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档资料]_第1页
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档资料]_第2页
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档资料]_第3页
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技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中国教育报上曾经刊登了一篇题为 21 世纪谁来当工人、农民?的调查报告,在两个省的一些单位作了些调查,结果显示是青少年中没有人愿意当农民,当工人的也很少,只有百分之一、二。将来社会越来越发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人口比例也会逐渐下降,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缺少工人、农民。当然,将来的工人、农民跟过去和现在的工人、农民相比,其文化程度、科学技术素质要高得多;工人与工程师、农民与农技师的文 化差别也会缩小,我们的国家如果没了工人、农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链条断了,那么第三、第四产业怎么发展,每每一想到这个问题,作为一名中学劳技课老师,我深感自己工作的责任重大!如今,随着科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有所减少,再加上独生子女又多,生活条件比过去优越,因此,劳动教育问题已非常突出地提了出来。怎么实施素质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对学生施以劳动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劳动、劳技课教育,就越显得重要。 中国的儒家文化孔子教育思想确实有很多长处,但其致命的短处是不重视生产劳动,这对于我们的社会 至今还有影响。如果青年一代劳动观点越来越弱的话,那么我们民族智慧的传统也会削弱。中国人为什么比较聪明、有智慧,根本原因是勤劳,勤劳才能出智慧。在美国电视上曾经开展过一个辩论 “ 为什么华裔的孩子学习好? ” 美国人调查发现周末双休日美国的孩子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不如华人的子弟学习的时间多。多数美国人担心这会削弱美国的竞争力。很多华人看了电视后觉得很自豪。其实华人子弟学习好,并不是中国人脑袋天生灵,而是勤奋。将来很长时间我们的人均产值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赶上去要靠我们的勤劳与智慧。只从这一点看,劳动观点就非常重要。 我们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思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通过劳动,教会孩子学习做许多事情。有些人只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劳动和职业技能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敬业精神,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劳动来培养。例如,讲究效率这种素质,离开劳动就不容易体会深刻。当然,劳动的前提必须把文化课安排好,要保证文化课的质量。这方面我们要吸收国外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德国人质量意识非常强。我们听教育顾问伯克先生讲,我国技工学校的教师到德国参加培训,曾到波恩去参观,参观结束后没把工具收拾好。校 长打电话抱怨,问怎么办,伯克先生说: “ 让他们回来收拾好了再走。 ” 由此可见,他门多么重视培养质量意识。德国人的质量意识深入到民族习惯的方方面面。这些只能通过劳动来教育。 现在只要一提到瑞士,人们都会说瑞士的手表、精密机械世界闻名。但在 200 多年前,瑞士还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山区面积占三分之二,到处是荒山秃岭,但现在建设得非常漂亮,风景、绿化都很好。瑞士虽然是中立国,但对国防非常重视,只要发出警报, 10分钟内就可进入防空洞。他们不忘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劳动教育。幼儿园墙上,一边是工业 用具,一边是农业用具,让每个幼儿都知道这些工具是干什么用的,告诉他们:你的父辈就是靠这些工具把瑞士建设起来的,你将来也要参加劳动。他们很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教育和劳动教育。他们还有一种婚前学校,未来农村的新娘子要学一学怎样种地。总之,在劳动教育方面,他们动了很多脑子。 我国提出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跨世纪人材的需要,是 “ 应试教育 ” 向 “ 素质教育 ” 转轨的重大举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劳技课教学质量。 一、增强德育渗透意识培养学生劳动 观点 劳技课教育中德育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掌握。在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在进入新课前简单明了的点明题旨,进行扣人心弦的激发;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 注入 ” 情感,从而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 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通过德育教育的课堂渗透,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上劳技课,认为劳技课不仅教育我怎样做人,而且还使可以学生掌握了一技之长,并能调节多个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提高记忆效果。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劳技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 “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都要抓住一个“ 精 ” 字,突出一个 “ 动 ” 字,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充分调动小组的合作探究精神,引入小组之间的比赛,这种做法更能激发全班学生都来学劳技课。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劳技课的开设都到家长们得表扬,他们认为学校现在开设的劳技课,不是简单的劳技课。学习它,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其它文化课,反而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三、渗透美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任何学科都要讲究美感,语文的诗歌 ,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体育的健身操,要讲究训练形体美。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的规律。例如,学习刺绣、编织、烹饪、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学生完成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让每个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上好劳技课,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措施。我们国家的教育结构调整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