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学习-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doc_第1页
ADS学习-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doc_第2页
ADS学习-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doc_第3页
ADS学习-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doc_第4页
ADS学习-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CMOS工艺5.2GHz LNA的设计实例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1创建设计文件1.1 从开始程序或桌面快捷方式打开ADS,主窗口如下:这是工具栏,将光标停在按钮上有这个按钮的说明出现. 1.2 创建一个新的project-LNA在指定的目录下,project以_prj结尾(默认状态).按OK会出现原理图窗口,完成下面的原理图,并保存为LNA.dsn.说明: 文件的扩展名:设计文件扩展名为.dsn(design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为.ds(datasets),数据显示文件的扩展名为.dss(Data Display Server),它们分别存放在相应的project下的network,data和根目录下.在画原理图时,要在左边的Component Palette List中选择元件的库,我们所需的元件如图大部分是在TSMC RF CMOS 0.18um v2.0中,除了两端的Term(Simulation-S_Param中)和电感L2,L4,L5(Lumped-Component中).注意此工具栏,上面有常用的元件,如连线和GND.当然,元件的调用也可以通过上面的第四个按钮,当你不知道此元件属于哪个库时,通过在元件库中查找很有用,可以用一下看看. 旋转器件可以按或者快捷键Ctrl+R.用来输入变量,器件的参数可以用已定义的变量来表示,当有两个或以上的元件参数一样时,例如,差分结构的电路,用这种方法很方便.1.3 初步完成原理图的输入后,整理你的原理图使之与上面的图相似:按F5再选择器件,可以将器件的说明移开,使之不与器件重叠.1.4 保存整理后的原理图.保存后的原理图在标题栏上应没有*.2直流仿真下面,我们对这个LNA进行仿真,要进行的仿真有DC仿真,S参数仿真,谐波平衡(Harmonic Balance)仿真,相应的,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直流工作点,S11,S12,S21,S22参数和1dB压缩点,IIP3和等噪声系数圆以及等增益圆.首先我们进行DC仿真.2.1在左侧的Component Palette List中选择Simulation-DC选择Simulation Controller,将其添加到原理图中. 2.2 仿真设置:选择菜单SimulateSimulation Setup将弹出如下对话框:Dataset下面填的是仿真产生的一组数据的文件名,Data Display下面填的是产生的显示文件的文件名.如上所述,这两个文件分别存放在当前project文件夹下的data子文件夹和当前project文件夹下.2.3 按Simulate或者F7键进行仿真,此时会弹出仿真状态窗口,如果仿真没有错误(error),将弹出Data Display窗口.对于DC仿真,可以关掉Data Display窗口和仿真状态窗口.选择菜单SimulateAnnotate DC Solution.此时,各个节点的电压和电流将会标注在原理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电路的偏置电压是852mV.选择菜单SimulateClear DC Annotation可以清除这些电压和电流.3. S参数仿真3.1 在你的电路图上删除DC Simulation Controller或者按使它无效.加入S_ParamSimulation Controller,按下图进行设置.在Noise选项卡中将Calculate Noise选中,按向右的箭头在Display选项卡中可以添加要显示的项目 设置完成状态:3.2 保存原理图,进行仿真设置:3.3 仿真结束后将弹出数据显示窗口,选择要显示的数据.在加入S11,S21,S22这种复数数据时,需要选择显示类型,选择dB值.确定后将显示如下数据,加入maker(MakerNew),可以读出精确的值.3.4 选择Smith Chart显示S11和S22,这样看匹配情况更加直观:可以看到,电路的噪声系数是1.218dB,nf(2)是指第二个端口即输出端的噪声系数.电路输入输出匹配都不好,下面我们将对电路进行优化,改进其性能.3.5 保存显示文件.点(Tune)图标,将进入调谐模式:这时我们需要选择要调谐的电路参数(注意,是元件参数而不是元件本身).按住Ctrl可以选择多个要调谐的参数,如下: 3.6 选完后将出现参数调谐窗口: 按Details,这样我们可以对参数的范围和步长进行选择.调节Display窗口,调整它的大小,这样你可以在参数调谐时清楚地看到调整后的结果.反复耐心的进行参数调节,可以得到很好的匹配.以下是一组参考值:可以看到,此时的S11,S22都低于-30dB,达到了较好的匹配,电路增益也提高了.按update键,这样可以将原理图中的数据用调谐得到的数据代替.说明:其实,电路中的C1,C2,C4,C5都是pad电容,实际上很难控制,实际流片时也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精度.我们在实际设计中可以调整的有源极电感和输出电容的值.4LNA的参数优化参数优化可以达到匹配和优化噪声等目的.4.1 将原理图另存为LNA_Opt.dsn,将元件参数改回初始值:4.2 在左侧的Component Palette List中选择Optim/Stat/Yield/DOE,在原理图中加入优化控件和目标.选yes时你可以将优化值更新到原理图中 4.3 双击它们可以打开对话框 上图是优化S11的目标(小于-29dB),SP1是S_Param Simulation Controller的名字.如果你做其他的仿真,例如DC仿真,将它换成DC Simulation Controller的名字.再加入其他的仿真目标,如S21,S22,nf(2)等等,为了节省仿真时间,我们只选择S11和S22来优化,目标是小于-29dB.左侧的Optim Simulation Controller只须将Maxlter改成1000次.4.4 选择为达到目标需要进行优化的元件的参数,有如下两种方法:4.4.1在元件参数后加opt函数,内是参数值的范围.如:4.4.2双击元件或者变量,按Optim/Statistics/DOE Setup按钮,选择Optimization Status为Enabled,再选择参数的值和范围,如下: 我们一共选择四个参数进行优化,我们范围的选择参考了上面优化的结果,实际设计中需适当增大优化的范围.4.5 保存原理图,进行仿真设置并仿真,仿真状态栏中出现EF(ErrorFunction)=0表示达到了优化的目标,下面则是相应的优化参数. 仿真结果如上图,可以看到,S11和S22分别有两条曲线, 分别是第一次优化的曲线和达到目标时的曲线. 在Optim Simulation Controller中选择Save data for iteration(s):Last,可以直保存最后达到目标时候的曲线.因为我们选择的是随机的优化类型,而且有1000次的限制,所以,我们优化得到的参数和调谐得到的是有区别的. 4.6 在菜单中选择SimulateUpdate Optimization Values,将优化的数据更新到原理图中.保存数据显示图,将原理图另存为LNA_GaNs.dsn,下面我们要进行新的仿真.5. LNA的等增益圆与等噪声系数圆5.1 在Simulation-S_Param中选择GaCir和NsCir,你需要用到滚动条来选择. 双击它们,可以看到GaCircle()和NsCircle()这两个函数的功能.5.2 进行Simulation Setup:5.3 仿真,在新打开的窗口中添加等增益(资用功率增益,Available Gain)圆和等噪声圆的图. 你会发现,得到的圆非常多.5.4 将S_Param Simulation Controller中的频率范围缩小在我们关心的频率上:5.5 再次仿真,这样我们只得到两个需要的圆了(左图): 5.6 我们也可以如下设置来得到一组等增益圆和等噪声系数圆.仿真结果如上面右图.说明:一般来说,最小噪声系数和最大增益所需要的s是不同的,噪声系数越小,我们得到的最小噪声系数等噪声系数圆越小.增益越大,得到的等增益圆越大.根据设计要求在增益和噪声之间进行折衷,可以得到相应的反射系数.5.7 保存原理图和数据显示图,打开LNA_GaNs.dns,并将它另存为LNA_NL.dsn,这样,我们将使用第一次的器件参数,进行下一项仿真.6. LNA的谐波仿真6.1 修改原理图如下:信号源在Source-Freq Domain中,变量RF_pwr是输入功率.注意dbm()函数的用法.6.2 确认已将输出节点定义为vout,这样dbm(vout)将会把输出电压转换为功率(50系统中).6.3 在原理图中加入Harmonic Balance Simulation Controller(Simulation-HB),并进行设置.最高谐波次数6.4 仿真,在弹出的数据显示窗口中,加入vout的频谱图:显示如下:频谱图 6.5 使用按钮可以看到幅度较小的谱线,如右图.6.6 你也可以看时域输入输出图: 6.7 使用List来看输出的幅度 可以看到,5.2GHz,10.4GHz,15.6GHz分别有1,2,3次谐波存在,如果我们选择Max Order=5我们将看到更多的谐波分量.7LNA的1dB压缩点仿真7.1 使用Gain Compression进行仿真7.1.1 在原理图中加入XDB Simulation Controller,并进行设置. 7.1.2 进行1dB压缩点仿真,在数据显示窗口中加入输入功率输出功率的数据:7.1.3 在outpwr后加上1 ( Trace OptionsTrace Expression),这样可以得到单一的数据.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读出1dB压缩点为-11.103dBm.7.2 使用其他方法测试电路的1dB压缩点.7.2.1 将XDB Simulation Controller删除.设置HB Simulation Controller如下:7.2.2 仿真,在弹出的数据显示窗口中,使用加入一个公式,注意,dbm_out和RF_pwr都必须从右边选择.7.2.3 作出gain与扫描变量RF_pwr的关系图:注意:Datasets and Equations下拉菜单中应选择Equations,因为,gain是我们在数据显示窗口中输入的一个公式,不同于原理图中的Measurement Equation:dbm_out,gain是一个根据仿真数据算出来的值,而dbm_out是一个仿真数据.gain曲线如图.在曲线上夹入maker,m1和m2,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LNA产生了增益压缩现象,1dB压缩点为-11.1dBm,与前面的结果完全一致.7.2.4 保存数据显示文件,再添加dbm_out即输出功率随RF_pwr变化的曲线: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的变化增加量为非线性.下面我们在这张图中添加一条参考直线.加入公式:再将它添加到上图中:选Equations而不是LNA_1dB添加后的图如下所示,在两条曲线中加入Marker,读出他们相差1dB时的RF_pwr值,既是1dB压缩点.7.2.5 保存数据显示图,将原理图另存为LNA_TOI.dsn,下面我们将进行新的仿真.8LNA的谐波仿真8.1 首先将电路中的源换成双频的,你需要定义新的变量:RF_freq,spacing. 8.2 设置HB Simulation Controller, 注意,此时是没有扫描变量的. 如果你的原理图中还有XDB Simulation Controller,将它删除,我们不再需要了.8.3 进行仿真设置,仿真,在数据显示窗口中添加vout的频谱图. 图中,许多谱线看起来是重叠的.8.4 使用按钮提取我们关心的频段的数据,也可以双击dbm(vout)图,选择Plot Options,设置X轴的频率范围.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根谱线,也可以加入Marker来读出它们的数值.8.5 使用公式和Mix()函数来读出显示谐波分量.首先,在数据显示窗口编辑公式:8.6 加入dBm(vout)图,弹出对话框时选择Trace Options,设置输出变量的形式. 注意,在Trace Type中应该选择Spectral.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5.185G,5.195G,5.205G,5.215G四根谱线. 数据与前一种方法得到的是完全一样的.8.7 加入List,显示Mix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到谐波频率与输入频率间的关系. 9LNA的三阶互调(TOI)仿真 9.1 LO_pwr不变9.1.1 在原理图中加入两个IP3Out Measurement Equation(Simulation-HB中),并进行设置. 9.1.2 仿真,加入List显示upper_toi和lower_toi.注意,在Plot Options中,应取消选择Display Indep. Data.我们也可以用公式和函数的办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9.1.3 加入公式9.1.4 显示my_toi如下,由于表达式实际上是相同的,所以my_toi与上一个List中的upper_toi数值相同.9.2 扫描RF_pwr9.2.1 设置HB Simulation Controller.9.2.2 仿真.双击List my_toi,将RF_freq加入显示项目. 表格中的其他数据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