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题装在套子里的人设计教师授课教师时间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2、体会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把握小说的主题、4、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2、从人物形象入手,掌握方法。 3、进一步探讨小说主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怎样在平凡的故事中、简短的篇幅里表现重要的主题、深刻的思想内容。重点难点1、体会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2、本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幽默讽刺手法的运用。教法教具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一课时【学案导学】一、导入新课二、目标定向1、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即十九世纪末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整体感知,理清作品思路。三、自学指导(一)、写作背景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反动统治学案导学教师导入(2分钟)确定目标(1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特别残酷黑暗的时期。当时,逐渐开展的俄国工人运动越来越高涨,到1898年,列宁在彼得堡建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俄国的革命斗争走上了崭新的阶段,工人罢工和农民起义在全国风起云涌。即将来临的革命暴风雨使反动派惊恐不安。沙皇政府竭尽全力妄图维持其摇摇欲坠的专制制度,反对任何自由的要求和革新的行为,加强反动统治,警察林立,密探出没,冤案遍布国中,俄罗斯大地笼罩着恐怖、窒息的气氛。出身平民的契诃夫对劳苦大众怀着无限同情,对专制制度无比憎恶。在他的作品里较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某些特点。装在套子里的人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这个时代的情绪。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塑造了别里科夫这样一个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发展变化的典型人物,并明确表示了“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尽管契诃夫由于他的民主主义世界观的局限,还不了解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还认识不到改造旧社会的革命道路,但他却预感到社会要发生巨大的变革,坚信社会光明的未来,特别是他借小说中的人物伊凡伊凡尼奇的口发出“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呼喊,鼓舞人们“改变生活”的愿望。(二)作者介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主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学生阅读背景材料,筛选重要信息。(5分钟)老师强调重点(3分钟)学生结合学案了解作者并记忆(4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四、阅读课文,探究以下问题(一)写什么1、划分文章结构.2、主要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 3、他的身份是什么?五、合作交流六、解惑答疑1、划分文章结构.按情节划分:第一部分(1) 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套子。第二部分(637)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 第三部分(3840)介绍别里科夫的死,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2、主要人物“装在套子里的人”是谁?(别里科夫) 3、他的身份是什么?(中学希腊文教师)七、总结升华八、当堂测试学生自读文本完成问题(14分钟)小组讨论完成学案(5分钟)学生感知课文 概括情节(4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2分钟)总结学习体会(2分钟)当堂测试(8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第二、三课时【学案导学】一、导入新课二、目标定向1、探究别里科夫的特殊表现所体现出的人物形象。2、了解别里科夫形象的典型意义。3、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三、文本探究(一)怎么写自主学习,探究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城的人都怕他?人们到底怕什么?2、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 3、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4、小说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就成了那些因循守旧、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可以说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文除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侧面烘托等常用手段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手法使人物塑造获得如此成功呢?(二)为什么写合作探究,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1、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2、他为什么以死亡的结局告终?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他杀?自杀?偶然?必然?何以见得?(要求:形成书面材料,写出结案陈词)3、安排这样的结局作者有什么深刻寓意?(探究小说的主题)4、想想你在作品中见过、学过的饱受迫害的“小人物”有哪些,能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吗?教师导入(2分钟)确定目标(1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人物性格、手法、(2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人物死因 (5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四、合作交流五、解惑答疑(一)怎么写自主学习,探究以下问题1、为什么全城的人都怕他?人们到底怕什么?(报告校长 督学 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怕他实际上怕得是他背后的沙皇专制统治的迫害。 补充背景简介: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了专制恐怖统治,在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中间,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秩序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政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流放革命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警探密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2、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讨论归纳: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课文第4段的原句用了八个“不敢”,“全城人战战兢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让学生咀嚼体味)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害怕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沙皇专制统治垮台)这正体现出小说主人公的典型意义和作品主题的深刻性。 3、 别里科夫有哪些套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生活上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用具、习惯方面。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学生合作交流、形成书面答案(5分钟)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5分钟)教师点拨归纳(3分钟)学生发散思维,探究文中还有哪些形象(6分钟)教师引导点拨教师点拨归纳(6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职业上的套子:教古代语言,躲避现实生活。 论调上的套子: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套己) 总结:害怕生活,害怕新事物;逃避现实,封建意识极其浓厚。(2)除套子外还有什么事集中体现了别里科夫的形象? 明确: 骑车事件 恋爱过程 漫画事件 套人 争吵交锋 害怕新事物总结: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城镇中学的希腊文教师是一个为自己制造套子隔绝人世的可怜而又可笑的令人讨厌而憎恶的人物形象。他反对和害怕现实的一切变革,是旧制度、旧秩序、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沙皇反动政府的忠实拥护者。 外貌:晴天穿雨鞋穿棉大衣 。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等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上学还成体统吗?心理:他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侧面烘托:“我”的话4、小说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就成了那些因循守旧、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可以说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文除运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侧面烘托等常用手段之外,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还运用了什么手法使人物塑造获得如此成功呢?讽刺手法: 1漫画式的勾勒,夸张的讽刺描写,含蓄的对比(可联系他与祥林嫂有什么不同)幽默讽刺手法。小说自始至终采用幽默讽刺手法来展示别里科夫的性格。一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来嘲讽“套中人”的丑陋与可憎。如写别里科夫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套子,就令人生憎,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说“套中人”“辖制”整个中学“足足十五年”,连“全城都受他辖制”,大家什么都不敢干;这些有悖常人的举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作者故意将其夸大,收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二是以戏剧化的情节,让人物自我表演,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物性格与其行为的自相矛盾,揭示了别里科夫悖谬扭曲的思维逻辑。如对别里科夫“恋爱事件”过程的描写,就富有戏剧化,充满了轻松的戏谑和幽默的讽刺。就富有戏剧化,充满了轻松的戏谑和幽默的讽刺。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5分钟)师生共同探讨,答疑。(5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小说还时时用一种含蓄的对比来增强讽刺的效果。如写别里科夫白天压得人们战战兢兢不得安宁,而晚上他却躺在被子里战战兢兢难以入睡,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别里科夫貌似强大实则虚弱的本质。而华莲卡兄妹的出场对别里科夫起到了强烈的反衬作用,两者一朝气蓬勃,敢说敢为;一没精打采,终日惶惶,对照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 (二)为什么写合作探究,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1、他为什么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主人公之所以把自己深藏在套子里,显然与时代有关。19世纪末,行将灭亡的恐惧使沙皇政府及其代表的封建农奴主阶级实行高压统治,造成社会沉重压抑的气氛。别里科夫既震慑于专制极权的白色恐怖,又依附于沙皇专制统治,害怕和反对一切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而他所依附并维护的反动统治外强中干,本质虚弱;他所反对的新生事物和社会变革又触目即是,呈现旺盛的生命力,使他胆战心惊。因此他只好把自己深藏于套子之中。2、他为什么以死亡的结局告终?探究别里科夫的死因?他杀?自杀?偶然?必然?何以见得?(要求:形成书面材料,写出结案陈词)结案陈词: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3、安排这样的结局作者有什么深刻寓意?(探究小说的主题)通过“套中人”别里科夫因循守旧、反对一切发展变化、最后恐惧而死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停滞和黑暗,无情地抨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凶残和反动,形象地显示了腐朽制度注定灭亡的前途和命运,委婉地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渴望。4、想想你在作品中见过、学过的饱受迫害的“小人物”有哪些,能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吗?教师点拨,探究特殊手法(5分钟)学生讨论后发言、其他学生、教师补充(6分钟)学生发表结案陈词(7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六、描写人物片段练习六、总结升华七、当堂测试 2004高考题:纪伯伦认识自我 学生现场写作、展示 (6分钟)学生总结学习体会 教师总结 (3分钟)当堂测试(10分钟)教学日记:板书设计:补充阅读资料补充资料【契诃夫生平】契诃夫( 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凡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契诃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 补充阅读资料【契诃夫简介】严格来说,契诃夫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像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作家在编小说,他是在“吐”小说,“流”小说。他无需编故事,他甚至也不要构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处荡漾。他能从任何角度开篇,又能从任何章节断流,但都是天衣无缝,都是自然胶合。他的人物不请自来,他的情节随手拈来。他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自来水龙头,小说便如水源源流出契诃夫之所以能随意地“流”小说,在于它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像画笔的音符那样流动。快节奏,简捷,自然,质朴构成了清纯的文风,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契诃夫人生谢幕】随着20世纪初社会运动的进一步高涨,契诃夫意识到一场强大的、荡涤一切的“暴风雨”即将降临,社会中的懒惰、冷漠、厌恶劳动等恶习将被一扫而光。他歌颂劳动,希望每个人以自己的工作为美好的未来做准备(三姊妹,19001901)。在1905年革命的前夕写成的新娘(1903)表达了要“把生活翻一个身”、奔赴新生活的渴望。剧本樱桃园(19031904)展示了贵族的无可避免的没落和由新兴资产阶级所代替的历史过程,同时表现了毅然同过去告别和向往幸福未来的乐观情绪:樱桃园伐木的斧声伴随着“新生活万岁!”的欢呼声。然而由于契诃夫的思想立场从未超越民主主义的范畴,他笔下的新人都不知道创建崭新生活的必由之路,他们渴望的“新生活”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 1904年6月,契诃夫因肺炎病情恶化,前往德国的温泉疗养地黑森林的巴登维勒治疗。1904年7月15日,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夜,静悄无声,合欢树、葡萄藤散发着清香。久病的契诃夫接过他的妻子克尼碧尔递过来的一杯香槟,用德语说着“我就要死了”,然后又露出他那习惯的可爱的笑容,留下他的最后一句话:“很久没喝香槟了。”随即平静的干了那杯酒,侧身躺去,进入了永恒的梦境。这一夜,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少了一个语言天才,少了一个短篇小说和戏剧的圣手,少了一个热眼看人生的俄罗斯人。 最终,他的遗体运回莫斯科安葬。补充阅读资料【类文赏析】法律门前 卡夫卡 法律门前站着一名卫士。一天来了个乡下人,请求卫士放他进法律的门里去。可是卫士回答说,他现在不能允许他这样做。乡下人考虑了一下又问:他等一等是否可以进去呢? “有可能,”卫士回答,“但现在不成。” 由于法律的大门始终都敞开着,这当儿卫士又退到一边去了,乡下人便弯着腰,往门里瞧。卫士发现了大笑道:“要是你很想进去,就不妨试试,把我的禁止当耳边风好了。不过得记住:我可是很厉害的。再说我还仅仅是最低一级的卫士哩。从一座厅堂到另一座厅堂,每一道门前面都站着一个卫士,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就说第三座厅堂前的那位吧,连我都不敢正眼瞧他呐。” 乡下人没料到会碰见这么多困难;人家可是说法律之门人人都可以进,随时都可以进啊,他想。不过,当他现在仔细打量过那位穿皮大衣的卫士,看了看他那又大又尖的鼻子,又长又密又黑的鞑靼人似的胡须以后,他觉得还是等一等,到人家允许他进去时再进去好一些。卫士给他一只小矮凳,让他坐在大门旁边。他于是便坐在那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间他做过多次尝试,请求人家放他进去,搞得卫士也厌烦起来。时不时地,卫士也向他提出些简短的询问,问他的家乡和其他许多情况;不过,这些都是那类大人物提的不关痛痒的问题,临了卫士还是对他讲,他还不能放他进去。乡下人为旅行到这儿来原本是准备了许多东西的,如今可全都花光了;为了讨好卫士,花再多也该啊。那位尽管什么都收了,却对他讲:“我收的目的,仅仅是使你别以为自己有什么礼数不周到。” 许多年来,乡下人差不多一直不停地在观察着这个卫士。他把其他卫士全给忘了;对于他来说,这第一个卫士似乎就是进入法律殿堂的惟一障碍。他诅咒自己机会碰得不巧,头一些年还骂得大声大气,毫无顾忌,到后来人老了,就只能再独自嘟嘟囔囔几句。他甚至变得孩子气起来;在对卫士的多年观察中,他发现这位老兄的大衣毛领里藏着跳蚤,于是也请跳蚤帮助他使那位卫士改变主意。终于,他老眼昏花了;但自己却闹不清楚究竟是周围真的变黑了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包运输劳务合同范本
- 房产365租房合同范本
- 大件搬运维修合同范本
- 食堂档口合同范本
- 农产品溯源体系在2025年农业产业扶贫中的应用报告
- 图书漂流试题及答案
- 锅炉制造试题及答案
- 写材料短语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初二函数题库及答案
- 光伏组件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会计法培训课件
- 环保机构舆情处理机制流程
- 皮划艇旅游线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品质客诉培训
- 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光保真度(Li-Fi)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全册知识点(素材)六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 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资料汇编
- 心衰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课件
- 电竞酒店服务礼仪与职业素养培训
- 《公路运输网络规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