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灌浆(修改).doc_第1页
黄泥灌浆(修改).doc_第2页
黄泥灌浆(修改).doc_第3页
黄泥灌浆(修改).doc_第4页
黄泥灌浆(修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3101综采工作面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神木县鑫轮煤矿二一四年九月 编制:张文龙审 批 栏职 务姓 名审批意见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副总审批日期黄泥灌浆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依据矿井设计要求,矿井防灭火措施必须采用以灌浆为主,喷洒阻化剂、均压通风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故必须对回采工作面采空区进行预防性灌浆,为确保灌浆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及措施,望参加人员严格执行。一、组织领导成立灌浆领导小组组 长:王立新副组长:杜小甫、孙德禄成 员:尚好明、高国朝、刘彦明 郭玉强、许海朝、刘 弟 吴文奇、张国泽、吴志春二、实施方案黄泥灌浆取土方式采用机械取土。由取土场采土后,经汽车运至风井场地黄泥灌浆站的堆土场,采用装载机(或上料机)送至灌浆机内与水混合、搅拌,制成设计水土比后,再由渣浆泵通过D1087无缝钢管沿回风斜井送至、各煤层回风巷敷设,然后由支管接入53101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或进风顺槽,根据工作面煤层发火征兆对采空区确定随采随灌或采后灌浆。灌浆方式为向工作面埋管注浆。3、 灌浆前准备工作 1、埋管灌浆,由灌浆操作人员运行灌浆站,先注入清水,通风队安排人员沿线检查灌浆管路是否漏水。若漏水,则停止注水,安排管路维护人员进行管路维护;若不漏水,则对工作面密闭进行黄泥灌浆。检查井上下电话联络。2、灌浆前,灌浆队将黄土准备到位;检查灌浆管路完好,确保黄泥浆体仅灌入工作面密闭内;检查灌浆站整个系统完好,各设备均能正常运行。四、灌浆参数1、根据本矿53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实际情况,每回采15米灌浆1次每次灌浆时间暂定为18小时(每小时灌浆量为40m)灌浆时根据现场情况再做调整。2、灌浆参数选择灌浆系数 0.027m/t水土比: 1:43、矿井日灌浆所需黄土量:Q土1K G =0.0271440=38.88m/d式中的Q土1灌浆所需土量,m/d G 矿井日生产量,采面长度x采高x每日进尺=150x2.4x4=1440m/d K 灌浆系数,取0.027m3/t 4、 矿井日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 Q 土2Q 土11.138.8842.768 m/d 式中:Q 土2日灌浆实际所需开采土量,m/d; 取土系数(土壤中杂质和开采运输中的损失)一般取1.1。 5、 每日制泥浆用水量: QS1= Q 土138.884.0155.52 m/d 式中:泥水比的倒数,取4.0。 6、 每日灌浆用水量: QS2KSQ 土11.138.884.0171.072m/d 式中:QS2灌浆用水量,m3/d; KS用于冲洗管路防止堵塞的水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1-1.25,取1.1。 7、每日灌浆量: Qj1(Q 土1QS1)M(38.88155.52)0.910190.9m/d 式中:M泥浆制成率,取0.910。 8、本矿每回采15米注浆一次。 每次灌浆所需黄土量:Q土315=1538.884=145.8m 每次灌浆所需实际开采土量 :Q土415=1542.7684=160.38m 每次制泥浆用水量: QS315=15155.524=583.2m 每次灌浆用水量: QS415=15171.0724=641.52m每次灌浆量: Qj215=15190.94=715.875m5、 安全技术措施 1、灌浆时必须在采煤工作面,临时设水泵3台并随时观察采面泥浆动向如发现有泥浆流出,立即停止灌浆作业防止泥浆淹埋工作面。2、参加灌浆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班前学习,坚守岗位,不得脱岗。3、沿线管路注入清水后,必须将支管阀门关闭,确保管路内存有水,巡检人员能认真实查出管路状况。4、灌浆前,必须确保灌浆站设备运行及沿线管路完好。5、注入清水及注入黄泥浆体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6、灌浆期间,巡检人员与指挥人员保持联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7、灌浆期间,发现漏水、跑浆,巡检人员及时汇报,确保灌浆工作正常开展。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