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专家姚乾元研究员[文档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1.gif)
![中医药专家姚乾元研究员[文档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2.gif)
![中医药专家姚乾元研究员[文档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3.gif)
![中医药专家姚乾元研究员[文档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12/13/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cbc64357-2404-43db-a0b5-69f88f24de6c4.gif)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专家姚乾元研究员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姚乾元, 1933 年 1 月生,山东省济南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1955 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系,后分配至四川省中药研究所工作, 1962 年调入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现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工作。曾担任副所长,原山东中医学院中药系副主任,第七届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等。在近 50 年中药科研过程中,承担和参与部级、省级课题 15 项,厅市级课题 6 项。先后获国 家科技进步奖 1 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 1 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 项,其他课题获奖计 8 项。获得发明专利 2 项,发表论文 86 篇,参与编写著作 4 部。 姚乾元研究员先后承担的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简述如下。 1 攻克合成麝香酮难题,研制人工麝香 天然麝香是历代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六神丸、苏合香丸等 200 多种速效、特效药中主要成分。由于人为滥杀,麝已近绝迹,天然麝香也随之极为匮乏,因此 1970 年卫生部组织全国力量,首先提出合成麝香中中药活性成分 麝香酮的课题。 1975 年,姚乾元研究员与济南中药厂(现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协作研究麝香酮工艺路线。 麝香酮是碳有机巨环化合物,合成难度大,产品除麝香酮( 3-甲基环十五烷酮)外,还含有异构体 4-甲基 -十五烷酮,两者理化性质几乎相同,只有除去后者,才能完成合成路线。瑞士化学家 Stoll 和 Commarmont 曾尝试多种方法,均无法将两者分离,并认为它们是不能分离的。姚乾元等科研工作者们迎难而上,积极开展了攻关工作。他们设计了 10 个分离系统,日夜轮班,反复试验,收集了数万份分离液,历经两年,终于找到一个分离系 统可除去异构体,实验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分离麝香酮和异构体,实验还将麝香酮产量提高至 2 倍多。样品经国内专家多次测定,证明是纯度高达 99.8%麝香酮。又经多年放大实验,建立了山东合成麝香酮的创新生产工艺,并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生产基地。 麝香酮的成功合成,为研制人工麝香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经数个单位合作,证明研制的 “ 人工麝香 ” 与 “ 天然麝香 ” 功效相同,于 1993 年被批准为中药一类新药。目前“ 麝香酮 ” 在共同研制单位济南宏济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已投产多年,年产值 1 亿元,可生产人工麝香达 8-10 吨。 “ 人工麝香 ” 研制成功,使许多名贵中成药得以继续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治疗疾病的需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2 生物技术多倍体牛膝育种,开辟了中药优质高产的新途径 中药优质高产一直是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采用生物技术多倍体及单体进行中药牛膝育种及田间栽培。实验证明,多倍体牛膝的产量较传统的栽培技术成倍增加,但为获得优质药材则必须将其活性成分 蜕皮激素进行分离。由于干扰成分多,分离难度大,经采用多层次梯度系统获得纯品,证明多倍体牛膝有效成分高于传统者 15 倍,药效更显著。此研究为中药优质高产开辟了新的育种途径,此成果引起国内外重视,目前已推广至林业树木育种栽培,如市售的三倍体毛白杨等。此项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金质奖章。 3 研制中药营养补剂,增强运动员体能 为增强运动员体质,保持耐力,消除疲劳,更好地发挥运动体能,通过发掘祖国医药在营养滋补方面的优势,研制不含兴奋剂的营养补剂。研究以历代著名中药方剂加减,确定组方,设计分离不同中药、不同活性组分的提取工艺,以现代检测技术严控工艺和质量,研制成功 “ 鲁运二号营养补剂 ” 。经随队观察,取得了 预期效果,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体委银杯奖。 4 承担多学科的中药课题,研究不断取得成绩 姚乾元研究员参与多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癌症的多学科课题,涉及中药化学、中药炮制、中药质量、中药制剂等方面。从农吉利中分离农吉利甲素用于治疗皮肤癌;乌头中分离生物碱组分用于改善肝癌症状;从巴豆中提取水溶性组分用于改善胃癌症状;完成中药苦杏仁瞬间灭酶,防止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分解的新工艺;研究制定著名中成药石斛夜光丸药典质量标准等。先后获卫生部医药科学大会、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等。参与研发治疗常见病的中药新药,有小儿健胃素、柴黄口服液、双丹口服液等,均获新药证书。 5 研究中药分离先进技术,积极培养年轻科研人才 姚乾元研究员于 1962 年首先在国内发表了 “ 薄层色谱 ” 论文,引起很大反响。其后不断对中药柱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技术进行了基础及应用研究,加快了中药研究课题的进程,提高了成果质量,先后发表十余篇相关论文。 姚乾元研究员认为,培养人才是中医药科研发展的根本,他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及科研人员 30 余人,多人己成为中药科研的骨干力量和学科带头人。 6 获得多项荣誉,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姚乾元研究员在数十年的科研历程中,任劳任怨,刻苦攻坚,在研制麝香酮方面,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和肯定, 1991 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等, 2008 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文史馆员等。担任山东省药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中药学会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药品种保护委员,担任药学学报海洋药物和 山东医药工业等编委。 姚乾元研究员虽已耄耋之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水路旅客运输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异丙安替比林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器具合作协议书
- 年度绩效与奖金收入证明书(6篇)
- 个人社保缴纳及工作证明(6篇)
- 软件开发外包合同及验收交付说明
- 市场推广宣传协议与成果评估机制规范指南
- 2025年频率测量仪器合作协议书
- 商业物业保洁与绿化维护服务合同
- 行政管理的教育培训试题及答案
-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 藏毛窦患者护理查房
- 高温后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高中主题班会 常规管理促状态规范月课件-高二上学期主题班会
- 金属冶炼负责人安管人员培训
- 关于比的知识图文
- 拓扑结构特征提取-深度研究
- 建筑美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理工大学
-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2024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高等教育心理学》讲义
- 2025年汽车转向桥总成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