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海外贸易的兴盛以及封建统治者的政策等多个方面、分不同历史时期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内容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与内容相关的绘画、图片、实物、文献资料异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研究对经济现象进行剖析,以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中国古代商业是农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呈现出与农耕文明不一样的商业文明特质。商业发展建立在农业、手工业水平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的基础上,反过来又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农耕文明带来更多的活力。在农耕文明大背景下,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商业在这种政策环境中仍顽强发展,不断突破,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呈现出中国商业文明特有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古代商业发展在商人、城市、商路等方面的表现,并认识商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2评价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重现古代商业发展概貌过程中归纳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史学能力。2从文献、诗歌、多种类型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的研读分析中,提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从学习古代商业繁荣发展的概况中,理解古代高度繁荣的商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悟商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自由、交融等商业精神;2.从提取和交流历史信息的过程中,增强历史的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3.理解中国古代繁荣昌盛的商业经济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世界的影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商业发展的概况以及特点;城市发展的规律。【教学难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带一路的视屏,建立古今联系,导入新课。二、进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一: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1.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2.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尚书酒诰3.周朝:“工商食官”。4.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5.临淄(z)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g)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战国策齐策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飞钱”: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宋元: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纸币广泛流通明清:出现新的特点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主要经营存款、放贷、汇兑等业务。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乔家大院中国明清四大商帮 晋商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商贾而好儒,财自道生粤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浙商灵活善变,开拓创新隋唐时期南北经济 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纸币 夜市明清时期商业新特点商业市镇的兴起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出现雇用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形成地区性的商业集团商帮(1)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秦)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化。(2)方便了交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二)城市的繁荣探究三: 结合图片和初中知识,列举在汉代西北地区、唐宋以后东南沿海以及明清时期兴起哪些城市?1.丝绸之路经过的城镇:敦煌、楼兰、龟兹等2.唐宋时期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3.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市镇:佛山、松江、汉口、景德镇(新特点:专业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城市经济功能加强)(三)重农抑商 1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关于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原因、分析各时期抑商政策等文字资料,并学会辩证地评价该政策。1.含义: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 封建经济以农业为本,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根本原因:小农经济的产物,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3. 历程:商周:重视、鼓励战国:重农抑商汉代:限制、打击、重税中唐至宋:官商分利、鼓励贸易明清:重农抑商、闭关锁国4.评价: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是从根本上造成了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 探究四: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商业精神日益丰富2.历史悠久,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4.是农耕经济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5.商人群体活跃;6.商人地位低下7.对外贸易发达,但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8.货币种类不断丰富;9.商业市场形式多样;探究五: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史悠久,为什么近50年来只有一位中国企业家成为福布斯封面人物?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