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女中部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都为必考题。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 第卷 阅读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闲话信仰 某留美人士在接受提问“美国人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中国人?”时答道:“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早就有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是宗教资源的稀缺。这话大体不错。因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从源头上就和宗教情怀各执一端。长期以来,儒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统治地位又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形成一个“超稳定结构”,这自然就没有给任何宗教留下适宜发展的空间和条件。 中国人缺少宗教情怀不假,但不信教并不等于什么也不信,事实上,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信仰方面的分量并不低于任何一种高级宗教。 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其所经历的艰苦思想过程,使它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一个相当高的层次。比如,“孝”和“以孝治天下”现念的提出,就反映出在信仰问题上的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先儒们早就发现,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必然植根于对动物本能的抵制、疏离和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孝”正是最中心的环节。处于文明早期阶段的人类没有“孝道”这说,相反历史上许多游牧种群都有歧视老人的风俗。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孝”却是反其道而行它是一种和动物本能逆向的理念。能够在这点上取得突破,推而及之,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这就叫做“百善孝为先”。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确实是很高明的政治哲学。 上面是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方面的正面评估,是一种积极的说法。而要做到客观公允,它消极的另一面也不能回避。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道德信仰的状况常常受时代环境的左右,在一个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又较容易受到蛊惑,因而其坚定性确实赶不上各种高级宗教。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令人厌恶的现象,小者拐骗偷摸;大者杀人食肉。而在权力场中,谄媚逢迎,虐杀无辜;或者是崇洋媚外,唯利是图。内涵虽然不同,嘴脸一样丑恶。而且,从表面看来,其来源和过程毫不相干甚至互相对立的东西,能够按照当权者的意志一夜之间便蔚为风气。这在宗教传统很深的国家是很难看到的。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发生过猛烈的碰撞,反反复复的改宗斗争是一个相当漫长而惨烈的过程,时至今日,巴尔干人民还在饱尝这一惨剧留下的苦果。相对他们而言,中国人倒该算是有福的了,在这里所谓“坏事变好事”的逻辑得到了证明。不是吗?如果我们也十分执著于某种信仰,那中国和世界今天会是何等模样。 说到这里,再回到开篇的问题,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中国人?那位留美学者的答案“没有信仰”云云,便很值得怀疑。1下列关于“信仰”的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资源的稀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薄弱环节,这使得中国人缺少信仰。b儒家思想在文化领域内的统治地位和封建王朝专制制度互为依托,没有给其他宗教信仰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间和条件。c道德信仰易受时代环境左右,在反常的、险恶的社会条件下,其坚定性往往比不上其他宗教信仰。d为信仰献身不是宗教徒的专利,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时期,道德教化表现出的强大力量足以媲美于各种宗教。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动物本身的抵制、疏离和克服,体现出人的精神层面的进步,从这一点上讲,先儒们“孝”的观念的提出,可谓煞费苦心和独一无二。b中国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信仰之所以在人类精神文明史上居于相当高的层次,正是因为它经历了艰苦漫长的过程。c时至今日,西方发达世界的伦理秩序中,下一代也仍然排在上一代之前。这种对下一代的关爱,是和动物的本能完全一致的。d由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缺失了“彼岸情结”的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消极的一面。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和平安宁,而巴尔干地区还在饱尝漫长而惨烈的改宗斗争,这表明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b中国人也许缺少宗教信仰,但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信仰并不逊色于任何一种高级宗 教,所以,宗教对于一个民族并不是不可或缺的。c“百善孝为先”。“孝”道得到推行,其他道德信仰的贯彻就变得切实可行了。今天,我们仍然应该推行“孝”道。d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看,道德信仰有其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崇尚宗教,仍应加强道德建设。二、 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19分)和熹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七年,后复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八年冬,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后自入宫掖,从曹大家受经书,兼天文、算数。昼省王政,夜则诵读,而患其谬误,惧乖典章,乃博选诸儒刘珍等及博士、议郎、四府掾史五十余人,诣东观雠校传记。事毕奏御,赐葛布各有差。又诏中官近臣于东观受读经传,以教授宫人,左右习诵,朝夕济济。及新野君薨,后自侍疾病,至乎终尽,忧哀毁损,事加于常。(摘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b.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c.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d. 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讳,指尊长或所尊敬之人的名字。生前曰名,死后曰讳。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b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为“从”。汉代一般以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为从弟。c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古代帝王、公卿之死称薨, 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只有庶人死才曰死。d.“典”是个会意字,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指重的文献、典籍。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熹邓皇后,出身名门望族,祖父为太傅邓禹,父亲邓训认为她与众不同,无论大小事,往往和她商议。 b小的时候,邓皇后精读典籍,甚至不爱学习女工之事,哥哥们读经传,经常向邓皇后提出问题。c邓皇后从小很爱读书,进入宫廷之后,不仅仅自己坚持学习,而且也让宫中的人们习诵典籍,形成很好的读书学习氛围。d邓皇后德才兼备,品貌出众,入宫之后,对待别人宽厚仁慈,对待自己则非常严格,宫人们都非常喜爱她。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5分) (2)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浣 溪 沙 朱敦儒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注】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箨:竹笋的壳皮。8从词的上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9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词下片。(6分) 三、10.名篇名句默写(6分)(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3)、逍遥游中表明算是真正的逍遥游的句子是: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题。悼夏丏尊先生丰子恺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严肃而有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缘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灵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因此能和李先生交游,因此能得学生的心悦诚服。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了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喑呜叱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绛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地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选自丰子恺集,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丏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b文章名为“悼夏丏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c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d“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e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2)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_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_。“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_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a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b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c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3月11日,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后,中国、韩国、美国等国家本着人道主义为原则,先后派遣救援人员前往当地协助救援。b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c. 一中社团部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后,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在校园内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d. 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的很远。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 b cd15、下面是某机构对某省4所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你就当今大学生课余生活情况写两条结论,并针对大学生课余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一条合理的建议。(6分) 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情况调查统计表(男生436人,女生562人)内 容男 生比 例女 生比 例专业学习30068.8142074.73娱 乐16738.320035,59谈恋爱13831.6515327.22锻炼身体5713.07559.79阅读经典206.65519.07注:表中所列为排名前5的数据,食宿等未统计在内。当今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1)、 (2)、 (3)、建议: 16. 仿写(5分)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正在做什么的人呢?是赶考的书生,还是被贬滴流放的官员?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请你从中选择一种角色,恰当化用古诗文(可回忆教材中学过的诗词文章),写一段文字;不要求完全照例句的句式。示例: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可能正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填一首词。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 六、写作(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明显;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答案1. d (a项“这使得”不准确,因为还有其他原因;“中国人缺少信仰”错,中国人还有“道德信仰”。b项“没有给其他宗教在中国的发展留下任何空间和条件”错,原文是“没有给任何宗教的发展留下适宜的空间和条件”。 c项“其他宗教信仰”错,应是“各种高级宗教”。)2. b(“正是因为”的表述欠妥,“思想”一词漏掉了且“漫长”无中生有。)3a (“道德信仰优于宗教信仰”的说法不对。)4. b5. c帝王、王后死为“崩”6. d偷换概念。文中只提到皇帝对他的喜爱,没有提到宫人对她的喜爱。7.(1)母亲常常批评她,说:“你不学习女工以供服饰之用,却另外致力于学问,难道你要当博士吗?”(“非”、“务”、“宁邪”各1分,句意2分) (2)宫中禁地至为重要,而使外家的人久留禁宫之地,对上来说让陛下蒙受宠爱偏袒的讥讽,对下来说使我获得不知足的诽谤。上下都受到损害,我实在不情愿啊!(“至”、“上、下”、 “幸私”各1分、句意2分)8. 诗歌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诗人形象。(2分)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2分)诗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1分)(5分)9乐景衬悲情(1分):下片一、二句写景,刚脱去壳皮的修竹,正散发出嫩绿之色;刚褪去花瓣的新杏,酸味未成。(2分)第三句抒情:如此的江南美好景象给谁赏看呢?(1分)诗人以江南的美好来抒写故国(北宋)灭亡之悲情。(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6分)10.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而御六气之辩,彼且恶乎待哉?11. (1)b e(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文中所叙述的并非都是夏先生教授作者时的事情;c写夏先生告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是为了突出夏先生对国运的担忧而非消极悲观; d. 两处错误,一是“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二是“如果学生的请愿合乎情理,夏先生就当作自己的请愿”,并非“把学生的请愿全都当作自己的请愿”。)(2)因为二位先生都博学多能(或同样深解文艺的真谛),同样具有人格魅力。都深爱学生,得到了学生的敬重。(或他们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都痛感众生疾苦,对人世有悲悯之心。(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3)对国家的热爱。当时国运衰微,战乱频仍,他心系国运,愤然悲叹。(2分) 对学生的关爱。像父母一样,叮嘱学生不喝酒,少花钱等。(2分)对众生的大爱。他痛感众生疾苦,为人世而忧伤。(2分)(4)答案示例一:喜欢李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李先生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使学生感动、诚服。他上课必先到教室,板书写好,端坐讲台等学生到齐。(2分) 他性格沉静,寡言少语,说话和颜悦色,学生对他畏惧又敬爱。学生还琴,若弹得不好,他不言辞责备,只说“下次再还”。(2分) “爸爸的教育”主要是重身教,以自身行动影响学生。(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答案示例二:喜欢夏先生的教育方式。(2分) 夏先生对学生的教育具体琐碎,无微不至。看见年纪小学生弄狗他也要管。(2分) 夏先生有话直说,使学生容易亲近,感激而敬爱。如放假时反复嘱咐学生“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少花钱”。(2分) “妈妈的教育”主要是重言教,率直开导,谆谆教导,更易被学生接受。学生凡有请愿都会告诉他。(2分) (共8分。意思对即可。)12. b(“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说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13. d(a 句式杂糅 b、两面对一面 c中途易辙)14. b(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 排除d项; “应有”与“不应”相对,故句放前,排除c项;分别与照应,前的“故”,可断定“”放“”后,排除a项)15. 示例(1)大学生课余生活主要还是用在专业学习上。(2)锻炼身体及阅读经典的时间太少。(3)大学生当加强身体锻炼,多读一些经典,少些娱乐。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16.答案:示例1.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赶考的人,我可能会遇合一个轻衣罗衫的女子,她家就在驿馆的旁边,曾倚门,回首嗅一枝青梅,我会把诗题上墙壁,或者写在宣纸上。示例2.如果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离人,寒蝉凄切,长亭正晚,我可能正与柳七 郎执手话别于江畔,想明晨醒来,我该在另一段晓风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康市交通运输局定向招聘残疾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市卫生健康委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祖国富强我自豪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中国储能电芯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北京清华附中上庄学校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贵州从江县中医医院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洛阳博物馆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自治区直属厅局某协会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科室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课件-任务六:公路技术状况指数MQI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Section A What pets do you know 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中级财务会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财经大学
- 2025青海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现代纺织物清洁技术培训汇报教程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临床检验基础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健康医学院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感悟7篇
- 《中国海洋大学》课件
-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后羿射日》绘本课件
- “雄鹰杯”全国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考试题库(66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