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七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云阳县盛堡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祷告do 荫蔽yn 菡萏hn dn 花团锦簇cb、脸颊ji 树杈ch 瘫痪tn hun 憔悴qi o c、分歧q 嫩芽ni 捶打chu 敏感mn d、遮蔽zh 搓捻(lin) 侍弄s 徘徊pi hui【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是“荫蔽yn ”;c中应是“嫩芽nn ”;d中应是“搓捻(nin)侍弄sh”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3分)a、罗摩衍那 祷告 倘若 柳絮b、水波粼粼 发愣 攥着 匿笑 c、各得其所 霎时 怦怦 慷概d、形影不离 蹲下 撒盐 惊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中应是“慷慨”。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b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c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欢声笑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中“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c中“夸夸其谈”贬义词,不能用于褒环境;d中“天伦之乐”,仅指家人。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 。 , , 。 , 。一阵晨风拂过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他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a b c d【答案】a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c、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中语义矛盾,“估计”和“肯定”矛盾;b中说法不合事理,“听完舞姿”不合理;d中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口语交际:口语交际中委婉的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下面的情境,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3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个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能抽烟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话,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笑了。女人的回答是:a、嗨,你害人又害己呀 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c、你夫人还没有把你管教好吧。 d、先生,你像在家里一样。【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新课标7-9年级段口语交际要求可以概括以下几点:(1)根据场合、对象,文明得体地交流;(2)表达清楚、连贯、集中。(3)不同内容的口语交际有不同的要求:议论、演讲、讨论类,要有理有据,观点鲜明集中,演讲还需要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叙述、描写要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要完整准确。此处d最合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材料一: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 材料二: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老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东风牌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2)某校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4分)(3)为乘校车的同学提两条安全乘校车的建议。(2分)(4)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作为班级安全检查员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4分)【答案】(1)违规超载 私自改装车辆 学校领导安全意识不强 校车设备落后(2)例:各班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主题班会(3)例:不在车内打闹,不把头伸向车外;拒乘超载车等(4)称呼,叙事清楚,语言得体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概括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试题分析:学生就活动话题,进行活动设计,属开放性较强的一类试题,不设统一标准和答案,学生只要紧扣活动主题,设计合理都能得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学生建议合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试题分析: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答案设计合情合理即可。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古诗词默写(10分)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 , 。 , 。2、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3、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答案】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解析】试题分析:名句名篇默写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题,考查方式多为填空。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了人生哲理,或是反映了生活的真谛,或是描绘了人物的情貌,或是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文言文阅读(20分)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两处朗读停顿的地方。2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尊君在不( )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6、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4分【答案】1、元方/入门/不顾 2、约定 通“否” 拉 回头看3、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4、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意对即可)5、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对即可)6、“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不”通“否”。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所谓“理解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试题分析: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6、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四、现代文阅读(35分)(一)散步18分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1、选文第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 _和_。(2分)2、对选文第段中“强壮”“高大”该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说一说。(4分)3、为什么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把你的理解说一说。(4分)4、把文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写下来,并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5、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5分【答案】1、地点和人物2、“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3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我”的处理,决定着一家人散步的气氛,而家里所有的人又都听“我”的,所以,责任重大。4、句子: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母亲爱孙子,也爱春天。5从字面上看,形容他们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得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解析】1、试题分析:学生了解记叙的六要素,能从选段中准确地总结记叙要素。这里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人物。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如:“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在年迈的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环境描写其作用通常有:推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一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背景等作用,学生能根据具体环境来进行分析。此处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母亲爱孙子,也爱春天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5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紫色葡萄慈父心17分 小院的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会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于是,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 !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梅长出一片新叶,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栽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晶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而今,几年进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萄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1、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2、想一想,第段中父亲栽种葡萄树时与“我”一起许下的心愿是什么? (2分)3、“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 父亲为什么那么兴奋?说说其中包含的情感?(4分) 4、读完文章,你认为父亲许的心愿最终实现了吗?请说明理由。(4分)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的“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分)【答案】1、 父亲栽种下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在他的精心伺弄下,葡萄树越长越茁壮,女儿也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实现心灵上的站立。(意思对即可。3分)2、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意思对即可。2分)3、 因为父女俩曾在葡萄树前许下心愿,葡萄树发芽了,预示着“我”的腿也有了希望,父亲自然很兴奋;(2分)表现了深深的父爱。(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4、实现了。(1分)因为虽然“我”不能走路,但“我”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5、“慈父心”具体表现在:栽种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有病的女儿;为女儿采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给女儿吃,自己却以怕酸为由舍不得吃;对女儿心灵的站立倍感欣喜,“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 (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解析】1、试题分析: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小说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此处能总结概括出“希望我能够尽快好起来”即可。考点:筛选原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3、试题分析: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来感知文本内容,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过程,能做到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相一致,这里 因为父女俩曾在葡萄树前许下心愿,葡萄树发芽了,预示着“我”的腿也有了希望,父亲自然很兴奋,表现了深深的父爱。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这是一种半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5、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作文(55分)(任选一题作文)1、亲爱的同学们,跨进中学的大门快半年了,你一定结识了不少新的朋友,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我最_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要有真情实感。题目:我最_的朋友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在作文纸第一行的恰当位置。 (2)写成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叙事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感人。 (4)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的师生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