓出來。5. 把 Data 丟進我的 Excel 原始資料,然後再輸入新的轉速。(如果有需要的話)请教关于芯片建模的一些问题如图所示:请问:1. fc-bumps是指芯片里的哪一部份?2.surface attribute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这一项,另外里面的Emissivity值一般怎么取?该例子是flotherm7.1自身带的Tutorial8请高手指点,谢谢!下载次数:22008-9-24 17:171.fc-bumps 這應該是指晶體裡面封裝的導電球 (導電球是我自己取的名字) 這裡所指的球不是BGA外部的錫球,而是Chip與BGA substrate連接所需要的一個介質,用途為導電與傳導訊號. 一般封裝TSOP、QFN、TQFP、BGA是用金線將chip與導線架相連接,但較特殊的BGA就是用bumpping的方式將晶體與substrate連接,此多用於Chip面積與BGA面積差異不大的時候,假設Chip7*7mm 而又必須封裝為9*9mm的BGA的時候,那晶體的邊緣已經離BGA邊緣已經很近了 沒有空間可以拉線到substrate的pad.所以就用gold bumping直接替代了金線.大概是這樣.詳細狀況上網查應該會有圖片可以看 會更清楚的liujianlin123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iujianlin123 当前在线 UID4208帖子242精华0积分2677威望5 金币835 阅读权限80在线时间320 小时注册时间2008-5-9最后登录2010-3-17白金会员基础理论 热管散热器建模1.我现在要做的是将热管嵌入到散热器底板内,看过help了,但是对于嵌入式热管散热器help里只给了一个例子图片,没有较详细的建模步骤。我想请教一下,是否先要在底板建相应的孔,再将热管放到孔里还是直接就将热管放入到地板相应的位置即可,是否这样热管就直接取代了相应位置处的底板材料啦?热管的优先级是否要比底板的优先级要高?再一个,对于散热器,将其decomposed以后,可以编辑散热器的每个部分,最后的模拟结果会受到影响吗?与没有decomposed的散热器的模拟结果是否还一致?2.还有想问一下,一般散热器前后的压差大概有多少?风速大概从1m/s到4m/s。十几帕?几十帕?还是更大啊?我想了解一下大概的经验参数。请解答,谢谢回复!收藏 分享 0 0 0 支持 反对 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lym12311002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ym123110025 (苦涩)当前离线 UID2626帖子445精华4积分2890威望4 金币1755 阅读权限80来自深圳在线时间130 小时注册时间2007-10-30最后登录2009-11-3白金会员2# 发表于 2008-9-9 10:45 | 只看该作者 问题问得好,期待高手的答案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hank0301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hank0301 当前离线 UID3986帖子1精华0积分47威望0 金币41 阅读权限10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2008-4-22最后登录2008-9-9新手上路3# 发表于 2008-9-9 1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的帖子1. 熱管優先,不需要在底板建孔的幾何其次是從實驗中比較熱管與底板的熱阻是否需要考慮或是在熱管表面建立薄薄的空氣層,或是錫膏層,分析界面熱阻MCAD只是在建立CAD模型,個人經驗是自己重新建立會比較快,也不會有遺漏的問題2. 建立簡單的Sink模型就可以知道啦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jiang7329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jiang7329 当前离线 UID5220帖子17精华0积分124威望0 金币72 阅读权限20在线时间7 小时注册时间2008-9-14最后登录2010-3-9注册会员4# 发表于 2008-9-14 01:13 | 只看该作者 1 FLOTHERM中还有个建模的规则是后建模型会吃掉先前的模型,也就是说两个模型有嵌入情况,其嵌入的地方会以后面建的模型为准.2 散热器前后的压差与散热器鳍片的过风面积及风量大小有很大关系,一般很少有超过20mmH20的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blueromance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blueromance 当前在线 UID2941帖子237精华0积分1349威望0 金币782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66 小时注册时间2007-12-12最后登录2010-3-17金牌会员5# 发表于 2008-9-16 09:09 | 只看该作者 首先觉得liujianlin123问的问题真的很好,因为我最近设计一个功耗43W的IC器件的散热呢,需要热管的。呵呵!所以我也留意了一下与热管相关的信息。请问大伙,是否热管的吸热端就直接嵌在了散热器的基板上了吗,一般热管的材料(是纯铜的吗)和散热器的基板(铝的,有可能下面还会有一圈铜吧)材料不同啊,怎么保证他们接触的是无缝的呢,这接触的地方肯定有热阻啊,怎么评估啊。还有啊,我觉得一些弧面的散热器(看到了太阳花散热器,一个柱体外围是弧面的散热片)或者不规则的散热器等等,觉得FLOTHERM怎么解决啊,觉得很有误差和缺陷啊。怎么最近觉得有些悲观了。是否需要其他的软件来解决呢。回复 引用 评分 报告 使用道具 TOP Rosicky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Rosicky 当前在线 UID4842帖子255精华0积分1752威望1 金币332 阅读权限70在线时间233 小时注册时间2008-7-25最后登录2010-3-17金牌会员6# 发表于 2008-9-16 10:40 | 只看该作者 Flotherm在处理直面上有自己的优势。但是,遇到太阳花之类的弧面有点力不从心。还是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