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学生)永恒的中华民族精.ppt_第1页
3.7.1(学生)永恒的中华民族精.ppt_第2页
3.7.1(学生)永恒的中华民族精.ppt_第3页
3.7.1(学生)永恒的中华民族精.ppt_第4页
3.7.1(学生)永恒的中华民族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3 7 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学习目标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重点难点 理解 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含义及其核心 难点 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 难点 自主探究1 民族精神的含义2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4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原因 重要性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6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7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71 76的内容 对照思考题找出知识点 看谁自学效果好 课堂检测1中华民族之魂 1 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晶 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拚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 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惟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 中国的脊梁 指的是什么 中国的脊梁 与中华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起什么样的作用 课堂检测2中华民族之魂 2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 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课堂检测3中华民族之魂 3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天下为公 尚公精神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刻苦自励 头悬梁 锥刺股 勤学精神 课堂检测4中华民族之魂 4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原因 重要性 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 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结论 这里的 古代 近代 当前 三个历史阶段既相互区分 又一脉相承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并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课堂检测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土尔扈特东归 所展示的是什么精神 在今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东北的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中有三块巨大石碑 碑文记述了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在远离祖国140多年后 于公元1771年自伏尔加河下游重返故土的经过 以及清政府对他们的安置情况 土尔扈特部起程时有17万人 短短几个月中 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的战斗以及饥饿和疾病 为了实现回归祖国的夙愿 他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作用 迸发出强大的力量 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含义 指中华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凝聚全民族的意志 智慧和力量 同心同德 维护统一 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 团结统一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同胞共气 家国所凭 内睦者家道昌 外睦者人事济 此间颇去长安远 珍重时看向日心 万里一心依北极 乾隆皇帝子孙民 花门将军善胡歌 叶河蕃王能汉语 应同笛里边亭柳 齐唱春风度玉关 反映团结统一的典故和名言警句 早在先秦 思想家就提出了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的思想 希望天下太平 同其他民族 国家友好相处 表现出天下一家 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国语 郑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 学而第一 奥运会开幕式上用 大篆 小篆 宋体 三种不同字体来展现 和 字 既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演变 又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人对和平 和谐的一贯追求 如果世界上有 骄傲到不肯打仗 的民族 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 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 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 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 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 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 英国哲学家罗素 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 他们 指中国人 也低于我们的水准 这不是出于无知 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 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 也因为他们 似乎在遵循着为不少人误解并夸张到可怕地步的基督教崇高的教义 厌恶战争本身 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 中国近事序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含义 是指中华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 平等相待 睦邻友好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 作用 为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 贵和 爱好和平 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 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 可怜万里关山道 年年战骨多秋草 君臣朋友尽和平 四海熙熙致清晏 亲望亲好 邻望邻好 礼之用 和为贵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 反映爱好和平的典故和名言警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 它以其独特的魅力 不仅震撼了所有的炎黄子孙 而且就像最完美的神话 超越国界 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大渡桥横铁索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作用 勤劳勇敢是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是推动国家发展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勤劳勇敢 含义 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 艰苦朴素 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的精神 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静看蜂教诲 闲想鹤仪形 欲填沟壑唯疏放 自笑狂夫老更狂 天道酬勤 不畏强御 勇者不惧 反映勤劳勇敢的典故和名言警句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出自司马迁 报任安书 自强不息的古人 司马迁 孔子 周文王 孙膑 左丘明 屈原 自强不息 愚公移山 自强不息 含义 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 奋发向上 不断进取的精神 作用 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反映自强不息的典故和名言警句 1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 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3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4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韩愈5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 荀子 劝学 6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乌江 7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8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9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10 不怨天 不尤人 1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12 屈原放逐而赋 离骚 14 司马迁忍辱著 史记 课堂检测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6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 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是具体的 不同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古代爱国主义 缔造 维护和捍卫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近代爱国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 当代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课堂检测7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7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只解沙场为国死 徐锡麟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烈士不怕死 柳宗元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寄意寒星荃不察 鲁迅 何须马革裹尸还 吾将上下而求索 所死在忠贞 匹夫不可夺志也 死亦为鬼雄 留取丹心照汗青 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爱国名言填写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总结 课堂活动 交流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 1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2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3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5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明 顾炎武6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7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宋 李清照 夏日绝句 8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三国 曹植 白马篇 9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10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11 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 当堂训练背诵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2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3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的原因 重要性 4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5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6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看谁背得又快又正确 1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 陆游 病起书怀 2 寸寸山河寸寸金 清 黄遵宪 赠梁任父母同年 3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 4 身既死兮神以灵 子魂魄兮为鬼雄 战国 楚 屈原 国殇 5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 王昌龄 出塞 6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唐 杜牧 泊秦淮 7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 戴叔伦 塞上曲二首 8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 文天祥 扬子江 9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 文天祥 过零丁洋 10 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 陆游 读书 11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宋 陆游 示儿 12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 楚虽三户能抗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 陆游 金错刀行 14 胸中有誓深于海 肯使神州竟陆沉 宋 郑思肖 二砺 15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 楚 屈原 离骚 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 古诗词中有很多抒写爱国情怀的名句1 死去无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示儿 陆游 2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3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诉衷情 陆游 4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5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书愤 陆游 6 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关山月 陆游7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 陆游8 千年史册耻无名 一片丹心报天子 金错刀行 陆游9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 陆游10 出世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陆游11 逆胡未灭心未平 孤剑床头铿有声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陆游12 夜视太白收光芒 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陇头水 13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14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 陆游 病起书怀 15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 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6 却将万字平戎策 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 鹧鸪天 17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 辛弃疾 18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 辛弃疾 19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辛弃疾 20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文天祥 21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水龙吟 辛弃疾 爱国名言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 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神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我爱我的祖国 爱我的人民 离开了它 离开了他们 我就无法生存 更无法写作 巴金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学习微点拨 口诀 民族之魂在精神 基本内涵两层分 爱国核心贯始终 具体内涵与时进 认识民族精神的作用 1 凝聚作用 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各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由这个共同的民族精神来凝聚 2 支撑作用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 特别是当民族生存的物质条件遇到困难 前进发展遭受挫折的时候 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和明显 3 激励作用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当堂训练 1 四川卷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 再到芦山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 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 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 B C D 解析 材料主要强调 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历经苦难时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故 符合题意 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不选 属于中华文化的特点 与题意无关 D 当堂训练 2 江苏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中宣部 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 双百 人物的评选活动 评选出了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因为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解析 从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正确指出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必要性和重要性 故答案选B 错误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增强诚信意识 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不是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 排除 B 当堂训练 3 福建 双百 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B 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C 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D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 从材料中 实现精神的升华 等字眼我们可以判断 这种精神就是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A项说法正确 符合题干主旨 故入选 B项错在 人人践行 与事实不符 C项说法错误 中华美德不能指引方向 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文化前进的方向 D项正误混杂 传统文化 特别是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是正确的 但 凝聚力量 说法错误 应为中华民族精神 A 当堂训练 4 安徽 京剧 文房四宝 剪纸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 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 中国元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A B C D 解析 中国元素 极具传统特色 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正确 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 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正确 说法错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错误 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动力 D 当堂训练 5 福建 最美教师 最美妈妈 最美司机 神州大地悄然崛起一个 最美群体 平凡中彰显大爱 震撼中激扬正气 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 让真情永存 这启示我们应该 贵义贱利 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 志存高远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崇德尚义 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 知行统一 身体力行争当时代先锋A B C D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民族精神的内涵 材料中 最美平民彰显平凡大爱 激扬正气 感动常在 体现了应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争当时代的先锋 故选D项 排除 材料没体现出来 D 当堂训练 6 广东 按照起草草案 审议等法定程序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 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此决定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 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 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 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 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A B C D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纪念日 公祭日 行使的是决定权而非立法权 符合题意 排除 确定 两日 来服从服务于外交大局 是手段而非目的 不符合题意 确定 两日 的目的是让人民记住历史 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符合题意 D 当堂训练 7 我要去延安 是有感于延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做出巨大贡献而创作的一首歌 采用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音乐语言 平实清新 希望唤起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延安精神的回望和感受 当今时代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因为它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A B C D 解析 错误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错误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正确 D 当堂训练 8 节日不同于假日 假日是公民的福利 节日是有特定文化内涵的 国庆节要彰显公民对国家的自豪感 这说明 节日是传递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庆节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国庆节能够增强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A B C D A 当堂训练 9 歌为心声 从 一条大河波浪宽 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从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到 我爱你 中国 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 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 C D 解析 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古已有之 故 的说法错误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 其中 世人普遍认同 的说法太绝对 故排除含 的选项 本题选B B 当堂训练 10 海南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只知有国 不知有身 任凭千般折磨 益坚其志 先其所忧 后其所乐 但愿群才奋起 莫负斯楼 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公正廉明 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淡泊名利 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自强不息 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A B C D 解析本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考查 从材料中的对联可知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因此 入选 C 当堂训练 11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 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 中国精神 正是 中国精神 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 化危为安的魄力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 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A B C D 解析 本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考查 错误 经济 政治决定文化 错误 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正确表述 故选C C 当堂训练 12 论语 孟子 韩非子 以及四大名著 鲁迅的 狂人日记 矛盾的 白杨礼赞 冰心的 寄小读者 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 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这说明A 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B 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 就能弘扬民族精神C 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D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解析 从我国的古典名著到现在的文章 这些作品都凝聚着民族精神 体现了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正确 B观点过于绝对 C没有看到文化有先进和落后 健康与腐朽之分 观点错误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D观点错误 A 当堂训练 13 地瘦栽松柏 家贫子读书 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A 团结统一精神B 爱好和平精神C 勤劳勇敢精神D 自强不息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这句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艰难环境中自强不息 勤奋求学的进取精神 故D项符合题意 A B C三项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但均与题意不符合 D 当堂训练 14 战争年代驰骋沙场 奋勇抗敌是爱国 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是爱国 这表明 A 爱国主义不是具体的 而是抽象的B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C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D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解析 战争年代 和平时期 这告诉我们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故选C C 当堂训练 1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A B C D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体现了爱国主义 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 C 当堂训练 16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A B C D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体现了爱国主义 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 A 当堂训练 17 鲁迅曾说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它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样的民魂 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 它关乎国家成败 民族兴衰 鲁迅所说的 民魂 是指A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B 恢弘的中华优秀文化C 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D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故选A A 当堂训练 18 从最早的历史纪录以来 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的民族 指土尔扈特人 跨越亚洲无垠的草原东返祖国那样轰动于世界和激动人心的了 英国作家德昆赛著 鞑靼人的反叛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历经万里跋涉 重返祖国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 A 团结统一的精神B 勤劳勇敢的精神C 爱好和平的精神D 自强不息的精神 解析 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历经万里跋涉 重返祖国的壮举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A符合题意 剖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常考查的典故 诗词 格言 D 当堂训练 19 历朝历代 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 这种可贵的精神 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 热爱祖国的山河 热爱民族的历史 关心祖国的命运 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 为祖国捐躯 都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下列对爱国主义认识正确的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英勇战斗 为国捐躯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A B C D 解析 正确说明了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其具体内涵是不一样的 主要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要求 主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要求 说法正确 剖析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D 当堂训练 2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下列各选项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A B C D 解析 体现了爱国主义情操 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 均符合题意 是描写物的诗句 与民族精神没有联系 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的表现 C 当堂训练 21 年夜饭里的团圆内涵实际上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增加亲和力 凝聚力的一种方式 由此体现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A 民族精神指导民族文化的发展B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D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石 解析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A错误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C符合题意 B D与题的指向不符 C 当堂训练 22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A B C D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体现了爱国主义 体现了自强不息精神 A 当堂训练 23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历久弥新 下列诗句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祖国如有难 汝应作先锋 勇于义而果于德 不以贫富贵贱死生而动其心 锦绣河山收拾好 万民尽做主人翁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本题是逆向选择题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为挽救国家而做先锋 故 体现爱国主义 故排除 做祖国的主人翁 体现爱国主义 故排除 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而不是爱国主义 故入选 B 当堂训练 24 2013年10月1日至6日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连续播出国庆特别节目 走基层 百姓心声 爱国让你想起什么 随机的采访 生动的回答 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有网民评论 这是主流媒体结合国家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创新传播 之所以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是因为爱国主义是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A B C D 解析 新时期之所以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是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同时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符合题意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 错误 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错误 B 当堂训练 25 习近平同志强调 实现 中国梦 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强国之魄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包括 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 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 日益丰富 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 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不失本色 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B 当堂训练 26 2013年7月26日 习近平在会见 神舟十号 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 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下列对载人航天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载人航天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载人航天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载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在载人航天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