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护课件.ppt_第1页
创伤救护课件.ppt_第2页
创伤救护课件.ppt_第3页
创伤救护课件.ppt_第4页
创伤救护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伤救护 营口红十字会 人人可能遭遇的横祸 随着现代化建设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生节奏加快 人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由于自驾车数量的迅速增长 交通工具的高速化 人们运动 郊游 社交活动增多 各种各样的急危 险 重病人随处可见 创伤更趋多见 也更多复杂和严重 创伤已为城市5位死因 农村4位 怎样减少或避免创伤 遭遇创伤后怎样救治 怎样减少危险和遗患 多一份医学知识就多一份安全 什么是决定生死的 黄金时间 创伤后一小时内能否得到有效救治对伤员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人们称为 黄金一小时 国外统计 对创伤患者实施急救的反应时间 日本东京5min 巴西圣保罗为5 8min 美国西雅图为5min以内 北京急救中心平均16min 上海急救中心在15min以内 而国内大部分城市和地区反应时间常达1小时以上 乡镇偏远地区常常要0 5 1d 有人统计 若院前救护到达更及时 尚有11 的死亡可能避免 若能在伤后5min内给予救命性措施 伤后30min内给予医疗急救 则18 25 患者生命可因此得到挽救 由此看来 缩短伤者得到救治的时间 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据统计 因创伤而死亡的患者50 死于创伤现场30 死于创伤早期 20 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 创伤发生最初的目击者往往不是医务工作者 而 第一目击者 能否对伤者实施必要的初步急救和呼吸 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创伤急救是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专业 大力进行群众性的急救知识的培训 普及急救知识 提高 第一目击者 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 掌握创伤现场急救知识 一旦有创伤发生时 可以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抢救生命 争分夺秒 当然还要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致伤因素侵害 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 创伤现场救护须知 1 现场评估到达现场 应立即通过实地感受 眼看 耳听 鼻闻判断现场异常情况 如车祸汽油泄漏 注意创伤原因 受伤人数及是否有生命危险自己和伤者及旁观人群是否身处险境 现场可利用资源 需要何种支援及可采取的行动保障安全 注意危险电源 救护者自身体力 水性及能力等 2 判断伤情首先判断意识 呼吸 循环体征 初步确定有没有心脏危险信号察看瞳孔大小及反应 判断有无颅脑损伤 脑疝 脑水肿或药物中毒等危急情况检查头 颈 胸 腹 骨盆 脊柱和四肢 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 触痛 肿胀 开放性损伤 骨折畸形注意有无颈椎或腰椎损伤注意有无表情淡漠 冷汗 口渴休克表现 3 紧急呼救是抢救病人 生命链 的第一环说明地点 显著标志 呼救人姓名 联系电话病人意识 脉搏 呼吸 创伤等危重情况创伤性质 严重程度 受伤人数现场已采取的救护措施让调度人员听清楚后 方可放下电话 4 现场救护生命的原则保持镇定 沉着大胆 细心负责 理智科学地进行判断评估现场 应确保伤者和自身的安全分清轻重缓急 先救命 后治伤 果断施救尽可能采取减轻病人痛苦的措施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 协助救护尊重伤员 做好个人防护及事后处置 二 创伤现场救护基本知识 1 常见创伤的原因和特点交通伤 首位 高能 常造成严重复合损伤坠落伤 着地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 多造成脊柱 骨盆 颅脑及内脏损伤机械伤 挤压 绞轧致伤 多造成肢体血管 神经 肌腱和骨的损伤锐器伤 伤口深 常致胸腹内脏血管严重损伤跌伤 常致肢体 骨盆 椎体压缩骨折火器伤 伤口深或穿通 常伤及深部组织器官 2 创伤的主要类型闭合性损伤 多见于跌伤 撞伤及钝器伤开放性损伤 多见于锐器及严重创伤多发伤 同一因素致多部位同时或相继损伤 伤情较重复合伤 不同原因同时或相继造成不同性质损伤 3 创伤现场救护的目的现场及时救护 是转向医院治疗的基础有利于抢救和延长生命 赢得专业救治时间维持生命 减少出血 防止休克保护伤口 预防和减少污染固定骨折 防止加重损伤及减少痛苦防止严重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必要救护后尽快转运伤员 4 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整体观念 全面检查 并重点了解伤情注意自身和伤员安全 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先抢救生命 后检查创伤 快速有效止血包扎 先头胸腹部伤口 后四肢固定 先颈部 后四肢迅速 准确 动作轻巧 防止加重损伤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 5 现场检查顺序要求快速简洁检查 正确判断伤情意识 呼吸 循环体征 伤口头部 出血 骨折 肿胀 耳鼻流液脊柱脊椎 瘫痪 疼痛 骨折胸部 疼痛 呼吸运动 胸廓形状腹部 伤口 压痛 肠管外溢骨盆 疼痛部位 两侧挤压疼痛四肢 肿胀 畸形 腕踝等关节异常活动 三 创伤现场救护四项技术 创伤止血技术创伤包扎技术现场骨折固定技术伤员搬运和护送技术 1 创伤止血技术 1 全身血管 分布情况 2 创伤出血类型皮下出血 跌 撞 挤 挫伤致组织内出血 形成血肿 瘀斑内出血 深部组织或内脏损伤 形成脏器血肿或体腔积血 表现为面色苍白 呕血 便血 腹痛 脉搏快弱 危及生命外出血 血液从伤口破裂血管流出动脉 鲜红色 喷射状 量多 危害大静脉 暗红色 流出 时间长也危及生命毛细血管 鲜红或暗红色 渗出 呈珠状 3 失血量的估计成人血液占体重8 60 80ml kg 突然失血20 约800ml 以上时 造成轻度休克 面色苍白 出冷汗 手足湿冷 脉搏快弱 100次 分失血20 40 时 造成中度休克 脉搏100 120失血40 以上时 造成重度休克 呼吸急促 烦躁不安 表情淡漠 脉搏细弱 BP下降 危及生命 4 止血的主要方法 指压止血法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1 指压止血法 止血原理 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伤口的供血动脉 近心端 压向骨骼适用范围 头部 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止血特点 止血快速 效果好 但不能长久 头前部止血 止血动脉 颞浅动脉止血点 耳前方颧弓根部止血方法 大拇指出血一侧颞浅动脉压向骨面 颜面部 止血动脉 颌下动脉止血点 出血侧下颌骨内三分之一凹陷处止血方法 四指托住下颌 大拇指压迫 出血一侧 前臂 止血动脉 肱动脉止血点 出血一侧上臂中三分之一肱动脉搏动点止血方法 大拇指或四指同时压住肱动脉至肱骨同时将前臂抬高 手掌 止血动脉 桡动脉 尺动脉止血点 出血一侧手腕部止血方法 手指 止血动脉 指动脉止血点 出血手指两侧根部止血方法 拇指与食指 下肢 止血动脉 股动脉止血点 出血一侧大腿上三分之一内侧止血方法 手掌根部或双手大拇指下肢抬高 2 包扎和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A V和毛细血管出血先以敷料或干净毛巾 布料等覆盖伤口 以绷带或三角巾包扎或加压包扎 达到止血目的置病人于卧位 抬高伤处 检查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应保留 在其边缘固定 加压包扎 加垫屈肢止血用于出血较多无骨折的四肢远端出血将纱布垫置于肘窝 帼窝处 关节屈曲以绷带固定每隔40 50分钟松开3 5分钟 防止肢体缺血 坏死 填塞止血法用于四肢较深较大伤口或盲管伤 穿通伤等出血多 组织损伤严重的伤口填塞消毒或干净布料再加压包扎 3 止血带止血法及注意事项用于上述方法不奏效的四肢大血管出血部位在上臂上1 3 大腿上1 3 加衬垫气囊止血带 上肢充气压力300mmhg 下肢600mmhg表带式止血带要拉紧扣环布料止血带需用绞棒扎紧 扣牢注意记录止血带安放时间 每隔40 50分钟 缓慢放松3 5分钟 放松时以指压代替禁用细麻绳 铁丝 尼龙绳和编织带代替 五固定 标明止血时间 一垫 二结 三拎四绞 6 创伤止血操作注意事项遵守快 准 垫 上 宜 标 送七原则快速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选择有效方法必要时可联合运用几种方法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启动EMSS布料绞棒止血带缺乏弹性 压力要适度根据记录时间 定时放松时要缓慢 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 2 创伤包扎技术 1 现场包扎的目的 要求 材料目的 保护伤口 防止继续污染 减少致病菌侵入减少出血 防止因出血导致休克保护内脏骨骼 血管 神经及软组织解剖结构为转运及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要求 伤口封闭严密 松紧适宜 固定牢靠敷料 三角巾 绷带 自身物品 衣服 围巾 毛巾 帽子 手绢等 2 伤口种类及处理种类割伤 锋利物品切割软组织 导致皮肤 血管 神经 肌肉损伤瘀伤 钝性硬物撞击 挤压导致皮肤深层组织瘀血肿胀刺伤 尖锐硬物扎伤 造成小而深的伤口枪伤 子弹穿通或留体内致深部组织器官损伤挫裂伤 皮肤及其深部组织撕裂 伤口不整齐 处理 暴露伤口 消毒 覆盖 包扎尽可能使用消毒物品 没有条件时可进行简单的烧烤 如篝火 酒精灯 打火机等 注意 如遇有大面积或较深的伤口时 在伤口上不要直接使用碘酒 酒精骨折断端及身体外露的内容物不能回纳伤口异物不要轻易拔除 必要时可剪短加以固定 以便搬运 3 判断伤情伤口深 出血多 可能有血管损伤胸部较深伤口 可能导致气胸腹部深伤口 可能伤及内脏伤及颈或腰部 可能有脊柱损伤肢体畸形 则可能有骨折异物扎入人体 可能损伤血管 神经 脏器 4 创伤包扎及选用材料1 创可贴和尼龙网套包扎用于表浅小伤口方便有效网套使用前 先在伤口盖以消毒敷料 2 绷带包扎环行包扎适宜于肢体粗细均匀处的伤口回返包扎适宜于头部 肢体末端 断肢 8字包扎适宜于手掌 踝部 关节处螺旋包扎适宜于肢体 躯干部位螺旋反折包扎适宜于粗细不一的前臂 小腿绷带包扎时需先环行固定始端 3 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头 眼 肩 胸等部位头顶帽式包扎 自齐眉毛处经两侧耳上拉向头后部交叉 绕回前额打结肩部包扎 折成燕尾式90度角 大片在后压住小片放于肩上 燕尾底边包绕上臂打结 燕尾两角经胸背至对侧腋后线打结胸部包扎 折成燕尾式100度角 置于胸前固定 两角过肩于背后打结腹部包扎 分全腹 底边固定于腰部 顶角自会阴拉后打结 和侧腹 折成燕尾式 两角拉下打结 两式手足包扎 展开三角巾包扎后打结在背面膝 肘部包扎 叠三角巾为宽带状使用 三角巾包扎法 帽式包扎法 适用范围 头顶部外伤包扎材料 敷料 三角巾包扎步骤 单眼包扎法 包扎步骤 用消毒敷料覆盖伤眼三角巾折叠四指宽 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枕后 经健侧耳朵上方再绕至前额打结 单肩包扎法 燕尾式大片在后 在上 单胸包扎法 顶角位于伤侧 腹部包扎法 腹部包扎法 适用于腹部外伤或肠突出包扎步骤 腹部外伤肠突出包扎法 腹部包扎法 膝 肘 关节包扎法 包扎步骤 4 创伤包扎注意事项检查伤口位置 大小 深浅 有无出血 污染程度及有无异物包扎部位准确 动作轻巧迅速包扎牢固 松紧适宜 注意肢端血运伤口上加盖敷料不冲洗伤口 不使用消毒剂 不涂任何药物不直接包扎嵌有的异物或外露的骨折断端 5 特殊损伤的处理开放性气胸呼吸极度困难 立即以保鲜膜或干净布料压住伤口 胶布固定后用三角巾侧胸包扎腹腔内脏脱出 保护内脏 不回纳 盖以保鲜膜或干净敷料 再以三角巾做环套盖上器皿 三角巾包扎腹部 抬送时屈曲下肢肢体或手指断离时 以干净物品包好 或装入小瓶中 再放入盛冰块的容器内 不可直接放入冰或水中 提高再植成活率 3 现场骨折固定技术 1 人体骨骼情况 颅骨 骨折 损伤脑组织出血 颅内压增高 颅骨的作用 保护大脑 上肢骨 下肢骨 脊柱 可造成尿道 膀胱 髂血管损伤易造成出血性休克 2 骨折的分类 闭合性骨折 指骨折处皮肤完整 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开放性骨折 指骨折的断端刺破皮肤 与外界相通 3 骨折的程度完全性骨折 碎骨多于三块为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 又称柳枝性骨折嵌插性骨折 又称嵌顿性骨折 4 骨折的表现 判断 疼痛 伤处有明显压痛肿胀 出血和骨端错位重叠所致畸形 短缩 成角 旋转功能障碍 影响或丧失血管 神经损伤的表现 5 固定目的 材料目的 制动 不扩大损伤 减轻痛苦减少出血 肿胀防止损伤脊髓 神经 血管为搬运 转运做必要准备材料 急救包 组合夹板 三角巾 绷带 敷料就地取材 树枝 棍棒 硬纸板 衣被 毛巾 布条 手绢 领带 自身肢体等 6 骨折现场固定的原则先检查有无危及生命的体征和环境正确使用绷带 三角巾 夹板固定受伤部位夹板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关节畸形肢体不能矫正暴露骨端不拉动不回纳 伤口不冲洗不涂药固定后抬高伤肢 注意肢端感觉及血运 7 骨折现场固定的方法 肱骨骨折 上臂 固定方法 包扎在骨突部位加垫夹板放置伤肢外侧三角巾折叠成合适宽度固定肱骨上下端三角巾小悬臂固定 前臂骨折 固定方法 包扎伤口前臂放置功能位骨突部位加垫夹板托于下方三角巾固定桡骨上下端三角巾大悬臂固定 前臂骨折固定包扎示意图 3 股骨干 大腿 骨折外侧长板达腋下 内侧至大腿跟部 加垫七条宽带置于腋下 腰部 髋部 小腿 踝部以8字法固定踝部 足背部打结无长板时 可以健腿与患肢固定 股骨骨折 大腿 固定材料 腋窝至脚跟长的夹板一块腹股沟至脚跟长的夹板一块布垫六块固定方法 4 小腿骨折多造成胫骨外露的开放性骨折 需加厚垫长板自髋关节到外踝 短板大腿跟部到内踝关节处加垫 空虚处以软物填实五条宽带自上而下固定髋部 大腿 踝部打结于健侧 8字法固定踝部 5 脊柱 颈腰椎 骨折易危及脊髓而造成截瘫最好使用脊柱板 颈套固定颈部于轴线上动作轻柔 保持身体长轴一致 平移至板上头 踝 腰空虚处垫实以宽带将肩 骨盆 下肢 足固定于板上6 骨盆骨折多因强大外力碰撞 挤压所致置仰卧位 屈膝 膝下放软垫宽布带自臀后向前绕骨盆扎紧 在下腹部打结固定 仰卧在硬担架或硬板上骨突或凹陷处加垫或填塞用三角巾固定在硬担架或硬板上 脊椎骨折 取仰卧位用敷料围绕颈部一圈上颈托若无颈托 在肩部加垫制动 颈椎骨折 4 伤员搬运和护送技术 1 原则并非简单的运送 须谨慎防止伤情加重准确区别伤情 动作轻巧 避免震动尽快离开危险地点 运送至救治场所因人制宜采取搀扶 背运 双人运等不同方式疑有脊柱 骨盆 下肢骨折时不可试行站立 肋骨骨折不可背送利用身边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