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b. 以0 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经线是从0经线为界,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增大,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到了南北两个极点时,度数达到最大,为90,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线的概念.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 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a. 正东 b. 西北 c. 正西 d. 东南3. 如果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近的飞行的方向为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东南4. 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段ab的长度约为a. 5000km b. 10000km c. 2500km d. 3000km【答案】2. a 3. c 4. a【解析】试题分析:2. 在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东西来进行方向的判断,读图,图示为以北极为中心的极点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所以只有正东、正西方向,选项b.d错。两点之间的方向要看比较近的一段弧的方向,从b点走向a点是朝向正东方向,所以a对、c错。故选a3. 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判最短航线。在地图上的方向判断中,最短距离是过两点且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的劣弧长度。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后向南偏。在南半球先向南偏,后向北偏。从a飞往b总方向是向西,所以最近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c对。a.b.d错。4. 该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如果ab所在的纬度为60度,则纬线ab的长度11190cos60=4995(千米),故选a【考点定位】经纬网的应用。【名师点睛】本组题涉及到经纬网上两点之间的方向的确定、最短距离的确定、距离的计算,属于经纬网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及经纬网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 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地均位于中纬度b. 两地均位于东经度c. 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d. 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6. 根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位于两个相同半球的是a. 与 b. 与 c. 与 d. 与7. 图中a、b、c、d四个区域,实际面积最小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5. c 6. b 7.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只有掌握了经纬线的特征和经纬度的判断方法就容易解决此题。5. 地位于40s在中纬度地区,地位于20s,地属于低纬度地区。a错误;地经度是180,不属于东经度,地为140w,b错误;地位于a区域的东南方向,c正确;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d错误。6. 两地均位于南半球,但位于西半球,位于东半球,a错误;与均为北半球和西半球,b选项正确;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c错误;为南半球和西半球,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d错误。7. 在经纬度差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低,实际面积越大;纬度越高,实际面积越小。图中a、b、c、d四个区域b纬度最低面积最大,d纬度最高面积最小。d选项正确。8. 一架飞机从(160oe,0o)出发依次向东、北、西、南各飞行1000千米,最后回到a. 西半球 b. 北半球 c. 东半球 d. 南半球【答案】c【解析】飞机从(160e,0)出发,也就是从赤道出发,依次向东、北、西、南各飞行1000千米后,仿佛回到原点,但要知道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正北走再往西沿着纬线圈走这1000米时,因纬线圈变小在长度仍然为1000千米的情况下经度就会比出发点偏西,依次向东、北、西后再顺着经线向南1000千米能回到赤道但会发现来到了原点的正西。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160e以西为东半球,因此最后回到东半球,c选项正确。读下图,判断下面小题。9. 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 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 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 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 一直向正南10. 若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 东经64 b. 西经64c. 西经116 d. 西经180【答案】9. c 10. b【解析】9. 从a到c,沿着经线方向是正南方,b位于ac所在经线的东侧,所以可知从a到b再到c,方向是先向东南,再向西南。10. 两条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经度值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若d点所处经度为东经116,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西经64。11. 下面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据经纬度可判断甲在乙的西北方向,丙在丁的东北方向,而不是东南方向;b图南极在上的经纬网图,处于南半球,方向正好与处于北半球相反甲在乙地的西北方,丙在丁地的东南方向,b正确;c图是处于北半球的经纬网图根据八个方位,可以看出甲在乙的东北方,丙在丁地的东南方,d图 箭头是逆时针方向,可以得出这是从北极的上空观看甲在乙地的东北方,丙在丁地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考点定位】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名师点睛】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断(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a确定南北方向: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b确定东西方向:同是东经度,则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两地经度数值之和大于180,则位于东经度的一点在西方,反之在东方。(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a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b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由以上两点可判断c在a的东南方)。12.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山谷山脊鞍部山顶 b. 山谷山谷山顶鞍部c. 山谷山脊山顶鞍部 d. 山脊山脊山顶鞍部【答案】b【解析】读图,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形态特征分析,图中虚线处等高线凸向海拔高处,是山谷地形,d错。同理,图虚线表示山谷,a、c错。图字母e表示山顶,图字母f表示鞍部,b对。13. 读下图判断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 a表示的是山顶,虚线表示的是山谷b. b、c两地的温差约为2.1c. c处为鞍部d. 如果在d坡和e坡选择一处开垦梯田,应该选择d坡【答案】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a表示的是山顶,但虚线是脊线,该地是山脊,a错误;b、c两地高差是350米,结合0.6/100米的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可知两地温差约为350米0.6/100米=2.1,b正确;c处等高线凸向海拔较高处,应为山谷,c错误;如果在d坡和e坡选择一处开垦梯田,应该选择在坡度相对较缓地区的e处,这样可以避免可能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d错误。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 b. c. d. 15. 图中点位于点的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答案】14. b 15. a【解析】15.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标注的经度,可以判断点所在半球是逆时针旋转,所以位于东经10度、北纬30左右,点所在关于是顺时针转,所以位于西经10度、南纬30度左右。从经度看,点位于点的东面。从纬度看点位于点的北面,所以点位于点东北方向,故本题选a。16. 某图比例尺为一万分之一,如将其扩大一倍,新图比例尺为a. 五千分之一 b. 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米 c. 11000 d. 120000【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比例尺为1:10000,如将其扩大一倍,也就是现在的比例尺是1/100002=1/5000,也就是五千分之一。所有a选项正确。17. 读下面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判断( )a. 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b. 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c. 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d. 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根据图示经纬度的分布,图中甲位于西半球,乙位于南半球;甲图实地范围大,比例尺小,乙图实地范围小,比例尺大。甲图坡度小,乙图坡度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18. 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a. (40m,50m b. (45m,60m) c. 50m,60m) d. (50m,55m)19.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8m 21m 36m 43ma. b. c. d. 20. 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p为山坡上的洼地 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q为山坡上的小丘a. b. c. d. 【答案】18. c 19. b 20. d【解析】试题分析:18. 设有若干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d,重叠的等高线中最大数值为x,最小值为y,则陡崖的顶部海拔:x,x+d)。陡崖底部的海拔海拔范围:(y-d,y。故计算得c项。19.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故计算得2040m。20. 这个题目考的是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取值。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里的海拔符合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闭合曲线取的值是两条等高线中的大值,那么闭合曲线里的值就大于那个大值,反之就是小于小值。q点大于大值说明中间高,四周低为山丘,同理推断p地形为洼地。考点:等高线的判读(2000广东地理卷)读图,判断下面小题。21. 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22. 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23. 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 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 丙坡种植果树c. 乙坡植树种草 d. 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答案】21. b 22. d 23.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和应用,难度不大,只要理解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就能解答试题。21. 根据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可知,河流流向应和等高线的凸向方向相反,则ab段的流向应该从a流向b。在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可知河流ab段的流向应为自东南向西北流动,b正确。22. 根据陡崖的有关计算公式,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范围是bh顶b+d,b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最高值,d为等高距。所以该地崖顶海拔可能为250米h顶300米,结合选项只有d正确。23. 甲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修建梯田,a符合题意;丙地位于等高线稀疏的谷地,适合种植经济林木;乙坡等高线较为密集但比甲坡稀疏,在乙坡植树种草或修筑水平梯田都可以。24. 活动小组在某山山脚测得的温度为22,山顶为16,请你说说该山的相对高度为( )a. 1000米 b. 3666米 c. 2000米 d. 600米【答案】a【解析】依据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来解答此题,考查了如何根据气温差来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难度适中。依据同一地形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的规律,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22-16=6,用气温差除以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即可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60.6/100米=1000米,由此得出山脚和山顶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所以选择a选项。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面小题。25. 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000-1667米 b. 1333-1667米c. 1333-2000米 d. 1667-2000米26. 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a. 0 o b. 2o c. 0oc d. 2oc27. 地可能是:( )a. 山地 b. 丘陵 c. 盆地 d. 河谷【答案】25. c 26. a 27.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26. 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规律判断。甲地和乙地是位于两条等值线内的封闭等值线,则图中北侧的2等温线和最南侧丙地附近的等值应该是正常递变的等温线,且要保证甲地位于高温中心,乙地位于低温中心,则最南侧的等温线应该是0,所以丙地气温应该小于0大于-2,选项中符合的是0,a正确。27. 乙地温度较周围低,且等温线为封闭等值线,说明此地海拔较高导致气温降低,故判断地形为山地地形。a选项正确。读江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28. 夏季在此地野外探险需搭帐篷宿营。图中a,b,c,d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29. 图中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a. 40 mh120 m b. 80 mh160 mc. 120 mh160 m d. 160 mh240 m【答案】28. c 29. b【解析】试题分析:28. 夏季野外探险搭帐篷宿营,要避开危险地段。根据等高线图,a地位于陡坡边缘,且比山谷口海拔较低,不利于躲避洪水灾害,a错。b地位于河谷口处,易受洪水危害,b错。c地等高线较稀疏,又避开了河口区域,比人口海拔相同,易躲避洪水,较安全,c对。d地是陡崖下方,易受落石危害,d错。29. 根据陡崖高差公式,(n-1)dh(n+1)d,图中陡崖有三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40米,可以计算出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80米h160米,b对。【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应用,相对高度计算。(2011新课标文综)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30.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 50 m b. 55 m c. 60 m d. 65 m31. 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30. c 31. c【解析】30. 本题考查考生对相对高度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 m;图中最右下角的等高线为25 m,最右下角海拔最低,海拔低于25 m;图中最右上角的等高线为80 m,最右上角海拔最高,海拔高于80 m,故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31. 本题考查了考生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坡度的能力,意在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原理的理解能力。据图可知,处的等高线最密集,表示该处的坡度最大,河水的流速最快。二 综合题32. 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 ,丙 。(2)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其最短距离应 (大于、等于、小于)2222.2千米。(3)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答案】(1)(60s,170w)(70s,170e)(2)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 小于(3)小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判读。(1)结合图示可知该地为南极俯视局部图,地球自转呈顺时针,该图均为南半球。甲地应位于(60s,170w),丙地位于(60s,170e)。(2)地球自转呈顺时针,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甲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航程,应该是两地之间大圆的劣弧段,应偏向甲乙纬线的南方。所以从甲到乙地的航向是先西南,在正西,然后向西北回到乙地。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40,两地位于60s上,两地的纬线长度为两地纬度差乘以111.1km/1在乘其纬线所在的余弦,两地纬线长度约为40111.1km/1cos60=2222.2千米,而两地的最短航线应该小于甲乙两地的纬线长度。(3)丙、丁和丙、乙的经纬度差值都一样,但是丙丁之间纬度更高,所以其经线间的纬线长度更短,故丙、丁之间的距离更短。33.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下列地形部位在图中标注的代号是:山脊 、鞍部 。(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 ,理由是 。(3)修建水库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a流域面积 b气候类型 c海拔 d太阳辐射强度 e降水年际变率 f坝区地质构造(4)根据地形图,f处宜发展以 为主的农业,理由是 。(5)g处应发展 业为主,理由是 。【答案】(1)a c(2)d 地处峡谷便于修筑大坝,工程量小,落差大,且上游有足够的江水区,水源丰富。(3)d(4)种植业 f位于河流冲积扇上,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农耕。(5)林业 a位于河流上游,地表坡度较陡,易发展林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解析】试题分析:(1)山脊是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的部分,图示代号是a。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图示部位代号是c。(2)图中修建水库最适宜的地点是d,主要因为此处地处峡谷,便于修筑大坝,工程量小。且上游汇水区面积大,水源丰富。(3)修建水库应考虑流域面积,考虑水库水源补给,应考虑气候、降水年际变率。考虑建设难度与发电,要考虑海拔高度。从水库安全角度分析,要考虑坝区地质构造。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强度 ,d 对。(4)根据地形图,f位于河流的冲积扇上,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于农耕。所以f处宜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5)读图,g处于河流上游,地表坡度较陡,宜发展林业,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所以g处应发展林业为主。【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应用,水库建设的条件,区域主要农业类型及原因。【名师点睛】根据等高线的的特点,判断图示区域的地貌类型及特征。水库的区位选择,要有较大的集水区域,蓄水量大。有较窄的峡谷出口,便于大坝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山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所以以林业为主。34. 材料1:5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媚尼风景区”旅游。材料2:“媚尼风景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和小畅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