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doc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doc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doc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doc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1课七律 长征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63分)1. (5分)看拼音,写词语。w lnwi yw mnyn yti su_2. (4分)用多音字组词语。 还 huan_ hai_朝 chao_ zhao_3. (4分)看拼音,写词语。 bi linzng jf pngxio tng_4. (3分)读拼音,写汉字。zh dng xintng x lngzu n wn_5. (4分)读拼音,写汉字。yn y nunti su hnjn ki ynwn shu qin shn_6. (12分)照样子,填一填,写一写 (1)温 温暖 妈妈的怀里真温瞹。 甜 _ _(2)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解释划线词语) 异常:_(3)乌云压下来。(满天的黑沉沉地)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他把禾苗往高里拔。(高兴地一棵一棵的)(4)毕竟_,风光_。 接天_碧,映日_别样红。7. (2分)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红军不怕远征难,_。更喜岷山千里雪,_。8.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七律(l) 等闲(xin) 云崖(y)B . 迤逦(y) 铁锁(su) 逶迤(y)C . 长征(zhn) 磅秤(bn) 磅礴(pn)D . 蒙骗(mn) 岷山(mn) 乌蒙(mn)9. (5分)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含义。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三军过后尽开颜。10. (5分)解释下列词语逶迤:磅礴:11.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磅礴:逶迤:12. (2分)根据意思写词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_广大无边,形容气势宏大。_13. (5分)用学过的词语造句。柜台:光芒:兴奋:14. (5分)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 阅读题 (共4题;共42分)15. (10分)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解释下列词语。等闲:逶迤:磅礴: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16. (2分)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问: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 .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 .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 .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17. (14分)阅读清平乐 会昌,回答下列问题:清平乐 会昌一九三四年夏东方欲晓。_会昌城外高峰,莫道君行早。_颠连直接东溟。踏遍青山人未老,_战士指看南粤,风景这边独好。_更加郁郁葱葱。(1)解释下列词语。颠连:东溟:南粤:欲晓:(2)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莫道君行早”一句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不辞劳苦,奋发干革命的精神面貌。B . “风景这边独好”,主要是因为远处有碧绿的田地,近处有青翠的松林和峰峦起伏的群山。C . “踏遍青山人未老”,透露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忍不拔、顽强战斗的精神。毛主席率领着工农红军,踏遍祖国大地,经历了一次次浴血战斗,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无产阶级革命家显得更加精神焕发,斗志昂扬。D .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战士指着广东那边树木茂盛的地势,那儿正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这里边表达了革命者的雄心壮志。(3)解释下列词语。颠连:东溟:南粤:欲晓:(4)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莫道君行早”一句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不辞劳苦,奋发干革命的精神面貌。B . “风景这边独好”,主要是因为远处有碧绿的田地,近处有青翠的松林和峰峦起伏的群山。C . “踏遍青山人未老”,透露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忍不拔、顽强战斗的精神。毛主席率领着工农红军,踏遍祖国大地,经历了一次次浴血战斗,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无产阶级革命家显得更加精神焕发,斗志昂扬。D .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战士指着广东那边树木茂盛的地势,那儿正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这里边表达了革命者的雄心壮志。18. (16分)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_其二_其三_山,_山,_山,_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惊回首,_奔腾急,_天欲堕,离天三尺三。_万马战犹酣。_赖以拄其间。 (1)给加横线字注音。下鞍_巨澜_酣_锷_堕_拄_(2)给加横线字注音。下鞍_巨澜_酣_锷_堕_拄_(3)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B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C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半点残损。D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4)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B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C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半点残损。D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4题;共63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