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c母亲的族姓 d所在地方的地名2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3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一事件直接()a否定了当时的宗法制 b开始确立君主制c破坏了当时的分封制 d动摇了王位世袭制4据史书记载,唐高祖李渊的原配夫人皇后窦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继承皇位的应该是()a李建成 b李世民 c李玄霸 d李元吉5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此段文字表现出司马迁认为秦朝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 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使人民从事生产有了安定的环境6 秦始皇规定: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独尊 b皇位世袭 c皇权至上 d避讳制度7钱穆曾说“王家与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悬异的”,也就是说“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这是对下列哪项制度的评价()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袭制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9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 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 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10.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11. 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54年,时间之长仅次于后世的清康熙帝。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下列制度属于汉武帝的是 推恩令 刺史制度 内外朝制度察举制度 a b. c. d.12宋人胡致堂说:“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a奉行流程式分工 b实行职能式分工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 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相权逐渐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14.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闻.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5.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成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尚书台 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1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 d.清期的军机处17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中央集权的加强d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18某一时期,朝廷收到某地发生洪灾的消息,皇帝命令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并责成户部尽快调拨粮食运往灾区。根据皇帝之命写成的诏书,经皇帝确认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时期可能是()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19.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决策机构,削弱了相权 b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d明初曾设置左右丞相统管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20.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铙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 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第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分。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21(10分)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 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中国论文网材料四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3分)(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分)(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2分)22(10分)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的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5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2分)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届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5 bccad 6-10 ccacc 11-15 aadcc 16-20 dcddd21.(10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3分)(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任意三点即可3分)(3)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2分)(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2分)22(10分).答案(1)标准:贤良、孝廉。(1分)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北师范大学2024年教育学专业本科生期中教育问题分析题目及答案”
- 2.3.2生物的鉴别教学设计-冀少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
- 2.5 探究电子束在示波管中的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上海科教版选修3-1-沪教版2007
- Unit 6 Happy birthday!(教学设计)-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生产安全案例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解除租赁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期货从业考试培训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企竞聘考试题库及答案指导
- 加油站安全培训知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胎儿磁共振技术医学应用
- 医防融合知识讲座
-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稿、教案和教学设计
- 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一年级16《柳林风声》译文和答案
- 广东省监理从业人员网络继续教育平台题库
- YY/T 1268-2023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追加和过程等效
- 平地机操作规程
- HY/T 0302-2021沸石离子筛法海水提钾工程设计规范
- GB/T 710-2008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 GB/T 18591-2001焊接预热温度、道间温度及预热维持温度的测量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