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七子之歌》(语文A版).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语文A版).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语文A版).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语文A版).docx_第4页
【教学设计】《七子之歌》(语文A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育华中学 付娆老师七子之歌是一组现代诗歌,作于1925年3月。当时闻一多正在美国纽约艺术学院留学。他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将近三年,多次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三年背井离乡的经历,更使他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也更加深了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一方面怀念和赞美祖国,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愤慨。七子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中诞生的。七子之歌包括“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七节。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的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以读为主,结合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读懂课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感受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渴盼统一的浓烈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先听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唱。你们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歌曲?2.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3.这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诞生的一首歌,这优美的音乐,这深沉的情感,把我们带入了歌中描述的境界。你明白歌曲中蕴涵的内容和情感吗?我们仿佛听到,澳门在呼唤祖国母亲,在呼唤回归。你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并非为了1999年迎接澳门回归而作,它在1925年就诞生了。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七子之歌。5. 板书:七子之歌资料链接:1925年3月,留学美国的闻一多先生,亲身经历美国的种族歧视,深为祖国遭受外国列强侵占、为同胞所受的侮辱而愤怒。他更加思念祖国,渴望回归。为了抒发这种迫切愿望,诗人创作了组诗,并取名为七子之歌。根据搜集的资料,了解“七子”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作者把它们比作祖国的七个儿子。6.出示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词。2.师范读课文,按要求扫除生字、词障碍并指导朗读。3.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我会读襁褓(qingbo)掳去(l)梦寐(mi)啖(dn)、脂膏(go)、号啕(ho)氤氲ynyn(2)我会写襁 褓 掳 寐 脂 膏 啖 啕(3)理解词语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例句:母亲慈爱地望着襁褓中的婴儿。灵魂: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文中指人的良心,人格。例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凤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泛指帝王的住所。险要:险峻而重要的地方。例句:那里的地势太险要了,汽车无法通过。梦寐:睡梦。例句: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脂膏:借指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4.听录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价,如果他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奖励红星给他。6.想一想:这两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人用拟人化的口吻创作了这组诗歌,它饱含真挚的感情,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表达了澳门、香港等地的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抒发了他们思乡念亲的情愫。三、诵读理解,体会感情1.学习“澳门”一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诗歌,想想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澳门离开母亲太久了,怀着渴望回归的强烈感情(2)说一说,从哪儿体会到的呢?太久了,梦寐不忘,我要回来(3)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妈港”是哪里?(澳门)对,“妈港”是侵略者给澳门起的名字,代表着屈辱的历史,所以说不是“真名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祖国和澳门都进行了拟人化,读来亲切上口,容易打动读者。 (4)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掳去”是什么意思?就是抢夺了过去,侵略者虽然掳去了澳门的土地、财产等,但是“我”依然热爱祖国。表达了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恋之情。(5)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三百年”表示什么?(澳门离开祖国已经很久了)澳门离开祖国已经有三百余年了,“澳门”才是“我”的真姓名,写出了澳门迫切渴望回到祖国怀抱。是啊,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来看看澳门的新历史。资料宝库介绍澳门历史和地理环境等。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收复澳门,我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进行了多次谈判,1987年4月13日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了对澳门所行使主权,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岸,东邻珠江口,西接磨刀门,南对南中国海,北以关闸为界与珠海经济特区的拱北接壤。在其二十三点五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常住人口达四十二万余人,流动人口约四万余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二万人,而人口最为集中的半岛,平均每平方公里五万人,人口密度名列世界前茅。澳门外来游客每年有七百万至一千万,也是世界闻名的。过渡:“澳门”这一节诗表达了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强烈的感情。“香港”和“澳门”是有着同样经历的“孩子”,也是多么想回到母亲的怀抱、感受母爱的温暖哪。2.学习“香港”一节。(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香港”一节写出了香港岛的地势险要,将帝国主义列强比喻成“狞恶的海狮”,在“啖着我的骨肉嗍着我的脂膏”,形象地刻画出了帝国主义列强贪婪凶狠的嘴脸,而香港宛如襁褓中遭受厄运的孩子,正在“哭泣号啕”呼唤母亲。(2)主题体现为那句话?“母亲!我要回来,母亲!”(3)有感情地读:小组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4)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凤阙”和“黄豹”分别指什么?“凤阙”指皇宫,“黄豹”指澳门,这里采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了香港的重要性。(5)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海狮”指英国侵略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啖”“咽”和“哭泣号啕”这几个动词表达了侵略者的残暴以及“我”的伤心和痛苦。(6)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两句抒发了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和依赖之情。资料宝库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是全球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会之一,全境由香岛、九龙半岛、新界等3大区域组成,管辖陆地总面积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总人口约726.4万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四、课堂总结: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孩子”如今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如果闻一多先生还健在,当他看到香港、澳门回归,他会有怎样的心情?是的,祖国统一不仅是闻一多先生几十年前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心愿。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闻一多先生的是,他梦寐不忘的“七子”回归,已逐一实现。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祖国强大的结果;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这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七子之歌,让我们永远记住它所带给我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