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海市七级地理上册 期中考前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级地理上册 期中考前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级地理上册 期中考前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级地理上册 期中考前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辽宁省凌海市七级地理上册 期中考前复习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考试考前复习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4. 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5. 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6. 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以及大洋、海和海峡7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8.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知道板块运动会产生那些地形。二、预习要点1. 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2. 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3. 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正确识别常见图例。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地形剖面图。5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三、课上自测1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火山地震带 和_ 火山地震带。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_运河。南北美洲与_运河为界。3. 地图上的三要素是 _ ,_ _ 。4.地方时差异是地球_ 转造成的。5.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空间范围越_,反映的内容越_。判断正误6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数减小为西经。 (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 ( )8卫星云图上白云区天气晴朗 ( )9亚洲全位于亚欧板块上,大洋州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 ) 10地球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11地图一般可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 ( )12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深线越密坡越缓。 ( )13.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 )14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地球呈逆时钟自转。 ( )15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日北半球昼最长。 ( )读图填空6读右方“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说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1) 地球五带:a _ b _c _ d _ e _(2) 重要纬线:f _ g _ h _(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带。17.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 在图中填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印度洋。(2) 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_ _ _ _ _ _ _探究案要点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点,垂直于纬线的半圆:长度都相等。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两侧递增,即从0到 180。纬线垂直于地轴,同赤道平行的圆圈: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长,极 点为0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090)典例精析:课件要点二: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在侧视图中自西向东旋转;在极地上空俯视,呈北逆南顺方向旋转。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我们叫它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我们叫它夜半球,昼夜就是这样形成的。地球的自转,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典例精析:课件要点三: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永远指向北极星。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典例精析:课件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要点四:地图的要素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所以比例尺也叫缩尺。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指向标一般指向正北方要点五:地形剖面图及绘制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注意:同一幅地图中等高距相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相同;高度不同的两条等高线不会交叉;如果绘的是等深线,图中由内向外高度增加。绘制归纳总结(三步法)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要点六: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海拔超过500米超过500米低于500米不一定低于200米相对高度平坦,边缘部分陡峭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起伏小,坡度和缓中间低四周高平坦要点七:七大洲的位置、面积、轮廓形状位置: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 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典例精析:课件要点八: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点典例精析:课件要点十: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说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要点十一:板块运动产生的地形首先是大陆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大陆解体新海洋出现新大洋形成,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之间不断张裂拉伸,形成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形成山地。如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两大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当堂达标2013年第27号台风“范斯高”10月17日14时位于142.7e,11.3n附近,并沿图中路线移动,21日8时移至136.2e,19.7n。结合下图,回答1-3题。117日14时至21日8时期间,范斯高总体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西南方向移动c向东北方向移动 d向东南方向移动2台风范斯高形成于下列哪一大洋上(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317日14时至21日8时期间,范斯高处于哪一温度带(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中纬度4下列关于经纬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经纬网可以辨别方向 b经纬网在军事、航海等方面有广泛用途c利用经纬网可确定点的位置 d陆地表面的经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回答5-7题。5关于地球绕日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绕转中心为太阳 b方向为自东向西c周期为一年 d地轴空间指向不变6春分日(3月20日或21日),地球处于图中( )aa位置 bb位置cc位置 dd位置7某校于11月上旬举行期中考试,这期间,地球公转位置在( )aa、b之间 bb、c之间cc、d之间 dd、a之间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8-10题。8b点的海拔高度为 ( ) a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9c、d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 ) a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10图中比例尺的类型是 ( ) a数字式 b文字式 c线段式 d表格式11从大洲的划分看,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属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12下列地理事物中,为亚洲和非洲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脉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13下列各洲中,与大洋洲面积之差最大的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1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位于( )a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 c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d大陆内部15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裂谷 山脉 火山 海洋a b c d参考答案一、课上自测1.环太平洋、地中海.阿尔卑斯一喜玛拉雅;苏伊士巴拿马;3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4自;5小详细;6()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