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鹏师傅[文档资料]_第1页
手艺人鹏师傅[文档资料]_第2页
手艺人鹏师傅[文档资料]_第3页
手艺人鹏师傅[文档资料]_第4页
手艺人鹏师傅[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艺人鹏师傅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朋友都把曾力、曾鹏叫作 “ 力师傅 ” 、 “ 鹏师傅 ” 。两兄弟出自佛山石湾陶艺世家,十几年前在山野里搭建了一座远近有名的 “ 虞公窑 ” ,带领工人制陶造木,过着一种且工且读且画的匠人生活。 曾鹏 1953 年出生,那一年,也正好是他父亲参与创建的石湾美术陶瓷厂成立。 20 世纪 50 年代初,政府组织抢救民间工艺传统,曾鹏的父亲曾良被广东人民美术社派驻到佛山陶都石湾。曾鹏说,同来帮助建厂的人后来一个个回 返广州,他父亲却留下了。母亲带他和哥哥从广州移居石湾,在厂里安下家。他们父子两代人,自此就和石湾陶艺相伴 60年,经历了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兴衰变迁。 佛山石湾以 “ 石湾公仔 ” 传世,陶塑手艺相承几百年。小镇虽无景德镇那样的煌煌官窑历史,但自明代就民窑兴,为当地延续下来一条民间艺人的血脉。 50 年代的石湾美术陶瓷厂,几乎集纳了其时石湾的所有民间大匠:人物刘传,动物欧乾,配釉吴灶生 他们从私人手工业者变成公家人,并被国家动员起来,各自收徒传艺。徒弟由组织分配,聪明好学之外还需根正苗红。 1954 年,曾鹏的 父亲曾良拜师在欧乾门下,后来他成了岭南陶艺界有名的 “ 鹰王 ” 。 曾鹏和哥哥曾力,从小玩着泥巴团长大,跟在老师傅们身边度过了童年。和这些手艺人朝夕相对,给了曾鹏对工匠精神的朴素认知。 “ 老师傅们教给我的,最重要的是尺度和本分。他们觉得,今天能把今天的事情做得圆满,就是老天的恩赐。如果每天都能做好,手上就有了一辈子的活计。 ” 曾鹏说。这些手艺人的生活方式,在他看来自有一种优美单纯的节奏,比如,师傅们每天上午一定会在某个固定时间去喝茶,而且永远在同个茶楼、同个位置。当地人对他们都有一份尊重,即便其他茶 客去得早,也从不占用他们的位置。如果座位空上两天,大家就知道,师傅生病了。师傅们坐下来也通常先不忙上茶,悠悠地看完当天报纸,仔细叠放好,然后拿出自带的茶碗,叫上一壶茶、两个叉烧包,吃完踱步回去干活。这种日常的重复与连续,形成了他们对待身边所有事物的尺度,也包括自己的手艺:平缓踏实,心无旁骛。 曾鹏回忆哥哥曾力的师傅吴灶生,一手配釉绝活,尤其他配的红釉与别人大不一样,层次丰富,红中透紫,十分耐看。曾鹏说,吴师傅做陶几十年,因为长年保持同一姿势,生活中腰背和四肢都曲如弯弓,可他只要坐到拉坯机前,在外人 看来古怪的身形便如鱼入水。 “ 吴师傅对采料多讲究,绝不像现在的人一样乱挖无度。石湾旁边有个山丘,上面出产一种风化石英,行内都说,只有这个山上的石英才能配出好釉。他每次带我哥上山,都会指点哪片地方可以采,哪片不可以。在他眼里,山体形似鲤鱼,采料的部位要选鱼肚,石英就好比鱼肚里的脂肪,采一些出来不碍山体,其他地方却乱来不得。听我哥说,有一次他们上了山,师傅四处看看,跟他说:今天鲤鱼好像不太高兴,我们不采了,回家去吧。这不全是迷信,是对祖辈赖以为生的天地自然心存敬畏。 ” 如今的曾鹏每次去欧洲,看到街边摆摊 的手艺人,必定要上前去买点他们做的东西。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以手造物者的尊重。 直至 80 年代,石湾美陶厂在南方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单位。除了这些老师傅,来自北京、广州等艺术院校的陶瓷大家、画家也长期下厂来做创作,曾鹏小时候常见到的,就有郑可、谭畅、高永坚等名家。曾鹏自小精灵古怪,捏公仔从无规矩,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郑可却对这孩子手下的各种奇特感受力很有兴趣,每次来石湾,见到他玩出来的新 “ 作品 ” 都要取走。 1985 年,先后进入美陶厂工作的曾氏兄弟已经是石湾陶艺的新生代翘楚,并获邀去中国美术馆办 “ 石湾现 代陶艺展 ” 。开展前,郑可老师从家里抱来两个鞋盒,曾鹏打开一看,全是他小时候做的东西,竟被保存了几十年。 1978 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前,广州美术学院的谭畅教授曾告诉曾鹏,那所学校里面有很多景德镇的老师傅在教课:拉坯的,画青花的,做釉下彩的,他们没有学历,但手艺超人。这成了曾鹏报考的最大动力。入学后,曾鹏发现很多同学是因为考美院不成而转投,多数想着当画家,对工艺行业并不感兴趣。唯有曾鹏对工匠身份很认同,抱定学习陶艺的想法。曾鹏说,景德镇四年,给了他最基础的训练。“ 民间大师教你的东西和学院训练是两回事 。我不太听话,自己有一套想法,画得也不像老师教的,所以有些老师很不喜欢我,但也有老师对我十分偏爱。 ” 除了上课,学校允许他们到处踏访,去工厂,去民间作坊,周边唐宋元明清的古窑址更是看不尽。曾鹏喜欢读文物杂志,里面一介绍什么古窑址发现,他就背上锄头按图索骥,哪个村、哪个山头,从周边拣一些碎瓷片出来收藏。 “ 我对文物没兴趣,主要是拿回去琢磨古人的工艺。现在有些做鉴定的人其实不懂,谈论器形、纹样,多半人云亦云。其实对我们手艺人来说,判断年代要看工艺:装烧、拉胚、上釉,各个朝代方法都有差别。我现在还记得有一位刘新元老师 ,当时是景德镇考古所专家,他只给我们上过一次课,介绍历代碗的装烧工艺,我受益至今。 ” 景德镇有条昌江,江边有片滩涂,沉埋古瓷片达两公里多长。每到周末,曾鹏和同学就跑到滩涂上去拣瓷片。 “ 有一回我们发现大批废弃的碗底,同一个图案有无数瓷片,全都一模一样,那次让我相当震撼。我领悟到,其实很多绝活的产生,是对一件事情无数次的重复。一个人如果一生专注于一件极简单的事情,并不用刻意设置目标,日复一日,他就可以达至绝活。 ” 1989 年,曾力、曾鹏辞职离开美陶厂,初创 “ 虞公窑 ” 。以传说中石湾陶艺的祖师爷 “ 虞公 ” 为名 ,他们研习民间工艺并回归古代匠人内心法则的意愿已全然表露。多年以来,他们都保持小规模的手工劳动方式,带着十几个工人,在稻田和菜地之间的山岗上,自由自在地践行着他们的现代陶艺理念:不割裂传统,不混装西方,每天专注于从手底传递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真实亲近。 力师傅人在国外,我们没能见到。鹏师傅花白寸头,圆领汗衫大短裤,见面眯眯一笑。聊完天,领着我们去他的新工坊 “ 百工造 ” 转了一圈。 新工坊安置在番禺紫坭岛上的紫坭糖厂旧址。小岛被水道四面环绕,因为地处 “ 珠三角 ” 腹地,距离广州、顺德、东莞、佛山都不 到半小时车程,这几年已被开发为以桑基鱼塘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岛上的著名地标,除了重建的清末岭南园林 “ 宝墨园 ” ,就是这座昔日南中国最大的国营糖厂了。 与石湾美陶厂一样,紫坭糖厂也在 1953 年建成,是新中国第一家自动化榨糖生产线,发展到最兴盛时,厂里有4000 名工人,每逢榨季 头年 10 月至第二年 3 月,送甘蔗的船会密密排列在河面等待入港卸货,两个 500 吨泊位码头和一座临河万吨仓库就是那个时期的见证。 1997 年,随着国营企业衰落,曾经盛极的糖厂停产,变成了一处现代工业遗迹。据番禺市国资委资料,整个厂区 保留有 50 年代至 90 年代四个不同时代的厂房,其中较具文物价值的 1953 年建筑共11 处,包括苏式办公楼 1 栋、宿舍楼 3 栋,为研究广东乃至全国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史提供了实物。我们看到的最大一栋苏式建筑,位于紫坭糖厂正门旁,是一排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前廊带有圆拱,黄色外墙虽颜色剥落但仍大体完好,这种建筑风格在广东一带极为少见。其他厂房虽已拆除机器,但空间架构被保留下来,鹏师傅的 “ 百工造 ” 就以这样一栋旧厂房,改造为集合金工、陶艺、木艺、家具、玻璃等装饰艺术设计、制作的生产车间。 当紫泥堂置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何卫东先生获得租用紫坭糖厂旧址并做重新全方位规划的机会时,他想到了令他迷恋多年的 “ 虞公窑 ” 以及它那种独特的气息:无论主人还是访客,抑或远来的买家,都能在它营造的平静时光中,享受到传统技艺给予的自在喜悦。在何卫东的发起下,几个有缘人和老朋友 大学教授、空间设计师、工匠达人和建筑工程师共同组成,共同决定成立一个团队 “ 存墨设计 ” ,这个团队立足于传统美学和当代设计概念相结合、空间创建与工艺改良相辅、当代生活理念与艺术价值生产同步的理想目标,把 “ 虞公窑 ” 践行的生活方式 “ 放大 ” 到这片 25 万平方米工业遗迹的保留和改造中 。而鹏师傅,他不但成为 “ 百工造 ” 的主人,也将是整个紫泥堂的灵魂人物。 鹏师傅说,糖厂旧址的体量大过 “ 虞公窑 ” 数十倍,但他手工造物的工匠态度不变:对于鹏师傅团队而言,设计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 “ 计划和设想 ” ,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个体自主来实现对现实环境的超越。所以,同样是依托于工业遗址改造,他们无意复制一个北京 “798” 或广州红砖厂那样的艺术商业区,而是要打造一个围绕岭南文化生发的生活乌托邦 每个单体都像传统工匠一样专注、简单,养成自我建构生产循环的能力。 “ 在这里将有古老手工业、东西方饮食文化、岭南传统 武学和医学博物馆,也会有茶庄、食社、琴舍、学校。人们可以带艺安家,也可以只是来此休憩和享用。对我们来说,紫泥堂就是提供自在生活的每一天。 ” 鹏师傅现在每天往返于虞公窑和紫泥堂,将朋友们心中的第一期 “ 墨稿 ” 不紧不慢捏塑成形,就像他做陶,讲究留有 “ 余地 ” ,不让人一览无余。江边的万吨仓库,正在改造为空中四合院,游艇码头和直升机 4S 店即将成形。相邻的苏式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