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10短新闻两篇第(第1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10短新闻两篇第(第1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10短新闻两篇第(第1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语文 10短新闻两篇第(第1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新闻两篇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3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瞬间美,培养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 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双线展开、表里交织的结构布局。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和抒发感情的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千世界时时刻刻都有信息。新闻就是传播信息的,“就是能够唤起读者、唤起人们的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国华连)。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闻特有的文化、审美功能,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有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二、回答问题。1、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明确: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 易帜。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思考: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文章虽短,但却写了三次降旗。第一次写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 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第二次是港岛每一天的降旗,平时这次降旗是 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写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议论意味深长,试用两三句话阐释一下。解说:本文表达的感情还是比较含蓄的,很少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大部分是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议论包含着内容很丰富,需仔细斟酌。答案:通过对比议论,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4、“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解析:揣摩这句话,作者表达的情感是非常沉重的,自己的土地被人一占就是150年,这是何等屈辱的事,但中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争取香港的回归的行动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掉这个日子。答案:一方面写出我们百年的屈辱史,一方面又写出了中国人为此作出的努力。思路点拨一、本文的感情以抒发自豪感为主,但也有辛酸,作者在组织材料时把现实与历史交融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两种情感的交融。二、 1、只要抓住这篇新闻的感情线索,即一种鞭挞、屈辱感和自豪感,此题也不难作答。2、认真揣摩这些具体数字的含义,一个是1841年1月26日,土地被占领的日子;一个是1997年7月1日,重新拥有主权的日子。两相对照,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也就比较明白了。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 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课堂小结: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知识目标: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本文感情相当充沛,与本文的独特的写法有关。因此,应加强对课文的诵读,增强感性认识。 一、写作背景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二、作家作品罗森塔尔,全名为埃?姆?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本篇新闻获当年普立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奥斯维辛曾经发生过人间惨剧,但这个严重事态已经过去,所以记者访问这里的目的自不在于报道事态,而在于激起人们对死难者的悼念,对暴行者的憎恨,以表达世界和平的主题。罗森塔尔,美国记者,普立策新闻奖得主。三、重点字词 毛骨悚然 不寒而栗 绿树成阴踉跄 祈祷 呆滞四、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明确:这不能不让读者产生疑问,怀着好奇心读下去。本文不是属于写事态类的新闻,而是属于写情感类的新闻,本文主要想通过写奥斯维辛,表现人们对法西斯罪行的仇恨,对死难者的悼念,表达希望世界和平的主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提示: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2、品赏重点: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法西斯灭亡十四年后,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里再没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有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的景观。此地现在平静,无新闻可写?但是,14年的岁月长河,流走了无数看不完的鲜花与果实。流走了无数想不完的希望与梦幻,而始终流不走的是人们对法西斯侵略者那血淋淋的记忆与联想、始终流不走的是作为目击者和见证人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对未来的昭示:在我们居住的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再也没有比战争这个魔鬼更能残酷地蹂躏人类的情感和命运的了!是的,这里不该再有什么新闻了!新闻何尝不是过眼云烟的东西呢!能够让历史告诉未来,这不就是新闻的价值吗?这篇新闻名作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 这篇新闻名作之所以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不一样,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作者善于捕捉真实的细节和材料,透过平静的场景和画面去发现、挖掘有正义感的人们心灵情感深处所掀起的火山、风暴诅咒战争、拥抱和平、呼唤良知,给读者以巨大震撼和感召。二是打破新闻报道的传统套路,运用双线架构,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相互交织,融景、事、情为一体,使气氛更加沉重,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重。三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新闻的情感倾向也应当是从场面和情节的描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由记者特别地把它指点出来,可是本文却有不少直抒胸臆的笔墨,不仅有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还有记者本人的好恶喜怒。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笔墨并不是赤裸直露、无依无靠的,而是讲究含蓄、节而有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一语中的。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设在波兰的一个大屠场。在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被毒死后的14年,记者参观了这个集中营,写下了这篇报道。此文揭露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森、恐怖、惨绝人寰,控诉纳粹分子大规模屠杀、残害囚犯的罪行,表达 了对邪恶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良知的呼唤。五、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