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_第4页
【教学设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语文语文版九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盐山县第三中学 张老师教材分析:这首词是宋朝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作。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山的统一。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所见所闻,种种物象,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47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况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头眺望,视线却被青山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这既是眼前实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又愁上心头,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使他愁上加愁。全词一波三折,极尽回环宛曲之美;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笔笔言山水,处处有兴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和背诵,能够堂上默写。过程与方法:联系诗人身世处境,体会词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教学重难点:体会词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把握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诵读视频,课件。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他们的心愿就是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还有一个人,也和他们有着相同的心愿,这个人便是辛年疾。今天我们就走进辛弃疾,走进他的一首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设计意图】由比较两位南宋文人,引出辛弃疾。导入,这样可以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对新课的兴趣,自然引出新课。二、自主预习1.作者资料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为豪放派词人代表。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壮”。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作为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辛弃疾被称为“词中之龙” ;而他的词,也被评价为“龙腾虎掷。”2、背景资料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3.知识链接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4、字词积累宫阙(qu) 乘风(chng) 琼楼(qong) 不胜寒(shng)绮户(q) 婵娟(chn jun) 丙辰(bng chn)【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课外资料,提前走进课文,感知课文。逐步使学生懂得预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的习惯,生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三、朗读指导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停顿与重音指导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观看、想象,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各种意象;感受这首词的音韵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对经典诗文的积累;加强学生对诵读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四、疏通文意1、理解词题菩萨蛮:词牌名。书江西造口壁:是标题。书:写。造口:在江西万安西南。写在江西造口壁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怀古伤今词。2、整体感知文意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3、整体感知文本脉络上阕:控诉金兵入侵,表达对北方领土和抗敌军民的深切怀念。下阙:即景抒情,表明了必胜的信心,抒写壮志难酬的悲愤。【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辛弃疾这首词的脉络结构,深刻了解作者的描写手法。五、合作探究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明确:作者暗用典故,唐代 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明确:“郁”有郁勃、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立的高台。词人调动这三字开篇,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之情。3、“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是如何描写行人痛苦的?明确:“行人”指当年在金人逼迫下逃难的人,用清江水比喻“行人泪”,写出了行人背离故园的无尽悲苦。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如何理解“无数山”的含义?明确:望:深刻表达了词人急切盼望北定中原的感情。可怜:写出了词人极为愤慨惆怅之情。无数山:峰峦重重的自然障碍。暗示主和派在收复河山问题上形成的社会障碍。5、“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请说说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用典故“望长安”,表达了作者怀念中原故土之情;而重山阻隔,表达了故园难回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忠愤之情。6、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明确: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抵抗外敌,收复失地的坚定意志。 7、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明确: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词人以此鸟鸣声作结,反映了愿望与现实的矛盾,暗喻了恢复大业难以实现、国事多艰的情况。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8、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的景象?明确:郁孤台下滚滚的清江水。阻隔词人与故都的重重山峦。鹧鸪凄厉的叫声。【设计意图】从作者感情深入诗词,让学生立足诗词,整合文本,思维得到进一步拓展。六、品味赏析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明确:比喻。这里的江水,比喻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它像江水一样,能冲破一切阻碍,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东归的愿望。这里的青山,比喻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明确:担心百姓疾苦;心系朝廷,因主张抗金而困难重重的痛苦;抗金必胜的坚定信念;对不思复国、苟且偷安的南宋当局的担忧。【设计意图】从修辞和作者思想感情深入诗词,更深层次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七、拓展延伸许多诗人曾经和辛弃疾一样,寄情于鹧鸪: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李白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李商隐(删)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李商隐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秦观【设计意图】欣赏有关鹧鸪寄情的词句,了解不同词人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能力的培养。八、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辛弃疾的菩萨菩,倾听了他在动荡的南宋发出的收复祖国河山忧国忧民的呐喊,也深切体会到他那种“ 把吴钓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沉重叹息,! 这声呐喊,这一声叹息,响彻云霄,响彻我们的心灵,成为荡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