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外国留学生[文档资料]_第1页
隋唐时期的外国留学生[文档资料]_第2页
隋唐时期的外国留学生[文档资料]_第3页
隋唐时期的外国留学生[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唐时期的外国留学生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如今,中国人远赴国外去留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有人统计,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但在中国古代,尤其隋唐时期,很多外国人都以来华留学为荣。那么,中国古代是从何时开始批量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外国人如何才能来华留学? 最早一批外国留学生来自日本 教育界认为,隋朝是中国古代开始批量接收外国留学生的朝代。据隋书 东夷列传 “ 倭国 ” 条记载,大业四年,隋文帝杨坚 “ 派遣 文林郎裴世清,出使倭国 ” ,倭国即今日本,当时的日本国王对裴世清说: “ 我闻海西有大隋,礼义之国,故遣朝贡。 ” 大业四年即公元 608 年,亦即日本推古十六年,倭王派出以小野妹子为遣隋使、吉士雄成为副使、鞍作福利为道事(翻译)的使团来到海西的中国,随同而来的还有高向玄理、南渊清安、僧曼等 8 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当时,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已 20 余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国力大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强盛的国家。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日本才积极派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 经术 ” 。而且,在此前一年的大业三年,即 公元 607 年,日本已派遣 “ 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 ” 。 中国大规模接受来华外国学生出现在唐朝,日本及高丽、百济、新罗(今朝鲜、韩国)、安南(越南)、琉球,及拂 (东罗马)、大食(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向中国派出留学生或带有留学性质的使臣、僧人。以日本来说,每批来华留学的日本学生少则一二十人,多到二三十人。如在李隆基(唐玄宗)当皇帝的开元五年(公元 717 年),日本第九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这也是日本访华使团人数最多的一次,包括大使、副使等官员在内,共计 557 人。著名的日本籍留学生玄防、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 等人都是这一批的成员。 古代来华留学先要申请 “ 指标 ” 古代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也有自费生(民间)与公费生(公派)之分,但绝大多数是政府公派留学生。当时,到中国留学主要靠官方渠道,因此早期来华的留学生大多为 “ 高干子弟 ” 或 “ 富家公子 ” 一类,有志于学习的外国寒门弟子是没有机会来华学习和深造的。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 年)、荣留王二十三年,高句丽首次向中国派出留学生,即所谓 “ 王遣子弟入唐,请入国学 ” 。当然,其 “ 子弟 ” 都是王室成员或官员之子。 同年,半岛上的百济国武王也将王室孩子 送到中国留学。作为国家人才培养计划的一件大事,派人到中国留学之事。武王四十一年(公元 640 年), “ 二月,遣子弟于唐,请入国学 ” 。 “ 请入国学 ” 相当于现代的 “ 留学申请 ” ,针对各国的情况,当时的中国朝廷拿出相应的 “ 生源指标 ” ,即所谓的 “ 例 ” 。每次接收该国多少名留学生都要依 “ 例 ” 办理。因为有 “ 旧例 ” 限制,提出申请后并不都能全获通过。如唐开成元年(公元 836 年),新罗的申请只被批准了两名。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 “ 费用全免 ” 外国留学生来华可以进入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这类最高学府 设在都 城的太学、国子监读书。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考试制度都是世界上水平最高、最先进的,国际声誉甚至超过今天美国的哈佛、英国的剑桥等名校。此外,由于到中国留学 “ 费用全免 ” ,从经济上来说也最划算:学费免,住宿费免,伙食费免,连校服也都是免费发放。如开成元年(公元 836 年)申请通过的两名新罗国留学生,其申请一获通过,朝廷即 “ 衣粮准例支给 ” 。 “ 衣粮 ” 包括校服、被子、生活日用品、伙食等,这些费用开支全由中国朝廷的金库支付。对新罗留学生如此,对高句丽、日本以及其他所有国家的在华留学生都是这样。所以,在中国留学学生基本不 掏钱,这与当时中国学生上太学、国子监的待遇相同。 依学习内容、形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古代在华外国留学生有 “ 留学生 ” 与 “ 留学僧 ” 之分。学习中国论语、诗经这类 “ 四书五经 ” 经术的是正宗的留学生,所学科目与中国学生一样,也一块上课。 在华留学的外国学生还享有与中国学生同等的考试权利,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考上了,一样可以当官。当年没有现代的 “ 学位证书 ” ,但能被安排当官。阿倍仲麻吕于唐开元五年(公元 717 年)来到中国留学,四年后的开元九年(公元 721 年)就考中了进士,被授官职。后被任命为相当于今中国国家图书馆长的秘书监,唐代宗时还被任命为镇南节度使。 在华留学生滞留现象突出 在华学成以后,理应回国效力。据旧唐书 东夷列传 “ 新罗 ” 条记载,唐开成五年(公元 840 年),归国的新罗留学生一次就达 105 人。 留学生学成后回国,与来华时一样,也有一套程序和管理办法。一般是派出国先提出留学生回归申请。唐元和元年(公元 806 年),日本使臣高阶真人上疏唐朝廷,提出带回已完成学业的日本籍留学生并获得批准。此事见于新唐书 东夷列传 “ 日本 ” 条: “ 建中元年(公元 780 年),使者真 人兴能献方物 其学子橘免势、浮屠空海愿留肄业,历二十余年,使者高阶真人来请免势等俱还,诏可。 ” 在唐代,外国留学生在华滞留现象很突出,如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都曾长期滞留中国。旧唐书 东夷列传是这样记载的,阿倍仲麻吕 “ 慕中国之风,因留不去 ” 。后来,阿倍仲麻吕干脆改汉式姓名 “ 晁衡 ” ,在中国长达 53 年,最后死于中国。其间阿倍仲麻吕曾于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回国,当时传他在海上遇到不测,他的中国好朋友李白听说后还写下了哭晁卿衡: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烧蓬壶。明珠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 满苍梧。 ” 不久,阿倍仲麻吕重回大唐,大家才知道 “ 海难 ” 是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