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河流》(广东人民).docx_第1页
【同步练习】《河流》(广东人民).docx_第2页
【同步练习】《河流》(广东人民).docx_第3页
【同步练习】《河流》(广东人民).docx_第4页
【同步练习】《河流》(广东人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同步练习 选择题1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共同的特征是()A. 流量大,汛期长 B. 都有结冰期 C. 水能资源丰富 D. 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2长江具有航运、灌溉和水能之利,但常发生洪涝灾害。其洪灾多发的人为原因是A. 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干支流经常同时涨水B. 中下游排水不畅C. 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不畅D. 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和中下游的围湖造田3关于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B. 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C. 外流河多分布于西部内陆D. 河流水最终流入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4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措施有 上游退耕还林、还草中游退田环湖下游修水库拦水上游加高河堤A. B. C. D. 5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题一般情况下,河流R()A. 只有春汛 B. 只有夏汛C. 只有秋汛 D. 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6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完成题有关黄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上、中游都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B. 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C. 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D. 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A. 长江 B. 塔里木河 C. 黄河 D. 额尔齐斯河8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于黄河()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9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A. 四川 B. 湖北 C. 湖南 D. 江西10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主要是()A. 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B. 都受地形的影响C. 都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D. 外流河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11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B. 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C. 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多,无结冰期D. 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12长江和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分别是()A. 葛洲坝、龙羊峡 B. 三峡、小浪底 C. 二滩、三门峡 D. 刘家峡、丹江口13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A. 黑龙江 B. 雅鲁藏布江 C. 额尔齐斯河 D. 怒江14目前,缓解黄河断流现象的最关键措施是()A. 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B. 统一规划,合理调配,协调利用黄河水灌溉C. 实施跨流域调水,启动南水北调工程D. 加强对污水净化处理15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自治区),支流众多,注入渤海,全长5464米,是我国第二长河,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B. B山脉是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C. A山脉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 位于黄河的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 综合题162016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记者在纪念人民治理黄河70年座谈会上获悉:70年来,黄河实现伏秋大汛不决口,流域灌溉面积增长10倍,年供水量达535亿立方米,干流连续17年不断流,母亲河维持了奔流不息的健康生命。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发达,黄河提供了充足的 和肥沃的冲积土壤。(2)从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 ,从水系特征或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3)从河口镇至桃花峪,黄河水明显变浑,说明河流的 (水文特征)变大。主要是由于黄河中游流经 (地形区), (生态问题)严重。治理这一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写出一种)。(4)黄河下游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防止这里汛期易决口产生的 灾害,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参考答案1D【解析】长江中上游与黄河中上游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两条河上游的流量不是很大,长江不会有结冰期,而黄河的中游含沙量大,两条河流下游的共同特征是流经地区是以平原为主,故选C.2D【解析】一直以来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就是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流域内降水丰沛,中下游地势低平,支流众多,特别是中游河段。人为因素是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一遇雨天洪水一并涌入长江干流,因此长江在暴雨季节来临之时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故选D。3B【解析】我国的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故A不正确;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故B正确;我国外流河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故C不正确;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4C【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多发防治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对策是山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种草;中游退田还湖;兴修水利工程;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下游加固堤坝。故答案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有效的方法,是重点题型,理解即可。5D【解析】读图可知,该河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是松花江,该地区冬季漫长寒冷,积雪多,春季是冰雪融化的季节,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所以一年中有春汛和夏汛。故选D。6A【解析】长江和黄河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河段,两河均源于青藏高原,干流共同流经青、川两省,都从人口稀疏区流向人口稠密区域,针对长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洪涝多发,可采取裁弯取直的措施。所以不正确的叙述是A。点睛:该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概况,读图分析即可。7B【解析】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故选B。8A【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位于黄河上游,故答案选A。9B【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兼跨长江上、中游的省区是湖北省,因为上中的分界点是宜昌,在湖北省。故答案选B。10D【解析】由于我国外流河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河受夏季高温的影响,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故答案选D。11D【解析】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从西向东流入太平洋,也有流入印度洋的,中国有唯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有季节变化南方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无结冰期;北方河流水量较少,汛期短,含沙量多,有结冰期,故答案选D。12B【解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整个工程分为拦江大坝、大型水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等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工程已于2001年建成,故本题选B。13C【解析】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大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还有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和北冰洋,以上四条河流中,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故选C。14B【解析】20世纪90年代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故本题选B。15D【解析】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处是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B山脉是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A山脉是太行山,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位于黄河的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河 ”,故选D。16(1)灌溉水源 (2)小 汇入支流少,径流量增加少 或沿线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引用黄河水量大 (3)含沙量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或打坝减淤,修建梯田等) (4)黄河下游地势低平,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沉积,导致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洪涝 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流域概况及不同河段的特征。(1)读图分析可知,“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发达,原因在于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冲积土壤。(2)兰州至河口镇河段,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3)从图中看出,兰州至桃花峪河段,黄河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因此河水含沙量快速增大;为了防止泥沙下河,我们应大力实施的生态措施是植树造林。(4)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