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晚练2015.3.26.doc_第1页
历史晚练2015.3.26.doc_第2页
历史晚练2015.3.26.doc_第3页
历史晚练2015.3.26.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晚练(2015.3.26)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容易埋没人才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选官任人唯亲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利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4.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B“(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6.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封建制度日趋稳固 B封建制度日趋衰落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封建国家日趋巩固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8.“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叙述是正确的A重用了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B尚书省被中书省取代 C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削弱相权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10.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1.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2.“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下列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秦郡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内阁制 D清朝军机处13.“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 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 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 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 D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5.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在宋代曾依次担任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要职,他分别执掌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16.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7.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18.该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19.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 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 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 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20.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承,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该时期指的是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二、主观题(本题共1道小题,共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