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文档资料]_第1页
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文档资料]_第2页
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文档资料]_第3页
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文档资料]_第4页
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文档资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地产十年你嗨够了吗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长时间以来,房地产业为我国 GDP 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有人言,它支撑不了一个大国的崛起,这是专家应该研究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否认,它确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变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现在中国的一个家庭中,主要的财富和重要的投资也是房产。 2014 年 6 月 28 日,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在投资者保护高峰论坛上就表示,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中,有 79%投资于房地产。不难看出,房价的上涨与下跌,关乎着家庭财富的增 长与缩水,同时牵连着国人的投资方向。 2003 年以前,国人对房地产的投资少之又少,从2004 年开始连续数年房价快速飙升,接着到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进入一段时间的低迷后再续升势,直至现在的颓势尽显。十几年来,房地产投资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大片,购房者便是电影里的演员,总是徘徊在什么时候该买房、什么时候该卖房、买什么样的房的纠结中,拿捏得准的人便赚得盆满钵满。 2003 年以前:投资房地产是一个冷门专业 2003 年以前,特别是 1998 年以前,大多数国人对 “ 商品房 ”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 概念,基本是处于一个懵懵懂懂的状态,拿钱买房最多是自住,对于投资房地产就更是一个冷门专业。 搬进新家,住上更宽敞更明亮的房子,改善居住环境过上富裕的生活,是那个时候国人买房的原因。 1998 年,国家取消了实行了约 40 年的住房分配制度,正是这一点,彻底扭转了国人购房的消费心理。从之前翘首期盼单位提供福利房,过渡到了个人出资购买商品房,国人购房观念发生了嬗变。但是,个人买房毕竟是一个新诞生的 “ 产品 ” ,对它的关注和适应,人们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那个时候愿意出钱买房子,国人的关注点也只是停留在客厅是不是可以 再大一点,主卧是不是有卫生间这些方面,对于房子在几年后是否会带来收益,是压根也不会去想的。 记者的一位姚姓好朋友曾经就跟记者讲过, 2002 年,她随老公来到北京,租住在前门一套 90 多平米的房子里,朝向向南。房东当时想以 90 万元把房子卖给她,而且加带房子里所有八成新的家具,但是她嫌不是新房子,最终在南四环选购了一套又大又明亮的新房。虽然这套房子现在升值了不少,但是没法与前门那套房子相比,我的朋友说她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就是因为当时投资买房太冷门了,大家都不会把钱押在房子上。 2003 年至 2008 年:房地产投资的黄金五年 2003 年被称为是 “ 换届年 ” , 2003 年至 2008 年,被认为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五年。 2003 年 8 月,国务院发布“18 号文件 ” ,明确将房地产行业定位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或许是缺乏投资渠道,或许是钱闲着也是闲着,或许是住房需求量太大,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兴起。与此同时,一个 “ 拉帮结派 ” 的群体 炒房团也走入了楼市。在大量资金涌入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 炒房团最初是从温州人开始,最初他们也只 是从自家门口开始炒起,后来延伸至周边的上海、杭州等地,然后再转战珠三角和环渤海一带,最后演变成了 “ 全国炒房团 ” 。曾经有媒体报道,温州瑞安一个地道的农民, 2005 年开始炒房,这已经是很晚起步的了。他先是拿出 200 万元积蓄,在不远的杭州试了一把,半年就赚了 50 万元,比辛苦采沙好赚多了,回到村里就引来了许多羡慕,同时还引来了入伙资金。之后,他与同乡 8 个人携 2000 万元本金杀入上海楼市,看好浦东一处刚开盘的高档公寓后,全资进入,两个月后转手,盈利就高达 25%。接下来,他就转战到了全国其他地方,一天下来,能卖几套房子 ,盈利就有几百万元。 “ 可怕的温州人 ” 买房更是跟买菜一样,出手相当阔绰,所到之处,必然 “ 掳走 ” 大量房产,同时也会引起当地房价暴涨。到底有多少温州人在全国各地购房、炒房,有多少民间资金在流动,得到普遍的认同与最广泛引用的一种说法是 “10 万人 1000 亿元 ” 。 受到温州炒房团赚钱的刺激,全国其他地方的炒房团也开始蔓延开了,大量资金纷纷抛向了楼市。投资与理财记者综合了多家媒体报道的一些案例,我们可以一起看看那些年炒房团投资房地产的疯狂: 有人是抱着暴富的心态,有人是出于从众的心理, 当看到房价猛涨,其他人赚钱的时候,一些非炒房团的散户也将自己的资金投入到了楼市。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炒房团不但促涨了房价,同时也促涨了地价。在开发商逐利的助力下,一批又一批的 “ 地王 ” 价格刷新。当然,促涨地价的不仅仅只是炒房团,不过地价的提高,除了直接抬高了房价,同时也吸收了更多的资金进入楼市。 2008 年至 2013 年:房地产业的暴利晚餐 房价经过多年的飙涨,在 2008 年受挫了。 2008 年,金融海啸席卷众多国家,中国楼市同样未能幸免,但是经过短暂的低迷之后,很快又苏醒了。 金融危机,让股市跌跌不休,从 2007 年 10 月 16 日的6124 点跌至现在的近 2000 点。这期间,一部分老练的股民,较早抽身离了股市,损失较少,在经受了股市的 “ 虚 ” 之后,便将资金转移到了相对比较 “ 实 ” 的房子上。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 2008 年 11 月份,推出 4 万亿元刺激经济计划,大量无处安放的资金,面对股市的萎靡不振,最终选择直接或间接流向了楼市。 2009 年,在炒房团、 “ 地王 ” 等 2007 年楼市牛市的余温下,股市大量资金的转入和 4 万亿元计划的刺激,让中国楼市再次火了起来,并 陷入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地步。 在金融危机中,房价不但不跌,居然还逆势上涨,这也给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游资指引了投资方向, 2008 年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 “ 制造业资金流入楼市 ” 现象就属于这一类。 2002 年以物流行业起家的王总,一年赚 300 万至 400万元,利润只有 7%左右。 2006 年他分别增加了一个皮具加工厂和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时加工厂的利润可达到 20%,但盈利也不及王总在广州的一套房赚钱。在楼市尝到甜头的王总也就不想再搞其他行业了,专心做起了房地产开发。 2010 年注定是楼市不 平静的一年。这一年,在国内各大城市房价狂飙的情形下,中央终于下定决心,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将高温的楼市一下子打入了冰窖。各地房地产市场交易严重萎缩,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时代开始走向终结,网络纷纷传出温州炒房团资金被套牢,“ 跑路 ” 和跳楼现象频频出现。直至后面几年,商品房限购加码、土地出让遇冷、二手房交易疲软 “ 楼市悲情 ” 剧目一直在上演。 2013 年至今:全民炒房风光不再楼市冰火两重天 无论是被称为 “ 一直能预见内地房地产市场 ” 的大佬,还是普通国民,多年的楼市不景气,让他们对 中国楼市激情锐减,楼市出现了 “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 的现象。 自 2013 年 8 月以来,李嘉诚和其子李泽楷就开始抛售旗下在内陆的物业。有媒体报道说,这表明了李嘉诚及其子李泽楷看跌中国房地产。 对于李嘉诚的举动,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微博上表示: “ 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等地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 内地房产大佬的回应,可谓意味深长。 一线城市房价磨磨唧唧的不褪色,三四线城市却 “ 山雨欲来 ” ,部分城市开始闹 “ 鬼城 ” 。 2013 年以来,国内相继有鄂尔多斯、营口、常州、惠州等城市爆出 严重楼市泡沫。 对房产持有者来说,现阶段持有还是抛售,这是个问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