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练习】《体验生活变化》(道德与法治苏人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分层练习】《体验生活变化》(道德与法治苏人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分层练习】《体验生活变化》(道德与法治苏人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分层练习】《体验生活变化》(道德与法治苏人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验生活变化分层练习双辽一中 张敏 基础题1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中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2.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乘火车探亲访友 坐轮船出国留学 陪朋友看电影 陪家人看电视A. B. C. D.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为工业化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4.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与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及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A、 B、 C、 D、5.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 特大城市的数量 训练题6.关于城市化的错误叙述是 ( )A. 城市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7.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展水平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国家 B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的速度慢 C. 城市人口的比重还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 D. 农村人口比重超过城市人口 8.下列关于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城市化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升级 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C. 城市化速度越快越好 D.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9 .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化进程逐步变缓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 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已转到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普遍出现逆城市化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重社会秩序混乱人口老龄化加快A. B C. D 提升题11. 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收音机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C信息是可以创造的 D信息传播是多种传播途径的。12. 城市化的核心是( )A 工业化或非农业化B 居民点的出现C 资源的充沛13.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提法是:_为城市化。 14. 1920世纪,西方国家近代的_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其产业动力主要依赖于工业。15. 理想的城市化模式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_。参考答案【答案】1.A 2.A 3.D 4.D 5.C 6.A 7.C 8.C 9.C 10.D 11.C 12.A 13.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14.真正的城镇化15. 二者协调发展【解析】1科举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因此A项的内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2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后来,这两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到中国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结合题意可以判断符合史实,电视发明于20世纪20年代,1958中国才开始播出电视节目,不合题目要求3.考查知识分析能力,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及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差异。4 “下列关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考查你对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等考点的理解。5.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C对。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的用地规模也是城市化标志,不是通常使用的标志,A、B错。特大城市数量不是标志,D错6.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和理解能力,城市化过程不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 ,故选择A。7根据材料可知,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长时间脱离社会会逐渐丧失生存能力、我们每个人的存在与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故选择C。8. 城市化速度发展并不是越快越好,要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C错误。9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其后果不仅使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巨城市、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10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比如交通阻塞、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还有一些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城市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还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便创造出美好的城市环境11信息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信息的正确利用能够为人带来利益。12城市化的核心是工业化或非农业化.13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提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