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常见管道护理 1 ICU常见管道 1 气管插管导管2 气管切开导管3 有创 无创呼吸机管道4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5 胸腔闭式引流管6 伤口引流管7 氧管8 胃管9 尿管 2 气管插管导管 观察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神志 瞳孔 SpO2变化 2 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 3 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 颜色 4 拔管后的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心率 血压 血氧饱和度 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 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 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观察有无喉头水肿 黏膜损伤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气管插管导管 护理要点 1 环境要求 病室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 保持室温22 24度左右 相对湿度60 2 仪表要求 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洗手 带口罩 戴手套 3 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 做好标记 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 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 4 气囊管理 定时监测气囊压力 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 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5 保持气管插管通畅 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 吸痰管一用一换 顺序为气道 口腔 鼻腔 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 4 气管插管导管 护理要点 6 卧位 如无禁忌症 抬高床头30度为宜 以减少返流和误吸7 气道湿化 气管内每日滴入湿化液200 300ml 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8 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 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 每天做口腔护理两次 对意识不清的病人 尤其是躁动 小儿 清醒对插管不耐受者 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 遵医嘱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使用镇静药物 5 气管插管导管 10 拔管后的护理 1 4小时内禁食 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 2 禁止使用镇静剂 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 3 予定时翻身 排背 鼓励患者咳嗽 咯痰 三 指导要点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消除焦虑恐惧感 2 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 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6 气管切开导管 一 观察要点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神志 瞳孔 SpO2变化 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 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2 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 3 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4 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如出血 气胸 纵隔气肿 皮下气肿等 7 气管切开导管 二 护理要点1 环境要求 病室空气新鲜 定时通风 保持室温22 24度左右 相对湿度60 2 仪表要求 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洗手 带口罩 戴手套 3 术后取平卧或半坐卧位 慎用镇咳止痛药 4 保持呼吸道通畅 随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动作轻柔 吸痰管外径要小于套管内径1 2 吸痰管一用一换 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 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 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 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 气道内泵入湿化液 定时翻身 拍背 8 气管切开导管 二 护理要点5 手术创面的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套管口盖一层无菌湿纱布 切口处纱布每班更换一次 并用酒精消毒周围皮肤 6 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 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 防止漏气 7 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 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 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 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 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8 保持口腔清洁 无异味 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9 堵管护理 堵管后应严密观察呼吸情况 床边备好气管切开包 吸痰器等用物 同时作好交班 9 气管切开导管 三 指导要点1 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2 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 应告之患者及家属 1 不可取出外套管 注意固定带是否固定牢固 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2 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 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 10 有创 无创呼吸机管道 1 长期上机的病人每星期更换一次 如有污染随时更换 2 保持积水杯在最低位置 及时倾倒积水 11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 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 因导管插入 护理等不当 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RBSI 十分常见 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和我院的具体实际 为有效预防CRBSI 特订本措施 12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置管时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 巾 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 无菌手套 穿无菌手术衣 2 严格按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 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 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 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 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其制造厂名称 地址 商标 产品名称 型号 卫生许可证号 使用说明 灭菌方法和有效期 生产日期等信息齐全 无破损 失效 污渍 13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置管时 4 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 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 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 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 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 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 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 皮肤消毒待干后 再进行置管操作 6 患疖肿 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 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14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置管后 1 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 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对于高热 出汗 穿刺点出血 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 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 无菌纱布为1次 2天 无菌透明敷料为1 2次 周 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 松动 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 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 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15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置管后 4 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 注射药物前 应当用75 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 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如有血迹等污染时 应当立即更换 5 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 应当注意保护导管 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 在输血 输入血制品 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 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 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 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16 置管后 7 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抽出的药液 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 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8 紧急状态下的置管 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 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 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 并作相应处理 9 尽可能限制导管留置时间 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 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0 导管不宜常规更换 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 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 导管故障时 应及时拔除导管 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动脉导管 静脉导管 17 胸腔闭式引流管 1每日更换引流瓶1 2次 根据引流液情况而定 并观察负压的大小和波动 了解肺膨胀的情况 如引流瓶内有大量泡沫存在影响气体的引流时 可在引流瓶内加入数滴95 的酒精 以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 消除泡沫 保证引流通畅 为保持引流管通畅 手术后要经常挤压排液管 一般情况下 每30min挤压1次 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 18 胸腔闭式引流管 挤压方法 1 护士站在病人术侧 双手握住排液管距插管处10 15cm 太近易使引流管牵拉引起疼痛 太长则影响挤压效果 挤压时两手前后相接 后面的手用力捏住引流管 使引流管闭塞 用前面手的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指腹用力 快速挤压引流管 使挤压力与手掌的反作用力恰好与引流管的直径重叠 频率要快 这样可使气流反复冲击引流管口 防止血凝块形成而堵塞管口 然后两只手松开 由于重力作用胸腔内积液可自引流管中排出 反复操作 2 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 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 使引流液流出 遇到特殊情况时 如病人发生活动性内出血 应不停的挤压引流管 19 胸腔闭式引流管 2每次换引流瓶时 要盖紧瓶盖 各部衔接要紧密 切勿漏气 连接引流管的管头要在液面下2 4cm 以免空气进入胸膜腔 引流管长短要适度 一般为60 70cm 过长不易引流 过短易滑脱 质地柔韧 水封瓶内装无菌盐水500ml 液面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处60 70cm 以防液体倒流进入胸膜腔 水封瓶及外接管应无菌消毒 有刻度 20 3 当发现引流管不通畅时 应积极采取措施 用手挤压引流管或空针抽气或轻轻左右旋动引流管 使之通畅 如仍不通畅 则报告医生并协助再行处理 4 搬动病人时 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 以免瓶内液体倒流 导致感染 对有气体逸出的病人 需始终保持引流管通畅 绝不可随意夹管 5 操作过程中 严格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 常规应用抗生素 以防继发感染 胸腔闭式引流管 21 伤口引流管 伤口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是排出局部或体腔内的积液 积脓 积血等 起到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 保证缝合部位愈合良好 减少并发症发生 一 被动引流又称开放式引流 引流物凭借体内液体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或依靠体位及毛细管作用和虹吸作用使液体排出体外 这类引流管除了易受血凝块及纤维蛋白质阻塞而引流不畅外 还易发生逆行感染 因开放式引流起着双向通道的作用 体内液体可以流出 体表细菌也可沿管道出口自由进入体内 导致感染 二 主动引流又称闭式吸引引流 鉴于开放的引流的缺点 近年来 国内外多采用闭式引流 使用时将引流管和负压源相接 从而使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吸引作用 引流效果良好 22 三 伤口引流并发症及护理1 在伤口引流过程中 可发生感染 出血 损伤周围的血管 淋巴管 神经等组织 压迫内脏空腔脏器引起漏或瘘管 以及引流管滑脱 阻塞和掉入体腔等并发症 在护理过程中 必须注意预防和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放置引流物的位置需正确 引流物应按体位放在引流部的最低位 以保持引流通畅 注意引流管不扭折 不受压 如管腔被血块 粘液或坏死组织等堵塞 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抽吸和冲洗引流管 3 防止引流物掉入体腔或伤口内 深部引流物必须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 或用安全别针固定 拔除时 先轻轻予以松动或扭转 使与周围粘连部分分离 然后拨出 以免折断在伤口内 放置引流物的类型 数量 位置必须详细记录 取出时应进行核对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准确记录 以资比较 为预防目的而放置的引流物 一般在术后24 48小时拔除 为治疗目的放置的引流物 应在引流液减少后 逐步外拔 让窦道从底部向外逐渐愈合 防止遗留残腔 连接负压源的引流管如遇活动性出血 应立即停止负压吸引 以免加重出血 甲状腺手术后则例外 伤口引流管 23 氧管 1 给氧的目的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 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 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 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 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 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 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 导致二氧化碳潴留 甚至死亡 2给氧导管的选择鼻塞式 鼻勾式耳套式 24 日常规更换鼻导管 保持并检查鼻腔及鼻导管是否清洁 通畅 医 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现堵塞或污染及时更换鼻导管 如患者有鼻饲管时吸氧管可从鼻饲管同侧鼻腔插入 将鼻塞头部剪下 使用3M丝质胶布1cm将鼻导管头布包裹 插入鼻腔深度2cm 交接班时取下鼻导管检查供氧是否清洁 通畅 方法为将鼻塞放入水中检查水泡的逸出或将鼻塞出气口放入手心观察氧气的流量是否通畅 25 胃管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 经由咽部 通过食管到达胃部 多是用来抽胃液 也可以用来往胃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 护理时应注意避免胃管污染 以及胃管脱出 导致误吸 护理要点 1 妥善固定 防止打折 避免脱出 A 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 胶布应每天更换 B 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 成人一般约45 55cm 若怀疑胃管脱出 应及时通知医生 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 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 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 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 C 保持胃管的通顺 防止打折 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胃管护理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时 须将脸部皮肤拭净再贴 并注意勿贴于同一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须妥当安置 以免牵扯滑脱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 若有脱出 应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 以棉签清洁口腔 意识清楚合作的可以牙刷清洁 鼓励病人刷牙漱口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F 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 需预防鼻胃管被拉出 必要时可将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26 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 且没有腹涨 胃储留之症状后 再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 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 制定间隔时间 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 并安置好 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 鼻饲温度要适宜 以35 左右为宜 持续灌入时鼻饲液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过热易烫伤胃壁粘膜 过凉易引起消化不良 腹泻 及时清理口 鼻腔分泌物 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 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鼻饲的护理 27 鼻饲的护理 注 1 食道术后冲洗胃管 用10ml注射器抽3 5ml生理盐水缓慢冲洗 若遇有阻力 先回抽 抽出胃液表示胃管通畅 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2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冲洗胃管 用5ml注射器抽1 2ml生理盐水 先回抽若有胃液抽出 再缓力冲洗胃管 冲洗后应将冲入生理盐水抽出 若冲洗阻力大或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 3 结肠 直肠术后冲洗胃管 用5 10ml注射器抽5ml左右生理盐水缓力冲洗 若冲洗不畅 可适当调整胃管位置 4 幽门梗阻病人胃管冲洗 需洗胃病人应遵医嘱定时给予3 盐水每次200ml打入胃管 夹闭胃管半小时后用负压吸引将胃内容物吸出 冲洗时若遇阻力 可稍用大力点冲 切记不可暴力冲洗 若胃管堵塞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胃管 28 尿管 尿路感染 UTI 是第二位常见医院感染类型 75 80 与留置导尿管相关 为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和我院的具体实际 特制定以下控制措施 一 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 导尿操作 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 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 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三 置管前 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 如导尿包过期 外包装破损 潮湿 不应当使用 3 根据患者年龄 性别 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 材质等的导尿管 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 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9 尿管 四 置管时 1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认真洗手后 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 保证环境清洁 护士帽子 口罩穿戴整齐 戴无菌手套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正确铺无菌巾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 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 置管过程中 动作轻柔 指导患者放松 协调配合 尿管固定稳妥 深度适宜 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4 充分消毒尿道口 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级遴选面试题目及答案
- 还记得吗作文800字10篇范文
- 抒情类作文父亲的爱600字8篇
- 时间的脚印公开课件
- 质量控制(QC)检查问题点与改善方案模板
- 项目进度控制与时间管理表
- 时间与生命的节奏
- 城市环境改造工程承包合同
- 元宵节四百字作文怎么写13篇范文
- 早读课课件神器
- 湖北省2025届高三(9月)起点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招聘115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网络安全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数据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DL∕T 1878-2018 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储藏室买卖协议模板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九)
- 麦冬(浙麦冬)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 2024-2029年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技术交底记录(通风)
- 九年级语文下册3武松打虎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获奖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