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三、劝学 荀子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学常识,理解实词虚词用法。 2、了解荀子中心思想。 3、理解并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教学难点: 1、掌握文学常识,了解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2、了解文言句式。教学步骤:1、 导入: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2、 课文探究 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东周战国末期赵国郇(即古荀国,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三、阅读课文 熟读课文,分小组或个人朗读课文,纠正字词。 结合文学常识理解文章。 解题“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4、 深入探究本文是一片议论性的散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第一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论证,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就能超越原来的状态。 輮以为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三个比喻。进一步论证客观事物经过加工改造后,就能彻底改变原来的状态。 得出结论:人只要广泛的学习,培养道德品质,就能成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人。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全文的文眼。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第二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提出“思不如学”的观点。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说明观点。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设四喻,阐发学习作用,借助外界条件,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第一层:阐明学习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正面说明学习由少到多,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第二层: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组比喻,正反两面说明学习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主观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是否有恒心。第三层:阐明学习要用心专一,不浮躁。上食埃土,下引黄泉。无可寄托。正反对照比喻,告诫在学习中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专心致志。5、 重点研习 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排比论证,对比论证。蓝胜于青(取之于蓝) (正面设喻) 提高自己 (正面设喻) 水寒于冰(水为之) 直木輮轮 (正面设喻)木受绳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利 跂而望登高博见 共性:“善假于物”。 登高招见者远 结论:善假于物,可以弥补不足,达到目标。 顺风呼闻者彰 喻义:人通过学习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假于马致千里 (反复设喻) 假舟楫绝江河 方法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水流 坚持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正反对照) 朽木不折,金石可镂(反复设喻)态度专一 蚓(用心一也) (正反设喻) 蟹(用心躁也)行文思路: 学习的意义(5个比喻)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学习的作用(5个比喻)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10个比喻)比喻作用:能使抽象的道理具体明白,生动形象,使人容易理解接受,提高表达效果。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也就是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本文的设喻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式灵活,有时从一个方面用同类事物并列设喻以加强效果,如“青,取之于蓝而寒于水”;有时从正反两面设喻说明同一道理,如“骐骥一跃功在不舍”。二是用一连串的设喻,而内容逐步加深,如“登高而招而绝江河”。特殊句式(固定格式)(1) 判断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2) 倒装句1. 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被动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四)省略句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5) 固定用法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虚词(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常见虚词而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一)表示并列关系。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二)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四)表示转折关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五)表示假设关系。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七)表示因果关系。 (八)表示目的关系。2.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3.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焉1,语气助词。(1) 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2)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3) 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2. 代词。相当于之。3. 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4. 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等。也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 表示判断语气的。2. 表示肯定语气的。3. 表示疑问语气的。4. 表示感叹语气的。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6. 表示判断语气的。矣语气助词。1. 用于陈述句尾。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2. 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3. 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4. 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2.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之1.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如:輮使之然也。(2)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2. 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1)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可省去。实词实词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1、 一词多义: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强大,健壮)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假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备 圣心备焉(具备)2、 通假字 輮煣 有又 暴曝 知智 生性3、 特殊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名词作状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向上;向下,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形容词作名词其曲中规(形作名曲度、弧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形作名高处)积善成德(形作名善行)形容词作动词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走的快)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4、 古今异义(古/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检查/参加、加入)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假舆马者(凭借、借助/不真)用心一也(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虽有槁暴(即使/虽然)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劝学(勉励/规劝、劝戒)而绝江河(渡/断绝)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实词虚词区别: 汉语词汇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从功能上看,实词能够充任主语、宾语或谓语,虚词不能充任这些成份。从意义上看,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从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能够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如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处所、时间等等,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不能成为主谓宾的中心。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什么具体的意义,如“的、把、被、所、呢、吧”,有的表示某种逻辑概念,如“因为、而且、和、或”等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除此以外,实词和虚词还有以下一些区别:(1)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昆明市晋宁区残疾人联合会招聘编外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班组安全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2025昆明市呈贡区卫生健康系统编外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西吉安永新县薪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江苏盐城工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佛山南海农商银行金融科技总监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班组安全帽培训课件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内勤人员招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CJ/T 316-2009城镇供水服务
- 代持股合同范本8篇
- 机场安检员笔试题及答案
- 法院赔偿申请书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医养生按摩养生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样表)
-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2011-2016年第16-22届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几何试题(小学高年级组)全解析
- 数字孪生赋能低空经济研究报告(2024年)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男生女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