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课-第三次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更正 带答案_第1页
冲刺课-第三次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更正 带答案_第2页
冲刺课-第三次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更正 带答案_第3页
冲刺课-第三次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更正 带答案_第4页
冲刺课-第三次课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更正 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主讲 蓝冰 九品环评培训冲刺课 第三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 下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1 1 达标区的评价项目 达标区的评价项目 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的短期浓度和长 期浓度贡献值期浓度贡献值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和网格点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对于项目排 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 评价其短期浓度叠加后的达标情况评价其短期浓度叠加后的达标情况 如果是改建 改建 扩建项目扩建项目 还应同步减去应同步减去 以新带老以新带老 污染源的环境影响污染源的环境影响 如果有区域削减项目 应同有区域削减项目 应同 步减去削减源的环境影响步减去削减源的环境影响 如果评价范围内还有其他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 拟建项目有其他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 拟建项目 还应叠加在建 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叠加在建 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 项目非正常排放条件非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1h1h最大最大 浓度贡献值及占标率浓度贡献值及占标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2 2 不达标区的评价项目不达标区的评价项目 项目正常排放条件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短期浓度和长 期浓度贡献值期浓度贡献值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叠加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简称叠加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简称 达标规达标规 划划 的目标浓度 的目标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 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对于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 评价其短期评价其短期 浓度叠加后的达标情况浓度叠加后的达标情况 如果是改建 扩改建 扩 建项目建项目 还应同步减去同步减去 以新带老以新带老 污染源的污染源的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 如果有区域达标规划之外的削减项目区域达标规划之外的削减项目 应同步减去削减源的环境影响应同步减去削减源的环境影响 如果评 价范围内还有其他排放同类污染物的在建 拟建项目在建 拟建项目 还应叠加在建 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叠加在建 拟建项目的环境影 响响 对于无法获得达标规划目标浓度场无法获得达标规划目标浓度场或区域污染源清单的评价项目区域污染源清单的评价项目 需评价区域环评价区域环 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项目非正常排放条件非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1h1h最大浓度最大浓度 贡献值贡献值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3 3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 预测评价区域规划方案中不同规划年叠加现状浓度不同规划年叠加现状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 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对于规划排放的其他污其他污 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 评价其叠加现状浓度后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评价其叠加现状浓度后短期浓度的达标情况 预测评价区域规划实施后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规划实施后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分析区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区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4 4 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控制措施 对于达标区达标区的建设项目 按达标区要求预测评价不同方案不同方案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空气保环境空气保 护目标和网格点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影响及达标情况环境影响及达标情况 比较分析不同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排放方分析不同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排放方 案的有效性案的有效性 对于不达标区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 按不达标区要求预测不同方案不同方案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空气保环境空气保 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影响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影响 评价达标情况评价达标情况或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比较分分 析不同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排放方案的有效性析不同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排放方案的有效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5 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对于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 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 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 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以确确 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保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外的污染物贡献浓度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对于项目厂界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厂界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的 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或调整工要求削减排放源强或调整工 程布局 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 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程布局 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 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内不应有长期居住的人群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污染源污染源污染源排放形式污染源排放形式预测内容预测内容评价内容评价内容 达标区评 价项目 新增污染源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长期浓度 最大浓度占标率 贡献值 贡献值 新增污染源 以新带老 污 染源 如有 区域削减污 染源 如有 其他在建 拟 建污染源 如有 正常排放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长期浓度 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后的保保 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的占标率 或短期浓 度的达标情况 预测值 预测值 新增污染源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1 h平均质量浓度平均质量浓度最大浓度占标率 贡献值 贡献值 不达标区 评价项目 新增污染源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长期浓度 最大浓度占标率 贡献值 贡献值 新增污染源 以新带老 污 染源 如有 区域削减污 染源 如有 其他在建 拟 建的污染源 如有 正常排放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长期浓度 叠加达标规划目标浓度叠加达标规划目标浓度后的保保 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 质量浓度的占标率质量浓度的占标率 或短期浓 度的达标情况 评价年平均质年平均质 量浓度变化率量浓度变化率 预测值 预测值 新增污染源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1 h平均质量浓度平均质量浓度最大浓度占标率 贡献值 贡献值 区域规划 不同规划期 规划方案污染源正常排放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长期浓度 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 均质量浓度均质量浓度的占标率 年平均年平均 质量浓度变化率质量浓度变化率 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 新增污染源 以新带老 污 染源 如有 项目全厂现有 污染源 正常排放正常排放短期浓度短期浓度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贡献值 贡献值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1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进行达标区建设项目大气环 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 应预测评价以下内容 ABC A 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 期浓度贡献值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B 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C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1h最大 浓度贡献值及占标率 D 需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2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进行非达标区建设项目大气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 应预测评价以下内容 AD A 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 期浓度贡献值 评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B 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C 非正常排放条件下 预测评价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 度的最大浓度贡献值及占标率 D 对于无法获得达标规划目标浓度场或区域污染源清单的评价项目 需评价区域 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3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进行区域规划大气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时 应预测评价以下内容 BCD A 预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短期浓度和长期浓度贡献值 评 价其最大浓度占标率 B 预测评价区域规划方案中不同规划年叠加现状浓度后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 格点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C 对于规划排放的其他污染物仅有短期浓度限值的 评价其叠加现状浓度后短期 浓度的达标情况 D 预测评价区域规划实施后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分析区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4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进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时 应预测评价以下内容 D A 项目厂界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时 可直接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核 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 当项目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时 需要自厂界 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C 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 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值 叠加背景后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 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D 项目厂界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 但厂界外大气污染物短期贡献浓 度超过环境质量浓度限值的 可以自厂界向外设置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5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大气环境 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说法正确时 ACD A 达标区域 应预测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 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环境 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 并评价其 达标情况 B 不达标区域 应预测项目正常排放条件下 叠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浓度后 环 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 并评价 其达标情况 C 对于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 按不达标区要求预测不同方案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空 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影响 评价达标情况或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比 较分析不同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排放方案的有效性 D 对于项目厂界浓度超过大气污染物厂界浓度限值的 应要求削减排放源强或调 整工程布局 待满足厂界浓度限值后 再核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考点考点2020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 预测与评价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1 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 C叠加 叠加 x y t C本项目本项目 x y t C区域削减 区域削减 x y t C拟在建拟在建 x y t C现状现状 x y t 2 不 不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 C叠加 x y t C本项目 x y t C区域削减 x y t C拟在建 x y t C规划 规划 x y t 式中 C规划 规划 x y t 在t时刻 预测点 x y 的达标规划年目标浓度 mg m3 注意 注意 其中本项目预测的贡献浓度除新增污染源环境影响外 还应减去 以新带老 污染源的环境 影响 C本项目 本项目 x y t C新增新增 x y t C以新带老 以新带老 x y t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3 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 对于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 首先计算叠加后预测点上的日平均质量浓度 然后对该预测 点所有日平均质量浓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根据各污染物日平均质量浓度的保证率 p 计 算排在p百分位数的第m个序数 序数m对应的日平均质量浓度即为保证率日平均浓度Cm 其 中序数m计算方法下式 m 1 n 1 p 式中 p 该污染物日平均质量浓度的保证率 按HJ 663规定的对应污染物年评价中24 h平均 百分位数取值 n 1个日历年内单个预测点上的日平均质量浓度的所有数据个数 个 m 百分位数p对应的序数 第m个 向上取整数向上取整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平均质量浓度平均质量浓度百分位数百分位数 SO2 NO224小时平均质量浓度98百分位数 PM10 PM2 524小时平均质量浓度95百分位数 CO24小时平均质量浓度95百分位数 O38小时平均质量浓度90百分位数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3 浓度超标范围浓度超标范围 以评价基准年为计算周期 统计各网格点的短期浓度或长期浓度短期浓度或长期浓度的最大值 所有最大浓度所有最大浓度 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网格 即为该污染物浓度超标范围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网格 即为该污染物浓度超标范围 超标网格的面积之和即为该污染物的超标网格的面积之和即为该污染物的 浓度超标面积 浓度超标面积 4 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评价 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场时当无法获得不达标区规划达标年的区域污染源清单或预测浓度场时 也可评价区域环境 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 按下式计算实施区域削减方案后预测范围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k 当当k 20 时 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时 可判定项目建设后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改善 式中 k 预测范围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 c本项目 a 本项目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术平均值 mg m3 c区域削减 a 区域削减污染源对所有网格点的年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的算术平均值 mg m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100c c aaa 区域削减 区域削减 本项目 ck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确定 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评价基准年内评价基准年内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 改建 扩建项目应包括所有污染源 改建 扩建项目应包括 全厂现有污染源 全厂现有污染源 对厂界外主要污染物的短期贡献浓度分布 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 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 50 m 在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 以自厂界起至超自厂界起至超 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 污染控制措施有效性分析与方案比选污染控制措施有效性分析与方案比选 达标区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 应综合考虑成本和综合考虑成本和 治理效果治理效果 选择最佳可行技术方案选择最佳可行技术方案 保证大气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达标排放 并使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不达标区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 应优先考虑治理应优先考虑治理 效果效果 结合达标规划和替代源削减方案结合达标规划和替代源削减方案的实施情况 在只考虑环境因素只考虑环境因素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技术 方案 保证大气污染物达到最低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并使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保证大气污染物达到最低排放强度和排放浓度 并使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7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包括本项目的新增污染源新增污染源及改建 扩建污染源 如有 改建 扩建污染源 如有 根据最终确定的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及排污方案 确定本项目所有新增及改建 扩 建污染源大气排污节点大气排污节点 排放污染物排放污染物 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措施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措施以及大气排放口大气排放口基本情况 本项目各排放口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核算排放浓度核算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排放速率及污染物年排放量污染物年排放量 应为通 过环境影响评价 并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可接受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为可接受时对应的各项排放参数对应的各项排放参数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项目各有组织排放源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放条件正常排放条件 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预测排放量之和 本项目各排放口非正常排放量核算非正常排放量核算 应结合非正常排放预测结果 优先提出相应的污染优先提出相应的污染 控制与减缓措施控制与减缓措施 当出现当出现1 h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时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时 应提出减少污染排放应提出减少污染排放 直至停止生产的相应措施 明确列出发生非正常排放的污染源 非正常排放原因 排放污染物 直至停止生产的相应措施 明确列出发生非正常排放的污染源 非正常排放原因 排放污染物 非正非正 常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 单次持续时间 年发生频次及应对措施等 常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 单次持续时间 年发生频次及应对措施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1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大气环境 影响预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进行达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 应用本项目的贡献浓度 叠加 减去 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其他在建 拟建项目污染源环境影响 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B 进行非达标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 应用本项目的贡献浓度 叠加 减去 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其他在建 拟建项目污染源环境影响 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C 对于不达标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应在各预测点上叠加达标规划中达标 年的目标浓度 分析达标规划年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达标情况 D 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时 本项目预测的贡献浓度除新增污染源环境影响 外 还应减去 以新带老 污染源的环境影响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2 某新建项目位于大气环境达标区 在某敏感点预测得到的PM2 5日平均质量浓度叠 加背景值后得到365个数据 该数据从小到大排序部分如下表 PM2 5年评价中24 h平均百分 位数取值95 则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PM2 5保证率日平均 质量浓度为 B A 21 8 B 21 9 C 22 0 D 22 2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排序号344345346347348349350 浓度 ug m3 21 621 821 821 922 022 222 3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3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进行大气防护距离预测时只需要考虑项目新增污染源 B 采用大气防护距离预测模型模拟计算大气防护距离 C 进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预测时 厂界外预测网格分辨率不应超过100 m D 进行大气防护距离预测时 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 防护距离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4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包括本项目的新增污染源及改建 扩建污染源 如有 B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过程中 应确定本项目所有新增及改建 扩建污染源大气排 污节点 排放污染物 污染治理设施与预防措施以及大气排放口基本情况 C 本项目各排放口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核算排放浓度 排放速率及污染物年排放量 不需要考虑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D 本项目各排放口非正常排放量核算 应明确列出发生非正常排放的污染源 非 正常排放原因 排放污染物 非正 常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 单次持续时间 年发生频次及 应对措施等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5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预测与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应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型模拟计算大气防护距离 B 不达标区建设项目选择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或多方案比选时 应综合 考虑成本和治理效果 选择最佳可行技术方案 保证大气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并使环境 影响可以接受 C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包括本项目的新增污染源及改建 扩建污染源 如有 D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包括项目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在正常排 放条件下的预测排放量之和 考点考点2121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222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价结果的表达 基本信息底图基本信息底图 包含项目所在区域相关地理信息的底图 至少应包括评价范围内的环境评价范围内的环境 功能区划功能区划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项目位置项目位置 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以及图例 比例尺 基准年风频玫瑰图图例 比例尺 基准年风频玫瑰图 等要素 项目基本信息图 项目基本信息图 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示项目边界项目边界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大气排放口位置大气排放口位置等 信息 达标评价结果表 达标评价结果表 列表给出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最大浓度点主要污染物现状浓网格最大浓度点主要污染物现状浓 度度 贡献浓度贡献浓度 叠加现状浓度后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叠加现状浓度后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 占标率占标率 是否达标是否达标 等评价结果 网格浓度分布图 网格浓度分布图 包括叠加现状浓度后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和年年 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网格浓度分布图的图例间距一般按相应标准值的网格浓度分布图的图例间距一般按相应标准值的5 100 进行设置进行设置 如果某种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种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还需在评价报告及浓度分布图上标示超标范围与超标面积在评价报告及浓度分布图上标示超标范围与超标面积 以及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与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222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价结果的表达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 在项目基本信息图上沿出现超标的厂界外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所 包括的范围 作为本项目的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包含自厂界起连续的超标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包含自厂界起连续的超标 范围范围 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及方案比选结果表 污染治理设施 预防措施及方案比选结果表 列表对比不同污染控制措施及排放方案 对环境的影响 评价不同方案的优劣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包括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 非正常排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 非正常排 放量放量等 一一级评价应包括级评价应包括 的内容的内容 二级评价一般应包括二级评价一般应包括 及及 的内容 的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1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的应包括 ABCD A 基本信息底图 B 项目基本信息图 C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D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 自编题自编题2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结果的应包括 AB A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B 项目基本信息图 C 达标评价结果表 D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 自编题自编题3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中基 本信息底图应包括 AB A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 B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C 项目边界 总平面布置 D 大气排放口位置 考点考点2222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价结果的表达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4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中项 目基本信息图应包括 ABCD A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 B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C 监测点位 D 大气排放口位置 自编题自编题5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中达 标评价结果表应包括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最大浓度点主要污染物 ABCD A 现状浓度 B 贡献浓度 C 叠加现状浓度后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 D 叠加现状浓度后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占标率 考点考点2222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价结果的表达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6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中网 格浓度分布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包括叠加现状浓度后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B 网格浓度分布图的图例间距一般按相应标准值的5 100 进行设置 C 如果某种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超标 还需在评价报告及浓度分布图上标示超标 范围与超标面积 D 包括叠加现状浓度后主要污染物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自编题自编题6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 的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二级评价项目评价结果应包括基本信息底图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图等图件 B 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应包含自厂界起连续的超标范围 C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包括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 非正 常排放量等 D 网格浓度分布图包括叠加现状浓度后主要污染物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和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布图 考点考点2222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表达 评价结果的表达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323 掌握掌握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1 一般性要求 一级评价项目一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境质量环境质量 监测计划监测计划 二级评价项目二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计划 三级评价项目三级评价项目可参照HJ 819的要求 并适当简化环境监测计划适当简化环境监测计划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323 掌握掌握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2 污染源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计划 按照HJ 819 HJ942 各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各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 规范规范执行 污染源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计划应明确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 相关格式要 求见附录 C 中 C 7 3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筛选按5 3 2要求计算的项目排放污染物项目排放污染物P 1 的其他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的其他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如有 外侧设置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如有 外侧设置1 2个监测点个监测点 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一次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监测时段参照6 3 1执行 新建10公里及以上的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等城市道路项目公里及以上的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等城市道路项目 应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在道路沿线设置至少1个个 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 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基本污染物 环境质量监测采样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等应符合所执行的环 境质量标准 HJ 819 HJ 942的相关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环境质量标准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环境质量标准等 相关格式 要求见附录C中C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1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监测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A 一级评价项目应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 B 二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 境质量监测计划 C 三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 境质量监测计划 D 二级评价项目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 考点考点2323 掌握掌握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2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污染 源监测计划应明确 ABCD A 监测点位 B 监测指标 C 监测频次 D 执行排放标准 自编题自编题3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质量监测计划应明确 ABC A 监测点位 B 监测指标 C 监测频次 D 执行排放标准 自编题自编题4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质量监测计划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项目排放污染物P 1 的其他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B 项目排放污染物P 1 的基本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C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一般在项目厂界或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如有 外侧设置1 2个 监测点 D 新建10公里及以上的城市快速路 主干路等城市道路项目 应在道路沿线设置 至少1个路边交通自动连续监测点 监测项目包括道路交通源排放的基本污染物 考点考点2323 掌握掌握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练习题 练习题 自编题自编题5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 监测计划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一级评价项目应按HJ 819的要求 提出项目在生产运行阶段的污染源监测计划和环 境质量监测计划 B 污染源监测计划应明确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 C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中应把项目排放污染物P 1 的其他污染物作为环境质量监测因子 D 环境质量监测计划中各监测因子的环境质量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考点考点2323 掌握掌握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环境监测计划的一般性要求和内容 讲师团队 1名丰富教学经验者 3名丰富环评从业经验者 2名专家库专家 九品培训九品培训2 2群 群 593997768 3593997768 3群 群 530636942 530636942 客服客服QQQQ 1077511542 1077511542 考点考点2424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内容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内容 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达标区域达标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当同时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