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防止触电》教案2.doc_第1页
《第三节 防止触电》教案2.doc_第2页
《第三节 防止触电》教案2.doc_第3页
《第三节 防止触电》教案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防止触电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掌握常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了解并掌握触电时急救常识及注意事项;3、了解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三、教学难点使学生愿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感到生命的可贵。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六、教学准备PPT课件、安全用电教材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却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新课讲解:一、触电对人体的危害(1)触电事故外部电流流经人体,造成人体器官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称为触电。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损伤乃至死亡的触电事故;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表面或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产生电弧,造成肢体表面灼伤的触电事故。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会同时发生,但因大部分触电事故是由电击造成的,所以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2)触电的危害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时间长短、电流途径及电流性质有关。触电的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当人体触电时,电流会使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失常或遭受破坏,如皮肤烧伤、呼吸困难、心脏麻痹等,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人体所能耐受的电流大小因人而异,对于一般人,当工频交流电流超过50mA时,就会有致命危险。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施加于人体的电压及人体本身的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其值约为500W。皮肤电阻随外界条件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干燥的皮肤,电阻大约在100kW以上,但随着皮肤的潮湿度加大,电阻逐渐减小,可降至1kW以下,潮湿时触电的危险性更大。如果电流流经人体的脑、心脏、肺和中枢神经等重要部位要比流经一般部位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容易导致死亡。而频率在20300Hz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要比高频电流、直流电流及静电大。由于触电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必须安全用电,并要以预防为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应了解触电的原因与形式,以便针对不同情况提出预防措施(3)人体对电流的反应0.7mA无感觉1mA有轻微感觉1-3mA有刺激感,一般电疗仪器取此电流。3-8mA有痛苦感,可自行摆脱。8-10 mA手摆脱电极已经感到困难,有剧痛感。20-25 mA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 mA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 mA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麻痹,停止跳动(4)人体对电压的反应电压36V以下人抓住不产生难受,60V开始抽麻,再往上就不好说。常见的触电现象 单线触电: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双线触电: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接触触电:触摸带电体而导致的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在高压线接触的地面附近,产生了环形的电场。人踩到不同两点电压时引起的触电。触电急救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触电后身体上的电流出入口会有灼伤痕迹。 引发短暂刺痛及肌肉收縮、丧失知觉、 肌肉痉挛, 甚至呼吸及心跳停止 。若电源未能切断,应以不导电的物件移开电源或电线,电源未切断前不可接触伤者,致电120求助热线,尽快安排伤者送院,将伤者移到安全地方, 检查伤者的呼吸及心跳。安全用电原则1、学习用电常识,不要用硬的物品接触电源,也不要用人体某个部位接触电源,以防触电。2、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3、要多注意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插头插座、电线、灯是否有破损、老化的现象,如果有应立即告诉家长进行正确处理。4、我们中小学生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5、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真接与电源接触。6、不要用湿的手巾擦电器,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以免触电。7、在放学、上学的路上,特别注意路边的电线是否有脱落,见到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