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石桥二高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40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1. “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 a.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2.中国古代商人在致富后往往购买田地,成为地主,即“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种现象( )a.活跃土地买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剧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c.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 d.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商人地位3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体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4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高的影响,著名的山东泰山庙会、北京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 b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c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 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5.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诸子分財)者,倍其赋”对此规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有利于小农经济形成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6.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按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b广大自耕农希望获得土地c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 d土地私有权实际上被承认7.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8.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9“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 b皇帝制c分封制 d郡县制10.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 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11.西汉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的目的为,“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用足。”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可获取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利益 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 c以垄断经营排斥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目的就是要解决军费问题12.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科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 d二程朱熹的理学13.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14.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1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16.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17.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18.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 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唐通过有效管理促进城市商业发展 b唐商品经济繁荣c唐抑制城市商业发展 d唐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19.宋代“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材料直接反映了()。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权力的加强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20.宋代职官大辞典称:“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在材料中,朝廷设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对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c使朝廷获得了充足的“岁币”d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21. “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 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c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瓦子” d建立一座活字印书坊22.弘治常熟县志卷一形胜引旧志载:“(当时的镇或市)田畴鳞次,平衍百里,村市里分,联络四邻。”(如右图)这表明( )a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b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 c商业发展促进城乡联络 d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23.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24.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25.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a. 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 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 c.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 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26.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 000人以上。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清朝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27.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a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 b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c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 d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28.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经济的性质,决定了中国不具备自行发展到资本主义的条件。下列各项,不能支持该观点的是( )a传统的耕织结构阻碍了科技进步 b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导致资本匮乏c封建商品经济加固了传统的耕织结构 d中国传统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低下29.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既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a.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b.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动 d.小农经济的发展瓶颈30.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a商品经济发展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c专制主义强化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31. 中国文人为获取报酬而替他人写墓志铭的现象自古有之,但为商人大量写墓志铭或寿序则是明代的新现象。这一“新现象”说明( )a.明朝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得到较快发展c.士商之间的界限已经完全被打破 d.传统儒家价值观念受到严重挑战32“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从蕴含的思想判断,该名言出自( )a朱熹 b程颢 c王阳明 d王夫之33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34.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b. 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c. 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 d. 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35.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君主专制统治 c天朝上国思想 d闭关锁国政策36.田秉锷在大国无兵中说:“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制度的建设没有进步的大势”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结合西方宗教,创拜上帝教组织起义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分配土地c.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d.颁布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37.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 54%5. 72%印花布匹14. 25%4. 98%棉纱担6. 94%4. 86%这一现象造成(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38.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 “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39“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40.“(清末)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第卷二、非选择题(共2 小题,共40分)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政治方面,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一方面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1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监察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积极作用。(5分)以下三道选修题任选其一4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刚被赐进士出身的康有为,痛斥科举使国人闭塞愚盲。过去闭关自守,愚弄国之百姓,尚可天下太平;如今海道大开,万国交通,竞逐富强,生死存亡之时,再以科举闭塞民智、窒息人才,亡国灭种,则指日可待。科举积陋已久,变科举、倡新学、开民智、求人才,在当时已有共识。庚子之乱后,清廷变法新政,封疆大吏张之洞等要求变通科举。终于到光绪三十一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主稿,请立废科举。待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背后,皇上只得诏谕:“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将近两百万。新学堂培养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接受启蒙思想,崇尚科学民主,掌握了现代知识与思维方法。新式文人学习各种现代科学知识与技术,接受科学进步、民主自由新思想。这些思想无不冲击着传统儒家的观念与价值。但科举制度废除后,传统文人感到无所适从,废除科举与传统文人的失落,使儒家主体的传统文化失去其制度与个人的保证,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危机。 摘编自周宁 蓦然回首:废除科举百年祭(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废除科举制度进行评价。(9分)4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17年1月26日,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说:“帝国政府就帝国具有最大利害关系的山东省及现在占领中赤道以北德国诸岛向敌国政府提出请求时,期待英国政府支持,希望英国政府现在予以保证”。2月14日,英国外交大臣正式复函表示同意。材料二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中国代表向大会提出山东问题,在英美建议下,山东问题由中日在会外交涉解决,英美派代表列席中日之间的交涉。在英美代表的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1)根据材料一,分析山东问题的由来。(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关系的变化及原因。(9分)44.(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下表为盛宣怀经历简表时间主要活动1873任上海招商局会办,整顿改革,除承办运漕外,增辟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航线,营业颇佳,计开办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一千三百万两”。1876任湖北开采煤铁总局督办,延聘英国矿师,采用西法勘察,为湖北的矿业和冶炼业开了路,其中大冶煤矿的发现对汉阳铁厂的兴办起了重要作用。1881被刘坤一弹劾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时抽取花红,中饱私囊,因李鸿章力保免于惩处。1883与丹麦大北公司签订章程,由中国购回该公司架设的淞沪陆线(电报线)。制定全国电报电线计划,会同各省逐年开办。截止1897年,全国22省均已铺设了电报专线。1895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后改称北洋大学堂),第二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1906得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萍浏醴起义,立即飞电湘鄂赣三省督抚“派队保矿办匪”。1911代表清政府同美、法、英、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川汉、粤汉铁路600万镑借款合同,将湘、鄂境内粤汉铁路和鄂省境内的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出售给四国,并以湘、鄂两省厘金、盐税作担保,许以铁路借款的优先权和铁路扩展权。 摘编自陈旭麓盛宣怀传略(1)依据材料,分析盛宣怀19世纪晚期被重用的社会背景。(6分)(2)依据材料,简要评述盛宣怀的经历。(9分)大石桥二高中2016-201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历史试卷答案1-40、cbbbddabdcacddbdbaadbcdbcbdbaadcbdddbcab41、(1)各国通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卿世禄制);(2分)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2分)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2分)(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平台工伤赔偿免责合同范本
- 互联网金融机构抵押贷款合同公证与金融风险管理协议
- 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股权转让与政府审批手续协议
- 风险共担的国际货运代理合同范本
- 企业离婚股权分割协议-涉及股权回购与清算条款
- 锅炉本体检修工节假日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个人股权投资退出管理合同
- 车工考试试题
- 2025年健康养生行业养生保健产品趋势分析与市场预测报告
- 2025年医美行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普通诊所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及周边环境情况说明
- 防诈骗班会课件
- 老年照护芳香疗法应用规范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一、二卷古诗词鉴赏
- 国企党务培训课件
- 法拉利课件介绍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电源管理I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淀粉粘合剂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竞争对手分析报告
- 产能管理课件
- 2025至2030PCR扩增仪市场前景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探索宇宙奥秘:天文现象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