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 二 历 史一、 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2.中国古代尽管十分注意整顿吏治,加强对官员的监察,但政治腐败黑暗的现象并不少见。下列成语中,哪一条最能贴切地反映宦官专权的主要原因a.鞍前马后 b.为虎作怅 c.狐假虎威 d.爱屋及乌3. “国朝拟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折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曰可,乃下。”这则材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三省分权,相互制衡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专制皇权空前加强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径渭分明。”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5. “(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权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 d.大学士是没有名义的宰相6.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a.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b.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c.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d.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7.“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秦代b.汉代c.宋代d.唐代8.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维护社会的安定 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 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9.有学者评论说“贞观年间,在三省六部制中,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仅是政府的最高负责人。”论者意在说明a.皇权加强了 b.政府拥有了最终政务决策权c.皇权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制约 d.政府独立于皇权之外10.据报道,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创下历年新高,达到破纪录的150多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卿世禄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b.魏晋南北朝时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c.唐朝开始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d.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11.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a.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b.盐铁官营 c.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 d.工商立国12.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13.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主要反映出a.传统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需求增多c.青铜铸造技术有根本性突破 d.青铜艺术的平民化14.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15.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纪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纪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c.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d.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16.2014年4月25日,在洪湖发现一明代古墓,在该古墓中最有可能发现的殉葬品是a.工艺精湛的青铜鼎b.精美华丽的丝绸c.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d.图案丰富的彩瓷17.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是a.明朝前期 b.明朝中叶以后 c.清朝前期 d.清朝中后期18.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a. b. c. d.19.自1868年至1895年,中国棉花出口不断增加,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汉水流域的四大集中种植区。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发展c.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20.清朝有官员认为“洋商卖船与番,或载米接济异域,恐将来为中国患”,他支持的经济政策是a农战结合 b对外开放 c重商 d海禁2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铁犁牛耕的推广各国变法的推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a b c d 22.右图是汉代画像拓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再现了西汉农家生产场景 b.已出现小农户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c.一牛挽犁取代了二牛抬杠 d.出现了便于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23.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形成上述观念的根源()a重农抑商政策b资本主义萌芽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君主专制制度24.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王道和民主政治 b.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c.仁政和道德教育 d.实行人治和法制25.今天我们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创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思想,它们是a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贵贱有序、有教无类c兼相爱、交相利d无为而治、齐物我26.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27.李贽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以上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d.反对封建纲常名教28.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29.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c.民贵君轻“以法治国”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30.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 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31.董仲舒主张“限民名田,以澹(赡)不足”,“塞兼并之路”。这表明董仲舒a.反对土地私有制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初步提出了社会保障思想 d.主张建立平均主义社会3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郡县制分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3.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 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34.为研究三国时代的历史,某同学找来了电脑游戏三国英杰传、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的影碟,其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a、三国志 b、三国演义 c、三国 d、三国英杰传35.西汉海昏候墓出土了一块珍贵的“孔子屏风”。屏风上记载,孔了身长七尺九,按照汉代的长度推断孔子身高1.82米。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身长九尺六,约合2.2米。这种现象说明a.对史料的运用应谨慎b.考古与文献记录可以相互印证c.考古比文献记录更可信d.史记对孔子身高的记录不可信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8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用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主要矛盾和历代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12分)37.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5分)(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简述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是什么?(8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c2.c3.d4.d5.a6.a7.b8.a9.c10.d11.d12.b13.a14.a15.d16.c17.b18.c19.a20.d21.d22.b23.c24.c25. a26. a27.d28.c29.c30.a31.b32.c33.d34.a35.a36.答案提示:本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治理水患;利用中枢力量所控制的资源在赈灾时发生作用;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加強国防。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它们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时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总之它在地理上构成第三个因素,注定着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